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市葛洲坝中学2022-2022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试卷化学试题考试时间:2022年11月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Mg-24S-32Cl-35.5K-39Mn-55Fe-56Cu-64Zn-65I-127第Ⅰ卷(共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10题每题2分,11~20题每题3分)1.化学与能源开发、环境保护、生产生活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开发利用生物质能是缓解能源紧缺的唯一途径B.将废旧电池深埋,可以避免其中的重金属污染C.“地沟油”对人体的危害极大,严禁用做食用油D.风能、氢能、核能和天然气均属于可再生的新能源2.常温,将100mL0.001mol/L的盐酸和50mLPH=3的硫酸溶液混合,所得溶液的PH为(混合过程溶液体积的变化忽略不计)()A.2.7B.3.0C.4.5D.3.33.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条件下,1molN2与足量的氢气反应合成氨,转移的电子数为6NAB.常温常压下,4.6g的NO2和N2O4混合物中,含原子总数为0.3NAC.1.0L1.0mol/LH2SO3水溶液中含有的氢离子数为2NAD.1.0LPH=13的氢氧化钡溶液中(常温)OH-的数目为0.2NA4.其它条件一定时,升高温度,下列数据不一定增大的是( )A.化学反应速率vB.反应物活化分子百分数C.化学平衡常数KD.水的离子积常数KW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氯化钠溶液在电流作用下电离成钠离子和氯离子B.强电解质溶液不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强C.盐酸、氢氧化钠、硫酸钡和氧化铝一定是强电解质D.强、弱电解质的导电性由溶液中溶质的浓度决定6.在密闭容器中的一定量混合气体发生反应,xA(g)+yB(g)zC(g),平衡时测得A的浓度为0.50mol/L,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的容积扩大到原来的2倍,再平衡时,测得A的浓度降低为0.30mol/L,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x+y<zB.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B的转化率增大D.C的体积分数降低7.常温下,将0.lmol/L醋酸溶液加水稀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中c(H+)和c(OH-)都减小B.溶液中c(H+)增大C.醋酸电离平衡常数增大D.溶液的pH增大8.下列反应方程式表示正确的是( )A.酸碱中和反应的离子方程式都可表示为:OH-+H+==H2OB.NaHCO3在水溶液中电离过程:NaHCO3CO32-++Na+C.氯化铁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3SCN-+Fe3+==Fe(SCN)3↓D.酸化的淀粉KI溶液放置于空气中变蓝:4H++4I-+O2==2I2+2H2O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常温下,反应C(s)+CO2(g)=2CO(g)不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H>05\nB.吸热反应必须加热才能发生,而放热反应可以不加热就能发生C.使用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改变反应的反应热,从而加快反应D.熵变(ΔS)大于零、焓变(ΔH)小于零的反应在任何条件下都一定能发生。10.下列有关中和滴定的操作:①用标准液润洗滴定管;②往滴定管内注入标准溶液,排气泡并调零;③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④滴定;⑤滴加2-3滴指示剂于锥形瓶的待测液中;⑥用水洗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③⑥①②⑤④ B.⑤①②⑥④③C.⑤④③②①⑥D.③①②④⑤⑥11.对于可逆反应:mA(g)+nB(g)xC(g)+yD(s)ΔH=?,在不同温度及压强(P1,P2)条件下,反应物A的转化率如下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ΔH>0,m+n>x+yB.ΔH<0,m+n>x+yC.ΔH<0,m+n>xD.ΔH>0,m+n<x12.常温时,以下4种溶液pH最小的是( )A.0.02mol/L醋酸溶液与等体积的水混合B.0.02mol/L醋酸与0.02mol/L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液C.0.03mol/L醋酸与0.01mol/L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液D.pH=2的盐酸与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液13.