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下学期高二年级理科历史段考试题时量:6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孙中山答日本人:“我辈之三民主义首渊源于孟子,更基于程伊川之说。孟子实为我等民主主义之鼻祖。”孙中山这么说主要是因为孟子主张()A、得道者多助B、民贵君轻C、舍生取义D、人性本善2.台湾著名作家柏杨在总结某家思想时说:“为什么在街上杀一个人是犯罪,而在战场上杀一万人是英雄?……为什么人民要忍饥挨饿去供养统治者挥霍?……为什么埋葬一个死人,要花那么多钱?”下列言论与之有相通之处的是()A、“心外无物,心外无理”B、“天为君而覆露之,地为臣而持载之”C、“兼相爱,交相利,节用、节葬”D、“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3.某班同学在编写“诸子百家论治国”的历史短剧时,为扮演韩非子的同学所设计的台词应是A.“兼爱非攻,互助互爱”B.“水则载舟,水则覆舟”C.“为政以德,爱惜民力”D.“以法治国,中央集权”4.被称为中医学奠基之作的是( )A.《伤寒杂病论》 B.《黄帝内经》 C.《千金方》 D.《本草纲目》5、学者认为:宋代以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的繁荣,庶民成为推动城市大众文化的主流。出现种新型文化——“庶民文化”。下列不属于“庶民文化”范畴的是()A.风俗画B.心学C.宋词D.明清小说6.宋代朱彧在《萍洲可谈》中记载:“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该记载表明,指南针在宋代已经用于A.地理研究 B.天文观测C.迷信活动 D.航海辨别方向7.伏尔泰是一位睥睨一切传统权威的批判家,但他对中国的传统权威孔子推崇至极。他把孔子画像挂在家里的礼拜堂里朝夕膜拜。他推崇中国儒家文化的真正原因在于他认为中国儒家文化的精神A.有利于摧毁基督教的精神枷锁B.有利于建立开明君主制度C.有利于订立完备的社会契约D.有利于建立代议制的政体-9-\n8.中国古代发达的科技文明为世界进步作出了卓越贡献。马克思在《机器、自然力和科学应用》中说:“、、——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了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强大的杠杆。”马克思在此论述的发明对应正确的是A.造纸术、火药、司南B.印刷术、火药、指南针C.火药、指南针、印刷术D.火炮、纸币、活字印刷9.教育被儒家所垄断始于( )A.春秋时期B.战国时期C.汉武帝统治时期D.朱熹生活的时代10.余秋雨说:“汉字是第一项中华文明长寿的秘密,……它是活着的图腾,永恒的星辰”。请欣赏下列四种文字:①②③④上述四种字体出现的先后顺序是()A、①③②④B、①②④③C、①④③②D、①②③④11.宋代一直被人认为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至成熟的重要阶段,下列史实能证明此观点的是A.火药开始被应用于战争B.张衡发明候风地动仪C.指南针开始应用于航海D.李时珍编著《本草纲目》12.从2022年中国奶制品污染事件到2022年的“地沟油事件”,食品安全问题一次又一次冲击着人们的道德底线,人们用一句流传了千年的愤论:“真是伤天理”了,表达自己的不满。这里的“伤天理”在古代主要是指()A.与当事人的基本意愿不符B.违背了社会发展的规律C.违反了当时的社会法律D.违背了封建伦理道德13.“他认为一个物理宇宙就是一个巨大的时钟,其中23.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最系统的农业科学著作是( )-9-\nA.《氾胜之书》B.《齐民要术》C.《农书》D.《农政全书》14.书法家张胜利认为,中国书法的至善境界是风行水上,自然成文。凡是人工刻意造作、雕痕明显的书法,即是适用性、装饰性工艺,而不是心之画,更谈不上书法艺术。据此推断,真正意义上的书法艺术是( )A.小篆B.隶书C.草书D.楷书15.“舍形悦影”是对绘画领域的新开拓。清代书画家郑板桥以画墨竹出名,且喜爱画影,自认为:“凡吾画竹,无所师承,多得予纸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明代徐渭也曾提到:“万物贵取影,写竹更宜然。”这说明在明清时期的绘画艺术()A.讲究师法自然B.追求色彩和光的应用C.追求勾画精致D.注重主观情感的表达16.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一书中写道:“(明清)在这个时期……非官方方面,程朱学派和陆王学派在清朝都发生了重大的反动。”材料中“反动”的含义是:A、宋明理学丧失了统治地位B、传统儒学已被彻底否定C、传统儒学遭到了极力批判D、反对封建的民主思想产生17.从下列图片可以看出,古希腊先哲的精神本质是()A、探索自然B、人文主义C、探索社会D、个人主义18.普罗泰戈拉有一句名言:“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像什么东西。有许多东西是我们认识不了的,问题是晦涩的,人生是短促的。”对此言论内涵的理解准确的是( )A、否定神的意志,反思人类自己B、希望知道神是否存在C、人要在自己的灵魂中发现神D、感叹人生短暂,认识有限19.