狂刷03运动图象1.(2022·广东仲元中学期中)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得A.物体第4s末速度为0B.物体一直沿同一方向运动C.物体在第4s末回到出发点D.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是1m/s2【答案】A2.如图所示是一质点从位移原点出发的v–t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s末质点离开原点最远B.2s末质点回到原点C.3s末质点离开原点最远D.4s末质点回到原点【答案】D【解析】由图象可知,质点先做加速运动,再做减速运动,再反方向加速,最后反方向减速。而且加速和减速的位移相等,4s末物体回到原点,2s末离原点最远,所以正确答案为D。3.(2022·山东省锦泽技工学校高二期末)甲、乙两车在公路上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在t=0时,乙车在甲车前50m处,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对汽车运动情况的描述正确的是13\nA.在第20s末,甲、乙两车的加速度大小相等B.在第30s末,甲、乙两车相距100mC.0~30s内,甲、乙两车的平均速度相等D.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甲、乙两车可以相遇两次【答案】D【名师点睛】本题是速度––时间图象的应用,要明确斜率的含义,知道在速度––时间图象中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的含义,能根据图象读取有用信息.属于基础题。4.A和B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v–t图线如图所示。已知在第3s末两个物体在途中相遇,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出发B.出发时A在B前3m处C.3s末两个物体相遇后,两物体不可能再次相遇D.运动过程中B的加速度小于A的加速度【答案】CD【解析】由图象的“面积”表示位移可知,两物体在3s内的位移不等,而在第3s末两个物体相遇,可知两物体出发点不同,故A错误;两物体在3s内的位移分别为13\n,,则出发时B在A前3m处,故B错误;3s末两个物体相遇后,A的速度一直大于B的速度,两物体不可能再次相遇,故C正确;由B图象的斜率小于A的斜率,可知B的加速度小于A的加速度,故D正确。5.(2022·内蒙古包头市第三十三中学期中)如图所示为甲、乙两个物体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的v–t图象,t=0时两物体相距3x0,在t=1s时两物体相遇,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0时,甲物体在前,乙物体在后B.t=2s时,两物体相距最远C.t=3s时,两物体再次相遇D.t=4s时,甲物体在乙物体后2x0处【答案】C【名师点睛】本题以运动学图象为命题情境考查学生的推理能力,注意甲乙初始状态是相距3x0,不是同地点出发的。速度—时间图象中要注意观察三点:一点,注意横纵坐标的含义;二线,注意斜率的意义;三面,速度—时间图象中图形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为这段时间内物体通过的位移。6.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然后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停止。下列速度v和位移x的关系图象中,能描述该过程的是【答案】A【解析】汽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v2=2ax;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则v2=v02–2ax,由数学知识可知,图线应该为A。13\n7.(2022·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模拟)如图所示,在足够大的光滑水平面上放有两个质量相等的物块,其中,B物块连接一个轻弹簧并处于静止状态,物块A以初速度v0向着物块B运动,当物块A与物块B上的弹簧发生相对作用时,两物块保持在一直线上运动。若分别用实线和虚线表示物块A和物块B的v–t图象,则两物块在相互作用的全过程中,正确的v–t图象是A.B.C.D.【答案】C8.自由落体运动的v–t图象应是【答案】A【解析】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符合的图象只有A。9.(2022·新疆石河子一中高一周测)物体做直线运动,下列所给的图象中不能反映物体回到初始位置的是13\n【答案】B【名师点睛】图象为物理学中的重要方法,在研究图象时首先要明确图象的坐标,从而理解图象的意义;即可确定点、线、面的含义。10.如图所示,为一小物体上升过程中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则A.时间内小物体匀加速上升B.时刻小物体改变运动方向C.时间内,小物体匀减速上升D.时刻小物体上升到最高点【答案】C【解析】速度时间图象中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所以和时间段内的加速度不同,故时间内小物块做的不是匀加速运动,A错误;速度时间图象中的正负,表示运动方向,所以时刻小物块并没有改变运动方向,整个过程中小物块一直向上运动,时刻小物体上升到最高点,BD错误;时间内,斜率恒定,即加速度恒定,速度减小,做匀减速运动,由于速度仍为正,即仍向上运动,故C正确。11.(2022·湖南省怀化市高三模拟)如图所示,甲、乙两车同时由静止从A点出发,沿直线AC运动。甲以加速度a3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到达C点时的速度为v。乙以加速度a1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到达B点后做加速度为a2的匀加速运动,到达C13\n点时的速度亦为v。若a1≠a2≠a3,则A.甲、乙不可能同时由A达到CB.甲一定先由A达到CC.乙一定先由A达到CD.若a1>a3,则甲一定先由A达到C【答案】A【名师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速度时间图线的特点,知道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图线与时间轴所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12.小球从空中自由下落,与水平地面相碰后弹到空中某一高度,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由图可知(g取10m/s2)A.小球下落的高度2.5mB.小球在从开始下落0.8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是4m/s,方向竖直向下C.小球在从开始下落0.8s内的位移为0.8m,方向竖直向下D.小球在从开始下落0.5s内和后0.3s内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同【答案】CD13\n13.(2022·安徽省蚌埠高一期中)从地面上竖直向上抛出一物体,物体匀减速上升到最高点后,再以与上升阶段一样的加速度匀加速落回地面。图中可大致表示这一运动过程的速度图象是A. B.C. D.【答案】A【解析】竖直上抛运动分为升过程和下降过程,上升过程和下降过程速度方向相反,所以对应的图象应在t轴上方和下方,竖直上抛运动中物体的加速度始终竖直向下,等于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所以图形应该是一条倾斜的直线,故选项A正确。