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葫芦岛市第一高级中学2022-2022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选拔性考试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儒学对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现实意义和作用张进在历史的长河中,儒家文化深深地影响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天人观、价值观以及思维方式和生活习俗的形成。时至今日,它仍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民族的精神世界,也是我们走向未来的不可或缺的文化基因宝库。儒家文化中包含并体现着以文化人、仁民爱物、和而不同、天人合一、整体至上等基本精神和价值观念,这些都是历经几千年文化变迁和社会实践而被证明是有利于民族生存发展及社会进步的精神财富,如能正确引导并赋予时代精神,不但将形成持久不竭的文化源泉,产生强大无穷的精神力量,而且也可以在当前的现代化进程中发挥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实际作用。首先,儒家以文化人、以文聚力的思想,对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发展极具借鉴意义。儒家经典《周易》曰:“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是“文化”的原始提法,即“以文化人”,就是用礼乐文明来感化人,同化人,优化人,并通过这种文化认同凝聚社会成员。可见,儒家文化很早就有一种人文精神的指向。汉代以后,儒家文化成为中华文化的主体,在长期的发展中,作为文化核心,它不仅融合边缘文化,吸收各家所长,而且改造利用异质思想文化,始终保持了中华文化发展的一贯性。这在客观上起到了团结民族成员、培育民族精神的文化凝聚作用。文化对凝聚民众人心和提高民族凝聚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也被世界各民族发展史所有力证明。如印度历史上饱经劫难,数千年中几乎没有形成长期有效的中央集权统治,但除了近代的人为分治外,这个国家却始终作为一个整体存在。究其原因,传统文化的世代传承以及与之相一致的认同感无疑发挥了重要作用。可见,文化在民族凝聚力形成中的作用是不容低估的。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经过数千年的积淀和发展,已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无疑是民族文化的的思想根基。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铸造中华文化新辉煌,必须依托历史,立足现实,以礼敬、自豪的态度善待优秀民族文化,通过挖掘整理和科学扬弃,使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得以延续,始终保持中华文化的鲜明个性和独立品格。当然,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是为了在历史的高起点上创造出符合当代精神和时代潮流的新文化。我们必须坚持以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主体,以外来健康有益文化为补充,大力弘扬具有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优秀文化,努力把全国各族人民紧紧团结和凝聚在中华文化的旗帜下。