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江尚德中学2022-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卷(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一、基础知识(20分,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蹊跷(qī) 褒贬(báo)下乘(chénɡ)咬文嚼字(jiáo)B.尺牍(dú)遴选(lín)付梓(zǐ)中石没镞(mò)C.岑寂(cén)哺育(bǔ)腼腆(diǎn)清沁肺腑(qìn)D.携带(xié)迸发(bìnɡ)倒涎(xián)锱铢必较(zī)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2分)A.纠葛 皎洁 协调 斩钉接铁 自鸣得意B.昏厥 流弊 词藻 叫嚣呐喊 包罗万象C.剥啄 罗嗦 疏朗 端木遗风 吞言咽理D.玩索 筹划 篇辐 臭名昭著 屈指可数3.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2分)A.朱光潜是著名的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翻译家。代表作有《文艺心理学》《诗论》。B.沈从文的大部分小说以湘西生活为背景,作品洋溢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和牧歌情调。C契诃夫的《装在套子里的人》截取平凡的日常生活片段,凭借精巧的艺术手法,对生活和人.物作真实描绘和刻画,不动声色地展示重要的社会内容。D.《水浒传》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优秀长篇小说,作品概括了农民起义发展、发生直至失败的过程。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A.乃瞻衡(通“横”)宇策扶老(指拐杖)以流憩B.逮(及,至)奉圣朝谁悲失路(比喻不得志)之人C.夙遭闵凶(不幸)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阻塞)者D.彩(色彩)彻区明是以区区(拳拳,形容自己的私情)不能废远5.下列各组句子中,不全含有通假字的一组是()(2分)A.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18\nB.臣以险衅,夙遭闵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C.遥襟甫畅,逸兴遄飞汤之问棘也是已D.适莽苍者,三餐而反此小大之辩也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2分)A.引壶觞以自酌控蛮荆而引瓯越B.请息交以绝游生物之以息相吹也C.凡在故老,犹蒙矜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D.门虽设而常关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7.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A.生物之以息相吹也B.千里逢迎,高朋满座C.问征夫以前路D.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8.下列各句中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2分)例句:访风景于崇阿A.遂见用于小邑B.农人告余以春及C.童子何知,躬逢胜饯D.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9.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2分)例句: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A.乐琴书以消忧B.雄州雾列,俊采星驰C.目吴会于云间D.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10.下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A.