相同条件下,用pH均为13的氢氧化钠和氨水,分别中和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硫酸溶液,当硫酸溶液恰好被完全中和时,消耗氢氧化钠和氨水的体积分别为Vl和V2,则Vl和V2的关系正确的是( )A.V1>V2B.V1<V2C.V1=V2D.V1≤V214.某温度下,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X、Y、Z、W四种气体的初始浓度和平衡浓度如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物质XYZW初始浓度/mol·L-10.50.600平衡浓度/mol·L-10.10.10.40.6A.反应达到平衡时,X的转化率为80%B.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X(g)+5Y(g)4Z(g)+6W(g)C.增大压强,反应的平衡常数不变,但X的转化率增大D.其它条件不变,若增大Y的起始浓度,X的转化率增大15.下列对有关化学反应过程或实验现象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A.Fe(OH)3胶体中加入Na2SO4溶液后有红褐色沉淀生成,说明胶体是很不稳定的分散系B.H2S能与CuSO4溶液反应生成H2SO4,说明氢硫酸的酸性比硫酸强C.向淀粉碘化钾溶液中加入双氧水,溶液变为蓝色,说明过氧化氢的氧化性强于I2D.向滴有酚酞的Na2CO3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溶液褪色,说明BaCl2溶液有酸性16.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实验室常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B.工业合成氨控制温度在较高温度(500℃)进行C.在浓氨水中加入烧碱可用于实验室快速生氨D.工业上将二氧化硫转化为三氧化硫常通入过量空气17.下列大小关系的比较错误的是( )A.PH相同的盐酸和醋酸加水稀释相同倍数后,PH前者大于后者;5\nB.等质量的固态硫与硫蒸汽完全燃烧的反应热(ΔH),前者大于后者;C.温度、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2NO2N2O4反应达到平衡,再充入N2O4气体,NO2的转化率前者大于后者;D.在相同条件下,2molH2和1molO2的能量的总和一定大于2mol水的能量的总和。18.有下列物质:①NaOH固体;②浓硫酸;③NH4NO3晶体;④CaO固体。现将它们分别装入有水的锥形瓶里,立即塞紧带U形管的塞子,发现U形管内的滴有红墨水的水面呈形如右图所示状态,判断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19.已知有热化学方程式:SO2(g)+1/2O2(g)SO3(g)△H=-98.32kJ/mol现有4molSO2参加反应,当放出314.3kJ热量时,SO2的转化率最接近于( )A.40%B.50%C.80%D.90%20.常温下在水中加入下列物质,不会破坏水的电离平衡的是( ) A.通入SO2气体B.加入硫酸氢钠固体C.加入金属钠D.加入蔗糖第Ⅱ卷(共50分)二、填空题(50分)21.(10分)用化学用语完成以下各题:(1)硫化氢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2)已知通常状况下,1.6g甲烷完全燃烧放出89.03kJ的热量,表示甲烷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3)通常状况,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4)工业上采用合适的条件合成氨,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5)用CO可以合成甲醇。已知:CH3OH(g)+O2(g)===CO2(g)+2H2O(l)ΔH=-764.6kJ·mol-1CO(g)+O2(g)===CO2(g)ΔH=-283.0kJ·mol-1H2(g)+O2(g)===H2O(l)ΔH=-285.8kJ·mol-1则CO(g)与H2(g)合成CH3OH(g)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2.(10分)(1)0.010mol/L的HCN(aq)与0.010mol/LNaCN(aq)等体积混合,已知该混合溶液中c(Na+)>c(CN-),则溶液中c(OH-)c(H+)(用“>、<、=”符号填空)。(2)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HCl(aq)、H2SO4(aq)、CH3COOH(aq)各100mL,①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是溶液②分别与同样的锌粒反应,开始时反应速率最快的是溶液(写名称)。