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城中学2022-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卷(总分:150分时间:150分钟)第Ⅰ卷阅读题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日前,BBC三集纪录片《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国学校》,引发了中英国民对教育模式的反思与讨论。5名中国老师赴英国Bohunt公立学校试行“中式教育”,受试的为九年级50人大班,为期4周。最后那些接受“中式教育”的英国学生最终在各个科目中得到很好的成绩。不过,这期间引发的各种争议值得人们再度思考。中国老师在英国教学过程中遇到的许多尴尬,实际上是在两个文明和两套社会体系坐标下,不同教育理念、思想、模式等发生碰撞后产生的结果。英式教育,大体可称之为“快乐教育”,其推崇的观念在于:教育的艺术,是唤醒孩童天生好奇心并在未来满足它的艺术;而好奇心本身的鲜活及益处,与内心的满足及快乐成正比。笔者曾到英国的一些中小学采访,还参加过家长会,发现学生们笑意盈盈的时候居多,少见眉头紧锁、满脸严肃。中国乃至东亚的教育,非常重视和强调扎实的基础知识,讲究学生的“勤学苦练”。最常说的就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学校都在这一原则指导下施教,因而基础教育水平极高。学生们吸收了丰富的基本知识,掌握了应试技能,这都是英国学生所缺乏的,英国学生的数学等基础学科水平普遍较差,甚至要低于中国一两个年级。在英国,时常听闻有些学生遇到考试神经紧张,甚至还需要考前心理舒压。看来,快乐也是有代价的。不能否认的是,貌似以“玩乐”为主的英式教育,对培养学生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想象力等大有裨益,这也对学生进入高等教育后进行学习、科研潜力的爆发进行了铺垫。笔者发现,英国中小学更注重艺术、文学等课程的设置,而不认为苦练加减乘除等计算技巧很有需求。支撑这一观念的人认为,在计算机广为普及的今天,已没必要再让人脑来做最基本的运算活动。相反,艺术、文学能够启迪人的心智,激发学生们的潜能,唤醒他们心中的审美等,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使他们进入大学后,在学习能力与职业竞争力等方面,能够后来居上。打个不恰当的比喻,英国教育就是“放养”模式。他们认为若在“圈养”的框架下,学生们中规中矩,束手束脚,虽然营养丰富,但不得不面对未来“单飞”时能力匮乏的窘境。不过,“放养”也是有规矩的。英国教育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并不低:社会实践,各种集训,访学实习,野外生存等,不一而足。这些活动使得学生们从小就接触实践,实现了与社会的对接。当然,正像“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中英教育发端于各自国土,符合本国国情社情。双方教育的着力点和着重点有差异,并不存在教育本身孰优孰劣的问题。如果英国一味照搬中国的教育模式,即便如这次取得了好成绩,但“水土不服”-10-\n就会引发纪录片中校长那样的抵触情绪;如果把英国教育模式移植到中国,显然也根本行不通。看来,相互借鉴、有机融合,彼此取长补短,逐步填平文化和教育理念的鸿沟,才是应取态度。乐于学习而不“夜郎自大”,不盲目妄议、指摘和贬损对方,才是教育的应有之道。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BBC英国广播公司的纪录片显示,英国的一些学生在接受了“中式教育”后,各个科目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B.由于中英两国教育的理念、思想、模式等方面的差异性,中国老师在英国教学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尴尬。C.