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毛坦厂中学2022-2022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理一、单项选择题(35×2=70分)读我国三沙市区域图,回答1~2题。1.三沙市隶属() A.台湾省B.海南省C.广东省D.广西壮族自治区2.三沙市的成立,其主要意义或职能是() A.观察南海周边形势变化B.促进当地城市化进程C.加强对岛屿和海域的管理D.开发南海资源读“我国少数民族分布图”,回答3~4题。3.图中A、B分别所代表的少数民族可能是()A.满族、壮族B.满族、汉族C.土家族、傣族D.哈萨克族、哈尼族4.我国生活在牧区的少数民族是()A.蒙古族、朝鲜族、布依族B.维吾尔族、苗族、哈尼族C.藏族、维吾尔族、朝鲜族D.藏族、哈萨克族、蒙古族读下表,完成5~6题。省水田(千公顷)旱地(千公顷)贵州省768.41071.6江西省1946.8361.65.与江西省相比,贵州省耕地的结构特点及其原因是() A.水田比重大——属季风气候,降水丰沛10\nB.水田比重大——位于外流区,河湖众多C.旱地比重大——多喀斯特地貌,地表水少D.旱地比重大——地处低纬地区,蒸发量大6.贵州省和江西省() A.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B.分别属于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C.少数民族以壮族和回族为主D.位于黑河—腾冲人口界线以东右为我国某区域简图。读图,完成7~8题。7.图示区域被我国一条著名山脉穿过,据图判断该山脉的走向是()A.南北走向B.东西走向C.东北—西南走向D.西北—东南走向8.图中R河流经的区域大部分为()①半湿润②半干旱地区③畜牧业为主④种植业为主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山脉是地形的骨架,下图中的直线均为经纬线,数字表示这些经纬度附近的山脉。据此完成9~10题。9.图中的①~④所代表的山脉分别是() A.阴山 昆仑山 秦岭 南岭B.天山 昆仑山 秦岭 南岭C.昆仑山 天山 阴山 秦岭D.天山 阴山 昆仑山 南岭10.关于上图中⑤~⑧所代表的山脉附近地区的地理特征叙述不正确的是() A.⑤山脉地形特征是山高谷深,山河相间B.⑥山脉大致是我国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C.⑦山脉是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的分界线D.⑧山脉是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读“我国沿32°N所作的地形剖面图”,回答11~12题。10\n11.下列关于A、B、C三地说法正确的是() ①A地海拔高气温低,年太阳辐射总量少②“远看是山,近看成川”是对A地的写照③B地阴雨天气多,因此年太阳辐射总量少④C地由于远离冬季风的源地且海拔低,因此冬季气温比B地高⑤B地由于海拔比A处低,所以年太阳辐射总量比A处多⑥B地为盆地地形,该地多夜雨A.①②④⑤ B.①③⑤C.②③④ D.②③⑥12.图中A与B之间的山地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景象形成的原因是() ①年降水量大 ②纬度低 ③相对高差大 ④土壤肥沃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读我国四大盆地地形剖面图,完成13~14题。13.图中序号①~④所代表的盆地与其所在省区简称对应正确的是() A.新川新青B.新川藏青C.甘川藏青D.新川新藏14.关于四大盆地描述正确的是() A.④盆地中有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B.②盆地位于非季风区C.③盆地位于中温带D.①盆地矿藏资源丰富读“我国局部地区图及四地年降雨量(单位:毫米)统计资料”,回答15~17题。10\n15.形成东西方向年降水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有()A.海拔高度B.距海远近C.气温高低D.地表植被16.该区域自然灾害主要有()A.沙尘暴B.泥石流C.地震D.水土流失17.关于a河段水文特征及其成因的叙述,错误的是()A.流域面积扩大,河水水量显著减少B.附近工农业发达,用水增多C.地势平坦,水流平缓D.下游地处高纬地区,有凌汛现象下图是中国雨季类型图,读图回答18~20题。18.图中①地区雨季类型为() A.全年干旱多晴区B.夏半年多雨区C.夏雨集中区D.冬半年多雨区19.图中M地区夏秋季节多雨的主要原因是()A.受西南季风影响B.受高压脊的影响C.受台风影响D.多对流雨20.导致N地类型界线向西北凸出的因素主要是() A.水源B.土壤C.地形D.人类活动我国某湖泊面积2.8平方千米,海拔483m,湖泊水位变化如下图所示。据此回答21~22题。21.该湖泊最有可能位于()A.青藏高原B.西北地区C.华南地区D.长江中下游地区22.引起该湖泊水位季节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气温B.降水C.海陆位置D.季风读我国雨带移动示意图,完成23~24题。10\n23.通常年份,当雨带位于①、②、③时,分别是()A.4、5月,6月,7、8月前后B.5、6月,7月,8、9月前后C.3、4月,5、6月,7、8月前后D.10月、8、9月,7、8月前后24.2022年长江地区旱情严重,而淮河流域出现洪涝。