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市葛洲坝中学2022-2022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试卷地理试题考试时间:2022年4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读下面四幅等高线图,回答1~2题:1.图中的数字表示地形的部位,下列选项中,地形部位名称排列与图序相符的是( )A.①山峰②山谷③山脊④盆地B.①山峰②山脊③鞍部④山谷C.①盆地②山脊③鞍部④山峰D.①盆地②山脊③山谷④山峰2.上图四幅地图中的虚线,可能发育成河流的是(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读下面的等高线图(图中的等高距相同),回答3~4题。3.四幅图中坡度最陡的是( )A.甲B.乙C.丙D.丁4.关于四幅图的描述正确的是( )A.四幅图的地势均为东北高西南低B.反映的区域面积甲图最大C.反映实际地形最详细的是丁D.甲图的比例尺是丙图的3倍读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5~6题。5、关于图中规划公路叙述正确的是()A、最大高差可能为180米B、走向为东北—西南-9-\nC、长度约为6千米D、穿越山脊地区6、沿图中a—b剖面线绘制的地形剖面是下图中的()读下图回答7~9题。7、在①点东南方向的是( )A.③④ B.②④ C.②③ D.③⑤8、从①到②最短距离的路径方向是( )A.先向西南后西北B.先向东南后东北C.先向正南后正北D.一直向东南9、关于①②③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②③都在东半球B.全部在北半球C.②③在东经范围,①④在西经范围D.②③在西经范围,①④在东经范围如图是不同地点6月22日的日出时刻与日照时数之间的关系。读图,回答10~12题:10.下列地点位于南半球的是()A.①B.②C.③D.④11.造成①地日照时数少于②地的主要原因是()A.纬度因素B.大气环流C.地面起伏D.天气状况12.6月22日①②两地同时日出。9月23日当①地日落时,②地的地方时为()A.15:OOB.16:30C.19:30D.21:00下图中a为等温线,b为锋线且向偏北方向移动,虚线范围内为雨区。读图,回答13~14题。 13.对于图示地区及锋面描述正确的是 ( )A.位于北半球,b为冷锋 B.位于北半球,b为暖锋-9-\nC.位于南半球,b为冷锋D.位于南半球,b为暖锋14.下列对当前天气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地受锋面影响,气温降低、风力增强 B.乙地受锋面影响,细雨连绵 C.甲地受单一暖气团控制,气温日较差较大 D.乙地受单一冷气团控制,气压高、气温低读90°E附近海平面气压图(单位:hPa),回答15~16题。15.气压最高值出现的纬度和气压值最低处的气压带名称分别是( )A.50°N、副极地低气压带B.90°N、赤道低气压带C.30°S、副极地低气压带D.60°S、赤道低气压带16.由气压值可推断此时( )A.夏威夷高压势力强盛B.气压带、风带向北移动C.印度低压势力强盛D.印度半岛盛行东北风读下列四幅气候资料图,回答17~18题。17.关于图中四地气候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大陆性气候特征最突出的是甲②海洋性气候特征最突出的是丁③年降水量最大的是丙④高温期与多雨期不一致的是乙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18.下列关于四种气候类型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甲气候类型只出现在亚洲②乙气候类型分布在除南极洲以外的所有大洲-9-\n③丙气候类型分布在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④丁气候类型在南美洲分布最广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②通过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读图,完成19~20题。19.若该图为海陆间水循环,S线代表地球表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②环节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最大B.G为海洋,H为陆地C.环节③表示植物蒸腾作用和陆地水蒸发D.环节①和④均能造成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20.若该图为南半球的大洋环流,S线代表纬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洋流①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B.洋流②为西风漂流 C.洋流③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D.洋流④为赤道逆流读三种陆地水体相互转化关系示意图,回答21~22题。21.甲代表的水体最可能是( )A.雨水 B.冰川融水C.地下水D.海洋水22.洞庭湖区进行大规模围湖造田,由此导致箭头a、b流量的变化趋势是( )A.a变大B.b变稳定C.a在丰水期变小D.b在枯水期变大读下面的地形素描图或地质图,回答23~24题。23.下列说法最全面的是( )A.甲、乙均为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地貌B.乙、丙地貌所受外力作用相同-9-\nC.甲、乙、丙均为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D.甲、乙、丙、丁的地貌成因一样24.