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2年中考语文全真模拟卷(福建专用)第六模拟(本卷共21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60分钟)黄金卷六一、积累与运用(20分)1.根据语境,补写出古代诗文名句。(10分)人在旅途,难免会有失意坎坷,或许是“俗子胸襟谁识我?___________”的孤独无奈,或许是“____________,到乡翻似烂柯人”的世事无常,或许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事古难全”的缺失遗憾,亦或许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怜白发生”的壮志难酬。然而,当你乐观从容,拥有范仲淹《岳阳楼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豁达胸襟,拥有李白《行路难(其一)》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执着信念之时,你会无惧风雨,笑看人生。【答案】英雄末路当磨折怀旧空吟闻笛赋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解析】本题考查名句默写。诗词默写要求:一是正确理解诗文含义;二是准确把握题干要求,选择合适的诗文句子填入;三是不错字,不漏字,不添字。易错字为“折、赋、赢、己、济、沧”。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10分)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泉州以开放的胸怀积极róng①(A.溶B.融)入10—14世纪世界经济体系,【丙】。泉州申遗成功可谓【甲】(A.实至名归B.名副其实),世界遗产名录里再添一抹瑰②(A.guìB.guī)丽。一千多年前,岁月为泉州保留了厚重的底色。一千多年后,世界的目光再次【乙】(A.聚集B.聚焦)泉州。这座古老的城市,终于重新赢得了世界。(1)根据拼音为①处选择正确的汉字,为②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只填序号)(2分)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2)从文中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甲】【乙】处。(只填序号)(2分)【甲】____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____(3)画横线句有语病,请写出修改后的句子。(3分)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4)下列三个句子填入文中【丙】处,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①推动了世界其他地区的共同繁荣②以包容的心态接纳世界各地的思想、文化、技术和发展理念③借助各种内外部机遇促进当地的全面发展A.①②③B.②③①C.③①②D.②①③【答案】(1)BB(2)AB(3)这座古老的城市,终于重新赢得了世界的赞誉。(4)B【解析】(1)融入(róngrù):融合;混入、混合;故选B。瑰丽(guīlì):异常美丽;故选B。(2)【甲】实至名归:有了真正的学识、本领或业绩,相应的声誉自然就随之而来;名副其实:名称或名声与实际相符合;在此形容泉州具有申遗的实力,应使用“实至名归”一词;故选A。【乙】聚集:集合;凑在一起;聚焦:使光或电子束等聚集于一点,比喻视线、注意力等集中于某处;在此形容世界的目光聚在一起,应使用“聚焦”一词;故选B。(3)本题考查病句修改。病因:宾语残缺;可在“终于重新赢得了世界”后加“的赞誉(的赞美、的青睐)一词”。(4)本题考查排序。②句“以包容的心态接纳世界各地的思想、文化、技术和发展理念”紧承前文“泉州以开放的胸怀积极融入10—14世纪世界经济体系”,强调泉州怎样面对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心态与举措;②句为首句;③句为对“当地的”作用,①为对“世界其他地区”的作用,是递进关系,③句应在①句前;故语序应为②③①。故选B。二、阅读(70分)(一)(6分)阅读下面的诗,完成下面小题。峨眉山月歌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3.赏析诗歌《峨眉山月歌》,不正确的是()(3分)A.峨眉山月贯穿了整个诗境,全诗描写了月映清江的美景,首句又点出了诗人远游的时令。B.“入”和“流”两个动词写出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的画面,也点明秋夜行船。C.诗中连用四个地名,这在绝句中是独一无二的,峨眉山、平羌江、渝州、三峡。