英式教育虽然以玩乐为主,但或许对培养学生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想象力等大有裨益。D.英国教育者认为将学生置于“圈养”的框架下,会令他们束手束脚,进而难以独自应对未来的挑战。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中国的教育,很是重视和强调扎实的基础知识,基础教育水平很高,中国学生在基本知识和应试技能的把握上要优于英国学生。B.英式教育是“快乐教育”,英国的一些中小学学生少有眉头紧锁、神经紧张的,总是笑意盈盈的。C.好奇心本身的鲜活及益处与内心的满足及快乐是成正比的,英式教育较为注重对孩童天生好奇心的唤醒。D.英式教育绝不是完全式“放养”,它在社会实践、各种集训、访学实习、野外生存等活动方面有着相当高的要求。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叙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的施教原则,说明了中国乃至东亚的教育,重视和强调扎实的基础知识,讲究学生的“勤学苦练”。B.作者认为在计算机广为普及的今天,已没必要再让人脑来做最基本的运算活动,所以中小学应大力加强艺术、文学等课程的设置,而不用苦练加减乘除等计算技巧。C.中英双方教育的着力点和着重点是有差异的,但并不存在教育本身孰优孰劣的问题,只存在适合和适应的问题。D.中英教育应该相互借鉴、有机融合,彼此取长补短,逐步填平文化和教育理念的鸿沟,但直接移植别国教育模式,显然也根本行不通。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8题。(22分)杜暹,字罗崇,濮阳人也。自暹高祖至暹,五代同居,暹尤恭谨,事继母以孝闻。初举明经,补婺州参军,秩满将归,州吏以纸万余张以赠之,暹惟受一百,余悉还之。时州僚别者,见而叹曰:“昔清吏受一大钱,复何异也!”俄授郑尉,复以清节见知,华州司马杨孚深赏重之。寻而孚迁大理正,暹坐公事下法司结罪,孚谓人曰:“若此尉得罪,则公清之士何以劝矣?”开元四年,迁监察御史,往碛西覆屯。会安西副都护郭虔瓘与西突厥可汗史献等不协,更相执奏,诏暹按其事实。时暹已回至凉州,承诏复往碛西,因入突骑施,以究虔瓘等犯状。蕃人赍金以遗,暹固辞不受。左右曰:“公远使绝域,不可负蕃人情。”-10-\n暹不得已受之,埋幕下,既去出境,乃移牒令收取之。蕃人大惊,度碛追之,不及而止。暹累迁给事中,丁继母忧去职。十二年安西都护张孝嵩迁为太原尹或荐暹往代之蕃人伏其清慎深思慕之乃夺情擢拜安西副大都护。明年,于阗王尉迟眺阴结突厥及诸蕃国图为叛乱。暹密知其谋,发兵捕而斩之,并诛其党羽五十余人,更立君长,于阗遂安。暹在安西四年,绥抚将士,不惮勤苦,甚得夷夏之心。二十年,为户部尚书。上行幸东都,诏暹为京留守。暹因抽当番卫士,缮修三宫,增峻城隍,躬自巡检,未尝休懈。上闻而嘉之曰:“卿素以清直,兼之勤干。自委居守,每事多能,政肃官僚,惠及黎庶。慰朕怀也。”二十八年,病卒,谥曰“贞孝”。暹在家孝友,爱抚异母弟昱甚厚。常以公清勤俭为己任,弱冠便自誓不受亲友赠遗,以终其身。及卒,上甚悼惜之,遣中使就家视其丧事,内出绢三百匹以赐之。尚书省及故吏赙赠者,其子孝友遵其素约,皆拒而不受。(选自《旧唐书·列传第四十八》,有删改)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往碛西覆屯覆:审查、检查B.郭虔瓘与西突厥可汗史献等不协协:和谐、融洽C.诏暹按其事实 按:依照、根据D.卿素以清直,兼之勤干 素:向来,一向。5.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十二年/安西都护张孝嵩迁为太原尹/或荐暹/往代之蕃人/伏其清慎/深思慕之/乃夺情擢拜安西副大都护/B.十二年/安西都护张孝嵩迁为太原尹/或荐暹往代之/蕃人伏其清慎/深思慕之/乃夺情擢拜安西副大都护/C.十二年/安西都护张孝嵩迁为太原尹/或荐暹往代之/蕃人伏其清慎深思/慕之/乃夺情擢拜安西副大都护/D.十二年/安西都护张孝嵩/迁为太原尹/或荐暹往代之/蕃人伏其清慎/深思慕之/乃夺情擢拜/安西副大都护/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字罗崇”,“罗崇”是杜暹的字。