生生所资,未见其术。生:名词,生活三径就荒,松菊犹存。就:接近,将要。B.宇文新州之懿范。懿:美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宁:怎么,哪,哪里。C.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决:快速的样子。抢:碰,触。之二虫又何知!之:这,此。D.听臣微志。听:任,在此是准许、成全。过蒙拔擢,宠命优渥。蒙:受到,蒙受。二、默写(11分)11.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1分)(1)景翳翳以将入,。(陶渊明《归去来兮辞》)(2),知来者之可追。(陶渊明《归去来兮辞》)(3),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18\n(4)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王勃《滕王阁序》)(5)不畏浮云遮望眼,。(王安石《登飞来峰》)(6)我欲乘风归去,,高处不胜寒。(苏轼《水调歌头》)(7)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李密《陈情表》)(8)外无期功强近之亲,_________________。(李密《陈情表》)(9)伤心秦汉经行处,。(《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10)《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改变自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古代诗文(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15分)何攀,字惠兴,蜀郡郫人也。仕州为主簿。刺史皇甫晏为牙门张弘所害,诬以大逆。时攀适丁母丧,遂诣梁州拜表,证晏不反。故晏冤理得申。王濬为益州,辟为别驾。濬谋伐吴,遣攀奉表诣台,口陈事机,诏再引见,乃令张华与攀筹量进时讨之宜。濬兼遣攀过羊祜,面陈伐吴之策。攀善于将命,帝善之,诏攀参濬军事。及孙皓降于濬,而王浑恚于后机,欲攻濬。攀劝濬送皓与浑,由是事解。除廷尉。时廷尉卿诸葛冲以攀蜀士,轻之,及共断疑狱,冲始叹服。迁散骑侍郎。杨骏执政,多树亲属,厚封赏,欲以恩泽自卫。攀以为非,乃与石崇共立议奏之,奏曰:“今承洪基,此乃天授。至于班赏行爵,优于泰始革命之初,不安一也;今恩泽之封,优于灭吴之功,不安二也;今之开制,当垂于后,若尊卑无差,有爵必进,数世之后,莫非公侯,不安三也。臣等敢冒陈闻。窃谓泰始之初,及平吴论功,制度名牒,皆悉具存。纵不能远遵古典,尚当依准旧事。”帝不纳。以豫诛骏功,封西城侯,邑万户,赐绢万匹。攀固让所封户及绢之半,余所受者分给中外宗亲,略不入己。征为扬州刺史,在任三年,迁大司农。转兖州刺史,加鹰扬将军,固让不就。太常成粲、左将军卞粹劝攀莅职,中诏又加切厉,攀竟称疾不起。及赵王伦篡位,遣使召攀,更称疾笃。伦怒,将诛之,攀不得已,扶疾赴召。卒于洛阳,时年五十八。攀居心平允,莅官整肃,爱乐人物,敦儒贵才。为梁、益二州中正,引致遗滞。巴西陈寿、阎义皆西州名士,并被乡闾所谤,清议十余年。攀申明曲直,咸免冤滥。攀虽居显职,家甚贫素,惟以周穷济乏为事。(选自《晋书·何攀传》,有删改)
1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辟为别驾辟:征召B.当垂于后垂:留传C.以豫诛骏功豫:参与D.将诛之诛:惩罚
13.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何攀“居心平允”的一组是()(3分)①遂诣梁州拜表,证晏不反②攀善于将命,帝善之18\n③攀以为非,乃与石崇共立议奏之④攀固让所封户及绢之半⑤攀不得已,扶疾赴召⑥攀申明曲直,咸免冤滥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③⑥D.②④⑤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王濬谋划讨伐吴国,派遣何攀带着奏章到中央口述计谋,皇帝又召见何攀,命令他与张华筹划讨伐事宜。B.何攀与石崇的奏章提出即使不能遵循远古的典制,也应当依照泰始初及平吴时的封赏旧制的建议,皇帝没有采纳。C.何攀在改任兖州刺史、加封鹰扬将军的时候,他坚决推辞;有人劝他就职,皇帝也下诏催促,他竟然声称自己有病而不赴任。D.陈寿、阎义等都是西州名士,被乡里诽谤,何攀任梁州、益州中正的时候,为他们辩明曲直,引荐他们担任官职。