构思精巧,连用四个地名构成一种清朗秀美的意境。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D.本诗寓情于景,山、月、江水等景致的融合变幻,衬托出诗人离开故乡时的复杂情感。4.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所展现的画面。(3分)【答案】3.C4.峨眉山巍峨耸立,半轮秋月悬挂山间,犹如青山吐月;皎洁的月影倒映在平羌江面上,江水流动,月影也随着江水前行。【解析】3、C.有误。诗中连用了五个地名,诗人依次经过的地点是: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峡──渝州,为读者展开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既有“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豪迈,也有思乡的情怀,选项错误;故选C。4、本题考查画面描绘。描绘画面,可从诗中的意象入手,并抓住其特点,展开恰当的描述。“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两句呈现的景物有:峨眉山、月亮、月影、羌江水,时间的秋天夜晚,据此,描绘出画面即可。示例:秋夜,半轮月亮高高地挂在空中,皎洁而明亮,照在江边的峨眉山上。山下,平羌江静静的流淌,月影倒映在江水中,水面泛起一道道冷冽的金光。(二)(16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①元丰二年十二月,余自吴兴守得罪①,上不忍诛以为黄州团练副使使思过而自新焉。……②得城南精舍曰安国寺,有茂林修竹,陂池亭榭。间一、二日辄往,焚香默坐,深自省察,则物我相忘,身心皆空,求罪垢所以生而不可得。一念清净,染污②自落,表里翛然③,无所附丽④,私窃乐之。旦往而暮还者,五年于此矣。(节选自苏轼《黄州安国寺记》)【注】①指苏轼在吴兴任太守期间因“乌台诗案”获罪,被贬黄州。②染污:烦恼。③翛(xiāo)然:超脱的样子。④附丽:附着、依附。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3分)(1)间一、二日辄往()(2)间一、二日辄往()(3)深自省察()(4)私窃乐之()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上不忍/诛以为黄州团练/副使使思过而自新焉B.上不忍诛/以为黄州团练副使/使思过而自新焉C.上不忍/诛以为黄州团练/副使使思过而自新焉D.上不忍诛/以为黄州团练副使使思过/而自新焉7.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求罪垢所以生而不可得。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2)旦往而暮还者,五年于此矣。8.第二段作者“乐之”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概括。(4分)【答案】5.(1)间隔(2)就(3)审察(4)感到快乐(以……为乐)6.B7.(1)寻求罪过产生的原因是不可得了。(2)早上前往、晚上返回,持续了五年的时间。8.安国寺雅致脱俗(或“环境怡人”);于安国寺自我反省,达到忘我境界(或“身心全空”),忘记尘世纷扰(或“心灵清净”)。【解析】5.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含义的能力。解析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即可。①②句意:间隔一、天就前往。间,间隔;辄,就。③句意:深深的自我反省审察。察,审察。④句意。私下里很快乐。乐,形容词意动用法,感到快乐(以……为乐)。6.考查对文言句子断句。根据句意:皇上偏爱又不忍心责备我,所以把我降职为黄州地方的团练副职,给我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上不忍诛”为主语加谓语,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应断开;“黄州团练副使”是苏轼的职位,不能分开;因此断句为:上不忍诛/以为黄州团练副使/使思过而自新焉。故选B。7.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要求:完整,流畅,准确。注意:①求,寻求;所以,原因,情由。②旦,早晨,早上;暮,晚上;还,返回。8.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想捕捉文章信息,就得首先理解全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读懂内容,这是归纳概括的前提和基础。结合“有茂林修竹,陂池亭榭”,可知安国寺环境雅致脱俗;结合“焚香默坐,深自省察,则物我相忘,身心皆空,求罪垢所以生而不可得。