其次,儒家所倡导的团结统一精神,对当前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反对民族分裂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合”思想和大一统政治观念,以及秦汉时期建立的大一统国家而带来的民族融合、共同发展的实践,形成了中国人顾全大局、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并进而转化为民族文化深层结构的社会心理,形成了中华民族的思维定式。中国自秦代以来基本上持久地保持着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不能不承认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文化确曾起了强大的聚合作用。(选自《儒学与中华民族凝聚力》,有删改)-11-1、下列关于民族凝聚力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发展可以借鉴儒家历经几千年文化变迁和社会实践而被证明是有利于民族生存发展及社会进步的思想。B、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凝聚力强弱的决定因素,是民族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成为当今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C、世界各民族发展史证明,文化对民族凝聚力形成的作用不可低估。传统文化的世代传承以及与之相一致的认同感起着重要作用。D、继承优秀文化传统,能推动符合当代精神和时代潮流的新文化的诞生;坚持儒家的团结统一精神,能有效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是()A、儒家文化融合边缘文化,博采众长,改造利用异质思想文化,在汉代以后成为中华文化的主体,保持了中华文化发展的一贯性。B、中国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的思想基础,它以儒学为主体,经过数千年的积淀和发展,已经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C、要想铸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使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得以延续,必须抛弃民族文化中的不合理部分,善待民族优秀文化。D、保持中华文化的鲜明个性和独立品格与吸纳有益的外来文化并不矛盾,弘扬中国优秀文化与团结全国各民族人民的目标也高度一致。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华民族特有的天人观、价值观以及思维方式和生活习俗,其形成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发挥着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实际作用。B、儒家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价值观念影响着我们民族的精神世界,是我们不可或缺的文化基因宝库,正确引导可以激发其无穷的精神力量。C、中国自秦代以来基本上持久地保持着国家统一和印度始终作为一个整体存在都证明了文化认同对凝聚社会成员的巨大作用。D、中国人形成了顾全大局、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这与儒家和而不同、整体至上、仁民爱物等观念的深刻影响是分不开的。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郑刚中,字亨仲,婺州金华人。登进士甲科,由秦桧荐于朝,桧主和议,刚中不敢言。