1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时攀适丁母丧,遂诣梁州拜表,证晏不反。(3分)译:(2)攀虽居显职,家甚贫素,惟以周穷济乏为事。(3分)[译:(二)诗歌鉴赏(6分)16.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灞上秋居马戴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寄卧郊扉①久,何年致此身?注释:①郊扉:郊居。(1).诗歌颔联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请概括。(3分)答:(2).本诗的五、六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3分)答:18\n四、现代文阅读(26分)(一)阅读下面文本,完成17-19小题。(9分)生物发光的奥秘说到生物世界里的发光现象,人们首先会想到萤火虫,但是除了这种昆虫外,还有许多生物也能发光,人们发现,不同的生物会发出不同绿色的光来,所有的植物在阳光照射后都会发出一种很暗淡的红光,组生物一般都会发生淡淡的蓝光或浅绿光,某些昆虫会发出黄光。仔细地划分一下,生物发光可分两类:一类是被动发光,如植物,那些微弱的红光不过是没能参与光合作用的多余的光,这种光对植物是否有着生物学上的意义目前还是个谜,但一般的看法是这种光无意义,就像涂有荧光物质的材料经强光照射后再置于黑暗中发光那样;另一类是主动发光,尽管有一些主动发光的意义目前还未全部认识清楚,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绝大多较生物的主动发光是有用途的。光是一种能量,生动发光是对能量的一种消耗。生物的生存策略有一个最基本的共同点,那就是在维持生命的正常活动中最大很度地粟节省能量,因此主动发光必定是主动受光生物生存的一个重要手段1885年,社堡伊斯在实验室里提取出萤火虫的荧光素和荧光素晦,指出萤火虫的发光是一种化学反应,后来,科学家们又得到了荧光素酶的基因。经过科学家们的研究,萤火虫的发光原理被它全看清楚了。我们知道,化学发光的物质有两种能态,即基态和激发态,前者能级任而后者能级很高。一般地说,在激发态时分子有很高并且不稳定的能量,它们很容易释放能量重新回到基诚,当能量以光子形式释放时,我们就看到了生物发光,如果我们企图使一个物体发光,我们只需要的它足够的能量使它从基态变成激发态就行了?但生物要发光则需要体内的醉来参与,溶是一种催化剂,并且是高效率的催化剂。它可以促使化学反应的发生,给发光物质提供能量,且能保证消耗的能量尽量少而发光强度尽可能高。在萤火虫体内,ATP(三清腺酸苷)水解产生能量提供给荧光素而发光负化反应,每分解一个ATP氧化一个荧光素就会有一个光子产生,从而发出光来。目前已知,绝大多数的生物发光机制是这种模式。不适在发光的腔肠动物那里,荧光素则换成了光蛋白,如常见发光水母的绿荧光蛋白,这些绿荧光蛋白与钙或铁离子结合发生反应从而发出光来。
17.根据文意,下列对“生物发光”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生物发光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无意义的被动发光,一类是具有意义的主动发光。B.生物发光指的是生物在激发态时因能量释放而形成的一种发光现象。C.生物发光是一种化学发光现象,它只有在两种能态同时出现的情况下才能产生。D.生物发光在发光的腔肠动物那里需要通过发生化学反应来提供能量。
18.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18\nA.由于植物吸收的光部分未参与光合作用,因而有些植物只能发出暗淡的红光。B.因为杜堡伊斯找到荧光素酶的基因,才使得萤火虫的发光原理被完全弄清楚。C.科学家在分析物质的化学发光原理时,一般认为在激发态时分子很容易释放很高且不稳定的能量然后重新回到基态。D.被动发光的生物拥有更多的基态,主动发光的生物拥有更多的激发态。