一念清净,染污自落,表里翛然,无所附丽”,可知静坐安国寺无人打扰,可忘记尘世纷扰,可去除人生杂念。【点睛】参考译文宋元丰二年十二月,我任职吴兴地方的太守,由于得罪了权贵,皇上偏爱又不忍心责备我,所以把我降职为黄州地方的团练副职,给我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探得吴兴城南边有个安国寺,树木茂盛,竹子修美,景色不错。间隔一、两天就去烧香打坐,深深的自我反省审察,心灵达到了忘我的境界,身心全空,寻求罪过产生的原因是不可得了。心灵清净,杂念全无,内外超脱,什么依附都没有,私下里很快乐。早上前往、晚上返回,持续了五年的时间。(三)(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风是树的手指朱成玉①16岁的时候,我就离开了校园,倔强地去社会上闯荡,却屡屡碰壁,像一颗小核桃,被一面墙弹回来,又弹到另一面墙上。那时候,感觉生命为我预支了好多年的雨,整个世界阴雨连绵,看不到一点儿晴天的迹象。②我热衷于写诗,疯狂地,没日没夜地写,越写越晦暗,渐渐地走入了死胡同。有一天,心血来潮,想给自己写的诗都配上画,我就去报了一个绘画班。③绘画班的老师是个道骨仙风般的老人,他看出我萎靡的状态,对我说:“去画一画那棵秋天的树吧,一天一幅。”④我按照老师说的做了。⑤几天后,老师问我:“眼前的树每一天都是一样的吗?”⑥我说:“是的。”⑦“不!”老师说,“今天的树比昨天少了一枚叶子,或者,今天的树上停过一只鸟,这都是与昨天不一样的地方。”⑧“那么,假如有一天叶子都掉光了,你会说它们枯死了吗?”老师继续问道。⑨“当然不,”我说,“春天的时候,它们依然会重新发芽。”⑩老师强调:“不论将来,只说眼前,任何一棵树在春天都会被认为是涅槃重生,可若只看眼下,你觉得它是不是枯死的?”⑪“这个真不好说,全身上下已经没有一丝绿色,叶子掉光了,说它枯死,似乎也可以。”⑫“可是,还有鸟落在树上,不是吗?鸟也是树的一部分!有鸟在,我们就不能叫它枯树。”⑬“那么,假如所有的鸟都绕过它,不再落在上面呢?”⑭“那也不能叫它枯树,因为还有风!风也是树的一部分,风是一棵树最敏感的手指,它可以抓住希望。”⑮“假如风也睡着了呢?”⑯“那也无妨,不是还有月亮嘛!人,总有办法,总是会找到一个角度。让月亮落到那树梢上。只要你愿意,那月亮总会落到心里,总会让那个希望不灭。”⑰老师的这一套理论,当时我并没有觉得可以用来指引自己的心灵,只是觉得新奇罢了。后来,我一步一个脚印地攀爬,总算爬出了那段晦暗时光。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可是命途多舛,中年的时候遭遇下岗——这人生的又一道坎儿横亘在眼前,尽管充满悲伤,但不至于慌乱,自己给自己的劝慰就是,一切都交给时间吧,时间是一副良药,可以把不幸变成万幸。⑱朋友开导我说:“一条路没有走通,不必懊悔,那或许只是意味着这条路本来就无法通往你要的幸福。另起一行,重新起步,才能真正找到属于你自己的路。”自黑永远是安慰别人最好的方法,他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你家才一本,我家那可是‘藏经阁’啊!”这些宽慰总能让我醍醐灌顶——已然是深渊,又何惧它再往下沉去几个光年。这时候再想到老师的那些话,我便豁然开朗——只要风还在,那树就是活着的。想起这些年的那些事,我心里满满的感动:生死一线的时候,妻子舍命挡刀;抢救室的外面,亲人和朋友们的祈祷;感情危机时,母亲小心翼翼地开导,以及父亲躲在门口焦急地偷听;事业受挫时,朋友一句“大鹅已备好,能饮一杯无”……这不都是围绕在我身边的风吗?若我千疮百孔,那风,就会把我当成竹笛来吹。⑲老家的院子里有一棵苹果树。从祖母开始,一直守护着它。那伟岸的躯干,为我们铺设了一地绿荫。在穷苦的日子里,我们总是靠着上面的几颗果子打打牙祭,冲淡一下日子里的苦涩。那是穷人家的树,我们唯一的富有。苦的时候,它缩紧肋骨,也要为我们结出几颗甜来。⑳我在树下,闻到的不只是树上花的香气、果的甜蜜,还有绵延不止的,祖母和母亲,爱的芬芳。在我看来,这棵树就是家和日子的象征,祖母和母亲,用她们母性的风,扇动着温暖和爱,并把它们缠绕在家的四周,一圈又一圈。不管家多么破旧,日子多么贫困,有风在,活着的滋味就在。我愿成风,也愿为树。我将近五十圈的年轮,足以形成一个漩涡,将我卷入一个叫幸福的巢穴。(选自《青年文摘》2021年第2期)9、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我”在社会上闯荡屡屡碰壁,为此报了一个绘画班寻求慰藉。B.第⑧自然段提到的“藏经阁”是朋友的自黑,目的是安慰作者。C.第⑱自然段中的破折号的作用是对前文内容进一步的解释说明。D.作者将自己的亲身经历向读者娓娓道来,同时蕴含深刻的哲理。10、依据文本,简要概括作者心理变化。(每处不超过4个字)(3分)11、按要求回答问题。(5分)①后来,我一步一个脚印地攀爬,总算爬出了那段晦暗时光。(赏析加点词)②若我千疮百孔,那风,就会把我当成竹笛来吹。(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12、文章末尾为什么要加以叙述老家院子树以及祖母和母亲的故事。