(3)某温度下,纯水中的c(H+)=2.0×10-6mol/L,则此时PH=3的硫酸溶液中,c(OH-)=,水电离的H+的物质的量浓度是。23.(16分)向某密闭容器中加入0.30molA、0.10molC和一定量的B三种气体,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1所示.如图2为t2时刻后改变容器中条件,平衡体系中5\n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且四个阶段都各只改变一种条件,所改变的条件均不同.已知t3~t4阶段为使用催化剂.图1图2(1)若t1=20s,则t0~t1阶段以C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v(C)= ;t4~t5阶段改变的条件为 ;(t0为坐标原点)(2)若t2~t3阶段,C的体积分数在不断地变小,则此阶段v(正) v(逆)(填“>”、“=”、“<”);t3~t4的平衡常数K= 。(3)t5~t6阶段改变的条件为 ;B的起始物质的量为 ;(4)t1达到平衡后,若保持容器温度和体积不变,再向容器中加入0.08molA,0.2molC,则平衡 (填“向正反应方向”、“向逆反应方向”或“不”)移动.(5)在温度和容积不变条件下,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的依据是 A.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B.反应体系的总压强不变C.生成2molC的同时生成3molAD.2v生成(A)=3v生成(C)24.(14分)草酸(H2C2O4)存在于自然界的植物中,其K1=5.4×10-2,,K2=5.4×10-5,具有还原性,溶于水,溶液有酸性,为测定某H2C2O4溶液的浓度,取该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稀H2SO4后,用浓度为cmol/LKMnO4标准溶液滴定.滴定原理为:2KMnO4+5H2C2O4+3H2SO4=K2SO4+10CO2↑+2MnSO4+8H2O(1)滴定管在使用之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 ,滴定时,KMnO4溶液应装在 (填“酸式滴定管”或“碱式滴定管”)中,达到滴定终点时的现象为 .(2)如图表示50mL滴定管中液面的位置,若A与C刻度间相差1mL,C处的刻度为20,滴定管中液面读数应为 mL,此时滴定管中液体的体积 30.60mL.(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为了减小实验误差,该同学一共进行了三次实验,假设每次所取H2C2O4溶液体积均为VmL,三次实验结果记录如下:实验次数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消耗KMnO4溶液体积/mL22.3224.3924.41从上表可以看出,第一次实验中记录消耗KMnO4溶液的体积明显少于后两次,其原因可能是_ A.实验结束时俯视刻度线读取滴定终点时KMnO4溶液的体积B.滴定前滴定管尖嘴有气泡,滴定结束无气泡C.第一次滴定盛装标准液的滴定管装液前用蒸馏水清洗过后,未用标准液润洗.D.第一次滴定用的锥形瓶用待装液润洗过,后两次未润洗,E.滴加KMnO4溶液过快,未充分振荡,刚看到溶液变色,立刻停止滴定(4)根据所给数据,写出H2C2O4的物质的量浓度的表达式(必须化简):C= .(5)请你一个设计简单实验证明草酸的酸性强于碳酸,实验操作及现象是 。5\n宜昌市枝江一中2022-2022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化学试题答案题号12345678910答案CBBCBDDDAA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CAACCBCBCD21、(10分,每个小题2分)(1)H2SH++HS-HS-H++S2-(未写第二步,不扣分)(2)CH4(g)+2O2(g)===CO2(g)+2H2O(l)ΔH=-890.3KJ/mol(3)1/2H2SO4(aq)+NaOH(aq)===1/2Na2SO4(aq)+H2O(l)ΔH=-57.3KJ/mol高温高压催化剂(4)N2+3H22NH3(无条件:高温、高压、催化剂无分;用“===”无分)(5)CO(g)+2H2(g)===CH3OH(g)ΔH=-90.0KJ/mol22、(10分,每个空2分)(1)>(2)醋酸、硫酸(写化学式无分)(3)4×10-9mol/L、4×10-9mol/L(无单位无分)23、(16分,每个空2分)(1)0.003mol•L﹣1•s-1、减小压强、或增大体积(2)<、2.8(3)升高温度、0.04mol(漏写单位无分)(4)向正反应方向(5)CD(漏写扣一分)24、(14分,除2个空外每个空2分)(1)检查是否漏液(1分)、酸式滴定管(1分)、当滴入一滴KMnO4溶液恰好由无色变成紫色(或红色)且半分钟不褪色(2)19.40 , 大于 (写“>”号无分)(3)AE(漏写扣一分)(4)61c/vmol/L(漏写单位无分)(5)取少量的NaHCO3于试管中,加入草酸溶液,有气泡产生。(无现象扣一分)(其它合理答案酌情给分)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