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2学年湖北省宜昌市葛洲坝中学高一(上)期末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题2分,总分50分)1.(2分)“我们民族由于有了严密的继承制度,从而避免了内部的争斗和战争。一些游牧民族本来很强盛,但往往在关键的时候闹分裂。父亲死后,他的两个儿子或者三个儿子抢父亲位子。”材料评论的是( )A.世袭制B.分封制C.宗法制D.礼乐制2.(2分)有学者指出:“分封制度对相对于四夷的中国传统的形成与扩大,对中国文化自先秦以来日益壮大与普遍认同的获得,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这里主要强调( )A.分封制扩大西周文化的作用B.分封制巩固西周统治的作用C.分封制推动中原文明的传播D.分封制阻碍了中华民族融合3.(2分)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土,士臣皂。”这充分表明西周社会结构的基本特点是( )A.等级关系严格B.世卿世禄C.神化专制王权D.家国一体4.(2分)秦朝规定:皇帝自称朕、寡人等,皇帝发布的命令称制或诏,皇帝的印章称玺,帝母曰皇太后,嫡(妻)曰皇后。皇帝的女儿称公主,皇帝的姐妹称长公主等。这些规定的目的是( )A.维护皇帝的至高权力B.规范人们的日常用语C.确保皇位的顺利继承D.显示皇帝的与众不同5.(2分)“秦始皇设职授官,从一面看是官僚政治的开始,从另一方面看却是政治权力等级世袭的中止。”中止了“政治权力等级世袭”的是( )A.监察制B.皇帝制C.察举制D.郡县制6.(2分)秦汉时期,当皇帝难以决断军国大事时,便召集群臣,商谈解决方案,并由丞相领衔上奏,供皇帝做出决策,这被称为朝议制度。朝议制度______( )A.说明国家大事由群臣决议B.反映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14/14\nC.体现了权力的制约与平衡D.有利于决策做到集思广益7.(2分)据史书记载,汉武帝以后,名为诸侯王,实际辖地不过数县,等于列侯,其支脉疏远之人,更如一般富室了。“诸侯惟得衣食租税,不与政事”。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 )A.郡县制取代了分封制B.诸侯王的利益得到保障C.平定了诸侯王的叛乱D.“推恩令”的贯彻实施8.(2分)元朝设中书省,替代前代的三省。“天子理万物,不能独为,责之中书,中书,所以行天子之令,而制裁天下,其事权不可不专。”这反映了元代( )A.相权得到加强B.皇权得到削弱C.中书省独揽大权D.中书省职能专一9.(2分)某朝一官员通过贿赂企图任宰相,皇帝同意了某官员的请求,并下诏“某可任宰”。时任某部门的给事中行使职权,驳回诏书,依此推断,给事中隶属于( )A.明朝内阁B.宋朝参知政事C.唐朝门下省D.清朝军机大臣10.(2分)有人考据,两宋时期50%以上的进士出身于平民,明清时期43%的进士出身于贫寒家庭。据此可知,科举制( )A.有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B.扭转了传统等级和门第的观念C.强化君主专制主义制度D.实现了官员选拔的公平、公正11.(2分)明成祖时特选拔杨荣、胡广等入值文渊阁,参与机务(参与机密事务决策)……嘉靖以后,朝位班次,俱列六部之上。关于对明内阁的说法正确的是( )A.内阁的设定为法定的决策机构B.六部逐步沦为内阁下属机构C.内阁的票拟意见为最终决策意见D.内阁的地位有变但职责基本未变12.(2分)雅典人在城市的附近修建了许多的露天剧场,场地虽大,但坐在剧场的观众都能清楚的看到演员的表演,为鼓励人们观剧,还特意发放“观剧津贴”这个时期属于( )A.梭伦改革时期B.伯里克利执政时期14/14\nC.旧氏贵族专横统治时期D.克里斯提尼执政时期13.(2分)万民法是继公民法之后,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罗马司法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用来调整罗马公民和异邦人之间以及异邦人和异邦人之间民事法律关系的罗马法律。这部法律( )A.适用于罗马境内的一切人B.是罗马平民和贵族斗争的结果C.稳固了罗马帝国的统治基础D.适应了罗马共和国的发展需要14.(2分)英国的责任内阁中,首相可以控制立法大权,原因在于首相为( )A.政府首脑B.国家元首C.下院多数党领袖D.武装部队总司令15.(2分)英国制度规定:任何阁员不能投票反对政府的政策,否则,他必须辞职或被解职;任何阁员不能发言反对,也不能不明确支持内阁的政策;每个阁员必须准备为所有的政策负政治责任。可见英国内阁制度( )A.极大限制阁贯的个人白由B.要求阁员政治上互相信任C.保证了国王名义上的治权D.能有效减少立法上的失误16.(2分)1791年生效的美国宪法第10条修正案规定:“宪法未授与合众国、也未禁止各州行使的各项权利,分别由各州或人民予以保留。”该规定( )A.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B.促进美国共和体的确立C.造成联邦政府软弱无力D.