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装………………○………………订………………○………………线………………○………………………………○………………外………………○………………装………………○………………订………………○………………线………………○…………………学校: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绝密★启用前|2022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1【北京卷】语文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评卷人得分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7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5题。材料一进入信息时代,人类活动带来海量数据,而传统计算受物理条件限制,正日益逼近算力极限。未来,在挖掘大数据潜在价值的过程中,量子计算必将扮演重要角色。量子计算基于量子比特,利用量子叠加等特性进行信息处理,能实现并行计算,其计算速度随着量子比特数量的增加呈指数级增长。与传统计算相比,量子计算在密码破译、材料设计、药物分析等大规模数据处理的应用上,有更快的处理速度和更强的处理能力。传统计算输出的是一个精确结果,而量子计算输出的是概率。人工智能也是通过数据归类产出概率结果,因此量子计算更适合人工智能的应用,比如在完成某些需要挑选出最优化解决方案的任务时,量子计算具有传统计算无可比拟的优势。近年来蓬勃发展的人工智能已然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量子计算与人工智能结合所产生的效应及影响,可能会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目前,全球量子计算物理实现的路线主要有超导量子、光量子等。超导量子计算与现有集成电路技术有很高的兼容性,最有可能实现大规模集成。不过其核心单元中的电子容易穿透绝缘体,从而导致计算错误。光量子计算信息存储量大,能耗相对较小。其劣势在于硬件体量过于庞大,量子比特之间逻辑操作困难。量子计算物理实现的诸多路线各有优劣,至今没有任何一条路线能够完全满足量子计算实用化要求。未来量子计算机可能混合多种路线,比如利用光量子做量子存储,超导量子做运算。也有观点认为,根据开发的难度,可以先期研制专用量子计算机,解决一些具体问题,再去开发更加复杂的通用量子计算机。这些设想理论上可行,但都有各自的难题需要解决。近年来,我国在量子计算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量子计算机研制的门槛极高,一般的创业公司或研究团队很难进入。专家预计,十年或许是我国量子计算实现商用的最短时间,而从国家层面整合研究力量和资源,开展协同攻关,尽早确定适合我国量子计算发展的技术路线,将加速这一天的到来。(取材于张辉、陈根等的相关文章)1.根据材料一,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人类活动的海量数据导致传统计算达到了极限。B.传统计算无法完成密码破译,而量子计算可以。C.量子计算输出精确结果,准确度超过传统计算。D.目前我国还没有明确的量子计算发展技术路线。2.根据材料一,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掌握集成电路技术,将有利于超导量子计算的发展。B.实现硬件小型化是光量子计算机需解决的难题之一。C.理论上量子计算物理实现的各条技术路线不能兼容。D.专用量子计算机开发的难度比通用量子计算机更小。材料二量子计算物理实现的首个里程碑,学术上称为“量子计算优越性”,指的是作为新生事物的量子计算机,在某个问题上的计算速度超过最强的传统计算机。2019年,美国谷歌公司推出53个超导量子的原型机“悬铃木”,其“随机线路取样”的计算速度远超当时世界最快的超级计算机,率先实现了“量子计算优越性”。我国量子计算在多条路线上分别开展研究。由中科院院士潘建伟领衔的研究团队在光量子领域一直处于国际领先地位。2017年,该团队构建了世界首台操控10个光量子的原型机。2019年,团队进一步实现了20个光量子的“高斯玻色取样”计算,逼近了“量子计算优越性”。2020年,团队成功构建了76个光量子的原型机“九章”,“高斯玻色取样”的计算速度比世界最快的超级计算机快一百万亿倍。2021年,团队通过一系列创新,构建了113个光量子的原型机“九章二号”,“高斯玻色取样”的计算速度又有巨幅提升,并实现了相位可编程功能。截至目前,国内外科研机构开发的量子计算原型机纷纷亮相,但都只能进行一些实验性的演算,离商业应用还很远。还有几项关键技术难题,有待科研人员攻克。其中高昂的成本,是量子计算商用的一大“拦路虎”。量子计算需要处于极低温环境,“悬铃木”要全程在-273℃的环境下运行,“九章”的光子探测部分也需-269℃的低温。这是因为量子叠加态很脆弱,温度一高容易产生“量子噪声”,将影响计算准确度。为此,量子计算需要配置多台价格昂贵的专业“冰箱”。鉴于目前的技术条件,让更多的企业通过量子云计算服务,共享稀缺资源,探索适合的行业应用,是较为可行的推动量子计算商用的路径。这也是谷歌等公司纷纷开始布局量子云计算服务的原因。我国量子计算研究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在各方协同努力下,也一定能早日实现商业应用。(取材于许琦敏、孙鹏飞等的相关文章)3.根据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量子计算优越性”是体现量子计算速度优势的重要标志。B.自2017年以来,潘建伟团队能操控的光量子数量持续增加。C.“九章二号”比“九章”计算速度更快,有一定编程能力。语文试题第9页(共10页)语文试题第10页(共10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内………………○………………装………………○………………订………………○………………线………………○………………………………○………………外………………○………………装………………○………………订………………○………………线………………○…………………学校: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D.计算时环境嘈杂会使量子叠加态脆弱,导致出现计算错误。4.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量子计算未来可挑选出北京交通拥堵最优解决方案。B.“九章”原型机还未能实现“量子计算优越性”。C.“九章二号”和“悬铃木”目前不能投入市场应用。D.“九章”与“悬铃木”运行时对极低温的要求不同。5.与传统计算相比,量子计算有哪些优势?我国实现量子计算商用需要从哪几方面进行努力?请根据以上两则材料,简要回答。(5分)评卷人得分二、本大题共5小题,共24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1题。