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豫中学2022~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历史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选择题、判断题共8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7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右图为闽南地区王氏宗祠“世飨堂”的两块牌匾。它们:①体现聚族而居的宗法观念 ②具有激励族人的教化功能 ③强调尊宗敬祖的文化认同④反映重利轻义的价值取向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从右图所示报纸(三晋都市报、燕赵都市报等)的命名我们可以联想的古代政治制度是A.分封制B.宗法制C.郡县制D.行省制3、史书记载古代先王在阴历一月决定一年的政事,所以阴历一月叫政月。到了秦朝,由于嬴政出生于一月,所以就把政月改为正月,并且“正”字的读音也改为“征”了。这主要说明了A.中央集权B.规范法度C.君权神授D.皇权至上4.有一名秦朝的政府高官,他每天工作特别繁忙,除了将大臣的奏章归纳整理外,还得对一些违法乱纪的官员进行暗访、调查。那么,这名政府高官应是A.丞相B.郡守 C.太尉D.御史大夫5.《水浒传》第七十七回写道,枢密院童贯率领八十万大军去梁山伯镇压宋江起义军,中了十面埋伏,只身逃回汴京。宋代枢密院的职能是掌管A.军政B.民政C.行政D.财政6.西汉文学家贾谊在《治安策》中指出:“欲天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小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汉武帝采纳这一建议而采取的措施是A.实行封国制B.沿袭秦朝的郡县制C.实施推恩令D.武力剥夺王侯的爵位与封地7.康有为在《拟免跪拜诏》中说:“汉制,皇帝为丞相起(立);晋、六朝及唐,君臣皆坐;唯宋(群臣)乃立,元乃跪,后世从之。”这一演变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礼乐制度的沿袭B.封建等级制度建立 C.专制皇权的强化D.中央集权达到顶峰8.英国人杜麦斯在《中国札记》一书中,以近乎狂热的态度呼吁建立起一种向全体英国臣民开放的竞争性的制度,从而提高英国行政官员的水平,并促进大英帝国的团结。杜麦斯的呼吁是有感于中国A.察举制的实行B.内阁大学士的选拔C.科举制的推行D.军机处的设置9.据记载:6\n“朕自临御以来,十有三年矣,中间图任大臣,期于辅弼,以臻至治……赖神发其奸,皆就殄灭。朕欲革去中书省,升六部,仿古六卿之制,俾之各司所事。”请问材料中的“朕”应该是A.秦始皇B.唐太宗C.汉武帝D.明太祖10.《明史·宰辅年表》记载:“成祖简翰林官直文渊阁,参预机务,有历升至大学士者。……至仁宗而后,地居近密,而纶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阁权之重偃然汉、唐宰辅。”这段材料表明A.内阁成为法定的决策机构B.明仁宗时期内阁开始出现C.内阁地位和权力逐渐提高D.大学士完全获得宰相职权11.据清《养吉斋丛录》载:凡军机大臣只准在军机处输本日所奉谕旨,部院稿案不准在军机处输,司员不准至军机处启事。这是说军机处 A.效率高B.机构干练C.保密性强D.决策权有限12.“它标示的不只是这场战争胜败的严峻性,更因为它标示着以商品和资本来改变中国传统社会的轨道,作为中国的近代与中世纪的分界线,是显而易见的。”材料中的“它”是指A.鸦片战争B.中日甲午战争C.八国联军侵华D.抗日战争13.曾国藩在日记中写道:“接恭亲王咨文,敬悉銮舆(皇帝的车驾)已出巡热河,(夷)氛逼近京城仅二十余里,为之悲泣,不知所以为计。”该日记记载的事件发生于A.鸦片战争期间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C.甲午中日战争期间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14.《重读近代史》一书中有这样的叙述:“(缔造者们)言辞的崇高与行为的凶暴,平等的许诺与特权的森严,恰成反比,越来越使渴望解脱重重压迫的贫民失望。”与这一叙述相关的历史事件应该是A.太平天国运动B.义和团运动C.辛亥革命D.国民革命运动15.史学家认为:“德源(洪仁玕)的思想虽不够充分,但却十分可贵,朝这个方向走下去,一定能上道。”据这种观点判断,太平天国运动朝“这个方向走下去”的表现是A.制定《天朝田亩制度》B.提出《资政新篇》C.打击清政府统治D.反抗外国列强的侵略16.作为台湾附属岛屿之一的钓鱼岛,历史上很早就属于中国管辖,中国对钓鱼岛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请问近代钓鱼岛是在哪次战争后被列强强行割占?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7.鲁迅说:“至于中国所谓的手段,在我看来,有时也应该说有的,但绝非‘以夷制夷’,倒是想‘以夷制华’。然而,夷又哪有这么愚笨呢,却先来一套‘以华制华’给你看。”下列条约中,最能体现列强‘以华制华’策略的应该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18.叶圣陶在一则日记中写道:“课毕后阅报纸,见专电栏中有云:武昌已为革(命)党所据,新军亦起而相应……从此而万恶之政府即以推倒,亦未可知也。”这则日记应写于A.19世纪初期B.19世纪晚期C.20世纪初期D.20世纪中期19.1912年参议院颁布的《临时约法》的内容不包括A.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B.按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C.