(3分)13、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最后一段中“我愿成风,也愿为树”的理解。(6分)【答案】9、A10、意志消沉、暗自庆幸、坦然面对、幸福温暖。11、“总算”强调过程的艰辛,写出了作者度过那段晦暗时光最终迎接明亮人生时的欣喜与激动。②比喻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越是遭遇困难越是不能沮丧,表达了作者乐观向上的精神。12、是插叙,内容上对情节起到了补充作用,使文章意蕴更加深刻,树在作者看来就是艰辛生活的象征,而祖母与母亲就是围绕树的风给艰辛生活带来了温暖与爱。结构上照应前文,结构完整。13、作者希望自己可以是带来幸福温暖爱的风,也希望是被幸福温暖爱围绕的树,体现了作者乐观向上的精神。【解析】9、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A.由第②段“我热衷于写诗,疯狂地,没日没夜地写,越写越晦暗,渐渐地走入了死胡同。有一天,心血来潮,想给自己写的诗都配上画,我就去报了一个绘画班”可知,作者是因为想要给自己写的诗配上图画才报名的绘画班,不是因为自己在社会上屡屡碰壁;故选A。10、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筛选与提炼。第①段“那时候,感觉生命为我预支了好多年的雨,整个世界阴雨连绵,看不到一点儿晴天的迹象”可知最初作者的心理是:意志消沉;由⑤到⑯段“我”与老师的对话,再联系第⑰段“老师的这一套理论,当时我并没有觉得可以用来指引自己的心灵,只是觉得新奇罢了。后来,我一步一个脚印地攀爬,总算爬出了那段晦暗时光”中的“总算”可知,度过那段晦暗时光时“我”的心理是:暗自庆幸;由第⑰段“可是命途多舛,中年的时候遭遇下岗”和“尽管充满悲伤,但不至于慌乱,自己给自己的劝慰就是,一切都交给时间吧,时间是一副良药,可以把不幸变成万幸”可知,“我”中年遭遇下岗危机时的心理是:坦然面对;由第⑳段“我在树下,闻到的不只是树上花的香气、果的甜蜜,还有绵延不止的,祖母和母亲,爱的芬芳”和“我愿成风,也愿为树。我将近五十圈的年轮,足以形成一个漩涡,将我卷入一个叫幸福的巢穴”可知,“我”在苹果树下感受到了幸福温暖。11、本题考查词句赏析。①“总算”表示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或经过一番努力以后某种愿望终于实现;根据语句中“总算爬出了那段晦暗时光”,联系第①段“16岁的时候,我就离开了校园,倔强地去社会上闯荡,却屡屡碰壁,像一颗小核桃,被一面墙弹回来,又弹到另一面墙上”可知,“我”度过那段晦暗时光的过程极为不易,“总算”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一词从侧面描写出了作者在度过那段晦暗时光时付出的努力与拼搏,也表现出作者终于守得云开,迎来晴天的喜悦与激动的心情。②联系第⑱段“生死一线的时候,妻子舍命挡刀;抢救室的外面,亲人和朋友们的祈祷;感情危机时,母亲小心翼翼地开导,以及父亲躲在门口焦急地偷听;事业受挫时,朋友一句‘大鹅已备好,能饮一杯无’……”和“这不都是围绕在我身边的风吗?”可知,文中的风指的正是“我”经历的那些挫折与困难;“那风,就会把我当成竹笛来吹”可知,这里把“千疮百孔的我”比作竹笛,把困难比作“风”,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我”经历各种挫折的锤炼,正如“竹笛”被“风”灌注,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人应当愈挫愈勇,愈挫愈强的品质,也表达了作者积极乐观、勇于拼搏的精神。12、本题考查插叙作用分析。由第⑲段“老家的院子里有一棵苹果树……苦的时候,它缩紧肋骨,也要为我们结出几颗甜来”和第⑳段“在我看来,这棵树就是家和日子的象征,祖母和母亲,用她们母性的风,扇动着温暖和爱,并把它们缠绕在家的四周,一圈又一圈”可知,这里运用了插叙,交代了老家院子中苹果树为我们铺设绿荫和结果的故事,还有祖母、母亲给“我”的树下回忆,在内容上对情节起到了补充作用,将树与人有机联系在一起,从而使文章意蕴更加深刻,树在作者看来就是艰辛生活的象征,而祖母与母亲就是围绕树的风给艰辛生活带来了温暖与爱。结构上照应前文绘画班老师说的树与风的内容,从而使文章首尾圆合、结构完整。13、本题考查句子含义理解。抓住句子中两个关键词“树”与“风”在文中的象征义,再结合文章主旨分析即可。联系第⑲段“老家的院子里有一棵苹果树。从祖母开始,一直守护着它。那伟岸的躯干,为我们铺……苦的时候,它缩紧肋骨,也要为我们结出几颗甜来”可知,老家的苹果树夏天为“我”带来凉爽,收获时节也会为“我”结出几颗甜果来,这棵树给作者带来了幸福和温暖,滋润了作者的心灵,所以作者希望自己也能像树一样给予身边的人爱与温暖;联系第⑳段“闻到的不只是树上花的香气、果的甜蜜,还有绵延不止的,祖母和母亲,爱的芬芳”和“在我看来,这棵树就是家和日子的象征,祖母和母亲,用她们母性的风,扇动着温暖和爱,并把它们缠绕在家的四周,一圈又一圈”可知,作者由这棵树,还联想到了祖母和母亲,她们在作者童年生活中,以“母性之风”,一圈圈扇动着,给作者带来温暖与爱。