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毛坦厂中学2022-2022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70分,每小题2分)10月17日北京时间7时30分,搭载着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一运载火箭在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19日6时30分与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二个空间实验室天宫二号成功实现自动交会对接。经33天太空遨游后,于11月19日返回祖国。读下左图回答1—2题。1.下列属于天体的是()A.将要发射的神舟十一号飞船B.落在俄罗斯境内的陨石C.正在交会对接的天宫二号实验室D.分离后的火箭2.“神舟十一号”发射时,下列现象可能出现的是()A.地球自转速度正在变慢B.地球自转速度正在加快C.地球公转速度正在变慢D.地球公转速度正在加快2022年9月25日,有着“超级天眼”之称的全球最大球面射电望远镜在贵州平塘的喀斯特洼坑大窝凼中落成启用(如右上图)。“天眼”探测范围可到达目前人类可知的宇宙边缘,对探索地外文明具有重要意义。据此完成3—4题。3.该望远镜可探测到的最高级别天体系统为()A.太阳系B.银河系C.河外星系D.总星系4.科学家们致力于在宇宙中寻找与地球相似的天体,有着适合生命存在的条件,如()①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②有固体表面③有昼夜更替现象④距恒星较近,表面温度较高⑤有液态水A.①③B.②④C.④⑤D.①⑤突然迸发的巨大火舌掀起一场夹杂着电磁辐射、高能粒子流等剧烈变化的太阳风暴。转瞬间,人们手机信号消失、电台里的歌声被噪音替代。据此完成5—7题。5.发生这一现象能量主要来源于太阳的()A.光球层B.色球层C.日冕层D.太阳内部9\n6.该太阳活动对地球带来的影响可能还有()A.全球出现大面积停电B.全球许多国家出现强烈地震C.我国东北地区上空出现极光D.指南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7.如果2022—2022年是太阳活动强烈的时段,上一个活动强烈时段约是()A.2000—2022年B.2022—2023年C.2022—2022年D.2087—2088年8.昼夜交替的周期是()①1个恒星日 ②1个太阳日③23小时56分4秒 ④24小时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9.下面各图中,画法正确的是()ABCD10.金安中学后山观光塔塔顶与下方教学楼前操场地面相比()A.操场自转的线速度大B.两地自转的角速度相同C.观光塔自转的角速度大D.两地自转的线速度相同11.关于地球运动速度的描述,正确的是()①地球自转的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②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各处都相等③地球公转的速度是均匀分布的④地球公转的线速度和角速度都是7月初最慢,1月初最快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12.下图中,正确表示地球绕日公转示意图的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13.读“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关于图中各圈层的正确叙述是()9\nA、地球外部圈层由A,B,C三部分组成,其中C为生物圈B、地球内部圈层由E,F,G三部分组成,其中G为地核C、D,E合为岩石圈D、E,F合为岩石圈读火山景观图和地球的内部圏层结构图,回答14~15各题。14.从火山口喷发出的炽热岩浆一般来源于()A.①圈层B.②圈层C.③圈层D.④圈层15.下列关于地球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圈层的厚度海洋较陆地大B.②圈层横波不能通过C.③圈层最可能为液态D.④圈层的温度、压力和密度都较小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16~17题。16.“高处不胜寒”说明低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是()A.a辐射 B.b辐射C.c辐射D.d辐射17.“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与诗句中“秋阴不散”导致“霜飞晚”密切相关的是()9\nA.a辐射B.b辐射C.c辐射D.d辐射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一种形式,读图回答18—19题。18.关于左图的判断正确的是()①a处气流上升②b处气流下沉③乙处高空为高压④甲处近地面为低压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9.右图所示的海陆热力环流现象通常出现在()A.白天B.夜间C.夏季D.秋季下图中曲线表示近地面的等压面。读图,回答20~21题。20.图示状态下,有关三地气温和气压的比较,正确的是()A.在近地面同一高度上,林地气压高于裸地B.在近地面同一高度上,水库气压最高C.在近地面同一高度上,林地气温高于裸地D.在近地面同一高度上,水库气温最低21.下列有关此图近地面气流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由水库流向裸地B.