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本试卷共计150分,1到10小题在答题卡完成第一题:基础知识(共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A.寥廓浸渍发源地殒身不恤B.峥嵘碟血紫荆花深居简出C.菲簿桀骜擎天柱一鼓作气D.恶梦辉映热心肠大汗淋漓2、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A.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触目惊心的伟大呵!B.我瞧不起自己,我不能原谅自己!我就这样可耻地开始了十年浩劫中逆来顺受的苦难生活。C.先生博采众长,在笔写的讲稿之外,随时引证许多作品,大部分他都能背诵得出。D.一看到用以关押被判处绞刑的死囚的牢房时,他们就情不自禁停下脚步,浑身发抖。3、下列各句巾,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在三年困难时期,我们到文化俱乐部每次吃饭,她总要向服务员讨一点骨头回去喂包弟。B.听他这篇文章和读他这篇讲演,那趣味相差很多,犹之乎读剧本与看戏之迥乎不同。C.在访问这里之后,虽然不说些什么或写些什么就离开,但就对不起在这里遇难的人们。D.尽管有国外可供借鉴的经验,但对于中国航天人来说,这一切,几乎是从零开始。4、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再别康桥》是我国现代著名诗人徐志摩的抒情诗,B.《包身工》是我国现代著名剧作家夏衍的报告文学。C.《记念刘和珍君》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鲁迅的一篇散文;D.《赤壁赋》是我国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辙的赋文。5、下列关于名著《大卫,科波菲尔》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是作者的代表作,很多内容包含了作家本人的生活事实,被称为“半自传体”小说。9\nB.小说的主线是主要人物大卫·科波菲尔的成长史,他最后终于成为一位有成就的作家。C.小说自始至终采用第一人称叙事,读后可以从天真无邪的大卫科波菲尔身上唤回自己对童年的回忆D.小说塑造了一系列劳动人民的正面形象,如保姆佩葛蒂、律师合伙人希普等,表达了对劳动人民高尚品质的最高赞美。第二题:文言文阅读(共25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8题(共9分,每小题3分)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日:“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日:“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日:‘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于是遂去。乃令张良留谢。良问曰:“大王来何操?”日:“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会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张良日:“谨诺。”当是时,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沛公谓张良曰:“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度我至军中,公乃入。”6、对下列加点虚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起,立而饮之“而”,连词,表修饰B.覆其盾于地“于”,介词,对于C.以待大王来“以”,连词,表目的D.公为我献之“之”,代词,它7、对下面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加彘肩上翻译:把猪腿放(在盾)B.卮酒安足辞翻译:一杯酒不会推辞的C.大王来何操翻译:大王来时带来什么东西D.道芷阳间行翻译:取道芷阳,抄小路走9\n8、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项羽得知樊哙身份后,对其无礼举动并不介意,还赐酒赐肉给他。B.樊哙吃了生猪腿,然后借机讥讽项羽,却又替刘邦求赏,暗寓尊崇项王之意,很投项羽居功自傲的脾气。