金归侵疆,桧遣刚中为宣谕司参谋官;及还,除礼部侍郎。复遣刚中为川、陕宣谕使,谕诸将罢兵,寻充陕西分画地界使。金使乌陵赞谟入境,欲尽取阶、成、岷、凤、秦、商六州,刚中力争不从;又欲姑取商、秦,于大散关立界,刚中又坚不从。兀术遣人力求和尚原,刚中恐败和好,于是割秦、商之半,弃和尚原以与金。朝廷命刚中为四川宣抚副使。刚中治蜀,颇有方略。宣抚司旧在绵、阆间,馈饷不继。刚中奏,利州在潭毒关内,与兴、洋诸关声援相接,乞移司利州。自是省费百万。刚中始至,即欲移屯一军,大将杨政不从,呼政语之曰:“刚中虽书生,不畏死!”声色俱厉,政即听命。都统每入谒,必庭参然后就坐。吴璘升检校少师来谢,语閽吏,乞讲钧敌之礼。刚中曰:“少师虽尊,犹都统制耳,傥变常礼,是废军容。”行礼如故。奏蠲四川杂征,从之。时刚中于阶、成二州营田,抵秦州界,凡三千余顷,岁收十八万斛。先是,川口屯兵十万,分隶三大将,刚中请分利州为东、西路,诸禆将领安抚者皆罢,从之。弛夔路酒禁,复利州钱监为绍兴监。-11-秦桧怒刚中在蜀专擅,令侍御史汪勃奏置四川财赋总领官,以赵不弃为之,不隶宣抚司。不弃牒宣抚司,刚中怒,由是有隙。不弃颇求刚中阴事言于桧,桧阳召不弃归,因召刚中。刚中语人曰孤危之迹独赖上知之耳桧闻愈怒遂罢责桂阳军居住再责濠州团练副使复州安置再徙封州卒。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金归侵疆侵:侵占寻充陕西分画地界使寻:不久又欲姑取商、秦姑:暂且弛夔路酒禁弛:设置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刚中语人曰/孤危之迹独赖上/知之耳/桧闻愈怒/遂罢责桂阳军居住/再责濠州团练副使/复州安置/再徙封州卒。B、刚中语人/曰孤危之迹/独赖上/知之耳/桧闻愈怒遂罢/责桂阳军居住/再责濠州团练/副使复州安置/再徙封州卒。C、刚中语人曰/孤危之迹/独赖上知之耳/桧闻愈怒/遂罢责桂阳军居住/再责濠州团练副使/复州安置/再徙封州/卒。D、刚中语人曰/孤危之迹独赖上/知之耳/桧闻愈怒/遂罢责桂阳军/居住再责濠州/团练副使复州安置/再徙封州卒。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郑刚中是成也秦桧,败也秦桧。当年因秦桧的推荐,郑刚中仕途通顺且坦荡;后与秦桧反目成仇,被秦桧迫害致死。郑刚中很有民族气节。秦桧力主议和,郑刚中不敢非议,但在面对金使的强横所求时,他敢于针锋相对,据理力争。郑刚中胸怀大局能屈能伸。兀术派人强求和尚原,郑刚中担心和好局面被破坏,被迫割让秦、商土地,放弃和尚原。郑刚中精于经划调度,威震巴蜀。主蜀期间,郑刚中恩威并施,把军政事务打理得井井有条,部下杨政等先后折服。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少师虽尊,犹都统制耳,傥变常礼,是废军容。译文:不弃颇求刚中阴事言于桧,桧阳召不弃归,因召刚中。译文:(二)古代诗词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宿王昌龄隐居<唐>常建 清溪深不测,隐处惟孤云。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 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 余亦谢时去,西山鸾鹤群。(注:王昌龄未出仕前,隐居在石门山。常建辞官后曾到石门山一游,在好友王昌龄当年隐居处住了一夜。诗中“清溪”正是王昌龄隐居处。)“茅亭宿花影”中“宿”字用得极妙。请简要赏析。(5分)9、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11-(三)名篇名句默写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屈原《离骚》中表达自己虽爱好修洁严以律己,但早晨被诟骂晚上被免职的句子是:,。屈原在《离骚》中用比喻的手法,写出自己才能优秀却遭到嫉妒和造谣中伤的句子是:,。以“桑”喻女子青春年华及年长色衰的句子分别是“桑之未落, ”,“桑之落矣, ”。