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第一中学2022-2022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模块考试试题相对原子质量H1O16C12N14Cl35.5Na23Mg24Cu64Zn65第Ⅰ卷(选择题48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60分)1.进行化学实验必须注意安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实验室发生火灾,不应立即打开门窗或排风扇通风透气B.不慎将碱液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溶液C.过滤时,用玻璃棒搅动漏斗内液体,使之过滤完全D.洒在桌面上的酒精燃烧,立即用湿抹布盖灭2.以下分离混合物的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蒸发时,蒸发皿内所盛液体不超过蒸发皿容积的B.用四氯化碳萃取碘水中的碘,分液时四氯化碳碘溶液从上口倒出C.蒸发结晶时,不能直接蒸干液体,最后少量液体用余热蒸干D.蒸馏时,要在烧瓶中加入几粒碎瓷片3.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口进气可收集B. 称量固体C. 液体加热D. 量取液体4.下列有关物质的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摩尔是国际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B.1molFeCl3完全转化为Fe(OH)3胶体后生成NA个胶体粒子8\nC.NaCl的摩尔质量是D.常温下,18gH2O中含有的分子个数一定为NA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体摩尔体积就是B.非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不可能为C.标准状况下任何物质都含有约个分子D.和的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2.等体积的两容器内,一个盛,另一个盛,若容器内温度、压强相同,则两容器内所盛气体比较,结论一定不正确的是 A.分子个数比为1:1B.原子个数比为5:4C.质量比为17:16D.密度之比为16:173.有关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100mL该溶液中含有Na+B.1L该溶液中含有NaOH 0.4gC.从1L该溶液中取出100mL,所取出的NaOH溶液的浓度为D.在1L水中溶解4g NaOH即可配制得溶液4.常温下20滴水为1mL,水的密度为,每滴水含有a个水分子,则阿伏德罗常数可表示为 A.aB.2aC.18aD.360a5.为了配制溶液,其中有下列几个操作:用纸盛载进行称量;选刚用蒸馏水洗净的100mL容量瓶进行配制;在烧杯里刚好完全溶解,立即把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和玻璃棒两次,洗涤液都移入容量瓶;使蒸馏水沿着玻璃棒注入容量瓶,直到溶液的凹液面恰好跟刻度相切。其中操作错误的是 A.B.C.D.6.下列物质的分类合理的是 A.酸性氧化物:、、、COB.碱:烧碱、纯碱、苛性钾、碱石灰8\nC.混合物:盐酸、空气、氨水、氢氧化铁胶体D.盐类物质一定含有金属阳离子1.下列对于胶体说法错误的是A.用丁达尔效应区别溶液与胶体B.胶体带正电,溶液呈电中性C.橄榄油与水混合形成的液体,不能发生丁达尔效应D.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是分散质粒子直径在2.下列说法正确的一组是 不溶于水的盐、等都是非电解质和HCl都是化合物又是电解质所有酸中氢离子浓度都是盐酸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一定大于醋酸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电解质溶液导电的原因是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熔融的电解质不一定能导电.A.B.C.只有D.只有3.在无色、碱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A.、、、B.、、、C.、、、Mg2+D.、、、4.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铜片投入稀硫酸中:Cu+2H+=Cu2+H2↑B.氢氧化铝含片中和胃酸过多:C.将过量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D.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5.下列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还原剂失去电子变成还原产物B.物质在反应中失去了电子,此物质中的某一元素化合价降低C.氧化剂是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8\nD.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是还原反应1.常做生氢剂,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是还原剂B.转移1mol电子时生成的体积为C.得电子和失电子的原子个数比为2:1D.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2.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但水既不作氧化剂,又不作还原剂的是 A.B.C.D.3.24mL浓度为的溶液恰好与10mL某浓度的溶液完全反应已知被氧化为,且元素Cr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为价,则原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B.C.D.4.