19.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只要一个ATP和一个荧光素发生氧化反应,萤火虫体内就会有一个光子产生。B.生物之所以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是因为体内拥有荧光素或光蛋白。C.生物发光需要体内的酶来参与,生物体内的酶越多,发出的光越强。反之亦然。D.荧火虫发光原理的揭示,为人类开发利用高效节能的新光源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二)小说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17分)洗澡王安忆行李房前的马路上没有一棵树,太阳就这样直晒下来。他已经将八大包书捆上了自行车,自行车再也动不了了。那小伙子早已注意他了,很有信心地骑在他的黄鱼车上,他徒劳地推了推车,车却要倒,扶也扶不住。小伙子朝前骑了半步,又朝后退了半步,然后说:“师傅要去哪里?”他看了那人一眼停了一下,才说:“静安寺。”小伙子就说:“十五块钱。”他说:“十块钱。”小伙子又说:“十二块钱。”他要再争,这时候,知了忽然鸣了起来,马路对面原来有一株树,树影团团的。他泄了气似地,浑身没劲。小伙子越下黄鱼车,三五下解开了绳子,将书两包两包地搬上了黄鱼车。然后,他们就上路了。路上,小伙子问他:“你家住在静安寺?”他说:“是。”小伙子又问:“你家有浴缸吗?”他警觉起来,心想这人是不是要在他家洗澡?便含含糊糊地说:“恩。”小伙子接着问:“你是在哪里上班?”“机关”。“那你们单位里有浴缸吗?”小伙子再问,他说:“有是有,不过……”他也想含糊过去,可是小伙子看着他,等待下文,他只得说下去:“不过,那浴缸基本没人洗,太大了,需要很多热水。”路两边的树很稀疏,太阳烤着他俩的背,他俩的汗衫都湿了,从货站到静安寺,几乎斜穿了整个上海。他很渴,可是心想:如果要喝汽水,要不要给他买呢?想到这里,就打消了念头。小伙子又问道:“你每天在家还是在单位洗澡呢?”他先说“在家”,可一想这人也许是想在他家洗澡,就改口说“单位”,这时又想起自己刚说过单位浴缸没人用,就又补了句:“看情况而定。”那人接着问:“你家的浴缸是大还是小?”他不得已的说:“很小。”“怎样小?”“像我这样的人坐在里面要蜷着腿。”“那你就要把水放满,泡在里面;或者就站在里面,用脸盆盛水往身上泼,反倒比较省水。”“是的。”他答应道,心里却动了一下,望了一眼那人汗淋淋的身子,想:其实让他洗个澡也没什么。可是想到女人说过“18\n厨房可以合用,洗澡间却不能合用”的一些道理,就再没想下去。这时已到了市区,两边的梧桐树高大而茂密,知了懒洋洋地叫着。风吹在热汗淋淋的身上,很凉爽。他渴得非常厉害,他已经决定去买两瓶汽水,他一瓶,那人一瓶。可是路边却没有冷饮店。“我兄弟厂里,天天有洗澡。”小伙子告诉他。他想问问小伙子有没有工作,有的话是在哪里。可他懒得说话,正午的太阳将他烤干了。望了望眼前明晃晃的一条马路,他不知到了哪里。他想,买两瓶汽水是刻不容缓了。那人也想是渴了,不再多话,只是埋头蹬车,车链条吱吱的响,他们默默骑了一段。他终于看见了一家冷饮店,冰箱轰隆隆的开着。他看到冷饮店,便认出了路,知道不远了,就想:忍一忍吧,很快到家了。为了鼓舞那人,他说:“快到了,再过一条马路,就有条弄堂,穿过去就是。”小伙子振作了一下,然后说:“这样的天气,你一般洗冷水澡还是热水澡?”他支支吾吾的,小伙子又说:“冷水澡洗的时候舒服,热水澡洗过以后舒服。不过,我一般洗冷水澡就行了。”他心里一跳,心想这人真要在他家洗澡了,洗就洗吧,然而女人关于浴缸文明的教导又响起在耳边,就没搭话。到家了,小伙子帮他把书搬上二楼。他付了钱,又从冰箱里倒了自制的橘子水给小伙子喝。小伙子很好奇地·打量他的房间,这是两间一套的新公房,然后说:“你洗澡好了,我喝了汽水就走。”这一会,他差一点要说“你洗个澡吧”,可最终还是把话咽了回去。那人坐了一会,喝完了橘子水,又问了些关于他家和单位的问题,就起身告辞了,出门后说:“你可以洗澡了。”(有删改)20.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骑黄鱼车的小伙子虽然早已发现了生意,但他骑车迎上前时,却又后退了半步,表明他较有礼貌,也有些害羞。B.文中使用的“黄鱼车”、“弄堂”等字眼所体现出来的地域色彩,有助于读者理解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C.如果“女人”没说过浴缸文明的那些道理,小说的主人公“他”就不会为是否让那小伙子洗澡问题如此犹豫。D.通过大量的人物对话和细致的心理描写,呈现出主人公曲折微妙、复杂多变的内心活动,这是本文最突出的手法。E.本文以写实的笔法,在貌似琐碎的叙述中,塑造了两个人不同身份的人物形象,传达了作者褒贬分明的思想感情。21.