乙选考题请考生在第三、第四两道大题里选定其中一道作答。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对应方框涂黑。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腊八雪刘兆林北方,尤其我们东北,腊月的雪,可不是仙女下凡那样温柔绵软地飘飘而落,而像天庭管理人间道路防滑的神漫天撒下的粗瓷粉,沙沙一坠地就瓷实得踩不出脚窝儿了。二乐和我,就在撒了一夜白瓷粉的大街上,他前我后地走着,瓷粉雪在我们脚下嘎吱嘎吱直响。二乐是老伴领回家的一条被遗弃的小黄狗。退休后,他成了我晨练的好伙伴,像今天这样的天气,他都准时跳上床,拱我头,扒我眼,催我起床。天气预报说今天气温降至零下30度,二乐却蹭蹭跑出院子,一出门就在垃圾箱前发现一块带不少肉丝的骨头,上前舔了几口,迅速叼在嘴上。我忙呵斥道:“二乐!再像流浪狗拣脏东西吃,不要你了!”他急忙摇起了尾巴,用乞求的眼光看我。我不由得想到摇尾乞怜这个词,大声吼他:“狗二乐不听话,不要你啦!”并且愤怒跺脚。他一反常态,尾巴摇得更欢了,而且已调转了头,决心要跑,我不由得抬脚踢了他一下。他被踢后,骨头是扔了,但眼里顿时无神,放倒了最令人赞美最让自己骄傲的长尾巴,拖着,跟到我后头。养狗后我才懂得,尾巴是狗们尊严的旗帜,在主人踢打下收起尾巴的狗是很可怜的。走到一家小食铺前,见门上贴着一张有趣的广告:一年一度腊八寒,喝碗黏粥保平安。我心血来潮,决定买两碗腊八粥,这广告语让我想起童年在故乡喝腊八粥逗狗玩的往事。我弯腰摸了摸二乐的头,命令他先在屋外一撮大冰溜子旁边儿等着。买完腊八粥出来,二乐却不见了!我四处撒目,大喊二乐名字,没有回音。也许二乐耐不住冷,先回家了,我便拎了腊八粥返回家去。二乐没回家!我急忙跑下楼,赶紧去找。我又回到饭馆门边的大冰溜子前仔细查看,顺着一行狗脚印找到垃圾箱处,脚印拐了几个弯儿,进了附近供暖锅炉房大院。那是很大一个有围墙的院子,一根高耸入云的红砖烟筒,被北风吹斜了,冻得在风中打抖。烟筒下面是一座煤堆,山一样被瓷粉雪紧紧包裹着,变成高高的雪山。莫非二乐钻进锅炉房取暖了?我进锅炉房转了两圈,没发现什么迹象。从后门寻出去,一眼瞥见小脚印蜿蜒上了山顶。我有点害怕,童年时家里的一只小狗就是腊月的一个夜里冻死在外屋的水缸旁边。顾不得别的了,我跟头把式爬上山顶,鞋里灌进了雪,双手也扑进雪里好几次,十指僵僵的,攥不回弯儿来。正好见身边有半张被雪压住的报纸,我打着冷战弯腰拽起那半张报纸,本想揉搓一下塞进鞋踝的,却见一行《解放军报》文艺副刊字样在我眼前一跳,一片铅字火把般照亮我的眼睛:翻过雪山的红军队伍,行军途中又遇了风雪。一位骑马赶上来的首长发现雪地躺倒一个战士,见那战士穿着单衣,已经冻僵了,不由得怒吼:“把他们后勤部长叫来,问他干什么吃的,我要撤他的职!”-11-被叫来的人看了看冻僵的战士,诺诺说:“他……就是……后勤部长……”牵马的首长怔在那里,慢慢脱下帽子……忽然,一阵细弱的呻吟声被风从稻草那儿刮来,扯耳细听,正是二乐的呻吟声。我头一回听见二乐的哭声。只见他在草堆边四腿抽筋,边哭边踡着身子舔草下的什么东西。身上的羽绒小袄不知怎么扯下来,在他舔着的东西上盖着。二乐见是我,发出更重的呜呜声,身子却动弹不得。我伸手抱他,他咬住我衣袖往羽绒小袄上拽。我不顾一切解开棉衣,贴胸把二乐塞进怀里,一股奇寒立刻使我抖了几下。我用力抱紧二乐抵住抖动,二乐竟使劲挣扎,见我还不放开,便张嘴咬我。我忽然醒悟,二乐有事。我放下二乐,看他叼开自己的小袄,又拱开稻草。天啊,稻草下躺着一条冻僵的小黑狗。再一看,小黑狗嘴边正放着一块骨头,就是二乐在垃圾箱边捡的那块。骨头边上还有一只奄奄一息的狗崽儿,毛色黄中透黑。我恍然大悟。但是,小黑狗已僵硬了。四腿还在抽筋的二乐,舔着小黑的鼻子,眼有泪水在溢。我从没听谁说过,狗会流泪,也从没见过狗眼会这般无助哀伤。我心口忽然很疼,被三只狗共同咬疼似的,抱起二乐和狗崽,冲小黑说,是我家害了你们啊!