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一中2022——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模块考试高三物理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共48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共52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8~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与地面发生碰撞,反弹后速度大小与落地速度大小相等。若从释放小球时开始计时,且不计小球与地面发生碰撞的时间,则小球运动的速度图线可能是图中的2.如图,A、B两球质量相等,光滑斜面的倾角为θ。图甲中A、B两球用轻弹簧相连,图乙中A、B两球用轻杆相连.系统静止时,挡板C与斜面垂直,弹簧、轻杆均与斜面平行.在突然撤去挡板的瞬间()A.两图中两球加速度均为gsinθB.两图中A球的加速度均为零C.图甲中B球的加速度是为2gsinθD.图乙中B球的加速度为零10\n3.如图所示,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的斜劈A,底面靠在粗糙的竖直墙面上,力F通过球心水平作用在光滑球B上,系统处于静止状态。当力F增大时,系统仍保持静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增大B.墙对A的弹力一定减小C.A对B的弹力一定增大D.B对地的压力不变4.一对等量正点电荷电场的电场线(实线)和等势线(虚线)如图所示,图中A、B两点电场强度分别是EA、EB,电势分别是ΦA、ΦB,负电荷q在A、B时的电势能分别是EPA、EPB,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EA>EB,ΦA>ΦB,EPA<EPBB.EA>EB,ΦA<ΦB,EPA<EPBC.EA<EB,ΦA>ΦB,EPA>EPBD.EA<EB,ΦA<ΦB,EPA>EPB5.一带负电的粒子只在电场力作用下沿x轴正向运动,其电势能E随位移x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0~x2段是对称的曲线,~段是直线,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x2x1OxEx3A.处电场强度为零B.、、处电势、、的关系为>>C.粒子在0~段做匀变速运动,~段做匀速直线运动;D.~段是匀强电场。6.如图所示,质量为M,长度为L的小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为m的小物块,放在小车的最左端,现用一水平力F作用在小物块上,小物块与小车之间的摩擦力为f,经过一段时间小车运动的位移为x,小物块刚好滑到小车的右端,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此时物块的动能为F(x+L)B.此时小车的动能为fxC.这一过程中,物块和小车增加的机械能为Fx-fLD.这一过程中,因摩擦而产生的热量为fx7.今年7月23日凌晨,美国宇航局(NASA)发布消息称其天文学家们发现了迄今“最接近另一个地球”的系外行星,因为围绕恒星Kepler452运行,这颗系外行星编号为Kepler10\n452b,其直径约为地球的1.6倍,与恒星之间的距离与日地间的距离(太阳和地球间的距离)相近,其表面可能存在液态水,适合人类生存。设Kepler452b在绕恒星Kepler452圆形轨道运行周期为T1,宇宙飞船在地球表面附近圆形轨道匀速率运行的周期为T2,恒星Kepler452质量与地球质量之比为p,Kepler452b绕恒星Kepler452的轨道半径与地球半径之比为q,则T1、T2之比为A.B.C.D.8.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速度匀速行驶,发动机功率为P,牵引力为F0,t1时刻,司机减小了油门,使汽车的功率立即减小一半,并保持该功率继续行驶,到t2时刻,汽车又恢复了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能正确表示这一过程中汽车牵引力F随时间t、速度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是9.如图所示,真空中两虚线圆为以O为圆心的同心圆,分别于坐标轴交于abcd、efgh;在ac两点固定两个等量点电荷+Q,bd两点固定两个等量点电荷-Q。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g、f两点的电场强度相同B.e、h两点的电势相同C.将质子从e移到o电场力一直做正功D.将质子从o移到f电场力一直做正功10.如图所示,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与质量为m、套在粗糙竖直固定杆A处的圆环相连,弹簧水平且处于原长。圆环从A处由静止开始下滑,经过B处的速度最大,到达C处的速度为零,AC=h。若圆环在C处获得一竖直向上的速度v,则恰好能回到A点;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之内,重力加速度为g,则圆环A.下滑过程中,加速度一直减小B.下滑过程中,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10\nC.下滑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功为D.在C处,弹簧的弹性势能为11.如图甲所示,一轻质弹簧的下端固定在水平面上,上端叠放两个质量均为m的物体A、B(B物体与弹簧连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初始时两物体处于静止状态。现用竖直向上的拉力F用在物体A上,使物体A开始向上做加速度为a的匀加速运动,测得两个物体的v—t图象如图乙所示(重力加速度为g),则A.施加外力前,弹簧的形变量为2mg/kB.外力F施加的瞬间,AB间的弹力大小为m(g-a)C.AB在t1时刻分离,此时弹簧弹力恰好为零D.