小说主人公“他”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6分)答:22.小说多次写到“太阳”、“树”和“知了”等,这样写有哪些作用?请概括说明。(6分)答:18\n五、语言文字应用(12分)23.请补写出空缺的语句,与前两句构成排比,使语段意思连贯,风格统一。(2分)作一次心灵旅行,就以那一本本零落的古卷残页为车票,感受着穿越时空的欣喜。我与李白共攀蜀道,与辛弃疾拍遍栏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论是漠北黄沙,还是江南水乡,我都一一留下足迹。24.为下面的新闻拟写标题。(不超过25个字)(4分)新华社北京12月6日电南非前总统曼德拉因病医治无效,于当地时间5日20时50分逝世,享年95岁。习近平代表中国政府和人民并以个人名义,向南非总统祖马致唁电,对曼德拉逝世表示深切的哀悼,向曼德拉的亲属表示诚挚的慰问。习近平在唁电中表示,曼德拉先生是享誉世界的政治家,在漫长的岁月里,领导南非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取得反种族隔离斗争的胜利,为新南非的诞生和发展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中国人民将永远铭记他为中南关系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的卓越贡献。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5.依次填入下列文段中的语句,与上下文语意连贯的一组是()(3分)碑林里,一座座四愣方方的石碑,虎踞龙盘,各抱其势。他们中间有的(1)____,____;有的向隅而坐,落落寡欢;有的(2)____,____;却各以自己不同的姿态、不同的眼光、不同的感情,来揭示历史发展的横向和纵向走势。A.(1)道貌岸然,正襟危坐(2)愁眉苦脸,悲天悯人B.(1)正襟危坐,道貌岸然(2)愁眉苦脸,悲天悯人C.(1)道貌岸然,正襟危坐(2)悲天悯人,愁眉苦脸D.(1)正襟危坐,道貌岸然(2)悲天悯人,愁眉苦脸2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内心里拥有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积淀在我们血液里的和融化在我们脚步中的,都是这样一点一滴播撒和积累下的善。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形成一泓循环的水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看见贫穷而情不自禁地产生同情②看见寒冷而愿意去雪中送炭18\n③才会看见弱小而自觉前去扶助④我们在感动别人的同时,也被别人感动着⑤滋润着我们哪怕苦涩而艰难的日子⑥帮助我们度过相濡以沫的人生A.④①③②⑥⑤B.③②①⑥⑤④C.③①②④⑤⑥D.④③②①⑤⑥六、作文(60分)27.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某聊天室里,围绕着“座右铭”展开了讨论,下面是其中部分发言:甲:我认为“座右铭”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有很大的意义。中外很多名人都有座右铭,比如马克思,他的座右铭是:怀疑一切。乙: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很多富有智慧的话语都可以作为座右铭。像“上善若水,处下不争”“有容乃大,无欲则刚”“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位卑未敢忘忧国”……丙:我觉得座右铭不一定古圣先贤的言论,而应该是自己对生活的感悟,比如我的座右铭是“多为别人想一想”。丁:人不一定都得有座右铭吧,只要顺其自然就可以了,随遇而安不也很好吗?以上文字带给你怎样的思考和感受?请联系生活实际,自定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18\n2022——2022学年第一学期高二语文试卷评分标准1.【答案】 B【解析】 A项,“褒”应读bāo;C项,“腆”应读tiǎn;D项,“迸”应读bènɡ。2.【答案】 B【解析】 A项,接—截;C项,罗—啰;D项,辐—幅。3.【答案】 D【解析】应是起义发生、发展直至失败4.D(彩,指日光)5.C(A.“销”通“消”、“蓐”通“褥”B.