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江尚德中学2022-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政治试卷(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一、选择题(48分,每小题2分,共24小题)1.2022年春节,我校工会向全校老师赠送春联,传递节日情感。这些春联A.是商品,因为它供人们消费B.不是商品,因为它没有使用价值C.是商品,因为它是劳动产品D.不是商品,因为它没有用于交换2.李某花100元买了一张青运会比赛的门票,在此体现的货币职能是()A.流通手段B.价值尺度C.支付手段D.贮藏手段3.在我国,人民币可以在市场上购买一切商品,这主要是因为人民币()A.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B.本质是一般等价物C.本质是商品D.是国家发行强制使用的4.集存款、取款、贷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的信用工具是()A.支票B.汇票C.信用卡D.电子货币5.外汇是用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A.外币流通手段B.外币支付手段C.本币流通手段 D.本币支付手段6.2022年9月16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3154,较前一交易日走高105个基点。这意味着()①美元兑换人民币的汇率升高②美元兑换人民币的汇率跌落③美元兑换人民币增多④人民币兑换美元增多A.②④B.③④C.①③D.①②7.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卖炭翁》诗句“心忧炭贱愿天寒”表明了炭的贵贱是由()A.天气决定的B.由需求决定的C.由卖炭翁烧炭的劳动决定的D.受炭的供求的影响8.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_______,与个别劳动时间_______。A.正比无关B.反比正比C.无关反比D.反比无关9.人们在市场经济中必须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等价交换是指()A.每次商品交换都必须是等价的B.每次商品交换价格都应与价值相一致C.只存在于商品交换的平均数之中D.等价交换的次数多于不等价交换的次数10.《需求有弹性》说明了()①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的影响较小②价格变动对高档耐用品的影响较大③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的影响较大④价格变动对高档耐用品的影响较小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1.一种商品价格的提高,可能带来的影响是这种商品的()①需求量减少②供应量增加③替代商品的需求量增加④互补商品需求量减少6\nA.①③B.②④C.①②③④D.无法确定12.受前几年生猪价格过低、饲养成本上升和部分地区发生猪疾病疫情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生猪生产出现下滑,造成去年猪肉供应偏紧,价格出现大幅度上涨,许多家庭被迫减少了对猪肉的消费。由此可见()①供求与价格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②生活必需品的需求更容易受价格变动的影响③当前猪肉购买者之间的竞争加剧,处于卖方市场 ④价格对生产具有调节作用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13.影响消费水平的前提和基础是()①可支配收入②商品的价格③商品的性能、质量④商品的外观、包装、广告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下面是甲乙两位关于买房的对话。甲说:“我终于把买房子的钱攒够了,在前几天住进了梦寐以求的大房子。”乙说:“我年轻时通过贷款买了一套大房子,终于在前几天还清了银行的贷款。”回答14—15题。14.从甲乙两位的对话我们可以看出()A.甲乙都属于钱货两清的消费B.甲是生存资料的消费,乙是享受资料的消费C.甲是租赁消费,乙是贷款消费D.甲是钱货两清消费,乙是贷款消费15.要提高人们的消费水平,最根本的是()A.大力发展经济,增加居民收入B.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C.稳定物价,降低商品的价格D.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售后服务16.人们在购物时追求“物美价廉”,这种消费属于引发的消费。()A.从众心理B.求异心理C.求实心理D.攀比心理17.在某超市,众人争相抢购碘盐,唯独一老太镇定自若在一旁选购其他商品。旁人上前问她为什么不抢,老太答:“非典”那年抢购的还没吃完呢。这一笑话启示我们,消费者应()A.量入为出,适度消费B.避免盲从,理性消费C.保护环境,绿色消费D.勤俭节约,减少消费18.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我们仍然提倡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这主要是因为()A.全面小康的目标还没有实现B.社会成员之间的差距还较大C.一国的消费水平要与国情相适应D.人们的精神生活还不富有19.建设和谐社会,首先要发展生产。只有蛋糕做大了,分给每人的才能更多更好,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才能提高。这说明()A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B主观愿望决定消费需求C消费观念与生产力水平密切相关D只要生产发展,社会就能和谐20.社会再生产过程包括的环节有()①生产②分配③交换④消费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21.大力发展生产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列认识正确的是()6\n①能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②能充分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巩固社会主义制度③能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摆脱经济文化落后状态④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回答22-23题。22.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A.非公有制经济 B.国有经济 C.生产资料公有制 D.集体经济23.我国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①国有经济掌握着国家的经济命脉,是国民经济的支柱②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③混合所有制经济中,国有经济成分占优势地位④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占支配地位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24.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是由()A.价值规律决定B.党的基本路线决定C.邓小平理论决定D.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6\n连江尚德中学2022-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政治答案卷1——24DADCB,ADACA,CCADA,CBCAD,ACCD25.(1)①价值决定价格,养鸡饲料成本的上涨是鸡蛋涨价的根本原因。(4分)②供求影响价格,供不应求价格上涨。节前需求增加是鸡蛋价格上涨的直接原因。(4分)(2)①鸡蛋属于生活必需品,需求弹性小,其价格上涨会导致居民食品支出增大,降低居民消费水平。(4分)②蛋价上涨会促使鸡农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量。(4分)【③对鸡蛋生产者来讲,价格上涨有利于增加收入,提高生活水平。④如果鸡蛋价格持续上涨,不利于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26.(1)①“生活讲面子,出入讲排场”是由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4分)②“不愿花几十元钱买一本书”说明只重物质消费而忽视精神消费,没有做到理性消费。(4分)③“不同地区的学生家庭收入差距大”说明社会成员间收入差距很大,不利于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4分)(2)①量入为出,适度消费,不攀比。(4分)②避免盲从,理性消费。特别是要重视精神消费。(4分)③勤俭节约,艰苦奋斗。艰苦奋斗作为一种精神财富,任何时候都要发扬光大。(4分)27.①消费对生产起着重要的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4分)②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只有生产出来的产品被消费了,这种产品的生产过程才算最终完成。(4分)③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4分)【④消费是生产的动力,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⑤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并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6\n学校班级姓名座号.---------密………封…………装…………订………线----------..连江尚德中学2022-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政治答题卷(完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成绩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题号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从福州市场发布的信息了解到,去年9月份该市鸡蛋平均批发价是3.8-4.0/斤,今年9月份,鸡蛋价格达到每斤5.15元,上涨超过25%。据分析,鸡蛋价格上涨最主要的因素是今年饲料价格的上涨,而节前食品加工企业鸡蛋采购量增加也是重要原因。(1)从《影响价格的因素》角度分析鸡蛋价格上涨的原因。(8分)(2)简要分析鸡蛋价格上涨对居民生活和生产带来的影响。(8分)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据统计,我国高校学生消费存在以下几种现象:生活讲面子,出入讲排场;吃穿尽情消费却不愿花几十元钱买一本好书;来自不同地区的学生家庭收入差距大。材料二某高校学生曹某是一位网购达人,从大三开始网购,他每月用于网购的费用平均为500元,最多时将近千元,而他每月的生活费为1000元左右。(1)结合材料一,说明我国学生消费中反映出哪些问题?(12分)6\n(2)结合材料一、二,说明学生应该如何理性消费。(12分)27.面对当前国际形势,刺激消费拉动生产是国家今后的重要任务之一,目前中央和地方都在大力刺激消费,加快落实职工带薪休假制度,利用税收政策支持居民购买首套自住房,积极引导汽车消费,特别是积极拓展农村消费,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将进一步增强。运用生产与消费关系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分析国家扩大消费需求的依据。(12分)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