古代男子有名有字,名是出生不久父亲起的,字是二十岁举行冠礼后才起的。B.文中“初举明经”的意思是起初通过明经科考试。明经,汉朝出现的选举官员的科目,始于汉武帝时期,至宋神宗时期废除。被推举者须明习经学,故以“明经”为名。C.“甚得夷夏之心”中“夷夏”泛指少数民族和汉人。“夏”是古代汉民族的自称;在古代,以中原为中心,人们将处于东、西、南、北方的少数民族分别称为东夷、西戎、南蛮、北狄。D.“二十年,为户部尚书”中的“户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握全国武官选用和兵籍、军械、军令等事宜。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10-\nA.杜暹孝顺友爱。自高祖到杜暹,五代同居,他在家里不仅特别恭敬谨慎地侍奉继母,而且十分关心爱护异母弟弟杜昱。B.杜暹为官清廉。在他进入突骑施营帐查究蕃人与郭虔瓘等人的冲突时,不得已接受了蕃人赠送的黄金,但他把黄金埋在幕帐之下,走出蕃境以后,才传书让蕃人去收取。C.杜暹行事果敢有方。在他出使碛西期间,于阗王尉迟眺秘密勾结突厥和一些蕃国图谋叛乱,杜暹暗中探知他的阴谋,便发兵逮捕斩杀了他,并诛杀其党羽,重新选任君长,使于阗得以安定。D.杜暹勤干多能。他在安西四年,安抚将士,不怕劳苦,深得蕃汉人民拥戴;皇上巡幸东都,作为京城留守的杜暹抽调轮流值勤的卫士,修缮三宫,加高城墙,受到了皇上的称赞。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俄授郑尉,复以清节见知,华州司马杨孚深赏重之。(5分)译文:(2)暹坐公事下法司结罪,孚谓人曰:“若此尉得罪,则公清之士何以劝矣?”(5分) 译文: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8分)中吕•普天乐•秋怀张可久为谁忙?莫非命。西风驿马,落月书灯。青天蜀道难,红叶吴江冷。两字功名频看镜,不饶人白发星星。钓鱼子陵①,思莼季鹰,笑我飘零。[注]①严子陵,少有高名,与光武帝刘秀同学,关系密切。刘秀即位,多次延聘,但他隐姓埋名,退居富春山,终日垂钩。9.该曲选取的意象有怎样的特点?请简要分析。(4分)答:10.此曲的表现手法多样,请任选两种进行赏析。(4分)答: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1)柳永在《雨霖铃》中设想与友人离别后酒醒时的场景是“,”。(2)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两句,收束了对赤壁壮奇景物的描写,引起后面对历史的缅怀。(3)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 , ”两句,将英雄刘裕成长地方的历史遗迹呈现在读者面前。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10-\n最后三分钟的高贵威廉·保西阿普达是英国伯明翰南部山区的旅游观光小镇,保留了维多利亚时期的很多特色,至今仍使用马车代步。艾迪和邻近的迪克鲁斯镇上的姑娘苏菲相爱了,可镇上的大司法官的儿子洛克也看上了苏菲,发誓非她不娶。几天前,苏菲告诉艾迪,她父母对洛克的家庭背景很满意,但在听说苏菲爱上了卖草帽的艾迪后非常生气,并且打电话给远在伯明翰当医生的苏菲的哥哥博格,要他回家阻止妹妹。另外,博格也打算回家,近期给父亲做一个手术,切除父亲额头上的良性肿瘤。“百合节”要到了,按照习俗,镇上的男孩都会在这天到自己心爱的女孩家送上一份价值不菲的礼物,借此表明心迹。苏菲抽泣着要艾迪自己想办法,送一份能打动父母的厚礼。艾迪咬咬牙,取出自己全部的积蓄,共6000英镑,但他想来想去不知道买什么,于是就把这些钱都放在他母亲生前留下来的一个梳妆匣子里,他想都带给苏菲,让她用这些钱去挑选礼物。“百合节”这天早晨突降暴雨,艾迪匆匆起床。马车夫亨特驾着车来到了艾迪门前。半小时后,马车来到镇中心,艾迪远近看见洛克站在路边,洛克也要去苏菲家送礼。“亨特,给我把画搬上去,千万小心,光那个檀香木框就抵得上你十几辆马车!”