【名师点睛】解决图象问题,首先要看清纵横坐标的物理含义,然后推导出因变量随自变量之间的关系再根据题设条件进行判定。14.(2022·广东省七校联合体联考)如图所示是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0~6s内的位移—时间图线。若t=1s时,图线所对应的切线斜率为4(单位:m/s)。则:A.t=1s时,质点在x=5m的位置B.t=1s和t=5s时,质点的速度相同13\nC.t=1s和t=5s时,质点加速度的方向相反D.前5s内,合外力对质点做正功 【答案】A 15.如图所示,直线a和曲线b分别是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a和b的位移一时间(x–t)图象。由图可知A.在时刻t1,两车相遇B.在时刻t2,a车的加速度小于b车的加速度C.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a和b两车的路程相等D.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b车的速率先减少后增加【答案】ABD16.(2022·新疆哈密二中期末)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一物块,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甲所示,物块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取重力加速度g=10m/s2。由此两图象可以求得物块的质量m和物块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分别为13\nA.m=1.5kg,μ=0.4B.m=0.5kg,μ=0.4C.m=0.5kg,μ=0.2D.m=1kg,μ=0.2【答案】B【解析】2~4s物块匀加速运动,根据v–t图象可以求出加速度,并列出牛顿第二定律;4~6s物块匀速直线运动,二力平衡,列式求解从图乙中可知物体在2~4s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此过程受到推力F和摩擦力作用,故,速度时间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故,则①,在4~6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即此过程推力和摩擦力平衡,故,则②,联立①②可得,,故B正确。17.(2022·广西钦州市月考)如图所示,以速度v逆时针匀速转动的足够长的传送带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现将一个质量为m的小木块轻轻地放在传送带的上端,小木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μ<tanθ),则能够正确地描述小木块的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线是【答案】D13\n18.物体某段过程的v–t图象如图所示,在t1和t2时刻的瞬时速度分别为v1和v2,则在t1~t2过程中A.加速度不断增大B.速度不断减小C.平均速度D.平均速度【答案】B【解析】在速度—时间图象中,切线表示加速度,加速度向右上方倾斜,加速度为正,向右下方倾斜加速度为负;从图象中可以看出在t1~t2过程中速度时间图象的斜率逐渐减小,说明加速度的大小在减小,故A错误;由于在速度—时间图象中,某一点代表此时刻的瞬时速度,时间轴上方速度是正值,时间轴下方速度是负值;从图象中可以看出速度对应的纵坐标越来越小,即速度不断减小,故B正确;如果物体在t1~t2过程中做的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且初末速度分别为v1和v2,那么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可得:,但是在任意时刻物体的实际速度小于匀减速过程的此时刻的速度,所以,故CD错误。19.(2022·山东省枣庄高三期末)甲乙两人同时同地骑自行车出发做直线运动,前1h内的位移x–时间t图象如图所示,之恶劣表述正确的是13\nA.0.2h~0.5h内,甲的速度比乙的小B.0.2h~0.5h内,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大C.0.7h~0.9h内,甲的位移比乙的小D.0.9h时,甲追上乙【答案】D【名师点睛】该题考查了对位移–时间图象的理解和应用,要掌握:在位移—时间图象中,图象的斜率表示质点运动的速度的大小,纵坐标的变化量表示位移。20.(2022·广东茂名高三监测)在t=0时,A、B两物体在同一地点以相同的初速度沿同一方向运动,A物体的v–t图象如图,B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停止,两物体的位移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运动的时间可能等于AB.在途中B始终在A的前方C.在途中任一时刻两物体的速度不可能相同D.在途中任一时刻两物体的加速度不可能相同【答案】B【解析】因v–t图象的“面积”等于物体的位移,若B运动的时间等于A,则B运动的位移大于A的位移,由此可知B运动的时间小于A,选项A错误;由图象可知开始时B的速度大于A,B在A的前面,当AB速度相等时,两者距离最大,然后A的速度大于B,直到追上B,故运动中B始终在A的前面,选项B正确,C错误;切线的斜率等于加速度,故由图象可知,当A图象的斜率等于B的斜率时两者加速度相等,选项D错误;故选B。13\n21.(2022·新课标全国1卷)甲、乙两车在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其v–t图象如图所示。已知两车在t=3s时并排行驶,则A.在t=1s时,甲车在乙车后B.在t=0时,甲车在乙车前7.5mC.两车另一次并排行驶的时刻是t=2sD.甲、乙两车两次并排行驶的位置之间沿公路方向的距离为40m【答案】BD22.(2022·江苏卷)小球从一定高度处由静止下落,与地面碰撞后回到原高度再次下落,重复上述运动,取小球的落地点为原点建立坐标系,竖直向上为正方向,下列速度和位置的关系图象中,能描述该过程的是【答案】A【解析】由题意知小球在下落的过程中速度方向向下,与题中规定的正方向相反,故为负值,所以C、D错误;小球的运动为匀变速运动,根据可知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为二次函数,故A正确;B错误。23.(2022·广东)13\n甲、乙两人同时同地出发骑自行车做直线运动,前1小时内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0.2~0.5小时内,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大B.0.2~0.5小时内,甲的速度比乙的大C.0.6~0.8小时内,甲的位移比乙的小D.0.8小时内,甲、乙骑车的路程相等【答案】B24.(2022·新课标全国Ⅱ卷)甲、乙两汽车在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在t=0到t=t1的时间内,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在这段时间内A.汽车甲的平均速度比乙大B.汽车乙的平均速度等于C.甲乙两汽车的位移相同D.汽车甲的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逐渐增大【答案】A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