(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小说注重用人物的内心世界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收起尾巴的狗是很可怜的”“(二乐)没回家”“(二乐)有事”,这几处表现了“我”对“二乐”的理解和牵挂、喜爱和赞美。B.小说中用第三人称“他”来称呼二乐,可见“我”和二乐有深厚的感情,“二乐”对我来说已是一个不能少的伙伴,是家庭成员之一。C.小说善于用动作描写来表现形象,如写二乐的眼神:祈求、顿时无神、无助哀伤的眼神……这些凸显二乐这一形象的内心世界。D.小说结尾处的“我”的自责,突出表现了二乐的悲剧给“我”带来的巨大的愧疚和震撼,也直接表达了作者对亲情的呼唤与赞美之情。E.小说情节前后呼应,脉络清晰,结构严谨。文末二乐照顾妻儿这一情节,照应了前文“二乐一反常态”,“调转了头,决心要跑”这一伏笔。(2)小说以“腊八雪”为故事发生的背景,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6分)(3)小说中的“二乐”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6分)(4)有人认为“后勤部长冻僵”这一情节多余。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8分)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张爱玲——沉香袅娜的人生颜东-11-20世纪四十年代的一个阳光午后,一位端庄沉静的民国女子敲响了鸳鸯蝴蝶派大师周瘦鹃的家门,她递过去的手稿名叫《沉香屑,第一炉香》。也就是这一篇韵味独特的小说,由此点亮了一颗照耀文坛的星星。 张爱玲是一个形容词。她的贵族血液里流淌的是谜一样的故事。张爱玲是天才,深得《红楼梦》真传的《金锁记》被以苛刻闻名的傅雷认为是中国文坛最美的收获。虽然她从未出现在文学史十二钗的正册,一向特立独行的张爱玲倒是从不介意这样的排名,她惟一在意的只是读者的胃口。早年负心爱人胡兰成的《今生今世》,几个月来一直在上海书市高居榜首,可见上海人对张爱玲的偏爱,爱屋及乌爱上了与张爱玲有关的一切,她爱过的,怨过的,以及四十年代飘浮在上海天空奢华而颓靡的空气。 因为推崇,所以有人摹仿。然而张爱玲的文章不可学,没有经过钟鸣鼎食,末落大家余晖氤氲浸染的人,写不出那样精致的颓废。那些下午的章回小说,线装书的陈香,弥漫在她的眉梢眼角,绮丽成她的冷艳之笔,行走出一道通幽的回廊,每一道雕栏都刻着一段传奇,每一个角落都埋藏着一个故事,然后像流言一样蔓延开来,无可救药。因为那凄幽的美丽韵味悠长,所以有了几多看破红尘的追随。然而张爱玲敏感而早熟的心灵,过早地感受到了亲情的淡漠、爱情的破碎、家族的算计、世俗的可讽,幼小的心灵早早地感受到彻骨的苍凉。苍凉,胡琴的调子,不是低低地怨诉,而是冷静地表白,更见惨伤。读来没有泪,但觉无边无际的悲凉漫过来,人生原来如此无常。 张爱玲其文不可学,其人却可鉴。当看过了人生舞台的繁华苍凉后,她再没有兴趣在人生的舞台上表演给人看,在人性的高处看滚滚红尘。她穿着大团花、滚镶边的晚清长袍,微笑着扬起下巴,细细地赏玩人生,“演员的卖力,换来的是四座空空如也,而观者永远从容不迫”。也许在上海四十年代静安寺路那幢公寓的6楼里,她曾默默地对自己说。楼下,有电车嘀铃铃地开过,电车上的人在封锁中构思爱情,永远地目光迷离。 既然是一个看客,那就尽情地享受生命的绚烂吧,哪管别人怎么说。卖文为生,文字成了她手中把玩的珠玉,闪烁着变幻的光泽,掷地声声,也是一道凄哀婉转的音乐。那就尽情地享受一次欲仙欲死的爱情吧,“她见了他,头变得低低的,低到尘埃里,从尘埃里开出花来”。没有婚纱,只求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但使现世安稳,岁月静好。如果再痴情也无法挽留,那就放下,仍然要把握住当下,当下的红尘里有自己对文字的眷恋,还有与姑姑相依为命的天长地久。 张爱玲不同于三毛,亲手扼断了自己的韶华,将美好的生命血淋淋地撕给人看。她认认真真地完成了自己,直到大限来临。若说她是悲剧人物,那就有一丝同情意味,而她不需要同情,不屑于同情。