洛克大声嚷嚷着跳上车,“嘿,这不是艾迪吗!你不是也要到苏菲家去吧,准备了什么厚礼啊?”听着洛克的揶揄,艾迪没接腔,他很是自卑。瓢泼大雨让马车速度愈加慢了,天色也渐渐暗了下来。马车在过一条岔路口时,一个浑身湿透的中年男子拦在前面,他提着一个便携式手术箱,“对不起,能让我搭乘一段吗?我到前面的迪克鲁斯镇。”“快上来吧!”艾迪忙招呼这名男子坐下,他得知这名男子叫博格。洛克不满地哼了一声:“小心些,别弄坏了我的画!你可赔不起!”道路越来越泥泞,突然马停下来不走了,它可是累坏了。洛克气急败坏地猛踹马屁股,马受到惊吓,飞快地向前冲去。前方正是一个斜坡,还没等他们回过神来,马车就向路旁倾覆,他们滚进了数英尺的坡底。一阵眩晕之后,艾迪睁开双眼,四周一片昏暗,洛克和博格也躺在附近的泥泞里呻吟,不过他们还可以站起来。但艾迪突然发现亨特半天没有爬起来。“噢,上帝,他腿上流了好多血!”在艾迪点燃的打火机的灯光里,洛克惊恐地指着亨特大腿下的一汪鲜血叫道。“让我看看。”博格蹲下身察看伤情,“动脉破裂了,他失血过多,必须立刻缝合动脉止血!”博格果断地说,接着他又以医生的口吻命令艾迪和洛克道;“去把我的手术箱找来!”就在博格准备开始手术时,他发现天色实在太暗了,让他看不清楚亨特伤口的位置,“快点燃打火机。”博格急切地说。衣物都被雨水打湿了,无法点燃,艾迪只好一直摁着打火机。然而,打火机油就快耗光了,火光越来越微弱。“我还需要3分钟,你们身上还有可以用来照明的吗?”博格心急如焚地问。“对了,年轻人,你的画用塑料布包的,应该可以点燃的。”听到博格问起了自己,洛克支支吾吾:“这……下着雨……要是打开就毁了,那幅名画,值很多钱。”-10-\n这时艾迪竟然想到自己匣子里的6000英镑,他赶紧将它找出来,还好,钞票并没有打湿。“快缝合伤口!”艾迪迅速点燃了一张张钞票,微弱的火光映着他有些苍白的脸。3分钟过去了,6000英镑烧成灰烬,手术终于完成了,艾迪和博格都瘫软在泥地上:“小伙子,你身上带这么多现金?”博格忍不住发问了。“那是我准备给心爱的苏菲买礼物的,现在,我可一无所有了!”“苏菲?”博格轻轻念道,很快他拍了拍艾迪的肩,“放心吧,小伙子,这个女孩子属于你的!”这时,苏菲的家人派人来接博格了。当洛克知道来的是苏菲的家人,并且知道博格就是苏菲的哥哥时,赶紧殷勤地问这问那。博格只是冷冷地看了他一眼,然后微笑着对艾迪说:“小伙子,我的妹妹需要与高贵的人共度一生。3分钟里,你失去了6000英镑,却赢得了真正的高贵!”半年后,苏菲成了艾迪的新娘。(1)下列对小说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A.大司法官的儿子洛克看上了苏菲。苏菲的父母也喜欢洛克,但他们反对女儿与卖草帽的艾迪恋爱,并要儿子回来阻止妹妹嫁给艾迪。B.洛克在“百合节”来临时为苏菲准备了一份丰厚的礼物。苏菲得知后心里十分难过,抽泣着要求艾迪准备一份能够打动她父母的厚礼。C.由于大雨瓢泼,道路泥泞,马车最后停止了前行。洛克为发泄对艾迪擅自让博格上车的不满,猛踹马臀,导致车祸。D.马车夫亨特大腿受伤,情况危急,需要动手术。后来打火机油快耗光,洛克舍不得燃烧塑料布,艾迪只好燃烧钞票照明。E.洛克得知博格是苏菲的哥哥时,后悔自己之前的吝啬,于是大献殷勤,被博格拒绝了。半年后,艾迪成功迎娶苏菲。(2)小说前三个自然段为后文埋下多处伏笔,请找出三处。(6分)答: (3)请简要分析艾迪这一人物形象特点?(6分)答:(4)这篇小说以“最后三分钟的高贵”为题,用意很深,请自选角度加以分析。(8分) 答:-10-\n第Ⅱ卷 表达题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①.将一条鲨鱼和一群热带鱼放进同一个池子,用透明钢化玻璃将它们隔开。鲨鱼每次想捕食时,都会在钢化玻璃上碰壁。____,即便将钢化玻璃取走,鲨鱼也不再会过去捕食。②.过去五年间,中国快递市场的规模经历了一场疯狂增长,而国外快递巨头纷纷涌入中国市场后,国内快递业的转型已 。③.在伟大的民族抗战中,无数群众投身抗战,支持抗战,由涓涓细流汇聚成的救国洪流,最终赢得了近代以来民族解放战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A.久而久之 迫在眉睫 势不可挡B.长此以往 迫在眉睫 势如破竹C.久而久之 迫不及待 势不可挡D.