(共18分)事莫贵乎有验,言莫弃乎无征。水之寒也,火之热也,金石之坚刚也,此数物未尝有言,而人莫不知其然者,信著乎其体也。使吾所行之信若彼数物,而谁其疑我哉?今不信吾所行,而怒人之不信也,犹教人执鬼缚魅,而怨人之不得也,惑亦甚矣!谁谓华、岱之不高,江、汉之不长与?君子修德,亦高而长之,将何患矣?故求己而不求诸人,非自强也,见其所存之富耳。怨人之谓壅,怒己之谓通;通也知所悔,壅也遂所误。遂所误也,亲戚离之;知所悔也,疏远附之。疏远附也,常安乐;亲戚离也,常危惧。自生民以来,未有不然者也。殷纣为天子而称独夫,仲尼为匹夫而称素王,尽此类也。人情也莫不恶谤,而卒不免乎谤。谤之为名也,逃之而愈至,距之而愈来,讼之而愈多。明乎此,则君子不足为也,暗乎此,则小人不足得也。帝舜屡省,禹拜昌言,明乎此者也;厉王【1】蒙戮,吴起【2】刺之,暗乎此者也。夫人也,皆书名前策,著形列图,或为世法,或为世戒,可不慎之?曾子曰:“或言予之善,予惟恐其闻;或言予之不善,惟恐过而见予之鄙色焉。”故君子服过也,非徒饰其辞而已,诚发乎中心,形乎容貌;其爱之也深,其更之也速,如追兔惟恐不逮;故有进业无退功。夫闻过而不改谓之丧心,思过而不改谓之失体。失体、丧心之人,祸乱之所及也,君子舍之焉。《周书》有言:人毋鉴于水,鉴于人也。”鉴也者,可以察形;言也者,可以知德。小人耻其面之不及子都【3】也,君子耻其行之不如尧舜也。故小人尚明鉴,君子尚至言。至言也,非贤友则无取之,故君子必求贤友也。夫贤者,言足听,貌足象,行足法,加乎善奖人之美,而好摄人之过,其不隐也如影,其不讳也如响。故我之惮之,若严君在堂而神明处室矣,虽欲为不善,其敢乎?故求益者之居游也,必近所畏而远所易。(取材于徐幹《中论》)注释:【1】厉王,西周天子。奢侈暴虐,派人杀害谤者,后被放逐。【2】吴起:战国时人,少年时游仕不遂,乡人们议论他,被他杀死。【3】子都:古代美男子名。6.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言莫弃乎无征 征:证明 ②信著乎其体也 著:显现 ③壅也遂所误 遂:放任 ④讼之而愈多 讼:诉讼 ⑤禹拜昌言 昌:善,正当 ⑥鉴也者,可以察形 鉴:鉴别 ⑦君子尚至言 尚:注重 ⑧而好摄人之过 摄:指出 A.①⑤B.②⑦C.③⑧D.④⑥7.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而谁其疑我哉/尔其无忘乃父之志B.仲尼为匹夫而称素王/源不深而望流之远C.故我之惮之/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D.谤之为名也/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今不信吾所行如今不使自己的言行令人信服B.非自强也,见其所存之富耳并不是看重自己,而是发现自己可供修德的地方很多罢了C.故君子服过也,非徒饰其辞而已所以君子承认自己的过错,不是修饰他的言辞罢了D.言足听,貌足象,行足法言论足够听到,容貌足够相似,行为足够效法9.根据文意,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殷纣和孔子的例子说明,君子修德应当像华、岱之高那样有目共睹。B.舜、禹与厉王等人对谤言的态度截然相反,引出的结果也迥然不同。C.曾子看重发自内心的自我修养,对赞扬与批评都怀有怵惕戒惧之心。D.作者认为贤友也是畏友,因为贤友具有不隐人善、不讳人过的秉性。10.文章开篇提出人应当追求“信著乎其体”。如何达到这样的境界?请结合全文内容,加以概括。(6分)语文试题第9页(共10页)语文试题第10页(共10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内………………○………………装………………○………………订………………○………………线………………○………………………………○………………外………………○………………装………………○………………订………………○………………线………………○…………………学校: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根据要求,完成11题。(共6分)11.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回答问题。材料一: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注】。”(《颜渊》)材料二: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季氏》)材料三: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颜渊》)【注】鞟:去了皮毛的革。此句是说虎豹与犬羊的皮毛花色不同,如果去掉皮毛,它们便无区别。(1)材料一中子贡的“文质观”来源于老师孔子。请写出孔子在《论语·雍也》篇中与子贡意思相近的话,并对孔子的话做出解释。(2分)(2)请结合材料三解释,孔子说的“君子不忧不惧”是以什么作为前提的。在你看来,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内容与此前提有着怎样的关联?请在这两则材料中任选其一做简要说明。(4分)评卷人得分三、本大题共5小题,共26分(一)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2-14题。(共12分)水龙吟·落叶王沂孙①晓霜初著青林,望中故国凄凉早。萧萧渐积,纷纷犹坠,门荒径悄。渭水风生,洞庭波起,几番秋杪。想重涯半没,千峰尽出,山中路、无人到。前度题红②杳杳。溯宫沟、暗流空绕。啼螀③未歇,飞鸿欲过,此时怀抱。乱影翻窗,碎声敲砌,愁人多少。望吾庐甚处,只应今夜,满庭谁扫?【注】①王沂孙:宋末元初词人。②题红:指红叶题诗事。③螀(jiāng):蝉的一种。12.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晓霜初著青林”写景起笔,如实地描摹清晨的寒霜笼罩昔日青葱树木的自然景象,用笔简练,轮廓鲜明。B.“故国凄凉早”描写了故国初秋的萧索之景,这景象不仅指故国初秋的自然之景,也暗示了当时社会景象。C.“啼螀未歇,飞鸿欲过”此处是虚写,近写寒蝉低唱;远写飞鸿哀叫,共同营造了凄清和谐的氛围。D.“乱影翻窗,碎声敲砌,愁人多少!”这里“愁人”不仅指词人自己,也包括与他一样经历苦难的人们。13.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含义不一致的一项是(3分)A.萧萧渐积 风萧萧兮易水寒(刘向《荆轲刺秦王》)B.纷纷犹坠 纷纷坠叶飘香砌(范仲淹《御街行》)C.渭水风生 秋风吹渭水(贾岛《忆江上吴处士》)D.洞庭波起 洞庭波兮木叶下(屈原《九歌·湘夫人》)14.“落木”即“落叶”是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本词与《登快阁》中“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都描写了落叶(落木),请结合诗句分析两首作品所抒发的情感有哪些不同?(6分)15.