C.樊哙闯帐不仅表现了他的勇敢,同时也体现了他的智谋,他的指责句句有理。D.刘邦借去厕所逃离宴席,脱身回到军营。张良留下来代刘邦辞谢,表现他的胸有成竹。(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9—11题。(共16分)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常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数月,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蓐食。食时信往,不为具食。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信钓于城下,诸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竞漂数十日。信喜,谓漂曰:“吾必有以重报母。”母怒日:“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日:“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于是信孰视之,俯出挎下,蒲伏。市人皆笑信,以为怯。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3分)A.亭长妻患之患:讨厌B.食时信往,不为具食具:准备,备办C.若虽长大,好带刀剑长大:长大成人D.于是信孰视之孰:仔细地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韩信年轻时非常贫穷,又不爱劳动,经常寄居在别人家吃闲饭。B.亭长妻子不给韩信准备饭食,韩信一怒而去,说明他屈辱中有自尊。C.漂母拿饭给韩信吃,并以责备的语气勉励他,大丈夫应当有自信和抱负。D.胯下受辱的故事,说明淮阴侯韩信年轻时就知大丈夫应能屈能伸。11.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10分)(l)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5分)(2)市人皆笑信,以为怯。(5分)第三题,古诗文默写及赏析(共20分)12、默写:(10分,每小题2分)(1)寻梦?撑一支长篙,,满载一船星辉,______________________。9\n(2)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大行不顾细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为鱼肉,何辞为?(4)又前而为歌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复为慷慨羽(5)王维《使至塞上》中“__________,_________。”一联,写了到达边塞后看到的奇特壮丽风光,画面开阔,意境开阔1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回答问题。(共10分)于易水送人骆宾王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1)请你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发冲冠”的壮士形象。(5分)(2)末句“今日水犹寒”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5分)第四题,现代文阅读:(共20分)邵逸夫:唱不尽的“游子吟”2022年1月7日,邵逸夫在香港寓所中辞世,终年107岁。这一年,距离他离开出生地上海已经过去了87年。在87年里,他有57年在香港度过,一手构建了邵氏帝国,疆域横跨电影、电视,最终登上娱乐圈的巅峰,这87年里,邵逸夫始终是一个在异乡漂泊的游子,内心始终恪守着江浙一带传统商人的价值观:以义言商,光耀门楣,泽被乡里。他一辈子乡音不改,连电影明星会说上海话的都能得到他的欢心。全国各地的三万多座逸夫楼,更是将他对上海和内地的感情清清楚楚印在了大地上。造就他成功的因素有很多:精明,勤奋,规矩。远见……但就像电影学者石川所说:在他所有成功里,都牢固地盘旋着传统的中华文化根基。作为一位老派的商人,邵逸夫的一生,是一首唱不尽的“游子吟”。大哥邵醉翁于1925年在上海创立的天一影业公司,是邵逸夫电影生涯的起点。邵醉翁为天一确立了“注重旧道德,旧伦理,发扬中华文明,力避欧化”的制片宗旨,这成为邵逸夫一生遵守的信条。