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毛坦厂中学2022-2022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一、选择题(共30道小题,每题2分,共60分)1.有学者认为:“西周的封建社会,从纵剖面看,是一个宝塔式结构,王室之下,有几级的封建;从横切面来看,统治阶级中,也存在着以亲属血缘为基础的宗族组织”。这说明西周政治制度特点是()A.中央集权B.家国一体C.天下为公D.官僚政治2.某学者说:“自秦王朝以后,平民的流动性日益扩展到政府结构,平民社会成了中国社会的主流。”这表明()A.选官标准发生变化B.官吏监察日益严密C.贵族政治完全消失D.行政效率逐渐提高3.春秋初期发生过“周郑交质”,郑庄公姬寤生先把世子(继承人)送到周都城,周平王接着把太子送到了郑国居住,以证明双方互信。这主要反映出()A.周王对诸侯的控制力不足B.嫡长子继承制度遭到破坏C.礼乐制度遭到破坏D.周礼规范了贵族阶层道德4.唐初,唐太宗命高士廉修《氏族志》,将李唐皇室的李姓列为第一等,外戚次之,山东士族为第三等;宋代的《百家姓》开篇则是“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将皇室赵姓排在第一位。上述现象不能说明()A.中国古代社会皇权至上B.宗法制仍有影响C.中央集权得到加强D.姓氏文化源远流长5.《汉书》记载:“秦遂并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这段材料可以用来说明()A.秦代皇帝制度的内涵B.封建官僚制度确立的背景C.汉代损益秦制的措施D.分封制退出中国历史根源6.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高宗时,打破宰相任用资历限制,允许三省中四品以下官员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名义行宰相权,参预朝政。其目的是()A.重用人才,推行科举取士B.分割相权,加强君主专制C.分工协作,提高行政效率D.缓和矛盾,抑制朋党之争7.每年的春节是农历一月初一。一月古时本来又叫“政月”,到了秦朝为了避皇帝嬴政的讳,就把“政月”改为“正月”,“正”字的读音也为“征”了。这说明皇帝制度的主要特征是()A.中央集权B.神权与王权相结合C.皇权至上,皇帝独尊D.独断性和随意性8.阅读下列根据《中国古代职官》编制的表格,这一表格反映了科举制度()时期两宋明淸比例50%以上的进士43%的进士任官前出身平民贫寒家庭A.实行地主阶级的选官制度B.促使部分杜会阶层的变动C.促进人口比例的变动D.完全实现了官员选拨和公平、公正9.北宋蔡襄在《国论要目》中说:“今世用人,大率以文词进。大臣,文士也;近侍之臣,文士也;天下转运使,文士也;知州,文士也。虽有武臣,盖仅有也。”这说明北宋统治政策的一个突出特点是()A.重文轻武B.知人善任C.宋朝官员均为文人D.分化事权10.宋高宗对大臣说,今后凡是“批降御笔处分”,虽然出自“朕意”,但必须“经由三省、枢密院”,如果出现不当,允许大臣们“奏禀”。宋孝宗任命曾任王府教授的刘章到漳州做知州,因遭到谏议大夫王大宝的抵制而没有执行。这表明()A.皇权受到一定制约B.君主专制制度强化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D.君权受到很多威胁11.“洪武皇帝……希望牢牢将权力抓在自己手中,并试图独自处理国家大事。但是这样的工作负担被证明是无法承担的,他于是召集一些忠诚的中级官员组成了一个特别的政府部门……”材料中“中级官员”的主要职能是()A.协理奏章B.参与决策C.执行政令D.监察百官12.下列文献记载,按其所反映的历史现象之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法令出一”“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②“雍正年间,用兵西北”,“始设南书房”③“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④“封建亲戚,以藩屏周”A.④①③②B.④①②③C.①②④③D.③④①②13.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统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的理解正确的是()A.都是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B.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C.