“闵”通“悯”、“机”通“几”C.无通假、“已”通“矣”D.“反”通“返”、“辩”通“辨”)6.D虽然(A.引,举起/连接B.息,断绝/气息C.矜,怜惜/自夸)7.A生物,自然界中一切生命的总称(B.逢迎,古义:迎接/今义:说话或做事是故意迎合别人的心意。C.征夫,古义:行人/今义出征的人。D.告诉,古义:申诉/今义:说给人听,使人知道。)8.B状语后置(A.被动句C.宾语前置D.宾语前置)9.C名作动(A.意动B.名作状D.使动)10.A.生,维持。11.(1)抚孤松而盘桓(2)悟以往之不谏(3)落霞与孤鹜齐飞(4)声断衡阳之浦(5)只缘身在最高层(6)又恐琼楼玉宇(7)无以终余年(8)内无应门五尺之僮(9)宫阙万间都做了土(10)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举世非之而不加沮。12.D(诛:杀)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理解能力。分析时,要靠平时对课文知识的积累,在课外文言文阅读当中,辨析重要词语的含义正确与否,有时就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13.C试题分析:②为能力;④不贪财;⑤被逼应诏。解答类似题目要善于运用排除法,根据②④可排除BD,再揣摩⑤就可选出正确答案。先将所给例句逐句进行分析,筛选出符合题干要求的句子,然后再对照编组情况进行判断选择,答题时也可以用排除法,将明显含有不符合题干要求文句的选项直接排除,②为能力;④不贪财;⑤被逼应诏。故选C。14.D试题分析:常见的设误角度有:曲解词义、夸大其词、以偏概全、张冠李戴、颠倒是非、因果混淆、时序错位(时间顺序颠倒)、无中生有、添枝加叶。其中一个错误项的错误设置有隐蔽性和迷惑性,它往往在大体正确的前提下设置一些与原文时间、地点、人物及事件不符的内容、词语。做题时要仔细推敲,认真比对。D项,“引荐他们担任官职”原文无据。故选D。18\n15.(1)(3分)当时适逢何攀正在为母亲守丧,于是(毅然)到梁州上奏章,证明皇甫晏没有谋反。(“适”、“遂”句意各1分)(2)(3分)何攀虽然担任显要的官职,家里却非常贫穷寒素,只把周济穷人当作重要的事情。(“居”“以……为”及句意各1分)【参考译文】何攀,字惠兴,是蜀郡郫县人。在州任主簿。刺史皇甫晏被牙门张弘杀害,诬陷他谋反。当时适逢何攀正在为母亲守丧,于是(毅然)到梁州上奏章,证明皇甫晏没有谋反。所以皇甫晏的冤情得以申雪。王濬为益州刺史,征召他担任别驾之职。王濬谋划讨伐吴国,派遣何攀带着奏章到中央,口述计谋,诏令第二次接见,于是命令张华与他筹划讨伐事宜。王濬还派何攀拜访羊祜,当面陈述讨伐吴国的策略。何攀善于传命,皇帝爱惜他,让他参与王濬军事。等到孙皓向王濬投降,王浑却因为晚到一步而生气,想要攻打王濬。何攀劝王濬把孙皓送给王浑,由此矛盾化解。被任命为廷尉,当时廷尉诸葛冲因他是蜀地的人,轻视他,等到共同审理疑难案件,诸葛冲开始佩服他。升任散骑侍郎,杨骏执掌政事,大量培植亲族,丰厚地封爵赏赐,想用这种恩惠来保卫自己。何攀以为不妥,便与石崇共同弹劾他,奏章上说:“现在陛下继承宏业,是天意所授。而赏赐封爵厚于武帝泰始革命初期,这是第一个令人不安的;今日施加恩泽的封赏,高于对灭吴功臣的封赏,这是第二个令人不安的;今日封赏的爵位和制度,应当传之于后世,如尊卑之位没有差别,有爵者都要晋升,那么数世之后都成了公侯,这是第三个令人不安的。臣等敢冒死向陛下提出建议,认为泰始初及平吴时的封赏制度和封赏名单,都保存完好,即使不能遵循远古的典制,也应当依照我朝旧制。”皇帝不采纳。因参与谋划杀掉杨骏有功劳,皇帝封他为西城侯,封赏他食邑一万户,赏赐丝绢一万匹。何攀坚决推辞,让出食邑和丝绢各一半,剩余的分给亲戚,基本上没留给自己。征用为扬州刺史,在任三年,升任大司农。改任兖州刺史,加封鹰扬将军,何攀坚决推辞不就职。太常成粲、左将军卞粹劝他就职,皇帝手诏又催得紧急严厉,他竟然声称自己有病而不赴任。等到赵王司马伦篡位,派人召见何攀,他却越发说自己病重。司马伦发怒,将要杀他,他不得已,带病应诏。在洛阳去世,年仅五十八岁。何攀心地公平适当,担任官职严肃,喜欢鉴赏人物,尊儒爱才。任梁州、益州中正,引荐了被埋没的人才。巴西陈寿、阎义等都是西州的名士,被乡里诽谤,评议了十多年。何攀辩明曲直,洗清冤枉。何攀虽然担任显要的官职,家里却非常贫穷寒素,只把周济穷人当作重要的事情。16.(1)描写了一副(秋天)凄凉冷清的画面;秋雨过后黄叶片片飘落;寒意阵阵,表达了作者羁留异地的思乡之情和孤独寂寞之感。