1964年,邵逸夫接受邵氏自办刊物《南国电影》采访时就这样说:“我生产电影,核心观众就是中国人。这些观众都喜欢看耳熟能详的民间故事、爱情故事……他们怀念祖国大陆,也怀念自己的文化传统。”9\n20世纪50年代,邵逸夫离开打拼了30年的南洋只身赴港,耗时7年建成了邵氏影城,为香港后来的电影工业奠定了基础,至今仍是香港最大的影视拍摄制作基地,被称为“东方的好莱坞”。在这个影城里,他建造了中式街道和极具备中国田园意韵的乡村永久外景。。而邵氏影城的第一炮,就是邵逸夫亲自从几十部剧本中挑出来的根据民间故事改编的《江山美人》。该片公映后,创下当时香港电影票房最高纪录,邵氏公司因此一举站稳脚跟。之后,邵逸失又砸下重金,先后拍摄了《扬贵妃》和《梁山伯与祝英台》,在香港、台湾以至东南亚一带掀起了一股中国片的狂潮。1967年,由张彻执导的邵氏新片《独臂刀》公映,刷新了香港影史的票房纪录,将“邵氏兄弟”和香港电影带入了新武侠时代。在那之后,邵氏出品了《刺马》《大醉侠》《流星蝴蝶剑》等一系列经典武侠电影。石川表示,所有邵氏武侠片都是对兄弟情谊和江湖义气浓墨重彩的渲染,是对忠、义、礼、信的书写和放大。正是这样一套与现代契约社会“利”字当头相抗衡的传统中国价值观,维系了当时海外华人社会基本的人伦道德与人际关系;而海外华人对邵氏武侠片的追捧,也使得这套价值观得以传播和强化。1967年,在捕捉到电影业的式微之气时,他与利孝和等人合资创办的TVB(香港无线电视台)开播,邵氏帝国版图延伸到电视领域,并且在那之后的40年里,牢牢霸占了五分之四香港人的电视遥控器。1980年,邵逸夫接任董事局主席,正式入主TVB,开始陆续出品一系列TVB电视剧。在这些剧集中,很多仍然延续了邵逸夫的故国情怀。比如《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鹿鼎记》,这是邵氏最擅长的武侠题材,金庸从此在内地风靡。邵逸夫对人才有一种天然的爱惜,早在20世纪70年,他开设了被誉为“港星摇篮”的训练班,这里打造出香港演艺图黄金一代:周润发,甩星驰、梁朝伟、刘德华、郭富城、杜琪峰、汪明荃、赵雅芝、刘嘉玲…,尽人皆知的“四大天王”,也是邵逸夫钦点的人选和称号。正是在正式入主TVB之后,邵逸夫一方面通过不断降低制作成本而赚钱,另一方面几乎每年捐出过亿资金。邵逸夫向汶川和雅安地震灾区各捐款1亿港元。他身体力行了自己的那句话;“一个企业家最高的境界就是慈善家。”一代宗师溘然长逝,功名起落已是历史,只有成千上万座凝结了无数人青春记忆的逸夫楼,成为走过一世传奇人生的邵逸夫无言却不朽的纪念碑。相关链接①2022年,邵逸夫捐资创立被誉为“东方诺贝尔”9\n的邵逸夫奖,用以资助全球造福人类的杰出科学家进行研究,基金总额已高达50亿元。邵逸夫奖设天文学、数学、生命科学与医学3个奖项,每年颁发一次,奖金100万美元。(博文选摘)②一生钟情于通过综艺传播中国文化的邵逸夫,终完成东方人生三段论:从富到贵再到雅—一先有钱,进而肩负社会责任,最后上升到拥有超越物质至上的信仰。有些人对致富目的迷惘,形成了全民性的急功近利和集体迷失,不断上演的“土豪”炫富肤浅狂欢,是这场迷失的真实写照。从这个角度上说,逝去的邵逸夫留下生动的镜鉴——创业成功已经不易,但真正成长为财富的主人却更弥足珍贵、(石迷思《邵逸夫最大的遗产》)③邵逸夫驰骋影视圈80年,每天只睡5个小时,从不言倦,就算已届百岁高龄,仍每星期返回TVB开例会。(查小欣《揭秘邵逸夫真实的晚年生活》)1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A.邵逸夫的电影生涯,从大哥邵醉翁1925年在上海创立的天一影业公司开始,在这里他为怀念祖国的中国人生产了许多他们喜欢看的电影。B.邵逸夫亲自挑选剧本《江山美人》去进行拍摄,电影获得成功,创下当时香港电影票房最高纪录,邵氏公司也因此站稳脚跟。C.邵氏最擅长的是武侠题材,《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鹿鼎记》等使TVB牢牢霸占了五分之四香港人的电视遥控器,金庸也从此在内地风靡。D.邵逸夫异常勤奋,他从创业开始,每天都只睡5个小时,从不言倦,每星期都返回TVB开例会,一直坚持到100岁高龄。E.邵逸夫出生于上海,早年在南洋打拼,20世纪50年代回到香港,并最终在香港建立起了自己的邵氏影视帝国,后来又成为一名人人仰慕的慈善家15、为什么说“邵逸夫的一生,是一首唱不尽的‘游子吟’”?请简要分析。(5分)16、邵逸夫具有杰出的经商才华,材料中有哪些体现?请简要分析。(5分)17、“一代宗师”邵逸夫在很多方面都有突出的表现,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6分)第五题:语言实际运用(共10分)18、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而形声字在汉字中占的比例又最大,按下列要求写出五个形声字(5分)9\n上形下声___下形上声___左形右声___右形左声___外形内声____19、某校拟开展以“自然,青春,团队”为主题的郊游活动,全校同学将以班级为单位参与。