所以作者也希望自己像祖母和母亲一样,成为带来幸福温暖的风。这是作者乐观向上精神的体现。(四)(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冠”之礼法知多少曹保顺①现代生活中,我们经常接触到含有“冠”的词语,比如“衣冠楚楚”“怒发冲冠”“桂冠”“夺冠”等。在古代,“冠”是贵族所戴“帽子”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的总称。如果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冠”的习俗,便不难发现,“冠”总与礼法制度有关联。②《礼记》记载:“男子二十,冠而字。”即指古时男子到二十岁要举行冠礼。周代的“冠礼”,是贵族男子二十岁时由父亲在宗庙里主持的成年礼,仪式上还要请来宾为他取“字”。行礼时由来宾加冠三次:先加缁布冠(用黑麻布做的冠),表示从此有治人的特权;次加皮弁(biàn)(用白鹿皮做的冠),表示从此要服兵役;最后加爵弁(赤黑色的平顶冠),表示从此有权参加祭祀。后人常用“冠”或“加冠”表示年已二十。古代少年男子一经加冠,社会和家庭就会按成人的标准要求他。③在古代,“冠”一般只有贵族男子方能佩戴。《释名》中说:“二十成人,士冠,庶人巾。”士人指的是贵族,庶人指的是百姓。《晋语》云:“人之有冠,犹宫室之有墙屋也。”可见,贵族非常看重他们的“冠”,“冠”成为贵族的常服,也成为他们身份的标志。据《左传》记述,卫国内乱,子路被人砍断了系冠的缨,他说:“君子死,冠不免。”于是停下战斗来“结缨”,结果被对方杀死。④古人凡遇重要场合必须戴冠,否则就是违礼。据《汉书》记载,汉武帝接见臣属有时不拘戴冠之礼,但碰到耿直而敢于进谏的都尉汲黯却不敢随随便便。有一次,武帝接见臣下时没有戴冠,恰逢汲黯入宫奏事,武帝便急忙躲进帐中不敢见他。可见,“冠”具有庄严正大的意义,即使是帝王也不可随意亵渎。⑤在古代,不同身份的人需要佩戴不同的“冠”。“冠”有正名分、别次序的礼法制约功用。《周礼》中记载,从君王到大夫,随着爵位、官职的由高到低,冠上的丝带、玉饰和彩饰也渐次递减,从而形成形制上的差异。人们只能选择与自己身份相符的“冠”来佩戴,如果违反了这种礼制,便是僭越,甚至会招来杀身之祸。据《左传》记载,子臧因为戴了不合身份的“鹬冠”,终被诱杀。⑥戴什么样的“冠”还因不同的场合而各有定规,如田猎或征伐戴“皮弁”,祭祀戴“爵弁”,等等。这些做法形成习惯,又成为一种带有强制性质的法规。据《左传》记载,卫献公召见臣子孙文子、宁惠子,两人穿戴整齐应召前来,卫献公却跑到园囿里去射大雁,迟迟不见他们。孙、宁两人去找献公,献公没有按照礼法摘去打猎戴的皮弁就同他们说起话来,结果两人大怒,进而谋反。⑦综上所说,可知古人关于“冠”的礼法制度有相当复杂的内容:戴不戴“冠”以及戴什么样的“冠”,与人的年岁、身份,以及所处场合都有着密切的关系。这在直观上表现为人们戴冠所需遵循的种种礼法,而深层含义则定以“冠”作为礼制的象征,用来节制人们的言行举止。(选文有删改)14.请选出下列对选文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4分)A.“冠”是古代礼制的一种象征,古人戴冠要遵循相关的礼法,一旦戴上“冠”,人们的言行举止就会受到约束。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B.古代男子二十岁时行冠礼,加冠时先戴赤黑色的平顶冠,再戴用白鹿皮做的冠,最后戴用黑麻布做的冠。C.选文中第③段“‘冠’一般只有贵族男子方能佩戴”一句中的“一般”,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D.本文在结构上采用总分总形式,并使用大量文献资料作为佐证,客观地介绍了“冠”之礼法的相关知识。15.选文第③段画线句使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4分)16.请联系选文内容,探究下面的材料,写出探究结果。(4分)【材料一】古代行冠礼时的祝词:“令月吉日,始加元服。弃尔幼志,顺尔成德。”大意是:在吉日里,给你加“冠”。望你抛弃少儿的玩性,追求美好的品德。【材料二】终军是西汉人,他在弱冠之年(古代男子行冠礼时,体犹未壮,故称“弱冠”)向汉武帝主动请缨,愿擒缚南越王而归,平定南方边境。【材料三】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说:“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答案】14.B15.第③段画线句使用了举例子(作引用)的说明方法,以子路停下战斗“结缨”最终被杀的故事为例,具体真切有力地说明古代贵族非常看重标志着他们身份的“冠”。16.冠在古代指成年,古代男子成年后,应树立高远的志向,提升修养,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解析】14、考查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B.