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8分)(1)诗人常常借“月”这一意象抒发自己的情感。李白在《将进酒》中以“①___,②___”,传达了人生失意的寂寞;苏轼在《江城子》中用“③__,④__,⑤__”,表达了对亡妻的思念之情。(2)怀古诗文多借写古人古事来表达见解。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总结了六国和秦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⑥__,谁得而族灭也?”苏洵在《六国论》中劝谏统治者不要重蹈六国破亡的覆辙:“苟以天下之大,⑦__,⑧__。”(二)根据要求,完成第16题。(共6分)16.红学家王昆仑有句经典评论:“《三国演义》的读者恨曹操,骂曹操,曹操死了想曹操。《红楼梦》的读者恨凤姐,骂凤姐,不见凤姐想凤姐。”请结合《红楼梦》的相关情节,分析王熙凤这一形象为什么令读者的情感如此复杂。评卷人得分四、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阅读下面作品,完成17-20题。(共18分)老街老街坐落在镇江西北隅的云台山麓。镇江有名的是金山焦山北固山,云台山名气不大。但这不要紧,老街就那么不卑不亢地坦然于南山北水之间,有如一个历尽沧桑的老人。看的事多了,也就把一切看得很淡。“唐宋元明清,从古看到今。”前几年,一位很有点名气的文化人来这里走了一遭,说了这么两句话。他究竟说的是人看街,还是街看人呢?搞不大清楚,大概都有那么点意思吧,因为老街确实是很老了老街的名字叫西津渡街。西津渡自然是江边的渡口,又叫金陵津渡,和扬州的瓜洲渡隔江相望。这一说人们便不由得肃然起敬了,因为就在这隔江相望中,曾“望”出了不少传之千古的好诗。例如唐代诗人张祜的这一首《题金陵渡》: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洲。语文试题第9页(共10页)语文试题第10页(共10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内………………○………………装………………○………………订………………○………………线………………○………………………………○………………外………………○………………装………………○………………订………………○………………线………………○…………………学校: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张祜是很有才气的,这首《题金陵渡》写得凄清冷丽,几乎无可匹敌。当时他住在渡口一个叫小山楼的旅馆里,遥望江北,牵挂着明天能不能过江,或许还想到了其他一些不开心的事,不然又“愁”从何来呢?张祜住过的小山楼现在已无可寻觅,但古渡口的石阶犹在,只是上面已不见水渍和苔痕。岁月早已把大江的风涛留在深深的淤泥下,留在唐诗宋词的幽怨和叹息中。沿着石阶一级级走上去,脚步的回声凝重而悠远,如同踩着一段依稀的残梦。好在上面还有一座待渡亭,那么就小憩片刻吧。走进待渡亭,摩挲着清代画家周镐的汉白玉石刻《西津古渡图》,我突然有一种朦朦胧胧的亲切感,仿佛故地重游,一切都似曾相识。难道说,我上辈子曾来过这里,对这里早已熟门熟路?或者说,在我们每个人的心底,其实都潜藏着一份“待渡情结”?我想到了中国古典诗词和传统戏曲中的长亭,想到了朔风羌笛中的阳关和长安郊外的灞桥。但与之相比,这里的待渡亭似乎有着更为峻厉的生命体验和更为舒展的审美空间。因为前者只是单向的送别,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该说的话已经说过了,于是劝君更尽一杯酒,挥挥手飘然上路。而后者就不那么简单了,旅人面对的是滔滔大江。在那个时代,旅人能不能上路,什么时候上路都是不确定因素,因此便有了待渡的焦虑、期盼、惆怅和想象。这时候,天空中的一缕浮云,江面上的一片白帆,或何处飞来的几许笛声,都会触动他们敏感的诗心。心旌摇动,览物伤情,一出口便是好诗。相反,若一切都那么顺畅舒坦,没有了人与自然的对峙和望穿秋水的等待,生命体验难免浮泛,诗也随之走向平庸。当然,这时候的诗大抵不会有什么惊天豪语,却一句句都是从心灵深处流出来的。且看王昌龄的这一首: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写得何等真挚朴实。大概渡船已经泊在岸边,艄公正在解缆催促,只能这样叮嘱几句了。但就是这洗尽铅华的寥寥数句,却胜过了多少浮皮潦草的应景之作!这是送行者的心情。那么旅人呢?他上了船,却把心思留在岸边。风涛一路,青衫飘然,那沾衣欲湿的也不知是浪沫还是泪水。到了对岸,仍禁不住要回望江南。江南,却只有青山满目,那座他和友人盘桓待渡的小亭子已看不到了,放达中便有了几分惆怅:“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那种一步三回头的依恋可以想见。西津古渡见惯了太多的送往迎来,也收拾了卷册琳琅的绝妙好词。渡口的石阶上熙来攘往,骆宾王、李白、刘禹锡、张祜、杜牧走过去了;王安石、苏东坡、米芾、陆游、辛弃疾走过去了……公元13世纪末期,一个意大利人踏着这里的石阶走上来,他叫马可·波罗。马可·波罗已经在中国游历了不少地方,甚至还做过一段时间的地方官,算得上是中国通了。后来他在震惊世界的《马可·波罗游记》中这样介绍镇江:“他们靠经营工商业谋生,广有财富……”这位洋人来自地中海畔的水城威尼斯,那里是欧洲商业文化的摇篮,他是以一个商人的目光来审视镇江的,话也说得不错。当然,这中间似乎少了点历史的诗情。走出待渡亭,踏着青石板向老街的深处走去,两旁多半是雕花窗棂的两层楼房,很有些古意。当年的那些茶楼酒肆、店铺馆栈犹依稀在目。这里地处交通要津,商旅繁荣带来了百业兴旺,这是历史上镇江经济的底气所在。街道两旁的里弄口,那吉瑞里、长安里、南星巷的名称就刻在古老的砖石上,也不知是哪朝哪代的遗物。里弄两边延伸着民宅,宁静而雅致。这里横可通四邻,竖可通街面,前可登云山,后可达长江边,一如镇江人的性格那般畅达平稳。多数里弄都有一方深井,几个老人坐在石井栏上,对着收音机听扬州评话,那种自足平和的生活情调实在令人心折。是的,镇江西邻南京,北望扬州,但它既没有南京那样的金陵王气、六朝金粉,也没有扬州那样歌吹入云的浮华和喧嚣。镇江是平朴而本分的,这里的人们长于经商,却又从不把金钱看得很重,每天有的是听书喝茶的时间。过年时,他们则成群结队地骑着毛驴上金山寺烧香,那与其说是对命运的祈盼,还不如说是一种休闲娱乐。当然,战争来了,他们也会义无反顾地走上城堞,弄出惊天动地的声响。至于平时爬上北固山,对着大江抒发忧国忧民感慨的,大都是些外地的游客。但老街终于终结了,终结于那座东印度式的建筑群,那是当年的英国领事馆。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开镇江为商埠,老街一带沦为英租界,遂建领事馆于云台山麓。如果说,西津古渡是一部自足而滋润的镇江史话,那么,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则最后终结了这部史话。走下英国领事馆的台阶,我突然想起元代诗人萨都剌在这里写的两句诗:去客来天地老,潮生潮落古今愁。萨都剌属于雄浑一派,诗的气象很大。西津渡街确实是“老”了,但诗人“愁”什么呢?我一时说不清楚。起风了,远处的江涛声隐约可闻。