她是把借来的人生当成了章回小说,工工整整认认真真地拟了回目,而后冷静地诉说,撩拨着看官们生生不息的欲望。于是,有了被黄金锁住一生的七巧,老后只能将玉镯滑到干枯腋下的七巧,怎样用这只手臂劈死了几个人,没死的人也送了半条命;有了明日黄花的曼璐,在妹妹曼桢贞洁和爱情的祭台上建立起一个飘摇的归宿;有了在萎琐男人世界里长大的聂传庆,向更弱小者施以报复的快感;有了川嫦这个稀有而美丽的女子,在病中凄凄地看着亲人和恋人一个个远去;有了白流苏和范柳原那似情还欲的游移爱情,而爱情的成本竟是一场战争的爆发和一个颠覆的城市。 人性真实而残酷地暴露,张爱玲的平静如此锋利,让人曾一度怀疑,张爱玲是前世之石,还是冷月无声。然而,爱坐电车、嗜衣如命、爱吃软而烂的食物、爱和好友炎婴逛街的张爱玲那些琐碎的乐趣,在她的笔下又绚烂开来。是的,她曾来过,带着温度。 当丝丝情愫欲理还乱时,不经意想起张爱玲的闲看花落神闲气定;当无尽的寂寞惘惘袭来时,想起她在大洋彼岸长达十年与世隔绝的红楼梦魇,心中有一个世界,哪管外面四季轮回。也许,人生只求这样恣意地生长一次,纵情地开放,从容地告别。12、(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张爱玲是一位民国传奇女子,也是一颗照耀文坛的星星,她以苛刻闻名的《金锁记》被傅雷认为是中国文坛最美的收获。B、张爱玲不论是文字之内还是文字之外,都有着惊人的绚烂,她本身就是一个丰富精彩又难以言说的形容词,她是天才。C、张爱玲写尽了上海的奢华与颓靡,上海人爱张爱玲,并爱屋及乌地爱上了与张爱玲有关的一切,哪怕是负心爱人胡兰成。D、看透红尘之后,张爱玲闲看花落神闲气定,工工整整地拟了回目,将借来的人生当小说冷静地诉说,认认真真地完成了自己。-11-E、本文对张爱玲的描述,激情四溢,语言犀利隽永,极富表现力,呈现出一个富有生活情调有神秘得像谜一样的张爱玲。作者说张爱玲的文学不可学。请分析原因。(6分)“张爱玲其文不可学,其人却可鉴。“其人可鉴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6分)张爱玲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文章说“是的,她曾来过,带着温度。”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8分)第Ⅱ卷表达题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13.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1)读者欣赏作品清新的故事,却忽略了蕴藏的热情,欣赏文字的朴实,却忽略了作品隐伏的悲痛,实际上近于 。(2)在芦山地震灾难面前,基层党组织就是一个 的战斗堡垒,他们行动迅速,组织有力,帮助群众有序疏散,及时救治伤员,成为灾区百姓的主心骨。(3)多年前,集团首席执行官就感觉自己 ,在集团迅猛发展、国际市场不断拓展的今天,他的危机感丝毫未减。A.南辕北辙无坚不摧 如临深渊B.买椟还珠坚不可摧 如履薄冰C.南辕北辙坚不可摧如履薄冰D.买椟还珠无坚不摧 如临深渊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不管是商家故意还是出于疏忽将商品产地弄错,这种客观上给消费者造成误解的张冠李戴,应当引起人们的重视。B、一则“中山大学将开设超级富豪班,要求报名者平均身家50亿以上”的新闻引发热议,这反映了社会对贫富资源占有不均的忧虑。C、在历史戏说泛滥的今天,尊重历史是一条必备的准则。8年抗战史对中国人民是一部沉甸甸的斗争历史,战争的残酷根本容不得我们戏说。D、高校开始越来越多的参与市场经济活动,且在工程建设、设备物资采购、招生录取等方面拥有的自主权越来越大。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诗有比其他文学样式更精美、隽永的语言,。,。,,。