下列关于甲、乙、丙、丁四幅图所示地形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①甲地形区的聚落往往表现出明显的条带状,蜿蜒分布于山前 ②一般来说,乙地形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往往成为人类的聚居地 ③丙地所在气候区,乡村聚落多集中连片分布 ④丁地形区应大力发展水泥加工业,以提高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从而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A.①②B.②③④C.①②③D.③④如图甲、乙、丙均为自然带垂直分布图。读图回答25~26题。25.甲、乙、丙三地纬度按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A.甲、乙、丙B.乙、丙、甲C.丙、甲、乙D.丙、乙、甲26.甲地某高度上,北坡为针叶林,南坡为灌木草甸,最可能是因为( )A.南坡为向阳坡B.北坡为向阳坡C.南坡为迎风坡D.北坡为迎风坡二、综合题(每空1分,共48分)27.下图为我国晋南某地等高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7分)(1)图中西部山脉的走向大致是。(1分)(2)请在图中画出源于①地的河流。(1分)-9-\n(3)图中河流的位置不对(1分),原因是。(1分)(4)甲、乙、丙三个乡村聚落,最有可能发展为城市的是,(1分)主要原因是;。(2分)28.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11分)(1)写出图中序号表示的地形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⑥________。(2)⑤、⑦两地的垂直距离为______米,若两地图上水平距离为1.5厘米,其实际水平距离是______千米。(3)如果把该图上的比例尺放大到原图比例尺的2倍,放大后的比例尺为________。(4)小河流向______方。计划把水从河流调到C处,有AC和BC两条路线,选择哪一条比较合理。理由是。29.读地球公转中的二分二至图(甲图)和地球光照示意图(乙图,阴影部分为黑夜),回答下列问题。(共10分)(1)乙图所表示北半球的节气为____________,为甲图中数字__________所代表的位置。(2)地球由①到④运动的过程中,太阳直射点在_________半球,并向__________运动。(3)乙图示时刻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________________。-9-\n(4)乙图中A、B、C、D的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排列的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当地球公转由③到①的过程中,A地昼长变化规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地球公转由①到③的过程中,B点的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6)乙图所示日期,B点的昼长为______小时,该地的日出时刻为地方时的_________时。30.读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共10分)(1)图中乙气压带的名称是气压带,其北侧相邻的气压带的名称是气压带,丙风带的名称是风带,其北侧相邻的风带的名称是风带。(2)气压带和风带在一年内做周期性季节移动的原因是,如A图的气压带和风带位置,此时为宜昌的(季节)。此季节宜昌气候特征是。(3)下图是A、B、C、D四个地区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其中B图的气候特征是,原因是该地终年受气压带控制。(4)受乙气压带和丙风带交替控制下的地区,其气温和降水特征与下图中地区相符合。31.根据下列材料及大西洋部分洋流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9-\n材料 1492年哥伦布第一次横渡大西洋到美洲(由A地到B地),共花了37天的时间。1493年哥伦布第二次去美洲只花了20天的时间就顺利到达,比第一次少用了17天。(1)哥伦布第二次横渡大西洋到美洲比第一次少用17天,试从洋流(写出名称)对航海影响的角度分析原因。(4分)(2)哥伦布从美洲返回欧洲,若想一路顺风顺水,则利用的盛行风为________,所借助的洋流是________,按洋流成因分类应属________流。(3分)(3)C处附近为________渔场,位于________暖流和__________寒流交汇处。(3分)-9-\n宜昌市葛洲坝中学2022-2022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试卷地理答案考试时间:2022年4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CCDCAABCCDDCC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答案CADBDABCCCAAD二、综合题(每空2分,共40分)27.(1)东北—西南(1分)(2)略(1分)(3)图中③处的河流位置不对。原因:③处为山脊(分水线),不可能发育成河流(2分)。(4))丙(1分)地势平坦(1分),靠近河流(或交通便利,供水充足。)(1分)28.(1)盆地 陡崖山谷山脊鞍部 (2)11 3 (3)1∶100000 (4)东北 AC 因为A处比C处高,引水顺势自流,而B处比C处低,往高处引水较为困难。29、(每空1分,共10分)(1)夏至①(2)北南(3)(23.5ºN,90ºW)(4)A>C>D>B(5)逐渐变长逐渐变大(由小到大)(6)8小时8时30、(每空1分,共10分)(1)副热带高副极地低盛行西(或中纬西风)极地东(2)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夏高温多雨(3)终年高温多雨赤道低(4)C31.(1)哥伦布第一次横渡大西洋到美洲是逆着北大西洋暖流和墨西哥湾暖流而去的,第二次是顺加那利寒流和北赤道暖流而去的(2)西风 北大西洋暖流 风海(3)纽芬兰 墨西哥湾 拉布拉多-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