老街在涛声中坦然静谧着,有如一个历尽沧桑的老人……(取材于夏坚勇的同名散文)1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3分)A.老街就那么不卑不亢地坦然于南山北水之间 不卑不亢:自然质朴B.却胜过了多少浮皮潦草的应景之作 浮皮潦草:不切实际C.也收拾了卷册琳琅的绝妙好词 收拾:收集,敛聚D.西津古渡是一部自足而滋润的镇江史话 滋润:繁荣,富裕1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的游踪为:渡口石阶——待渡亭——老街深处——当年的英国领事馆。B.文中的“待渡情结”是指包含了期盼、焦虑、惆怅等复杂情感的生命体验。C.作者写马可·波罗来到西津渡,从经济生活的角度写出了老街的历史风貌。D.文章倒数第四段的三个“终结”,强调了西津渡老街必将走向消亡的结局。19.作者引用张祜、王昌龄、王安石、萨都剌的诗句,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结合文意赏析。(6分)20.文章题目“老街”意蕴丰富,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6分)语文试题第9页(共10页)语文试题第10页(共10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内………………○………………装………………○………………订………………○………………线………………○………………………………○………………外………………○………………装………………○………………订………………○………………线………………○…………………学校: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五、本小题共3小题,共65分。21.语言基础运用。(5分)①本届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以体现中国美学风格的造型设计赢得广泛赞誉,展现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②( )是冬奥会的吉祥物,整个北京冬奥会的诸多场合( )展现出了中国文化的风采,给海内外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③从开幕式上诗画交融的二十四节气倒计时、充满东方美学意趣的“黄河之水天上来”的精妙场合,到冬奥会会徽、奖牌、场馆的一系列精巧设计,无不体现出中国文化拥抱世界的创新精神与植根本土的深厚底蕴。④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中国文化的和谐雅致,在潜移默化中完美地呈现在世界面前。(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第①句中加点的“展现”改为“表现”更好。B.第②句中括号内填入的关联词依次是:不仅、还。C.第③句中加点的“场合”应改为“场景”。D.第④句中加点的成语“潜移默化”使用正确。(2)第③句中画横线的“无不体现出中国文化拥抱世界的创新精神与植根本土的深厚底蕴”一处有语病,请在答题纸上作修改。(2分)22.微写作(10分)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1)请以“所思在远道”为题写一首小诗或一段抒情文字。要求:感情真挚,语言生动;小诗不超过150字,抒情文字150字左右。(2)作为高三学长,请你写一段话,通过班级公众号向刚升入高中的同学介绍一种学习文言文的有效方法,帮助他们尽快适应高中文言文学习。要求:举例说明,语言得体,150字左右。(3)有一首题目为《生活》的小诗,全诗只有一个字——网。请你为这首小诗写一个短评。要求:有评价,有分析,条理清楚,150字左右。23.作文。(50分)从下面二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1)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由视觉障碍运动员李端点燃主火炬。在现场所有人的鼓励与掌声中,经过长达1分多钟的摸索,他成功地将火炬稳稳地插进了主火炬台。李端说“我看不见火炬,但如果能把这最后一棒火炬插好,就能让世界看见我们。”有网友说“他虽然看不见光,却用微火为我们点亮了夜空”;还有网友说“他不是一个人在完成这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他的身后是十四亿中国人”……请以“微火何以成炬”为题目,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不少于700字。将题目写在答题卡上。(2)歌唱,不止是某个人、某项活动的需求,也是许多人、许多时候的心愿。请以“我也要放声歌唱”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有细节描写:语言流畅,书写清晰。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不少于700字。语文试题第9页(共10页)语文试题第10页(共10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1【北京卷】语文·全解全析1234678913141819DCDBDBDABACD【答案】1.D2.C3.D4.B5.优势:①在大规模数据处理的应用上有更快的处理速度和更强的处理能力。②更适合人工智能的应用。努力:①国家整合研究力量和资源,开展协同攻关,确定量子计算发展技术路线。②科研人员攻克关键技术难题,尽力降低成本。③企业布局量子云计算服务,探索适合的行业应用。【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人类活动的海量数据导致传统计算达到了极限”说法错误。根据材料一第一段“而传统计算受物理条件限制,正日益逼近算力极限”可知,是“传统计算受物理条件限制”是导致传统计算达到了极限的原因。B.“传统计算无法完成密码破译”说法错误。根据材料一第一段“与传统计算相比,量子计算在密码破译、材料设计、药物分析等大规模数据处理的应用上,有更快的处理速度和更强的处理能力”可知,传统计算并非无法完成密码破译,只是在处理速度和处理能力上不如量子计算。C.“量子计算输出精确结果”说法错误。根据材料一第二段“传统计算输出的是一个精确结果,而量子计算输出的是概率”可知,量子计算输出的是概率。故选D。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推断能力。C.“理论上量子计算物理实现的各条技术路线不能兼容”说法错误。从材料一第四段“未来量子计算机可能混合多种路线,比如利用光量子做量子存储,超导量子做运算”可知,量子计算物理实现的各条技术路线是可以兼容的。故选C。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D.“计算时环境嘈杂会使量子叠加态脆弱”说法错误。