根据②段“行礼时由来宾加冠三次:先加布冠(用黑麻布做的冠),表示从此有治人的特权;次加皮弁(用白鹿皮做的冠),表示从此要服兵役:最后加爵弁(赤黑色的平顶冠),表示从此有权参加祭祀”,可知,先加布冠(用黑麻布做的冠),次加皮弁(用白鹿皮做的冠),最后加爵弁(赤黑色的平顶冠);而非“加冠时先戴赤黑色的平顶冠,再戴用白鹿皮做的冠,最后戴用黑麻布做的冠”。故选B。15、考查说明方法。第③段划线句“卫国内乱,子路被人砍断了系冠的缨,他说:君子死,冠不免。于是停下战斗来‘结缨’,结果被对方杀死”举的是子路停下战斗来“结缨”的例子,由此可知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结合第③段“在古代,‘冠’一般只有贵族男子方能佩戴。”“贵族非常看重他们的‘冠’。‘冠’成为贵族的常服,也成为他们身份的标志”,可知列举这个例子具体有力地说明了贵族们非常看重他们的“冠”,使文章更有说服力。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16、考查材料探究。结合本文第②段“后人常用‘冠’或‘加冠’表示年已二十。古代少年男子一经加冠,社会和家庭就会按成人的标准要求他”,材料一“在吉日里,给你加“冠’。望你抛弃少儿的玩性,追求美好的品德”,可见,加“冠”后就不再是懵懂的孩童,加“冠”的社会意义更大,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并应追求美好的品德等等。结合材料二“终军在弱冠之年向汉武帝主动请缨,愿擒缚南越王而归,平定南方边境”,可见,加冠后的男子对自己要求更高,担负的责任更重。结合以上作答即可。(五)(1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3月20日,“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工作进展会通报了三星堆遗址重要考古发现与研究的阶段性成果:目前,三星堆遗址考古新发现的六个“祭祀坑”已发掘至器物层,现已出土金面具残片、鸟型金饰片、眼部有彩绘铜头像、玉石器等500余件重要文物;其中一件黄金面具体量非常大,有可能成为国内所发现的同时期最大黄金面具和最重金器。【材料二】2011-2020年,我国考古企业注册量及分布图。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材料三】“三星堆”引发全网关注的同时,还带火了文创商品,广汉市三星堆博物馆单日文创产品销售量创下今年新高。博物馆文创如何从一时热变成一直热?对此,阚玉德教授表示,文创产品要“添把柴火”,注重设计与开发,引入当代艺术风格和生活场景,关注创新性和便利性。华东师范文创教育团队负责人谢世鹏则表示,文创要想“出圈”,除了需要文旅IP的影响力“出圈”,创意产品有吸引力,还需要让文创产品可触及,需要一个平台,让文创产品被更多人看到。李嘉珊教授则认为,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尚属年轻,这更需要业界人士沉下心来,讲好自己独特的文物故事,让文创产品与当代人的生活对接,才能赋予文物恒常的生命力。1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工作进展会通报了三星堆考古新发现6个“祭祀坑”等情况。B.三星堆遗址考古工作现已出土金面具残片、眼部有彩绘铜头像等500多件重要文物。C.三星堆新出土的一件黄金面具,成为国内所发现的同时期最大黄金面具和最重金器。D.“三星堆”的走红带火了文创商品,广汉市三星堆博物馆单日文创产品销售量暴增。18.2011-2020年,我国考古企业注册量及分布有什么特点?请根据材料二简要概括。(3分)19.文创IP的开发如何才能一直热?请根据材料三提出你的建议。(4分)【答案】17.C18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①考古企业注册量呈波动递增趋势,2019年达到最高点,2019年后有所下降;②河南、陕西考古企业大幅领先于其他省份。(意思接近即可)19.①文创产品要注重设计与开发,关注创新性和便利性;②文旅IP扩大影响力,让创意产品有吸引力;③搭建平台,让文创产品被更多人看到;④业界人士讲好自己独特的文物故事,让文创产品与当代人的生活对接。(意思接近即可)【解析】17、本题考查信息的筛选与辨析。C.“成为国内所发现的同时期最大黄金面具和最重金器”错误。材料一原文“其中一件黄金面具体量非常大,有可能成为国内所发现的同时期最大黄金面具和最重金器”。故C错误;故选C。18、本题考查信息的提炼与概括。由材料二图一可知,2011-2020年考古企业注册量整体程上升趋势;以2019年为界点,2019-2020年注册量有所下降;由材料二图二可知,考古企业省份分布以河南、陕西为主,其他省份分布较少。19、本题考查信息的提炼与概括。注意范围“材料三”。