有利于发挥地方的积极性17.(2分)1803年,美国与法国签订了从法国廉价购买路易斯安那地区的协议,总统杰斐逊喜出望外,但内心亦十分不安,因为此举超越总统权限。最终,总统将协议交给国会并获得参众两院批准,协议才得以生效。这体现了美国政治制度中的( )A.分权与制衡原则B.分权与集权相结合C.总统对国会负责D.国会权力至高无上14/14\n18.(2分)1877年,支持君主制的法国总统麦克马洪依据宪法提前解体由共和派占优势的众议院,但选举中共和派再次获胜。1879年,麦克马洪辞职。继任总统格列维发表声明称:“我永远不和由立法机构所代表的全民意志相对立”。这表明法国( )A.总统掌握国家实权B.共和派能体现民意C.两党政治失去意义D.共和制度逐步巩固19.(2分)鸦片战争前,制约英军航行作战的关键是对中国沿海缺乏地理认知和准确的海图,为此,鸦片战争期间,英军在中国沿海展开大范围水文调查,而这一行为未受到清军的阻止。这说明( )A.清政府固守天朝上国思想B.英国殖民侵略准备充分C.清政府缺乏近代海权观念D.中英之间军事实力悬殊20.(2分)史学界认为,太平天国运动发生在新旧交替的时代,既显示出旧时代农民起义的局限性,又具有新时代的特征。下列措施反映其新时代特征的是( )A.“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B.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分土地C.发展工商业,奖励技术发明D.“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21.(2分)有学者认为,近代中国实际上经历了“西化”、“反西化”、“近代化”三个交叉的探索过程。下列各项中,符合“反西化”和“近代化”内容的是( )A.虎门销烟太平天国运动B.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C.辛亥革命戊戌变法D.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22.(2分)梁启超评价辛亥革命具有“空前绝后的意义”。“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由此可见,梁启超认为辛亥革命的作用是( )A.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人人心B.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C.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D.开启了思想解放的闸门14/14\n23.(2分)参加过五四运动的罗家伦说:“自从受了‘五四’这个大刺激以后……无论是谁,都觉得从前的老法子不适用,不能不别开生面,去找新的,这种潮流布满于青年界。”由此,可以看出,五四运动最直接的影响是( )A.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B.促进了中国教育的改进C.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D.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24.(2分)早期中共革命领导人大都意识到:“没有土地的果实,是不能发动群众的”,“普遍的贫农对于土地、财产的要求不消说是为农村革命斗争的中心动力。”这说明早期中共领导人( )A.认识到土地革命的重要性B.试图改变广大农民贫苦现状C.具有“工农武装割据”思想D.注重发动农民进行革命斗争25.(2分)1935年,苏维埃工农共和国改为苏维埃人民共和国,1936年又改为民主共和国。1937年,工农民主政府改名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直接受南京中央政府与军事委员会指导。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国共两党开始由对峙走向合作B.适应民族革命战争的需要C.国共达成建立联合政府的协议D.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到来二、材料阅读题.(本题共3小题,共50分)26.(20分)阅读下列材料,同答问题。材料一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的大革命。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它结束了领主封建制,创立了实行中央集权制的帝国。﹣﹣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我们的(政府形式)之所以成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由全体人民掌握。﹣﹣伯利克里14/14\n(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领主封建制”时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是什么?