从材料二第三段“这是因为量子叠加态很脆弱,温度一高容易产生‘量子噪声’,将影响计算准确度”可知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推断能力。英语第15页(共16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B.“还未能实现‘量子计算优越性’”说法错误。从材料二第二段“团队成功构建了76个光量子的原型机‘九章’,‘高斯玻色取样’的计算速度比世界最快的超级计算机快一百万亿倍”可知,“九章”实现了“量子计算优越性”。故选B。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对于与传统计算相比,量子计算所具有的优势,从材料一第一段“量子计算基于量子比特,利用量子叠加等特性进行信息处理,能实现并行计算,其计算速度随着量子比特数量的增加呈指数级增长。与传统计算相比……有更快的处理速度和更强的处理能力”可以总结出:量子计算在大规模数据处理的应用上有更快的处理速度和更强的处理能力。从材料一第二段“传统计算输出的是一个精确结果,而量子计算输出的是概率。人工智能也是通过数据归类产出概率结果,因此量子计算更适合人工智能的应用”可知:量子计算更适合人工智能的应用。关于我国实现量子计算商用的努力方向,从材料一最后一段“而从国家层面整合研究力量和资源,开展协同攻关,尽早确定适合我国量子计算发展的技术路线,将加速这一天的到来”可以总结出:国家整合研究力量和资源,开展协同攻关,确定量子计算发展技术路线。从材料二第三段“其中高昂的成本,是量子计算商用的一大‘拦路虎’”可总结出:科研人员攻克关键技术难题,尽力降低成本。从材料二最后一段“鉴于目前的技术条件,让更多的企业通过量子云计算服务,共享稀缺资源,探索适合的行业应用,是较为可行的推动量子计算商用的路径”可总结出:企业布局量子云计算服务,探索适合的行业应用。【答案】6.D7.B8.D9.A10.总原则:完善自身修养,使自己的言行令人信服。具体做法:修徳求己;勿惮谤言;真诚改过;鉴于贤友。【解析】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④句意:越是辩解,它却越来越多。“讼”,辩解。⑥句意:镜子,可以察看形体。“鉴”,名词,镜子。故选D。7.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句意:又有谁会怀疑我呢?“其”,副词,表反问语气。/句意:你不要忘记你父亲报仇的志向。“其”,副词,表祈使语气,一定。B.句意:孔子身为匹夫而被誉为“素王”。“而”,连词,表转折,却。/句意:源泉不深却希望泉水流得远。“而”,连词,表转折,却。C.句意:所以我畏惧他。“之”,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句意:难道是取得天下容易守住天下困难吗?“之”,代词,指天下。D.句意:诽谤别人为了谋取名声。“为”,介词,为了。/句意:却被秦国积久的威势所胁迫。“为”,介词,表被动。英语第15页(共16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故选B。8.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D.句意:言论值得听从,仪态值得模仿,行为值得效法。“足”应解释为“值得”。故选D。9.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根据“遂所误也,亲戚离之;知所悔也,疏远附之。疏远附也,常安乐;亲戚离也,常危惧。自生民以来,未有不然者也。殷纣为天子而称独夫,仲尼为匹夫而称素王,尽此类也”可知,殷纣和孔子的例子说明“遂所误也,亲戚离之;知所悔也,疏远附之”的道理。故选A。10.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概括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根据第一段“信著乎其体”之后“使吾所行之信若彼数物,而谁其疑我哉?今不信吾所行,而怒人之不信也,犹教人执鬼缚魅,而怨人之不得也,惑亦甚矣”的论述可知,作者从“假如我所推行的诚信能像这几样东西”“如今不使自己的言行令人信服”两个角度假设论证,论证了从自身做起,完善自身修养,使自己的言行令人信服是“信著乎其体”的总体原则。根据第一段“君子修德,亦高而长之,将何患矣”可知,具体做法是应从自身做起,修徳求己。根据第二段“人情也莫不恶谤,而卒不免乎谤。谤之为名也,逃之而愈至,距之而愈来,讼之而愈多。明乎此,则君子不足为也,暗乎此,则小人不足得也”可知,应不要谤言,因为批评非议这东西,越是逃避,它却越是来到;越是推拒,它却越是要降临;越是辩解,它却越来越多,君子不会害怕诽谤,把自己做好就可以了。文章第三段引用曾子的话,明确“故君子服过也,非徒饰其辞而已”,因此可知,有了过错应真诚改过,才能让人信服。第四段引用《周书》,论证了借鉴的重要性,作者得出结论是“故求益者之居游也,必近所畏而远所易”,即要求上进的人与人相处往来,一定要与他所畏惧的人在一起而远离平易和悦的人,要鉴于贤友才能修养自己的良好德行。参考译文:英语第15页(共16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事情没有比有验证更值得宝贵的,言论没有比无证明更应当抛弃的。水的冰冷,火的灼热,金属岩石的坚硬,它们并没有说什么,人们却没有不知道的,原因就在于它们已把冷、热、坚硬的性状令人可信地显现在形体之中了。假如我所推行的诚信能像这几样东西,又有谁会怀疑我呢?如今不使自己的言行令人信服,而埋怨人家不相信自己,就好比是让人捕捉妖魅鬼怪而埋怨人家抓不到,也太迷惑了吧!谁会说华山、泰山不高峻,谁会说长江、汉水不长远?君子修治道德,也是使它高峻而且长远,又害怕什么呢?所以,要求自己而不要求别人,并不是自己看重自己,而是发现自己可供修德的地方很多罢了。埋怨他人的叫做壅,责备自己的叫做通;通达的就知道后悔,壅塞的却放任错误。放任错误,父母亲人都会抛弃他;知道后悔,疏远之人也来归附他。疏远之人归附,就可确保长久平安快乐;父母亲人抛弃,就难免经常危险恐惧。自古及今,没有不这样的。商纣王贵为天子而被称为“独夫”,孔子身为匹夫而被誉为“素王”,都属于这种情况。人心没有不讨厌批评非议的,却终究免不了被人批评非议。诽谤别人为了谋取名声,越是逃避,它却越是来到;越是推拒,它却越是要降临;越是辩解,它却越来越多。明白这个道理,那么君子就不可能这样做了;不明白这个道理,那么小人就不可能有所得了。虞舜多次反省,大禹拜受善言,这都是明白这个道理的;周厉王蒙受耻辱,吴起刺杀谤者,这都是不明白这个道理的。这些人都记载在从前的书策上,画其形而绘其图,有的为后世所效法,有的则为后世所鉴戒,怎么可以不谨慎呢?曾子说:“别人说我好,我唯恐它传扬出去;有人说我不好,又害怕他经过时会看到我鄙薄的神态。”所以,君子承认自己的过错,不只是修饰他的言辞罢了,而是确实发自内心而表现于容貌,他非常欢迎人们为他指出过错,他能迅速地改正存在的缺点,就像是追逐野兔,唯恐赶不上。因此,君子有不断上进的事业而没有退步的事功。听说了自己的过错而不改正,叫做丧心;想到了自己的过错而不改正,叫做失体。失体、丧心的人,是祸患动乱降临的对象,君子是不会这么做的。《周书》里有这样的话:“人不要以水为镜子,而要以人为镜子。”