(或:本联通过“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等意象,18\n描绘了一幅(秋天)凄凉冷清的画面,表达了作者羁留异地的孤独寂寞之感。)【试题分析】:这是道意境类的诗歌鉴赏题。意境,包含两个方面,即境,这是诗人所描绘的画面,意,即其中蕴含的情感。因此,要先描绘画面:秋雨过后黄叶片片飘落;寒意阵阵,寄居孤寺的旅人独对孤灯。再概括画面特点,描写了一副(秋天)凄凉冷清的画面。最后指出其情感:表达了作者羁留异地的思乡之情和孤独寂寞之感。(2).衬托(反衬)手法。第五句以动衬静,以露珠滴落在枯叶上的响声反衬出环境的寂静;第六句以“野僧”邻居来衬托自己的孤单。【试题分析】:要答出五、六两句所运用的表现手法,应知这两句诗句的意思。露珠滴落在枯叶上的响声反衬出环境的寂静,邻居只有野僧,以此来衬自己的孤单。可见五、六两诗句运用了衬托的表现手法。17.D【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理解文中概念的含义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可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从文中找到与“生物发光”相关的语段,然后代入原文进行比较分析,做出判断取舍,A项,理解不正确,答题区间在第一段“这种光对植物是否有着生物学上的意义目前还是个谜”。B项,理解错误,答题区间在第二段“我们知道,化学发光的物质有两种能态,即基态和激发态,前者能级任而后者能级很高。”C项,理解不正确,答题区间在第二段“指出萤火虫的发光是一种化学反应”“目前已知,绝大多数的生物发光机制是这种模式”。所以选D。18.C【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对文意的理解,将选项分别代入原文进行比较分析,A项,答题区间在第一段“那些微弱的红光不过是没能参与光合作用的多余的光”。B项,答题区间在第二段“经过科学家们的研究,萤火虫的发光原理被它全看清楚了”。C项,答题区间在第二段“一般地说,在激发态时分子有很高并且不稳定的能量,它们很容易释放能量重新回到基诚,当能量以光子形式释放时,我们就看到了生物发光”。D项,无中生有。所以选C。19.D【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分析和推断的能力。解答此题,可从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段,然后根据文段中作者的观点,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作者观点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取舍,D项,答题区间在第二段“它可以促使化学反应的发生,给发光物质提供能量,且能保证消耗的能量尽量少而发光强度尽可能高”。A项答题区间在第二段“每分解一个ATP氧化一个荧光素就会有一个光子产生,从而发出光来”。B项,答题区间在第一段“人们发现,不同的生物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来”。C项,答题区间在第二段“但生物要发光则需要体内的醉来参与,溶是一种催化剂,并且是高效率的催化剂”。所以选D。
20.【答案】答D给3分答B给2分答C给1分答A、E不给分【解析】A项骑黄鱼车的小伙子骑车迎上前,是希望主人公“他”主动招呼用车;后退半步是因为“他”18\n没有主动招呼,只好自己揽生意。E项作者对两个人物没作明显的褒贬,意在揭示一种市民习性和地域文化。C项这样说有一定道理,但是从上海的小市民文化角度考虑,即便“女人”没说过浴缸文明的那些道理,小说的主人公“他”也有极大可能会为是否让那小伙子洗澡问题如此犹豫,这是由其性格决定的。【考点】本题考查筛选文中的信息,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21、(6分)【答案】①精明,节俭,有些小气甚至吝啬:②敏感,细腻,谨慎,多虑;③心地较为善良,通情达理。每答对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解析】不招呼用车、讨价还价、不卖冷饮的、自制橘子水,体现了主人公精明,节俭,有些小气甚至吝啬的特点;对小伙子的问话的想法及应答,体现了主人公敏感,细腻,谨慎,多虑的性格特征;因天热不忍心再还价、想买两瓶冷饮、给小伙子橘子水喝,体现了主人公心地较为善良,通情达理的特点。