由“文创产品要‘添把柴火’,注重设计与开发,引入当代艺术风格和生活场景,关注创新性和便利性”可知,文创产品要注重设计与开发,引入当代艺术风格和生活场景,关注创新性和便利性;由“文创要想‘出圈’,除了需要文旅IP的影响力‘出圈’,创意产品有吸引力,还需要让文创产品可触及,需要一个平台,让文创产品被更多人看到”可知,文创产品要构建一个平台,让文创产品被更多人看到;由“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尚属年轻,这更需要业界人士沉下心来,讲好自己独特的文物故事,让文创产品与当代人的生活对接,才能赋予文物恒常的生命力”可知,业界人士沉下心来,讲好自己独特的文物故事,让文创产品与当代人的生活对接。阅读下列文本,完成下面小题。(六)名著阅读。(6分)20.班级开展名著阅读活动,请你填写阅读记录卡的空缺处。班级开展“书香横琴”名著阅读专题活动,请按要求,完成阅读记录。阅读策略内容呈现阅读记录关注人物他的脸型很像苏格拉底:额头是高高的,疙疙瘩瘩的,眼睛是小小的,鼻子是翘翘的。我和他谈种地,谈收成,谈农家生活……不论我说什么,他似乎都赞成。他说话有时令人费解,大概是因为谨慎。(《猎人笔记》)文段中“他”是:①_____(人名)。关注情节那大圣双手侮着眼,正自揉搓流涕,只听得炉头声响。猛睁睛看见光明,他就忍不住,将身一纵,跳出丹炉,唿喇的一声,蹬倒八卦炉,往外就走。(《西游记》)②下列与大圣蹬倒八卦炉情节密切相关的一项()A.一粒金丹天上得三年故主世间生B.心猿遭火败木母被魔擒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C.唐三藏路阻火焰山孙行者一调芭蕉扇关注环境时闻仙鹤唳,每见凤凰翔。仙鹤唳时,声振九皋霄汉远;凤凰翔起,翎毛五色彩云光。见崖头立一石碑上有一行十个大字,乃是“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⑤______》)这段环境描写的作用有:③_____④_______关注评价“虽为个人回忆,但有丰富深刻的社会内容。”(王瑶评《朝花夕拾》)请结合《五猖会》,谈谈你对这个评价的理解。⑥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霍尔②C③增强访道修行的神秘感,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④烘托出环境清幽神秘的氛围,暗示“三星洞”就在附近,推动情节发展。⑤西游记⑥《五猖会》虽回忆“我”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但是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指出了深刻的社会问题: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解析】第一空,考查对人物的辨析。根据对《猎人笔记》阅读积累,文段中“额头是高高的,疙疙瘩瘩的,眼睛是小小的,鼻子是翘翘的”是对霍尔的外貌描写,可知“他”是霍尔。霍尔是一个老头,秃头顶,小个头儿,宽肩膀,结实健壮。他的脸型很像苏格拉底:额头是高高的,疙疙瘩瘩的,眼睛是小小的,鼻子是翘翘的。他是个认真、务实的人,有经营管理的头脑,是个纯理性主义者。他讲究实际,所以他造房子,攒钱,跟东家和其他有钱有势的人搞好关系。他还想当一名商人,是个有梦想的人。他为了成为商人,努力的工作,起早贪黑,最终,达成了他的目标。第二空,本题考查名著情节的掌握。A.“一粒丹砂天上得,三年故主世间生”是《西游记》三十九回:太子和母亲交谈,母后哭诉,国王已经三年没有和她过夫妻生活了,太子确认当今的国王是妖魔所变。悟空为了寻求人证和八戒进御花园,在芭蕉树下找到了琉璃八角井。八戒下井,将乌鸡国王的尸体背回宝林三寺中。八戒为了报复悟空逼他背死尸,便唆使唐僧念紧箍咒逼悟空将死国王医活。悟空向太上老君索得一粒还魂丹,救活国王,假国王大恐,变为唐僧,但因不会念紧箍咒而被识破。文殊菩萨对悟空说,国王曾将自己在御水河中浸了三日,故派遣骑来浸国王年,以报前恨;与大圣蹬倒八卦炉情节无关;B.“心猿遭火败,木母被魔擒”是《西游记》四十一回:写的是孙悟空被红孩儿的火烧得差点丧命,猪八戒被红孩儿抓了;大圣蹬倒八卦炉情节无关;C.“第唐三藏路阻火焰山,孙行者一调芭蕉扇”是《西游记》第五十九回。结合《西游记》第七回内“八卦炉中逃大圣,五行山下定心猿”可知,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时候,被太上老君放到八卦炉里面炼炼了七七四十九天以后,孙悟空出来了,一脚踢翻了八卦炉,有几块火炭掉入凡间,就形成了火焰山;大圣蹬倒八卦炉情节有关;故选C。第三四空,本题考查环境描写的作用。“时闻仙鹤唳,每见凤凰翔。仙鹤唳时,声振九皋霄汉远;凤凰翔起,翎毛五色彩云光”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意思是:当时听说仙鹤唳,每次见到凤凰飞翔。仙鹤唳时,声振九皋霄汉远;凤凰飞起,翎毛五色彩云光。此处的景物描写,突出了须菩提祖师所在的修炼道场环境的清幽神秘,一方面渲染访道修行的神秘感,另一方面也有引起读者阅读兴趣的作用。