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D.实行总统制,总统拥有较大的权力20.素有民间思想家之称的王康在接受一记者采访时指出,“五四”的演员在中国,剧本与导演却在国外.这说明五四运动A.由身处国外的领袖组织发动 B.是十月革命在中的版C.深受当时国际形势的影响. D.得到世界各国的援助6\n21.1919年5月,上海一家商店挂出这样一幅对联:“罢学救亡,罢市救亡,我两界挺身而起;民心不死,民国不死,愿诸君努力而行。”这幅对联中没有反映出的历史信息是A.五四运动的范围扩大B.商人爱国之情和对学生的支持C.民族意识进一步觉醒D.工人阶级发挥了主力军作用22.有誓词称:“国民痛苦,水深火热;土匪军阀,为虎作伥;帝国主义,以枭以张。本军兴师,救国救民;总理遗命,炳若晨星。”誓词涉及的历史事件是A.北伐战争B.辛亥革命C.抗日战争D.解放战争23.“夜半三更哟盼天明,寒冬腊月哟盼春风。若要盼得哟红军来,岭上开遍哟映山红”《映山红》是影片《闪闪的红星》的插曲,那优美的旋律,伴随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该歌曲反映了广大人民渴望A.推翻国民党黑暗统治B.推翻北洋军阀黑暗统治C.推翻封建君主专制D.赶走残暴的日本侵略者24.美国记者史沫莱特曾报道说:“整个华北地区……都成了战场,……一百团人打击了敌人在华北的整个经济、交通和封锁网.”这里所说的战役A.发生在抗日战争的防御阶段 B.是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C.发生在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 D.推动了全民族抗战局面的形成25.蒋介石在1937年南京失守后发表告国民书中,声称“中国持久抗战其最后决胜之中心,不但不在南京且不在各大城市,而实寄于全国之乡村与广大强固之民心”这说明A.国民党决定与中国共产党合作 B.国民党决定开辟敌后战场C.国民党号召全国民众奋起抗日 D.国民党统治中心开始转向农村26.2022年苏格兰独立公投是苏格兰政府在2022年9月18日举行了的一场公投,让苏格兰选民决定是否从英国独立。所有超过16岁的苏格兰居民都可以投票,人数超过400万人。这种处理问题的方式,类似于古代雅典的哪一机构A.五百人议事会B.公民大会C.公民陪审法庭D.十将军委员会27.古代雅典民主制实行抽签选举、轮番而治,这一做法①有利于全体雅典人参与国家管理②提供了公民参与政治的均等机会③确保了公民大会决策的公正无私④忽视了参与政治者的能力与品德A.①④B.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28.“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按照他们的地产的多寡来规定的,于是,随着工商业奴隶主日益获得势力,氏族制度遭到新的失败。”这是对哪一改革的评价A.梭伦改革B.克利斯提尼改革C.伯里克利改革D.议事会改革29.右图生动地再现了公元前5世纪中期罗马人争相观看和议论某部法律公布时的情景,该法律应属于①习惯法②成文法③公民法④万民法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30.《世界文明史》的作者维尔•杜兰特说:“后来,(罗马)立法机关所通过的法律,法官们所制定的法律,皇帝所颁布的法律如此之多,以致最有学问的法律专家也常常被难住了。”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是由于A.皇帝随心所欲,任意颁布法律B.法律类型众多,条文相互冲突C.统治范围扩大,法律不断充实D.贵族平民对立,法律难以化解,31.有人说,19世纪前期的英国,“万锭纱爵爷已经和万亩田爵爷”6\n平起平坐了.导致这种变化的直接原因是A.《权利法案》的颁布 B.责任内阁制建立 C.1832年议会改革 D.工业革命进行32.2022年5月8日,英国大选计票结束,出现“无多数议会”局面,媒体大肆炒作“大权落谁将取决于女王”。按照惯例,这时女王应该A.直接指认专人任相B.积极促成政党合作C.静候政党协商结果D.立即宣布重新大选33.2022年初,奥巴马上台后力推的医疗保险改革法案在国会获得通过,但其后有26个州反对该法案,提请违宪诉讼。2022年6月美国最高法院裁定,医改法案大部分条款合乎宪法。这反映了美国A.最高法院的权力高于国会和总统B.各州的权力高于联邦政府的权力C.国会与总统在大政方针上保持一致D.国家权力结构的特点是分权与制衡34.2022年1月20日,美国当选总统奥巴马手按《圣经》宣誓就职,根据美国《宪法》第2条第1款规定,总统宣誓就职的誓词如下:“我谨庄严宣誓,我必忠实执行合众国总统职务,竭尽全力,恪守、维护和捍卫合众国宪法。”根据美国民主制度的精神,总统A.对《圣经》负责B.对宪法负责C.对各州负责D.对国会负责35.威廉一世皇帝被称为“骑士皇帝”,议员都被讥为“绵羊脑袋”军官均由皇帝任命,将军地位高于政治家.这反映了德意志帝国政治特点是A.具有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B.君权至上和君专制C.德意志帝国已走上现代资本主义道路 D.将军享有国家最高的政治权利二、判断题:判断正误,正确的填打“√”,错误的填打“×”(本大题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36.从汉至唐,我国的选官制度经历了由察举制、科举制到九品中正制的演变,同时中央集权也逐渐得到加强。37.右下图是1987年发行的纪念邮票,邮票所纪念的事件标志着中共开辟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38.《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成文法发展史的起点。39.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宰相主持内阁工作,对议会负责,从此德国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开创了资本主义统治的新体制。