【考点】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22、(6分)【答案】①交待故事发生的时间,突出季节特征;②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理;③使情节的发生和发展更加合理。每答对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解析】环境描写是小说的重要要素,其作用有:①交代人物活动背景;②点明事件发生的时间(节令)、地点;③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为刻画人物作铺垫;④渲染气氛,衬托人物性格、心境;⑤自然环境可以暗示社会环境,揭示社会本质特征。⑥深化作品主题。分析环境,要分析环境对主题思想的暗示,对人物形象的烘托,对小说氛围的创造,对小说情节的推动。【考点】本题考查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23、解析:本题综合考查学生修辞运用、句式仿写、语言表达连贯、准确、鲜明、得体的能力。注意内容上要选择历史上的名人和他们的诗文,并注意与“漠北黄沙”“江南水乡”的照应,结构上要与前面的句子构成排比。答案:(示例)与张继共对渔火 与苏东坡泛舟赤壁24.答案 习近平(1分)就曼德拉逝世(1分)向南非总统祖马(1分)致唁电(1分)(或:南非前总统曼德拉逝世,习近平向祖马总统致唁电)(4分。每个要点1分)25.D(注意内容的衔接(抓住关键词语)和句式的一致)26.【答案】 C【解析】 根据前后连贯的原则,③句应接在首句后,构成条件关系,根据逻辑关系,“同情”与“雪中送炭”形成递进关系,所以①②应接在③后,④与“循环”相应,⑤⑥句是递进关系,应排在句末。27、(60分)作文【考点】本题考查考生的写作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和F级两个能力层级。18\n【试题解析】审题时先要明确文章话题的中心,本次作文应该围绕“座右铭”这个话题展开,但不是要考生写“我的座右铭”这样的文章。而是就“座右铭”发表自己的见解,谈自己的感悟、体会。从材料中四位的话语中可以看出,第一位是“座右铭”的坚定捍卫者,这个角度出发,可以谈“座右铭给我们正能量”,谈“座右铭”的励志作用。第二位在肯定“座右铭”的意义的基础上,更倾向于从古代先贤那里得到智慧,更喜欢古典文化,但写作的时候不能只从某一句古代名言出发,如大谈“上善若水”等,那就跑题了。第三位强调座右铭要有自己的感悟,也就是说要自创“座右铭”,这个角度显出年轻人的个性,如果考生认同,也不妨生发开去,写自己如何得出这个座右铭的,这样写有感而发,容易打动人。第四位则认为不要什么座右铭,不要认为这是大逆不道的,其观点也是站得住脚的,顺其自然是一种生活态度,人生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绝不是一个座右铭所能解决的,凡事都要往座右铭上靠,也会很累很别扭,这个角度写起来可能更新颖一些。18\n学校班级姓名座号.---------密………封…………装…………订………线----------..连江尚德中学2022-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答题卷(完卷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成绩题号1(2分)2(2分)3(2分)4(2分)5(2分)6(2分)8(2分)9(2分)10(2分)答案题号12(3分)13(3分)14(3分)17(3分)18(3分)19(3分)20(5分)25(3分)26(3分)答案11、(共11分,每空1分))(1)(2)(3)(4)(5)(6)(7)(8)(9)(10)15、(1)(1)(3分)译: 。(2)(3分)译: 。18\n16、(1)(3分) 。(2)(3分) 。21.(6分)答:22.(6分)答:2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24.(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7.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18\n10020030040050018\n60070080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