镜子,可以察看形体;言语,可以了解品德。小人以他的面容比不上子都而感到耻辱,君子则以他的德行比不上尧、舜而感到耻辱。所以,小人看重明亮的镜子,君子则崇尚真实的话语。真实的话语,不是贤明的朋友就无从取得,因此,君子一定寻求贤明的朋友。那些贤明的人,言论值得听从,仪态值得模仿,行为值得效法,再加上善于赞美他人的优点,愿意指出他人的过错,他们时时赞美他人像影子与身体时刻相随,他们及时指出他人错误似声音发出就有回响。所以,我畏惧他,就像父亲坐在厅堂上,神祇处在房屋中,即使想做恶事,难道还敢吗?因此,要求上进的人与人相处往来,一定要与他所畏惧的人在一起而远离平易和悦的人。【答案】11.(1)子曰:“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意思是:文采和质朴配合得当,这才能成为君子。(2)①“君子不忧不惧”的前提是“内省不疚”,即反省自己,问心无愧。②(示例一)材料一对“文与质”的偏颇认识可引发内省,真正的君子会不断审视自己、全面要求自己,由此,他必会调和文采和质朴,努力做到内外兼修(或:内外俱佳/达到外表和心灵的完美结合)。这样他便没有缺憾,不忧不惧。(示例二)材料二君子为达到内省而有“九思”(或:无时无刻不在反思自己),他能从视、听、色、貌等各个方面省察自我(或:严格要求自我),以减少错误。于是,他便能够问心无愧,不忧不惧。【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名著的能力。英语第15页(共16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文与质的关系问题,子贡认为应文质兼备,表里一致,这一思想源于孔子。文采和本质同样重要,文采是以本质为基础的,离开了本质,那么文采就没有载体和方法得以彰显;而本质亦须文采来具体表现,离开了文采,本质也就无所依托。两者一内一外,互为表里,密不可分。《论语·雍也》: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句意:孔子说:“质朴多文采少则显得粗野,文采多而质朴少则流于虚浮,文采和质朴要配合得当,这才能成为君子。”“质”,质朴;“文”,文饰、文采;“史”,虚浮不实;“彬彬”,相杂适中的样子。(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运用文本信息的能力。第一问由“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可知“君子不忧不惧”的前提是“内省不疚”。“内省”是反省自己,“不疚”是问心无愧。第二问如果选材料一,由“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可知材料一主要讲的是文采和本质同样重要,两者一内一外,互为表里,密不可分。“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子贡的思想来自于孔子,孔夫子虽然对文很看重,但他同时把文放在一个很适当的度上,主张文和质相和谐,配合得很恰当。真正的君子会内省,会不断审视自己、全面要求自己,不会使自己文雅不够,显得粗野,也不会使自己文采胜过质朴,显得虚浮。努力做到内外兼修,这样也就没有遗憾,不会忧惧。第二问如果选材料二,由“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可知材料二中孔子从九个方面论述如何提高个人修养的问题,内在思想与外在表现无所不包。其实九思也可以理解为九戒,即从九个方面约束自己、省察自己,这样也就能做到问心无愧,不忧不惧。参考译文:材料一:棘子成说:“君子有好本质就行啦,要文采做什么呢?”子贡说:“可惜呀!夫子您这样谈论君子。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文采如同本质,本质也如同文采,二者是同等重要的。假如去掉虎豹和犬羊的有文采的皮毛,那这两样皮革就没有多大的区别了。”材料二:孔子说:“君子有九种思考:看的时候要思考看明白了没,听的时要思考听清楚了没,待人接物时,要想想脸色是否温和,样貌是否恭敬,说话时要想想是否忠实,做事时要想想是否严肃认真,有疑难时要想着询问,气愤发怒时要想想可能产生的后患,看见可得的要想想是否合于义。”材料三:司马牛问怎样才是君子。孔子说:“君子不忧愁,不恐惧。”司马牛说:“不忧愁,不恐惧,这就叫君子了吗?”孔子说:“内心反省而不内疚,那还有什么可忧虑和恐惧的呢?”【答案】12.B13.A14.(1)此词似咏落叶,实则借以抒发心中对故国的思念,同时寄寓自己的身世之感。(2)《登快阁》借落木写出了开朗空阔的背景下忘怀得失的“快”意。【解析】英语第15页(共16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1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B.“初秋”错,由“晓霜初著青林”“萧萧渐积,纷纷犹坠”可知,写的是深秋“望中故国”落叶飘零的凄凉景象。故选B。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和词语含义的能力。A.“萧萧渐积”“萧萧”是名词,草木摇落之声,指落叶;“风萧萧兮易水寒”的“萧萧”指风声。故选A14.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本词上片写深秋“望中故国”落叶飘零的凄凉景象。“晓霜初著青林”以景带情,用笔简练,而轮廓顿明。作者在不经意如实地描摹出来自然景色:晨晓寒霜,把昔日青葱繁茂的林木笼罩。词人因景生情,心中升起一股莫明的凄凉之情。“望中故国凄凉早”,“故国凄凉早”五字借秋初大自然的萧索景象,写朝代之替换,这景象不但指自然景象,也包括社会景象在内,这是第一层。而凄凉的景象正应照词人的万端愁绪,这是第二层。上片又连用几个与落叶有关的典故,紧扣落叶,补足了上句“故国凄凉早”。此词似咏落叶,实则借以抒发心中对故国的思念,同时寄寓自己的身世之感。黄庭坚《登快阁》“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意思是,举目远望,时至初冬,万木萧条,天地更显得阔大。落木:落叶。澄江:指赣江。澄,澄澈,清澈。作者趁着傍晚雨后初晴,登上快阁来放松一下心情。举目远望,时至初冬,万木萧条,天地更显得阔大。借“落木”写出了开朗空阔的背景下忘怀得失的“快”意。15.(1)人生得意须尽欢 莫使金樽空对月 料得年年肠断处 明月夜 短松冈 (2)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是又在六国下矣【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注意重点字的写法,“须”“樽”“冈”“递”“矣”。【答案】16.示例:王熙凤人物性格具有多面性。王熙凤阴险恶毒,铁槛寺弄权,逼死尤二姐,为人所不齿,十足惹人厌恨。但她又那样聪明能干,富有情趣。如钗黛正斗口时她一句“大热天的你们都吃了辣椒”,几分细致入微和体贴;取笑贾母额上的包是“盛福寿盛满了”,几分急中生智;日常相处中少了她的幽默风趣、人情练达,便仿佛缺了一些滋味,令人念她想她。所以这是一个让人爱恨交加的人物。