①诗的美应该是内在的美、本质的美②或描绘动人的场景,或抒发美好的情感③但是诗的美却不是靠华丽辞藻装饰起来的④而不应该是浮艳的美、矫饰的美⑤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美⑥华丽辞藻的组合不一定是诗-11-①⑤④②③⑥B.②③⑥①⑤④C.③⑥①⑤②④D.②⑤③④①⑥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句不超过18字)(6分)泰山鹅卵石有25亿年历史,饱浸日月精华和大自然的灵气。如果说泰山石刻是世界文化遗产,。泰山的杂岩由多种岩体融合渗透构成,因而各色条斑纵横交织。由于地球板块的运动,山岩崩裂产生许多棱角分明、大小不一的石块,经过山洪暴发,滚撞磨打,风化水冲,才。。上面各种岩体的纹理和色彩恣意纵横,勾勒出优美图案,没有其他赏石的矫情之感,而具有最大限度表达人生情感的张力。泰山鹅卵石是凝固之诗,风格豪放粗犷;是立体之画,风格原始野性。17.下面是语言现象的图示框架,请根据图示概述语言现象的基本特征,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50个字。(5分)六、写作(60分)18、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犹太人有句谚语:“你需要在口袋里经常放两张纸条,一张写的是‘我只是一颗尘埃’,另一张写着‘世界为我而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11-高一年级语文选拔性试题参考答案7、(1)少师虽然尊贵,还是都统制,倘若改变常礼,这是废弃军容。(关键词:虽、犹、傥,各1分,句意2分),赵不弃极力寻求郑刚中秘事告诉秦桧,秦桧假装召不弃回来,趁机召回刚中。(关键词:颇、阳、因,各1分,句意2分)8、答案:“宿”字的意思是“住宿(夜里睡觉)”,(1分)这里指花影像安睡在庭院中一样。(1分)巧用拟人的修辞(1分),形象生动地表现出茅亭夜间宁静的特点(1分)和月照花影的美好景象(1分)。9、答案:①通过对王昌龄隐居处环境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这处隐居地的喜爱。②“孤云”“松”“清光”等意象的运用,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王昌龄清高品格的敬慕之情。③尾联写诗人要辞别俗世,到西山与鸾鹤为侣,表达了自己归隐的志向。(每点2分)10、(1)余虽好修姱以(革几)羁兮,謇朝谇而夕替(2)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3)其叶沃若、其黄而陨11.(1)选E给3分选B给2分选A给1分,其余不得分【解析】C项不是动作描写,而是神态描写;D项并没有直接表现对亲情的呼唤,而是只是一种对亲情赞美;A项,这几处“我”对于二乐并没有赞美,只是理解、牵挂、怜悯。(2)①小说以“腊八雪”为背景,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是东北寒冬时节,对漫天飘落的雪花的描绘,写出了天气的寒冷,营造出了清冷气氛。(2分)②在寻找小狗途中,对“风中打抖的烟筒”和“变成高高的雪山的煤堆”等的描写,不仅渲染了一种严寒的气氛,同时也为下文二乐和狗崽被冻僵的情节做了铺垫,推动了故事情节,也暗示了小说的悲剧结局。(2分)③选取寒冷的腊八雪天为背景,使雪天环境的冰冷和小狗身上的温暖形成强烈的对比,暗示了小说的主题,引人深思。(2分)-11-观点二:情节不多余。①内容方面,小狗二乐不顾严寒送骨头,后勤部长不顾安危着单衣,都是不顾一切的舍己行为,两个故事内容上相辅相成,两者的形象相互映衬,使文章的内容更加充实。情节方面,先写“后勤部长冻僵”,为下文小狗二乐被冻僵做了铺垫。③主题方面,加上“后勤部长被冻僵”在看似悲凉的故事背后,让我看到了二乐与后勤部长行为的高尚,在天雪地中感受到了心灵震撼与温暖,升华了文章感情。12、(1)答D得3分,答B得2分,答E得1分。其它不得分。解析:E本文语言富有激情,并不犀利,也谈不上隽永。A、苛刻闻名的是傅雷。