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D.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封建制度14.柏拉图说:“社会中没有知识、没有教养、没有政治智慧的下层群众掌握政治权力,政治生活的狂热使得他们很容易丧失理性,进而做出草率的、不合理的政治决策。”作者意在说明雅典( )A.抽签选举的局限B.多数人暴政的实质C.权利缺乏监督的危害D.直接民主制的弊端15.下列对古代希腊罗马政治制度的评述,正确的是()①古希腊民主政治中已初步体现出主权在民、集体统治和任期制等民主特征②古希腊的民主政治是小国寡民的产物,是一种狭隘的民主制③《十二铜表法》是习惯法的汇编与整理④罗马帝国之所以能维持长久统治,跟罗马法对社会关系和矛盾的有效调节有重要关系A.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16.美国学者斯科特•戈登指出:“我们很难相信由一年召开40次、每次仅有几个小时的超过4\n6000人的公民大会来制定一般政策是有效率的。温和的理性怀疑论就能表明这种每个人都有发言权和提议权的公民大会将很快就会蜕变为暴动。”该论点实质上反映出古代雅典()A.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B.公民大会行政效率低下C.民众的参政热情空前高涨D.民主政治的局限性明显17.古罗马《民法大全》规定“……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与其判处无罪之人,不如容许罪犯逃脱惩罚。”这反映了古罗马民法()A.注重证据B.主张法律面前C.纵容犯罪D.维护贵族利益18.公元前452-450年间,罗马先后铸造十二块铜牌,详细列出民法、刑法、诉讼程序等许多方面的内容,公布于罗马广场,史称"十二铜表法"。此举的历史意义在于()A.在平民要求下设立,彰显民主政治的性质B.保障平民利益,适应罗马帝国统治的需要C.有章可循,限制贵族对法律知识的垄断D.作为罗马的基本法,标志罗马法的成熟19.电影《女王》中有一场景:1997年,在英国议会大选中获胜的布莱尔首相前往拜见女王。车队进入白金汉宫时,女王私人秘书罗宾对女王说:“夫人,首相到了。”女王说:“谁是首相,罗宾,我还未任命他呢。”“女王”可以这样说,是因为在英国()A.首相应对英王负责B.首相需由英王任命C.英王直接领导内阁D.英王有权创制法律20.根据“光荣革命”后建立的政治制度,英国由少数贵族掌管政权。……这种制度能够保证工业革命顺利发生,但是当工业革命发生后,它又成为陈旧的制度,必然被工业化社会所淘汰。“陈旧的制度”被淘汰是通过()A.《权利法案》颁布B.责任内阁制形成C.1832年议会改革D.两党制度的确立21.“现在几乎达到国家蒙受耻辱的最后阶段了。……我们所经历的祸患并非来自局部的或细小的缺点,而是来自这个建筑物结构上的基本错误,除了改变建筑物的必要原则和更换栋梁以外,是无法修理的。”汉密尔顿所说的“建筑物结构上的基本错误”是指()A.邦联体制B.奴隶制C.联邦体制D.政党制22.美国的两党制在其政治生活中发挥着巨大作用。下列关于美国政党制度说法不正确的是()A.政治选举是民主党和共和党激烈争夺的战场B.美国的两党制经常引发暴力冲突C.美国的共和党和民主党轮流执政D.民主党和共和党本质上都是资产阶级政党23.英国工业家弗赖尔说:“50年前我们不需要议会代表,现在我们需要了。因为那时我们几乎完全为国内消费而生产……现在却大不相同了一我们现在为整个世界生产,假如我们没有自己的议员来促进和扩大我们的贸易,我国商业的伟大纪元就要结束了。”材料说明( )A.英国正在开展轰轰烈烈的工业革命B.英国的无产阶级已经登上历史舞台C.议会中的议员代表工业资产阶级利益D.工业资产阶级需要表达自身的利益和要求24.下列不属于英国首相拥有的权力的是()A.立法权B.行政权C.提名权D.解散议会权25.《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第九条规定:“参议院得组成最高法院,以审判共和国总统或部长及审理危害国家安全案。”此规定的主要意图是( )A.实现权力的制衡B.防止总统以权谋私和叛国C.立法机构兼掌司法权D.限制总统的政治经济特权26.1787年9月17日,美国实现了由“头脑听从四肢指挥”向“四肢听从头脑指挥”的转变。对此,以下正确的理解为( )①美国由邦联制走向联邦制②体现了中央集权原则③体现了分权与制衡原则④“四肢”指美国的州政府,“头脑”指美国的联邦政府⑤“四肢”指联邦政府,“头脑”指美国总统A.①②③④B.②③⑤C.①②④D.③④⑤27.蒋廷黻先生在所著《中国近代史》中指出:“当时的人对于这些条款最痛心的是五口通商。