西方学者认为: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AxialAge),“人类意识”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在当时的中国和欧洲,最具典型意义的现象是-9-\nA.百家争鸣和智者学派 B.罢黜百家和智者学派C.百家争鸣和启蒙运动D.百家争鸣和文艺复兴20.苏格拉底与智者学派的显著不同之处在于A.肯定人的价值B.以人为研究对象C.重视个人道德C.强调知识重要性21.苏格拉底主张,“凡是为一个人自己的理智所宣判为错误的东西,就不应该去想、不应该去做,哪怕受到当权者或任何法庭的强迫,也要不惜任何代价予以抵制。”其主要意图是鼓励人们[来A.保持怀疑精神、批判眼光B.反抗雅典民主政治和法律C.发现自我,追求人身自由D.以个人感受作为价值标准22.严格地说,是威尼斯和佛罗伦萨的纺纱作坊,而不是达·芬奇的绘画作坊养育了文艺复兴人文主义。这说明文艺复兴运动最早在意大利兴起的根源是()A.意大利保留了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B.意大利最早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C.意大利具有丰富的人才资源D.意大利的中世纪神学思想淡薄23.“与上帝直接对话”,从更广泛的社会层面和更内在的心灵角度,传播和发展了人文精神的是A.希腊先哲B.文艺复兴C.宗教改革D.启蒙运动24.对文艺复兴巨匠的认识正确的是( )A.从根本上都是资产阶级人文主义者B.都是通过文学作品阐述其人文主义思想C.都是通过艺术作品阐述其人文主义思想D.都来自于意大利25.“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制约权力。”为此,这位启蒙思想家的主张是( )A.社会契约B.法制原则C.三权分立D.主权在民26.雨果在《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中说,“……他在一百年前与世长辞,但他曾造福人类因而永垂不朽,让我们向他请教吧。让我们也向其他伟大的思想家请教,向卢梭、狄德罗和孟德斯鸠请教,他们是光荣的伏尔泰的辅翼者。让我们与这些伟大的声音共鸣。”“我们”向这些伟大的思想家“请教”是为了()A、反对罗马教廷和天主教会 B、反对以神为中心的世界观 C、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D、弘扬启蒙思想家的理性精神27.马克思在谈到马丁·路德宗教改革时说:“-9-\n他打破了外在的枷锁,但是给人们的心灵套上了枷锁。”材料中的“两个枷锁”分别是指()A、禁欲主义和人文主义B、君主专制和理性思想C、天主教会和宗教思想D、天主教会和伊斯兰教28.英国科学家培根指出:“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曾改变了整个世界.变化如此之大,以至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这里所说的“影响”主要是指()A、促进了欧洲社会制度的转型B、奠定了中国古代文明古国的地位C、推动了欧洲工业革命的发展D、打破了世界各地彼此隔绝的状态29.每一个部分都起着特殊的作用,每一种运动和变化都能由运行规律来解释。”由此可见,“他”的贡献主要体现在A.奠定了经典力学的基础B.开创了近代自然科学C.总结了物体运动的规律D.阐述了相对论的价值30.恩格斯说:“18世纪是法国人的世纪。”他做出上述论断的最主要依据是法国( )A.发动战争,开始征服整个欧洲B.率先进行和完成了工业革命C.启蒙运动达到了高潮D.人文主义思想广泛深入人心31.伏尔泰有一句名言:“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脖子上戴着轭,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就带着马刺吗?”体现的理性精神是A.自由B.平等C.民主D.法治32.《大国崛起》解说词:“三百年前,人类的思想还充斥着迷信和恐惧,水为什么往低处流?太阳为什么升起落下?”这些今天看来简单至极的问题被解破的标志是()A、牛顿经典力学的创立B、哥白尼“日心说”的提出C、爱因斯坦相对论问世D、普朗克提出量子理论33.电视连续剧《西游记》中经常有这样一句台词:“天上一日,人间一年”。这句话多年来一直被认为是中国的神话传说,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但是,按照一种新理论,在某种特定的条件下,这种事情是有可能发生的。这种新理论应该是( )A.相对论B.量子论C.转基因理论D.进化论34.1859年以后,信仰再次产生严重的危机。“宗教真理之金同那个盛装它的古老破旧的钱袋一起丢弃了,而且再也找不回来了。”这主要是由( )A.马丁路德提出信仰得救,与“上帝直接对话”B.牛顿经典力学,摆脱神学对科学的束缚-9-\nC.达尔文《物种起源》,否定生物“神创说”D.爱因斯坦相对论,突破近代物理学理论框架35.1928年,英国Baird公司生产的首台面向消费者的商用电视机,表明()A.电视机出现改变了人们的观念B.电视机的发明不具有商业价值C.电视机在当时已经在英国普及D.电视机出现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36题15分,37题15分,共30分。)3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孔子曾说,三代皆敬事鬼神。