40.以三民主义为指导的辛亥革命带来中国历史的巨大转折,它结束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民主政权.第Ⅱ卷(非选择题,共20分)三、材料解析题:本题10分。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4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光荣革命”后……以前长期作为英国政治生活中一个主要因素的国王宫廷和议会的冲突,却朝着一个固定的方向发展。这就是王权逐渐受到限制而衰落,而议会的权力却节节上升,终于超过了王权,成为英国政治中掌握最高权力的机构。——王觉非《近代英国史》材料二美国联邦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较民主的宪法。它的制定和批准标志着新的资产阶级政体的产生和美国民主制度的确立。……按照联邦宪法的规定,美国的新政体摒弃了欧洲立法机构至上的传统,采取了……的原则。6\n——张友伦《美国民主制度的形成、发展和问题》材料三第一条立法权由众议院与参议院两院行使。第二条共和国总统,由参议院与众议院联合而成的国民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总统任期七年,连选得连任。第五条共和国总统,征得参议院同意后,得解散法定任期尚未届满的众议院。——蒋相泽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近代部分》下册请回答:(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王权逐渐受到限制而衰落”的法律文件是什么?“议会的权力却节节上升”的结果使英国最终确立了何种政体?在该政体下,英国国家元首处于何种地位?(3分)(2)据材料二,指出美国新政体采取的“原则”是指什么原则?按照此原则,行政权归谁掌管?2022年美国大选中,如果发生违宪事件,应由哪个部门裁决?(3分)(3)材料三中宪法对议会的权力做了怎样的规定?总统对谁负责?该宪法使法国最终确立了何种政体(3分)(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影响这些国家政体确立的主要因素。(1分)四、问答题:本题10分。根据设问,回答问题。42.中日关系集中体现和浓缩了国家关系的复杂性,它既是邻国关系,又是大国关系;既有历史上和平与对立的双重关系,又有现实中依存和竞争的双重关系。结合史实回答下列问题:(1)甲午战争中,邓世昌是在哪次战役中牺牲的?甲午战争的失败对中国的社会性质有何影响?(2分)(2)19世纪末20世纪初,日本政府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有哪些?(2分)(3)20世纪30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东北和华北分别制造了哪些侵略中国的标志性事件?(2分)(4)抗日战争期间,www.ks5u.com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大规模的战役名称?中国的抗战取得胜利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指出抗战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3分)(5)结合近代史上的中日纷争,谈谈你对发展中日两国持久和平友好关系的认识。(1分)6\n高一年级考试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部分共35题,每题2分,共7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AADDACCCDC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CABABCDCDC题号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DAACCBBABC题号3132333435答案CCDBA 二、判断题:判断正误,并在相应的方框内填涂(本大题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题号3637383940答案BBABA 三、材料解析题:结合材料以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本题10分)。41.(1)文件:《权利法案》;(1分)政体:君主立宪政体;(1分)地位:统而不治(国家的象征)。(1分)(2)原则:三权分立;(1分)行政权由总统掌管;(1分)部门:最高法院。(1分)(3)规定:议会掌握立法权;(1分)负责:总统对议会;(1分)政体:共和政体。(1分)(4)因素:国情。(1分)四、问答题:本题10分。42.(1)黄海海战;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2分)(2)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或卢沟桥事变)。(2分)(3)《马关条约》、《辛丑条约》(2分)(4)百团大战;原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实现全民族抗战。地位:近代以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外来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3分)(5)认识:牢记历史,勿忘国耻,坚决捍卫国家主权;中日两国合则两利,斗则两伤;应加强国际合作,寻求互信和共同的战略利益。以史为鉴,面向未来。(言之成理即可,1分)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