……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是我们近年来所认为不平等条约的核心。可是当时的人并不这样看。”材料中涉及的条约给中国带来的主要影响是()A.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C.列强对华开始大规模商品输出D.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28.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写道:“中国人爽快地接受了英国人提出的值百抽五之核定关税,最简单的原因是,这个税率比现有的帝国税率还高,现有关税平均只有值百抽二到值百抽四,尽管非正规的杂费很高。”这一材料本质上反映出清朝统治者()A.认为税率不高可以接受 B.仍然以“天朝上国”自居C.推行灵活务实外交原则 D.近代国家的主权意识模糊29.1840~1842的鸦片战争中国战败,以一个《南京条约》的签署告终。而那些战争的当事人是怎样看待这场战争的结果的呢?据史料记载:清政府极力的把鸦片战争定性为“地方性事件”,从历史的角度看,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A.清政府对鸦片战争影响的实际反思有限B.清政府理性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影响C.清政府逐渐放弃天朝上国的思维D.清政府想尽量保持自己的颜面30.2022年2月,佳士得拍卖公司在巴黎拍卖圆明园十二生肖铜兽首中的兔首、鼠首。这两件中国文物被掠夺于()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二、非选择题(31题13分,32题12分,33题15分)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13分)材料一周有天下,裂土田而瓜分之,设五等,邦群后……然而降于夷王,害礼伤尊,下堂而迎觐者……迄于幽、厉,王室东徙,而自列为诸侯。厥后,问鼎之轻重者有之,射王肩者有之……天下乖戾,无君君之心……周之败端,其在乎此矣。材料二昔武王克商,成王定之。选建明德,以藩屏周。——《左传》材料三 秦……荡灭古法,窃自号为皇帝,而子弟为匹夫,内亡骨肉本根之辅,外亡尺土藩翼之卫。——《汉书·诸侯王表第二》材料四 其初有征伐之役,分任军民之事,皆称行省,未有定制。中统、至元间,始分立行中书省,因事设官,不必备。皆以省官出领其事。其丞相皆以宰执行处省事系衔。其后嫌于外重,改为某处行中书省。军国重事,无不领之。此由中央政府常派重臣镇压地方之上,实为一种变相之封建。而汉、唐州郡地方政府之地位,渺不再得。4\n——钱穆《国史大纲》(1)材料一所述的政治制度是什么?(1分)(2)根据材料二所说,这种制度推行的目的是什么?(2分)(3)材料三中认为秦亡的原因是什么?(2分)对此,西汉初年的补救措施是什么?(1分)(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四中制度的积极意义和消极影响。(7分)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12分)材料一 公元前五六世纪,雅典的主要政治制度是公民大会,这个公民大会通常由5000到6000成员组成,所有成年男性公民都可以参加(妇女、奴隶和外邦人除外)。公民大会只要得到简单的多数票,就几乎可以不受任何法律限制,决定任何内部问题。至于审判方面,则由一个……市民组成的陪审团主持,罪名成立与否,由陪审团以多数票决定。——《什么是民主》材料二 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则以法律。武力因罗马帝国灭亡而消失,宗教随着人民思想觉悟的提高,科学的发展而缩小了影响,唯有法律征服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征服。——[德]耶林(1)材料一说明雅典的民主制度有什么特点?(2分)根据材料一指出对参加公民大会者有何限制?(2分)这种限制说明了什么?(2分)(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谈谈你是如何理解罗马法对后世的影响的。(6分)3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要求。(15分)材料一雅典国家权力的运行中存在着民主权力的制约,……梭伦开始赋予公民大会以立法权,陪审法庭以司法权,五百人会议以行政权,并使之互相制约。……雅典国家机构权力虽有分工,但权限的划分比较笼统而且权力互相交错。立法、司法、行政不是平行关系,而是行政、司法在立法机关监督下的分权。