C、上海人爱胡兰成写的《今生今世》,但没有说爱胡兰成。(2)①张爱玲经过钟鸣鼎食,末落大家余晖氤氲浸染,常人没有经历过张爱玲那样的生活,写不出那样精致的颓废。②张爱玲的心灵敏感而早熟,洞彻人生世事。③张爱玲的文学天赋极高,她将自己的人生当成文学来写。(3)①褪去浮华,赏玩人生②以文为生,书写自己③自开自谢,特立独行④看透人生,自筑世界(答出3点即可)(4)①张爱玲看过人生的浮华苍凉后,恣意地生长,纵情地开放,最后从容的告别,尽情地享受生命的绚烂。②张爱玲纵情地用自己的笔写着属于自己的传奇,留下了“七巧、曼璐、聂传庆、川嫦、白流苏和范柳原”等文学形象。③张爱玲以自己平静而犀利的笔触书写了上世纪四十年代上海的浮华与奢靡,上海人至今引以为豪。④生活中的张爱玲爱坐电车、嗜衣如命、爱吃软而烂的食物、爱逛街,真真切切地爱过,放下过。张爱玲来过,还留下了深深的印痕。13、答案:B(南辕北辙:本想往南,而车却向北行。比喻行动跟目的相反。买椟还珠:买下匣子,而把匣子里的珍珠归还卖主。比喻没有眼光不识货,取舍不当。句中表达的是取舍不当这一意思,只能用“买椟还珠”。坚不可摧:非常坚固,摧毁不了。无坚不摧:没有任何坚固的东西不能摧毁,形容力量强大。根据<2>句语境可知,修饰“战斗堡垒”的只能是“坚不可摧”。如临深渊:像处于深渊的边缘一样。形容存有戒心,做事非常小心谨慎。如履薄冰:如同走在薄冰上一样。形容非常谨慎,小心翼翼的样子)14、答案:D(解析A、成分残缺,在“张冠李戴”后加上“的行为”。B、不合逻辑,“平均”后不能用约数。C、成分残缺。应为“对中国人民来说”。)15、答案:B(解析③⑥衔接紧密,指的是诗的外在美,可排除D项;①谈的是诗的内在美,与③⑥相对,形成转折,可知③⑥①应排在一起;排除A项;⑤④对照,衔接紧密,由此可确定答案为B项。)16、(1)那么泰山鹅卵石便是世界自然遗产。(2分)(2)渐渐形成今日浑圆的卵石(2分)(3)泰山鹅卵石还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特质。(2分)(意思对即可)17.听说是前提,读写是基础;听和读是接受信息,说和写是发表信息;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前两个分句各2分,后一分句1分。)18、立意角度点拨:立意1:自信与谦卑——一个人既要自信,又要具有谦卑的品格,自信让人更好地走向世界、创造世界,谦卑让人拥有美好的心灵。立意2:渺小与伟大——一个人在宇宙中、在历史长河中是十分渺小的,渺小得如一颗尘埃,但又是伟大的,可以创造不平凡的事业。我们要尽己所能,在短暂的人生旅程中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立意3:认识自己——-11-犹太人在口袋里经常放两张纸条,告诫自己要正确认识自我,一方面要看到自己的潜能,另一方面也要意识到自身不足。只有正确认识自己,才能扬长避短,占领人生的制高点。(其它立意合理亦可)写作导引材料的主要信息是两句话:“我只是一颗尘埃”是说自己渺小,要以谦卑的心态去看待万事万物;“世界为我而造”是说自己伟大,“我”能够主宰世界。这两句话既有区别,又有内在联系,因此这则材料的思辨性很强。综合两方面意思,人需要自信,也需要谦卑和有所敬畏。参考译文:刚中上奏免除四川杂税,皇上听从了。当时郑刚中在于阶、成二州营田,到秦州边界,共三千多顷,年收入十八万斛。以前,川口屯兵十万,分别隶属三大将,刚中请求分利州为东、西路,众副将兼任安抚使的都罢免,皇上采纳了他的建议。解除夔路酒禁,恢复利州钱监为绍兴监。秦桧恼怒郑刚中在四川独断专行,命令侍御史汪勃上奏设置四川财赋总领官,任命赵不弃担任,不属宣抚司。赵不弃将文书送到宣抚司,郑刚中大怒,从此有了嫌隙。赵不弃极力寻求郑刚中秘事告诉秦桧,秦桧假装召不弃回来,趁机召回刚中。刚中对人说:“孤独危险的迹象,唯有依赖皇上知道了。“秦桧听说后更加恼怒,于是罢免他,责降桂阳军居住;再降为濠州团练服副使,安置复州处分;再移到封州,去世。-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