【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人物、情节和基本内容的整体把握能力。王熙凤色才兼具,“恨凤姐”“骂凤姐”是因为王熙凤为人圆滑,性格泼辣,稍显阴险;“不见凤姐想凤姐”则体现出王熙凤的出人才干(曹雪芹在书中这样提到王熙凤:竟是十个男人万万不能及)。英语第15页(共16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王熙凤本是荣国府孙媳妇,却主管着家中的一切大小事务,大事处理得当,小事尽显圆滑周到。是荣宁两府以及荣国府内各种关系的沟通桥梁。王熙凤是《红楼梦》一书中描写得极其鲜活且精彩的人物。她出身富贵,是金陵王家的女儿。王家是武将出身,而王熙凤将武将的飒爽气派表现得淋漓尽致。她自小被王家充当男儿养,性子泼辣,对佣人可以抬手一巴掌,对尤二姐可以不顾她死活,对觊觎她的贾瑞更是没有丝毫仁慈,对普通平头百姓的官司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不顾他人衷情死活,可以说心肠冷硬乃至歹毒。可这样的王熙凤却并不能算一个彻头彻尾的坏人。她对黛玉极好,常常记挂着她缺什么;她对宝钗虽然不喜却也有得体的礼仪;她对平儿、鸳鸯等丫鬟都非常尊重;对刘姥姥这位远亲,也十分厚道亲近。她的内心深处,其实也藏着善良,但善良的前提,是你要能够入得了她的眼。读者会为她的毒辣手段而恨她,也会为她的机敏能干而爱她,所以这是一个让人爱恨交加的人物。【答案】17.C18.D19.①记录古人独特的生命体验和审美情趣,唤起读者的联想和想象,将西津渡老街的古老和人们的“待渡情结”表现得具体、鲜活;②增加了典雅厚重的文化韵味;③寄寓思古之幽情,将作者岁月沧桑的感慨表达得含蓄蕴藉。20.①西津渡街历史悠久,历史文化遗存丰富;②西津渡街具有一种经历岁月洗礼后的平和坦然的气度;③寄寓了作者对岁月沧桑的感慨。【解析】17.本题考查学生正确理解词语的能力。A.“不卑不亢”:既不自卑,也不高傲,形容待人态度得体,分寸恰当。B.“浮皮潦草”:形容不认真,不仔细,敷衍了事。D.“滋润”:湿润,不干燥,也形容生活比较舒适。故选C。18.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D.“强调了西津渡老街必将走向消亡的结局”错,从原文“但老街终于终结了,终结于那座东印度式的建筑群,那是当年的英国领事馆……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则最后终结了这部史话”可知,三个“终结”强调的是对老街消失的惋惜。故选D。19.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分析引用张祜、王昌龄、王安石、萨都剌的诗句的表达效果,首先在原文中找到相应的诗句,接着分析诗句内容,这些诗句都记录古人独特的生命体验和审美情趣,也具体地写出了西津渡老街的古老和人们的“待渡情结”,从读者的角度来看,能够唤起读者的联想和想象;另外引用古人的诗句,可以增加典雅厚重的文化韵味;最后,体会感情,引用这些诗句寄寓了作者怀念古人古事之情,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岁月沧桑的感慨。20.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和作用的能力。英语第15页(共16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题目“老街”意蕴丰富,首先解释“老街”的表层含义,从原文“唐宋元明清,从古看到今”“就在这隔江相望中,曾‘望’出了不少传之千古的好诗”“走进待渡亭,摩挲着清代画家周镐的汉白玉石刻《西津古渡图》”“走出待渡亭,踏着青石板向老街的深处走去,两旁多半是雕花窗棂的两层楼房,很有些古意……街道两旁的里弄口,那吉瑞里、长安里、南星巷的名称就刻在古老的砖石上,也不知是哪朝哪代的遗物”可知“老街”是指历史悠久,历史文化遗存丰富的街道;其次,体会深层含义,从原文“老街就那么不卑不亢地坦然于南山北水之间,有如一个历尽沧桑的老人”“西津古渡见惯了太多的送往迎来,也收拾了卷册琳琅的绝妙好词”可以看出,西津渡街具有一种经历岁月洗礼后的平和坦然的气度;最后,感受作者态度,“老街”一词寄寓了作者对岁月沧桑的感慨。【答案】21.(1)C(2)无不体现出中国文化植根本土的深厚底蕴与拥抱世界的创新精神【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A.“展现”,指明显地表现出来的意思。“表现”,表示出来;表示出来的行为或作风。他们的区别:“表现”,自身通过思考表现出来,带有主观色彩。“展现”,倾向于客观陈述,基本不带主观色彩。这里是指“本届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倾向于客观,也带有“明显地表现出来”的意思,用“展现”更好,原句使用正确,不需要改,选项说法错误。B.“不仅”,指不止这一个,结合后文“整个北京冬奥会的诸多场合”可见不止“冬奥会的吉祥物”展现出中国文化的风采,整个北京冬奥会的诸多场合都展现出中国文化的风采,所以第一空填“不仅”是对的。“不仅……还……”指不止这一个,还有类似的,与“还”配合时表示结论不唯一。但是这里第二空关联的内容“展现出了中国文化的风采”与“不仅”后面的内容不是同类事物,所以这里不能用“还”,而应该用“都”,表示冬奥会的吉祥物和整个北京冬奥会的诸多场合都展现出中国文化的风采。所以选项第二空填错。C.“场合”指一定的时间、地点和情况。“场景”,指戏剧、电影中的场面,泛指某种情景。场景体现的是具体的场所和地点,场合说明的是空间的一种界定范围。这里“充满东方美学意趣的‘黄河之水天上来’”是开幕式设计的情景,用“场景”合适。所以应将原句的“场合”改为“场景”,选项修改正确。D.“潜移默化”,指人的思想、性格和习惯等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外界影响而逐渐发生变化。语境为“中国文化的和谐雅致,在……中完美地呈现在世界面前”,用“潜移默化”使用对象错误,应该改为“润物细无声”。故选C。(2)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英语第15页(共16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拥抱世界的创新精神与植根本土的深厚底蕴”语序不当,根据前文“从开幕式上诗画交融的二十四节气倒计时、充满东方美学意趣的“黄河之水天上来”的精妙场合,到冬奥会会徽、奖牌、场馆的一系列精巧设计”可知前后对应关系分别是“植根本土的深厚底蕴”、“拥抱世界的创新精神”。所以改为:无不体现出中国文化植根本土的深厚底蕴与拥抱世界的创新精神。【答案】22.(1)例文:所思在远道穿透了时间的迷雾,把故乡安放在心灵深处,让漂泊的思绪不再沉浮。想家的时候,就让思念踏上归乡的旅途。只要心中有家,生活就不再孤独。此刻,我仿佛闻到了故乡的味道,温暖而安详……斑驳的夕照中,曾经镌刻着父辈多少对山外的期望,那条静静流淌的荔溪,那些亘古不变、岿然不动的大山,还有那每天准时升起的缕缕炊烟,就这样,年复一年如复一日地装扮着我这魂牵梦萦的故乡。