由水库流向林地C.由裸地流向水库再流向林地D.分别由裸地和林地流向水库读下图,完成22~23题。22.图中正确指示北半球近地面风向的是()A.AB.BC.CD.D9\n23.从图示来看()A.水平气压梯度力不影响风速B.地转偏向力只改变风速C.高空大气运动受摩擦力作用不明显D.摩擦力只影响风速,不影响风向24.下列四幅等压线图中,P点所在位置风力最大的是()下左图为亚欧大陆东部某季节大气运动示意图。读图,完成25题。25.图示季节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天气状况可能是()A.阴雨连绵的梅雨天气B.炎热干燥的伏旱天气C.受强冷空气的影响D.受副热带高气压的影响上右图中箭头表示地球的自转方向,表示气压带,表示风带,据此完成26-27题。26.图中字母a所表示的气压带是()A.赤道低气压带B.副热带高气压带C.副极地低气压带D.极地高气压带27.图中字母b所示风带的风向是()A.东北风B.东南风C.西北风D.西南风读地球近地面主要风带示意图,回答28-29题。9\n28.表示南半球信风带的是()A.①B.②C.③D.④29.下图为三圈环流的局部图,图中甲、乙两风带分别对应的是()A.甲-①,乙-②B.甲-③,乙-④C.甲-②,乙-④D.甲-①,乙-③当副热带高气压带被亚欧大陆的气压中心切断时,回答30—31题。30.全国名校六安市毛坦厂中学(位于东亚季风区)及印度孟买港的风向分别为()A.西南风;东南风B.西北风;东北风C.西南风;东北风D.东南风;西南风31.下列古诗中,描述我国该季节气候特征的是()A.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B.仲夏哭夜短,开轩纳微凉C.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D.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下图为气压带、风带移动规律模式,据此完成32—33题。32.甲图中各纬度带的气流运动,说法正确的是()A.0°~10°盛行西北风B.10°~20°盛行东南风C.20°~30°主要盛行上升气流D.30°~40°盛行西南风33.下列各图与上图中P点气候特征相匹配的是()9\n分析下图所示的地理现象,完成34~35题。34.图中反映的全球性环境问题是()A.洪涝灾害 B.全球变暖C.酸雨D.臭氧层破坏35.引起该环境问题的原因有()①气候的周期性波动②人口过多,呼出大量CO2③冰箱、空调的大量使用④人类大量使用矿物燃料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第Ⅱ卷综合题(共30分)36.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1)指出直射点移动路线上B、C二处的节气名称和D所在的纬线名称:B ;C ;D 。(3分) (2)写出∠ɑ的度数和表示的含义以及存在的影响。(3分)(3)直射点在C处的运动方向为向 (填“南”或“北”),D处的运动方向为向 (填“南”或“北”)。(2分) 9\n(4)当黄赤交角变大时ɑ的度数会 (填“变大”或“变小”),温带的范围会 (填“变大”或“变小”)。(2分) 37.读气压带、风带分布图(图a)和亚洲季风环流图(图b),回答问题。(20分)(1)A气压带名称___________,在A气压带控制下的地区气候特征__________________(4分)(2)D风带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C气压带名称__________________。在C和D交替控制下形成的气候类型为______________,其分布特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分)(3)当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处于如图a所示位置时,对应的亚洲季风环流为图b中________(填甲或乙)所示,此时东亚地区的盛行风向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4)每年2月下旬,我国部分地区会出现“倒春寒”现象,当时控制亚欧大陆的气压中心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天气特点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4分)毛坦厂中学2022届高一上学期地理期中试题答案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CDDDBDADCBCD题号131415161718192021222324题号CBCACDBCDDCC答案2526272829303132333435 9\n题号CBCCBDBDCBB36答案:(1)夏至日 秋分日南回归线(23°26'S)(3分)(2)度数:23°26′;含义:表示黄赤交角;影响:造成太阳直射点在地球南北回归线之间做往返移动。(3分)(3)南 北(2分)(4)变大 变小(2分)37【答案】(1)赤道低气压带全年高温多雨。(4分)(2)盛行西风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地中海气候南北纬30°—40°之间大陆西岸(8分)(3)甲 西北季风(或偏北风)(4分)(4)亚洲高压(或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寒冷干燥(4分)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