行政、司法都要对立法机关负责,但它又不是一元政治,没有一个至高无上的权力机构,即使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公民大会也要受到一定的权力制约。——摘编自蒋云芳、胡长林《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及对西方民主的影响》材料二在美国,立法权由国会掌握。参议院代表美国各州,由各州选出,每州两名,共100名;众议院代表美国人民,按在全国由相同人口划分的选区选举选出,共435名.国会拥有最高立法权,修改宪法权,对外宣战权,监督财政权等四大国家权力。行政权由总统掌握.美国总统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陆海空三军总司令,他对选民直接负责,国会对他的政治行为不得干涉.总统以向国会提出"国情咨文"的方式行使立法倡议权。——摘编自许鑫《分权制衡思想演变及对西方政治制度构建的影响》材料三第二条帝国依据本宪法规定在联邦领土内行使立法权,帝国法律应高于各邦法律。第十一条联邦的主席职位属于普鲁士国王,普鲁士国王享有德意志皇帝的尊称。第十二条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第十五条联邦议会的主席职务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由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第二十条帝国议会由秘密投票的普遍和直接选举产生。——摘编自蒋相泽《世界通史资料选辑·近代部分》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2分)(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列举三项美国政治体制中分权制衡的史实.(3分)(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英、德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10分)高一历史期中考试答案1---5BAACB6--10BCBAA11--15AABDD16--20DACBC21--25ABDAA26--30CADAB31.(1)西周分封制。(1分)(2)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巩固奴隶制统治,扩展周的统治范围。(2分)(3)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2分)采取郡国并行制(或答郡县、封国并存)。(1分)4\n(4)积极意义: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成为中国省制的开端。(如答出“促进边疆开发”和“民族融合”同样给分,5分)消极影响:中央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和压制,使地方上缺乏自主性,不利于地方政务的推进。(2分)32.(1)特点: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2分)限制:参加者是成年男性公民,广大妇女、外邦人和奴隶被剥夺了公民权。(2分)说明:雅典民主政治的实质是统治阶级的民主,具有阶级局限性。(2分)(2)罗马法在世界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并直接成为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和近现代法律的先声。(3分)罗马法中所蕴含的人人平等、公平至上的法律观念,具有超越时间、地域与民族的永恒价值。(3分)33.(1)特点:国家权力运行存在相互制约;国家机构之间权限不明。(2分)(2)国会、总统、最高法院三者分权制衡;中央政府和地各州分权制衡;参议院、众议院分权制衡;两党制。(任答三点得3分)(3)同:都属于资产阶级代议制,都保留了君主;都体现分权;都实行资产阶级政党政治等。(任答两点得4分)异:①君主:英国国王“统而不治”,德国皇帝掌握国家大权;②内阁:英国内阁首相对议会负责,德国宰相对皇帝负责;③议会(两院):英国普选产生的下议院掌握实权,君主任命的上议院作用小;德国各邦君主任命的联邦议会拥有实权,普选产生的帝国议会权力较小;④权力中心:英国权力中心在议会,德国权利中心在皇帝。(任答三点得6分)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