甲、乙、丙、丁四种易溶于水的物质,分别由K+、Ba2+、Mg2+、H+、OH-、Cl-、CO32-、SO42-中的不同阳离子和阴离子各一种组成,己知:①将甲溶液分别与其他三种物质的溶液混合,均有白色沉淀生成;②0.lmol/L乙溶液中c(H+)>0.lmol/L;③向丙溶液中滴入AgNO3溶液有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生成。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A.甲溶液含有Ba2+B.乙溶液含有SO42-C.丙溶液含有Cl-D.丁溶液含有Mg2+5.有下列三个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中的氧化产物分别是、、B.根据以上方程式可以得到氧化性:C.在反应中当1 mol 参加反应时,2 mol HCl被氧化D.可以推理得到8\n第Ⅱ卷(非选择题40分)1.(10分)(I)、以下关于化学实验中“先与后”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蒸馏时,先点燃酒精灯,再通冷凝水实验室制取某气体时,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后装药品分液时,先打开分液漏斗上口的塞子,后打开分液漏斗的下端活塞还原CuO实验时,先点燃酒精灯后检验气体纯度使用托盘天平称物质质量时,先放质量较小的砝码,后放质量较大的砝码蒸馏时加热一段时间,发现忘记加沸石,应迅速补加沸石后继续加热(II)某同学配制100mL4.6mol/L的稀硫酸。(1)配制溶液时,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①称量或量取②计算③溶解或稀释④摇匀⑤转移洗涤⑥定容⑦冷却其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用量筒量取一定量的浓硫酸,小心地倒入盛有少量水的烧杯中,搅拌均匀,待冷却至室温后转移到容量瓶中,用少量的水将烧杯等仪器洗涤2~3次,每次洗涤液也转移到容量瓶中,然后小心地向容量瓶加入水至刻度线定容,塞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①实验所用的玻璃仪器除烧杯、量筒、玻璃棒和胶头滴管外还有_________;②若用98%(密度为1.84g/cm3)的浓硫酸,应用量筒量取浓硫酸的体积为___mL,③下列实验操作会造成所配稀硫酸的浓度偏低的是______。A.忘记将洗涤液转移至容量瓶中B.量取浓硫酸时,仰视量筒。C.容量瓶的内壁附有水珠而未进行干燥处理D.定容时,俯视容量瓶的刻度线22.(12分)(1)现有下列10种物质:空气 铝 盐酸 氨水 液态醋酸。请用序号填空: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可以导电的有______。(2)制备Fe(OH)3胶体的化学方程式为;向新制的Fe(OH)3胶体中滴加稀硫酸,现象为先出现棕红色沉淀,后沉淀消失,原因为_ __。(3)已知:CO2+Ca(OH)2=CaCO3↓+H2O,CaCO3+CO2+H2O=Ca(HCO3)2,且Ca(HCO3)2易溶于水。8\n试根据如图所示装置回答下列问题:(1)通入CO2以后,下列四个图中,________(填字母)能比较准确地反映出溶液的导电能力和通入CO2气体量的关系(x轴表示CO2通入的量,y轴表示导电能力)。(2)若继续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3.(10分)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Mg2+、Ba2+、Cu2+、Fe2+、NO3-、HCO3-中的一种或几种离子。为确定其成分,进行以下实验:实验1:取l0mL无色溶液,滴加适量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实验2:另取l0mL无色溶液,加入足量的Na2SO4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实验3:将实验l后的溶液于锥形瓶中,向锥形瓶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滴加过程中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不做任何实验就可以肯定原溶液中不存在的两种离子,其氧化性___>___(填写离子符号),能说明上述结论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2)原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3中,图像中AB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3)根据图像计算原溶液中Mg2+的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_______mol/L。24.(8分)根据反应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回答下列问题:8\n(1)还原剂是________(填写化学式,下同),还原产物是________。(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3)请用双线桥表示该化学方程式的电子转移情况_______________。(4)当有2molHNO3被还原时,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为________________个。8\n1-20CBCDDCADCCBCDCCDBDDC21.(10分)(I)(II)(1).②①③⑦⑤⑥④(2).10mL容量瓶25.0ABΔ22.(12分)(1) (2) FeCl3+3H2O = Fe(OH)3(胶体)+3HCl硫酸是电解质,向胶体中滴加电解质溶液,Fe(OH)3胶体发生凝聚,继续滴加聚沉的Fe(OH)3与稀硫酸反应,又溶解。(3)BCa2++2OH-+2HCO3-=CaCO3↓+2H2O+CO32-23.(10分)(1).Cu2+Fe2+Cu2++Fe=Fe2++Cu(2).Mg2+、Ba2+、NO3-(3).Mg2++2OH-=Mg(OH)2(4).2mol/L24.(8分)(1).Cu(1分)NO(1分)(2).3Cu+2NO3-+8H+=3Cu2++2NO↑+4H2O(3).(4).3.612×1024(或6NA)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