长此以往 迫不及待 势如破竹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A.“互联网十”不仅推动了安徽省农产品供需两方直接对接,实现了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有效沟通,也渐渐地、深刻地改变了农业这个传统产业的质量。B.很多人都有成功的机会,甚至有的已经触到了成功的大门,但在即将迈进成功大门时,因太累太难为由放弃了,这些人总会在以后回想往事时扼腕叹息。C.人才培养的质量是衡量一所大学办得好不好的重要因素,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课题。D.中国古代诗歌以高度凝练的语言,表达着人们的喜怒哀乐,影响着人们的精神世界。吟诵它,能陶冶情操,提升知识,给人以美的享受。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心理学上有一种现象叫做过度理由效应。 。 , , 。 , 。①心理学上的自我知觉理论对这种过度理由效应的解释是②简单地说,外在动机,例如金钱或物质奖励,会降低一个人工作表现的内部动机③而削弱了本来存在的内部动机④当外在动机出现时,人们会将注意更多地放在外在动机的奖励上⑤而减少了对活动本身的享受和对满足感的关心⑥这种效应将人们的动机转化为外部因素A.⑥③②①④⑤ B.②①⑥⑤④③ C.②①④⑤⑥③ D.②①④③⑥⑤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10-\n一个人总是上网,不读书,我认为他是没有文化的。① ?文化就是进入到人类精神生活的传统中去进行思考,而这个传统主要就存在于书籍之中。网络的长处是迅速传递当下的信息,它不让人思考。当然如果你素质好,你上网的时候也会思考,② ?我相信不是从网络上得来的,③ ,有了这个底蕴。这样的人上网不怕,他不会被网络上铺天盖地的信息所左右,所淹没,他有自己的独立思考。但是如果你没有这个底蕴,没有这个积累,你就很容易被网上那些信息的潮流裹着走,失去了你自己。答:① ② ③ 17、仔细观察下面漫画,按要求完成问题。(5分)⑴描述漫画内容。(3分)答:⑵用简洁的语言揭示漫画的寓意。(不超过25字)(2分)答:五、写作。(60分)18.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一辆卡车陷入了一片松软的土地。司机找来几个人,让他们帮忙拖车,并约定按出力的大小支付工钱。众人都赞成,他们给卡车前端套上绳子,各拽一根绳头,站成一排,向前拉车。其中有个耍滑头的,故意表情夸张,身体前倾,表示自己使出很大的力气。卡车终于被成功拉出。人们前来讨要工钱,那个耍滑头的只得到很少一点钱。他质问司机:“难道你没看不到我费力拉车的样子吗?”司机说道:“我没有注意你们的表情,我只注意你们走过的脚印。”众人朝司机手指的方向望去,那个耍滑头的人脚印都非常浅;而那些真正卖力的人,脚印都深深地印在土地上。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何感想和体悟?请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要求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不限(除诗歌外),不少于800字。-10-\n舒城中学2022-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卷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题号1234567131415答案8.(10分)(1)(5分)译文:(2)(5分)译文:9.(4分)答:10.(4分)答:11.(6分)(1),。(2),。-10-\n(3),。12.(1)(5分)(2)(6分)答:(3)(6分)答: (4)(8分)答:16.(6分)答:① ② ③ 17.(1)(3分)答:(2)(2分)答:五、写作(60分)-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