原因是()A.南方气流中含水量较少而北方气流中含水量较多B.冬季风较弱,雨季回撤慢,在黄淮停留过长C.副热带高压过强,台风活动多集中在黄淮一带D.副热带高压偏强,雨带北上提前,并在黄淮停留时间长读下图,完成25~26题。25.图示地区洪涝灾害多发的原因是()①地势低洼,曲流多②季风气候,降水变率大③无天然入海河道,泄流不畅④众多支流汇集,洪峰叠加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26.该地采取的防洪工程措施是()A.深挖河道 B.修筑大堤C.植树造林 D.退耕还湖甲、乙两图为世界著名的三角洲图。读图回答27~28题。10\n27.图甲中河流三角洲位于乙图中河流三角洲的()A.东南B.西北C.东北D.西南28.甲乙两图所采用的比例尺()A.甲大于乙B.乙大于甲C.甲乙相同D.无法判断下图为北半球某陆地局部图,图中X、Y为等高线(等高距为100米),X数值为500米,L为河流,H为湖泊。读图,完成29~30问题。29.根据图中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河流L的流向为自西向东B.湖泊H补给河流LC.A地的海拔可能为350米D.等高线Y的值为600米30.沿着图中虚线ab的地形剖面图是()读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回答31~33题。31.图中河流的流向为()A.先向北,再向东北B.先向南,再向西南C.先向东北,再向西北D.先向东南,再向西南32.图中陡崖的相对高度可能是()A.150米B.199米C.200米D.400米33.既能看到甲村又能看到乙村的地点是()A.①B.②C.③D.④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单位:米)示意图(比例尺1∶10000)。读图回答34~35题。10\n34.图中的河谷是当地耕地主要分布区,为保证灌溉水源,该地区计划建一座水库,在①②③④四个备选地点中,最适宜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35.图示地区的甲、乙、丙、丁四个村落中,未来最有可能发展为城市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二、综合题(30分)36.读局部经纬网图,完成下列问题。(除标记外,每空1分,16分)(1)甲的地理坐标为__________________,丙的地理坐标_____________________。(2)乙的对跖点坐标为_________________,丁的对跖点坐标为________________。甲、乙、丙、丁四地位于东半球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位于高纬度地区的是______和______,位于温带的有________和________。(3)甲位于乙的__________方向,丙位于甲的__________方向,某飞机由甲飞往乙,沿最短路线,航向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丙、丁之间的距离_________(小于、等于、大于)丙、乙之间的距离。(5)如果乙、丁之间的图上距离为2厘米,那么该图的比例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数字式表达)(2分)。37.读“黄河流域图”,完成下列要求。(每空2分,共14分)10\n(1)在图上指出,A是________平原,B是________平原。(2)黄河中游两条重要的支流是________(位于山西)、______(位于陕西)。(3)黄河下游成为“地上河”的主要原因有: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下面四幅图为我国长江、黄河、松花江、珠江四条河流的流量对比图,请你根据这四条河流的水文特征,判断A、B、C、D四幅图哪条河流代表黄河_____。(2分)高二年级(文科)期中考试地理答题卷10\n36.(除标记外,每空1分,共16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_________(6)__________________(2分)37.(14分,每点2分)(1)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3)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高二年级(文科)期中考试地理答案1----5BCADC6---10DCCBC11--15DBADB16--20ADCAC21--25BAADA10\n26--30BDBCC31--35DCBAB36.(1)(60°S,170°W) (70°S,170°E)(2)(60°N,30°W) (80°N,30°W)(3)乙和丁 丙和丁 甲和乙(4)正东 西南 先往西南,后往西北 (5)小于(6)1∶11100000037.(1)宁夏平原 河套平原(2)汾河渭河(3)①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造成黄河含沙量大;②黄河流入下游平原地区,河道变宽,坡度变缓,流速减慢,大量流沙沉积于河底,使河床逐渐抬高,成为“地上河”。(4)C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