弹簧恢复到原长时,物体B的速度达到最大值12.如图所示,滑块A、B的质量均为m,A套在固定竖直杆上,A、B通过转轴用长度为L的刚性轻杆连接,B放在水平面上并靠着竖直杆,A、B均静止。由于微小的扰动,B开始沿水平面向右运动。不计一切摩擦,滑块A、B视为质点。在A下滑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B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B.在A落地之前A的速度一直大于B的速度C.A运动到最低点时的速度为D.当A的机械能最小时,B对水平面的压力大小为mg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注意事项: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题目所指示的答题区域内作答,答在试题卷上无效。二、实验题(共2小题,13小题每空2分,14小题每空3分,共15分)13.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部分实验步骤如下,请完成有关内容:①将一根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贴有白纸的竖直平整木板上,另一端拴上两根细线;②10\n在其中一根细线挂上5个质量相等的钩码,使橡皮筋拉伸,如图甲所示,记下细线结点的位置O、细线的方向和钩码个数;③将步骤②中的钩码取下,分别在两根细线上挂上4个和3个质量相等的钩码,用两光滑硬棒B、C使两细线互成角度,如图乙所示,调整B、C的位置,使_______,记录_________;(2)如果“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得到验证,那么图乙中cosα:cosβ=__________.14.“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实验时小刚同学将长木板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并利用安装在小车上的拉力传感器测出细线的拉力,保持小车的质量不变,通过改变钩码的个数,得到多组数据,从而确定小车加速度a与细线拉力F的关系。(1)图乙中符合小刚的实验结果的是____(2)小丽同学做该实验时,拉力传感器出现了故障。为此,小丽同学移走拉力传感器,保持小车的质量不变,并改进了小刚实验操作中的不足之处。用所挂钩码的重力表示细线的拉力F,则小丽同学得到的图象可能是乙图中____;(3)小森同学为得到类似乙图中的A图,在教师的指导下,对小丽同学的做法进行如下改进:称出小车质量M、所有钩码的总质量m,先挂上所有钩码,多次实验,依次将钩码摘下,并把每次摘下的钩码都放在小车上,仍用F表示所挂钩码的重力,画出a-F图,则图线的斜率k=____。(用题中给出的字母表示)三、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其中15题10分,16题13分,17题14分,共37分。解题要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有数据计算的题目,还应计算出最后结果,只有最后答案的不得分)15.舰载战斗机在运动航母上降落,风险之高,难度之大,一向被喻为“刀尖上的舞蹈”。舰10\n载战斗机的降落可简化为下列物理模型:时速为300km/h的舰载机在航母阻拦系统的帮助下做匀减速运动100m后安全停下。而以时速为250km/h的普通战斗机在机场上降落需滑行1000m。g取10m/s2.试求:(1)舰载机和普通战斗机降落时的加速度大小之比。(2)舰载机飞行员在航母上降落时所受的水平方向的作用力与其自身的体重之比。16.如图,传送带AB水平部分长度L1=l0m,长L2=5m的水平面BC紧密相切传送带AB于B点,水平面的右端C点平滑连接一竖直面内固定的光滑半圆轨道,半圆轨道的半径R=0.5m。传送带始终以V0=6m/s的速度沿顺时针方向运转。一质量m=0.1kg的小滑块无初速的放到传送带的A端,滑块经过C点滑上光滑半圆轨道,已知滑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滑块与水平面BC间的动摩擦因数。取g=10m/s2。求:(1)滑块在传送带AB上运动产生的热量。(2)滑块经过C点时对半圆轨道的压力大小。(3)滑块离开半圆轨道最高点抛出落到水平面BC上的位置与C点间的距离S(结果可保留根号)。10\n17.如图所示,质量MA=2m的直杆A悬于离地面很高处,杆A上套有质量MB=m的小环B。将小环B由静止释放,环做加速度a=3/4g的匀加速运动。经过时间t后,将杆A上方的细线剪断,杆A开始下落。杆A足够长,环B始终未脱离杆A,不计空气阻力,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求:(1)杆A刚下落时的加速度a';(2)在小环B下落的整个过程中,环B对杆A所做的功W;(3)在小环B下落的整个过程中,系统产生的热量Q。10\n高三物理期中考试参考答案1.D2.C3.C4.A5.C6.B7.D8.AD9.BCD10.BC11.AB12.ACD13.(1)结点到达相同的位置记录钩码的个数及对应的细线(拉力)的方向(2)3:414.(1)B(3分)(2)C(3分)(3)(3分)15【解析】(1)设舰载机和普通战斗机降落时加速度大小分别为,根据运动学公式:(2分)得:(2分)解得:(1分)(2)对舰载机分析:(1分)设飞行员质量为所受作用力为.由牛顿运动定律:(2分)解得:(1分)故舰载机飞行员在航母上降落时所受的作用力与其自身的体重之比(1分)10\n17.解析:(1)(5分)对物体B 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1分) 解得:(1分)剪断绳后B的加速度不变仍为(1分)对物体A(1分),解得:(1分)(2)(7分)当A下落t时间时,v=vA=vB,A、B相对静止无摩擦力存在(1分)(1分)(1分)10\nA下落的高度(1分)(2分)B对A做的功(1分)(3)(6分)B下落的高度(1分)(2分)小环B相对A的位移:=(1分)下落过程中,系统生成的热量Q=(2分)方法二:由能量守恒定律可得:(1分)解得:系统生成的热量Q=(2分)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