请撰写本班活动标语。要求:紧扣主题,语言鲜明、生动,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50字(5分)第六题:作文(60分)20、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自己确定主题,自拟标题,从女生,清扫女工和教授自己三个不同的视角任选一个角度来写这个教授。文体不限,800字左右。国外某护士学校开学的第二个月,教授给学生们来了个突然的小测验,试卷的最后一道题是这样的:“每天清扫学校的女士叫什么名字?”面对这道试题,学生都感到很奇怪,教授怎么会出这样的题目?清扫学校的女士尽管大家都看见过,可她叫什么名字谁也没有问过。下课前,一个学生问教授:“最后一道题是否记分?”“绝对会记分。”教授肯定地说,“在你们的职业生涯中,你会遇到许许多多的人,每一个人其实都是重要的。他们都值得你们去注意、去关心,哪怕仅仅是微笑一下,问个好。”学生们都说:“这是一堂令人刻骨铭心的课。”9\n高一语文期中考试答案1到10小题A,B,D,D,D,B,B,D,C,A11题(1)大丈夫不能养活自己,我是可怜你这位公子才给你饭吃,难道是希望你报答吗?(“自食”,“哀”,“岂”是得分点)(2)满街市的人都嘲笑韩信,认为他胆小。(“以为”是得分点)12题(1)向青草更深处漫溯在星辉斑斓里放歌(2)漫江碧透,百舸争流(3)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4)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土一去兮不复还(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13题分析(1)要从肖像、神态、动作、心理等多个方面来描绘慷慨激昂、悲壮的人物形象,对头发的描绘尤其不能少。(2)荆轲是一位英雄,是壮士,作者对其的崇敬之意是溢于言表的;还要从“寒”字分析出其中所体现的荆柯一去不复返的悲壮。答案(1)荆轲双足跨开,站在易水边上,他神情坚毅,目光如炬,高举双拳,迎着寒风高歌(仰天长啸):“风萧萧兮易水寒……”心中进发出无限的激愤,头发根根直竖起来。(2)几百年过去了,易水依旧寒冷,作者依然能够感受到荆轲的悲壮英勇之气;诗人在歌颂荆轲以死酬知己的同时,表达了自己心中对荆轲的深深崇敬之意14题B,E15题(1)邵逸夫内心始终恪守着江浙一带传统商人的价值观。②一辈子乡音不改,连会说上海话的电影明星都能得到他的欢心。③邵逸夫一生遵守“注重旧道德、旧伦理,发扬中华文明,力避欧化”的制片宗旨。④在香港影城里,建造了中式街道和极具中国田园意韵的乡村永久外景。⑤全国各地的三万多座逸夫楼,将邵逸夫对上海和内地的感情清清楚楚印在了大地上。(每点2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得6分)16题①创建香港最大的影视拍摄制作基地,为香港后来的电影工业奠定了基础。②9\n制作的电影、电视在香港、台湾以至东南亚一带掀起狂潮,不断刷新香港影史的票房纪录。③善于捕捉商机,在电影业式微之时,,与人合伙创办TVB,迅速占领香港的电视市场。④他爱惜人才,设立训练班,打造香港演艺圈黄金一代。(每点2分,答任意三点即可得6分)17题(1)构建了邵氏帝国,疆域横跨电影、电视,登上娱乐圈的巅峰。②开设了被誉为“港星摇篮”的训练班,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影视明星。③历年的捐助总计超过IOO亿港元,捐建的“逸夫楼”遍及中国31个省市的大中小学校。④捐资50亿元己创立被誉为“东方诺贝尔”的邵逸夫奖,用以资助全球造福人类的杰出科学家进行研究(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18题老师自己根据学生所写改卷19题示例一:郊游放飞青春梦,合作凝聚团队魂。示例二:让我们在自然中放飞青春的梦想。析]抓住题干中的“自然”“青春”,“团队”三个关键词,考虑修辞手法的运用,一般为比喻、拟人、排比等。从这个活动的主题看,这项活动的开展,既可以让同学们走进大自然,亲近大自然,又可以让同学们展现青春活力,还可以以班为单位体现相互合作、相互帮助的|羽队精神,因而拟写标语就可以以此为出发点来加以宣传。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