【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微写作的能力。本题考查的是抒情类的微写作。要求以“所思在远道”为题,写一首小诗或一段抒情文字。考生对“所思”的设定和解读是写作的关键,可以是具体的亲人朋友,也可以是抽象的对象,是任意一个思念的对象;“远道”意味着所思的对象不在眼前,触摸不到。因为“在远道”,“所思”才能传达更深情、真挚的情感。考生要选出自己特别有感情的对象来写,这样才能拓展思路,表达出深刻的认识理解。考生要充分展示“思”的内涵,明确写作角度和中心主题,抒发感情要真挚。如“思”浓浓的亲情,“思”真挚的友情,“思”故乡,“思”古人……表现形式可以是小诗也可以是一段抒情文字,抒发感情要真挚。考生可以运用多种表现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对比、反问等,还要恰当运用联想、想象,使语言表达更加生动形象,发人深思,耐人寻味。(2)例文:学弟学妹们,文言文是高中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学好文言文对提高我们的语文素质,对了解中国文化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那么,如何学习文言文呢?我认为读是最重要也是最行之有效的。首先读熟,即“使其言若出于吾之口”。按照朱熹的说法达到这样的程度: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他要求学生不可牵强暗记,多读自然上口,将会永久不忘。其次读精,即在重点文言文学习中不要放过每个字,比如高中阶段以120个文言实词积累为主。【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微写作的能力。英语第15页(共16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题干里明确了写作的身份——高三学长,写作对象自然为学弟学妹们。写作的内容为向刚升入高中的同学介绍一种学习文言文的有效方法,注意这里的“一种”,意思是多写无益,效果为帮助高一学生尽快适应高中文言文学习。使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语言要得体,不可高高在上,犹如教训人般,也不可能粗俗不堪言语无度。关于文言文学习,高中生大多有话可说,除了答案中的“读”,还可以说“背”,提供一些背诵的技巧,比如“串联背诵”“多次背诵”“联想背诵”“理解记忆”等等。也可以强调“听”,听示范,这包括听录音示范、教师朗读示范等。标准规范的朗读不仅可以达到正音、断句的目的,而且也是初步了解课文语言、感情的过程。因为作为示范性朗读特别是一些播音艺术家的朗读,都是字斟句酌,深入领会文章主旨进行的二度创作。这正如现在小孩会说电视广告词一样,听高质量的示范朗读甚至可能让我们在还没听讲前背诵过文言文最起码一些经典句子会记住。听讲解,就是听老师上课讲解。老师的讲解会让我们更快速更准确的理解,文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理解了、喜欢了、好爱了,当然这个时候学习就变成了快乐的事。(3)例文:此诗极其简洁但意蕴丰富,全文只“网”一字,“网”可以理解为生活的形状、生活的枷锁、或是生活的范围,也可以理解为互联网。这一个“网”字穿透力很强,留给我们想象的空间很大。透过“网”,我们可以在密密麻麻的线中看到忙忙碌碌的自己,也可以在线与线的交错中看到得以喘息的自己。此诗虽无韵律但胜在内涵。【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微写作能力。本题属于议论性微写作。全面审清题意,明确题目中的各项要求,如写作范围、文体、篇幅等。题目要求是为一首“题目为《生活》,全诗只有一个‘网’字的小诗”写一个短评。首先,对这首小诗要有一个整体评价,比如简洁、凝练、清新等;接着分析从小诗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以上的特点或者对这首小诗进行解读,比如对“网”的理解、“网”与题目“生活”之间有何联系;最后可以概括自己的观点。注意字数要求,不能超过150字。【答案】23.(1)略【解析】这是一道命题作文题。材料是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由视觉障碍运动员李端点燃主火炬的事件。材料中描写他如何将火炬插进主火炬台,以及他和网友的言论。从他的话中可以看出,他希望全世界能够看到我们;网友认为,他用微火点亮了夜空,在他的身后有十四亿人助他完成任务。英语第15页(共16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实际上材料的作用就在于引出“微火何以成炬”这个标题,实际上这也可以理解成是文章的观点。“微火”可以理解成小人物、微小的力量等,“成炬”是说,这些小人物或微小的力量也能汇成大力量,办成大事情,做出大成绩等。“何以”就是小人物或小力量是如何办成大事情的呢?重点分析原因。文章要求写成议论文,从“火微何以成炬”入手,分析题目上,可以获得大体的方向:微火虽小,但是当无数微火汇聚起来,就会变成耀眼的火炬。我们人也是一样,虽然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只要我们团结起来,就会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从这个方向入手去写,文体选择议论文即可。实际上从这个题目我们可以转化为“团结”“合作”等话题,而这类的话题是比较容易写的。如果只是围绕李端如何身残志坚去写,或者写中国是怎样办成奥运会等都是偏题的,写作时必须紧紧围绕“微火如何成炬”这个中心进行写作,可以拓展开去。【参考立意】团结就是力量;众人拾柴火焰高;微火汇聚能成炬。(2)略【解析】这是一道命题作文题。材料非常简单,只是单纯表达了歌唱是许多人、许多时候的心愿。也就是说,有很多人在很多时候都想唱歌。由此我们可以分析,为什么想唱歌呢?因为唱歌可以放松自己的心情,表达自己的情感,激发自己的斗志,为自己或别人加油鼓劲等等,无论何时,无论何地,我们都可以用歌声表达心声和情感。作文题目是“我也要放声歌唱”,在这个题目中“放声”是指大声的意思,这说明情感非常强烈,必须要放声表达出来;“歌唱”是一种表达的方式,选择歌唱更利于表达自己的情感;“也”字非常重要,之所以这个字,可能是有别人放声歌唱了,同时感染了自己。同时我们要思考,什么时候我要放声歌唱呢?当我心情压抑的时候,我需要借助歌声来缓解;当我成绩有进步的时候,我需要歌声来祝贺;当我和同学的友谊又进一步加深的时候,我需要歌声来表达;当祖国日益强大时,我也想用歌声表达我的喜悦等等。要求写成记叙文,就意味着我们要选择人或事,在叙事上注意情节曲折,在人物描写方面要注意细腻生动,不可一味的叙述。比如可以描写“我”在听到别人唱歌时的心理活动,或者是神态动作等。【参考立意】歌唱是人的天性;放声歌唱才能缓解压力;用歌唱表达我的情感;歌唱更适合表达情感。英语第15页(共16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