夏道尊命,事鬼敬神而远之,……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周人尊礼尚施,事鬼敬神而远之。而其弟子问鬼神事时,孔子答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材料二:“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其民矣。”——《孟子》材料三:“人之一心,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未有天理人欲夹杂者。学者须要于此体认省察之。”“学者须是革尽人欲,复尽天理,方始是学。”——《朱子语类》卷十三材料四:“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天下为主,君为客。”——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请回答:(1)据材料一,孔子的认识与夏商时期人们的认识相比有何变化?从孔子所处的社会阶段分析,这一时期出现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4分)(2)据材料二,指出孟子的主要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依据这一观点,孟子认为统治者应该怎样“得民”?(4分)(3)材料中朱熹所谓的“天理”指的是什么?朱熹这一思想有何消极影响?(4分)(4)上述材料反映了黄宗羲的什么思想?(1分)结合当时政治、经济形势分析这一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2分)37.(15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启蒙思想家把欧洲的封建制度比作漫长的黑夜,呼唤用理性的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材料二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踢马刺吗?……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是平等的。……-9-\n除了法律之外,不依赖任何别的东西,这就是自由人。──摘自《伏尔泰语录》材料三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委托给一个人,几个人多数人,因为一切有权利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制约权利,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利的政体,其各种权利既调节配合,又相互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摘自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请回答:(1)材料一中启蒙思想家为什么把封建制度比作“漫长的黑夜”?“理性的阳光”指的是什么?(4分)(2)材料二体现了什么思想?如何评价?(4分)(3)在“自由”这个问题上,材料二与材料三各侧重于什么?(2分)归纳材料三所体现的思想,并指出这一思想的历史影响?(5分)2022年下学期高二年级理科历史段考答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答案涂填在答题卡上,写在答卷上无效!)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36题18分,37题14分,共30分。)-9-\n36.(1)(2)(3)(4)37.(1)(2)(3)理科历史段考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10BCDBBDBCCC11—20CDBCDCBAAC21—30ABCACDCACC31—35BAACD-9-\n二.材料问答题36.(1)变化:由事鬼神到重视人,人的地位不断提高。(2分)原因:春秋时期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改造自然能力的提高。(2分)(2)“民贵君轻”的观点(强调民众对国家存亡的作用),(2分)统治者应该实行“仁政”(2分)(3)天理指的是作为封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2分)用纲常名教压抑束缚了人性。(2分)(4)反对封建君主专制(1分)君主专制空前强化,达到顶峰且日益腐朽;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缓慢发展。(2分)37.(15分)(1)因为欧洲封建统治是神学与封建专制统治相结合,没有民主和自由,压制了思想。“理性的阳光”指文艺复兴思想和启蒙思想(4分)(2)自由平等、天赋人权;对反对封建专制主义起了进步作用(4分)(3)二侧重于要求获得自由平等、天赋人权;三侧重于如何保卫自由与人权。(2分)权力“制约与平衡”的思想;为资本主义确立了一套政治构想,对资产阶级的立法规范起了积极作用(5分)-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