“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引出孙悟空拜师学艺的地点“三星洞”就在附近,为孙悟空到“三星洞”拜须菩提祖师学艺的情节作铺垫,推动情节的向前发展。第五空,简单考察名著题目。第六空,本题考查名著的理解。要求结合《五猖会》,谈谈“虽为个人回忆,但有丰富深刻的社会内容”的理解。《五猖会》回忆了儿时“我”要去看会时的兴奋和喜悦,在出发前,父亲突然要求“我”背《鉴略》,“我”的内心感到痛苦和压抑。等“我”背完去看五猖会时,再没了最初想看热闹的乐趣,看五猖会的心情,早被“背书”的事冲得荡然无存,开船以后的一切活动于他全然无味了。此为个人回忆。五猖会既是大人们祈福的节日,也是孩子们率性玩乐的日子,但作者并没有感到高兴,这种沉重感深刻地压在作者的记忆中,表达了作者对强制教育对童心摧残的谴责。这实际是作者对摧残儿童天性的封建教育制度的强烈控诉。三、写作(60分)2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后盾”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背后支持和援助的力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后盾”,或是父母、老师、朋友,或是学校、社会、国家,或是理想、精神、信念……因为有了他们,我们才能不畏风雨,健康成长。(1)请以“我的坚强后盾”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讲讲你的故事与感悟。【立意指津】本题考查全命题作文。第一,审题。根据题干引导语“背后支持和援助的力量”“或是父母、老师、朋友,或是学校、社会、国家,或是理想、精神、信念……因为有了他们,我们才能不畏风雨,健康成长”可知,“我的坚强后盾”对象可以是具体的某个人或组织,如父母、老师、朋友、祖国、社会等,只要有鼓舞你的一面;其二也可以是抽象的物,如美丽的大自然,和平安定的社会,人生旅途中所遭遇的挫折、失败甚至磨难等等。第二,思路。本题要求写记叙文,写自己的故事与感悟,我们应选择自己最熟悉、最有话可写的角度着笔。例如我们可以写:父母亲的爱惜、呵护让我感受到自己拥有勇敢面对困难的勇气;老师们的指导、教诲让我感受到在前进的路上我不是孤身一人;朋友间的关心、提醒让我在拼搏的路上不感到孤单;大自然的恩赐、赋予让我感受到造物主的无私;失败后的鞭策、启迪让我感受到重头再来也不可怕;祖国、民族的强壮、哺育让我感受到荣耀,因为有这些“后盾”,所以我能一路向前,毫无畏惧等等。写作过程中应注意详略得当,切记泛泛而谈。第三,结构。本题可以写成小标题的形式,也可以按总分总的结构模式来写。如果写成小标题的形式,则可以写三到四个片段,如“我最坚强的后盾——祖国、我最坚强的后盾——父母、我最坚强的后盾——老师”等等,每个片段分别阐述清楚因为什么事情而感受到他们是自己的后盾;如果写成总分总的结构模式,则开头可以点题或交代一下事件的起因或背景,中间叙述事件的经过,最后总结全文,抒发自己的感受即可。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答案】例文一:我的坚强后盾战场上有了后盾则可以所向披靡、勇往直前。我们有了后盾,才能不畏风雨,健康成长。——题记百日誓师大会仿佛还在昨日,时间过的可真快啊!转眼间就只剩34天的时间了。自从上了九年级以来,压力越来越大,每天相同的生活好像永无休止。每天不是在做题就是在做题的路上。课桌上堆着高高的书,教室里同学们嘈杂的声音,堆积如山的习题挡住了我的视线,以至于我看不清黑板,看不清未来。这几次的模拟考试不是很理想,一直处于下降状态。有时我会问自己:“我是不够努力吗?是不认真吗?还是因为笨而不会呢?如果考不上,那该怎么办啊?”每天这些问题都会回荡在脑海中。我的朋友好像看出了我的焦虑,给我写了一张小纸条“只剩40多天了,你现在要做的就是全身心投入到学习当中来,你可不是止步于初中的人。面对薄弱的科目你可以多刷刷题,大早上起来清静写一份物理试卷总比抱着手机看无趣的视频,如果遇到不会的题,可以来问我,不密你什么时候需要我,我一直都在,我一直是你坚强的后盾。”看完她写的小纸条,我深受感动,是啊,我怎么可能甘于止步初中,只要付出了,总会有收获的,我又想起来妈妈曾说过的话:“宝贝,妈妈不要求你学习成绩年级第一,你只要每天开开心心,健健康康的,我就满足了,只希望你坚定自己的选择,无论你受到什么委屈,你要永远记住,我是你坚强的后盾!”妈妈对我的殷切希望,我怎甘让他失望。在这最后的40多天里,我要全身心投入到学习当中来,摔倒也好,受伤也罢,我都会勇往直前,因为妈妈和朋友是我的后盾,是我坚强的后盾,有了他们,我一定会所向披靡夺取最后的胜利!后盾永远是我最爱的他们,他们给予我帮助,授予我希望,永远在我最困难的时候给我一只手,永远支持我爱护我的父母和朋友。天空有鸟、水中有鱼,在这繁华的世界里,感谢有你们!你们是我坚强的后盾,我也是你们最坚强的后盾。只要你需要,我永远在你们身后。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