秦始皇建立的中央集权帝国开创了哪些政治制度?(2)根据材料二指出伯利克里描述的是古希腊哪一城邦的政治制度?该制度是通过哪三场改革形成的?对这一制度的形成起到了怎样的作用?27.(14分)政治活动是人类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国家基于自己的历史和现实,其政治制度都有着自己的特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内阁是政府高级官员代表政府各部门商议政策的行政机构。明朝内阁为明成祖首先确立,是明朝建文四年(1402年)至永历十六年(1662年)的皇帝咨政机构,此后权力逐渐增大,后成为明朝行政中枢。内阁辅臣的人数为一人至七人不等,辅臣、奉使出外办事,多自称阁部。在内阁制的资本主义国家,内阁是由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某个政党单独组成,或由议会中构成多数席位的几个政党联合组成,由国家元首任命。内阁最初始于英国,由英王的枢密院外交委员会演变而来。材料二“唯一摆脱困境(人们彼此妨害)的方式则是互相妥协。通过契约的方式建立国家,制定法律,调整人们之间的利益。”﹣﹣古希腊思想家伊壁鸠鲁整个现代民主政治都是妥协的产物。因此也可以说,一个民族不善于妥协,就不可能走向真正的民主。﹣﹣马克垚《世界文明史》(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比较英国内阁与明朝内阁在权限、性质方面的不同。(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以美国1787年宪法的内容说明“整个现代民主政治都是妥协的产物”。28.(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正式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蠲(免)除工商业各项限制;鼓励华侨投资,……2月12日清帝退位,……3月11日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陈旭麓主鳊《中国近代史词典》材料二14/14\n经过了一次大革命的政治经济不平衡的半殖民地的大国,强大的敌人,弱小的红军,土地革命──这是中国革命战争四个主要的特点。这些特点,规定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指导路线及其许多战略战术的原则……在这里,共产党的任务,基本地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入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临时政府属于什么性质的政权?并分析该政府的建立及其施行的措施对中国近代历史产生了什么影响?(2)材料二中,“相反的道路”是一条怎样的道路?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选择这样一条道路的原因。14/14\n2022-2022学年湖北省宜昌市葛洲坝中学高一(上)期末历史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题2分,总分50分)1.【解答】依据材料“严密的继承制度”、“抢父亲位子”可知,反映的是以嫡长子继承制为基础的宗法制,故C项正确。ABD明显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2.【解答】概括材料信息可知分封制对中国传统的形成和与扩大,对中国文化的壮大与认同,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由“相对于四夷的中国传统”可知,此处“中国”指“中原”,故C正确;AB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3.【解答】A.题干所给材料中“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体现出宗法制下从王至皂严格的等级差异。B.结合所学知识,世卿世禄制强调的是世袭,与题意无关。C.题干所给材料中虽然提到了神,但这里的神只是作为一个等级存在,而不是神话专制王权。D.结合所学知识,宗法制下王族控制国家政权,“国”与“家”结合,但与题意无关。故选:A。4.【解答】皇帝与皇室的专用称呼体现的皇权至上,并非日常用语,故A正确,排除B。C不合题干主旨,排除。D只是表面现象,排除。故选:A。5.【解答】A与题意不符,排除。B与“秦始皇设职授官”不符,排除。C汉代实行察举制,排除。14/14\nD与郡县制相适应,秦始皇建立了一套地方官僚机构,官位概不世袭,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调遣。郡县制的实行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符合题意。故选:D。6.【解答】A.秦汉时期,决定国家重大事务的最终是皇帝。B.从材料看不出皇权和相权的矛盾。C.材料没有体现出权力的制约与平衡。D.朝议制度是讨论重大难以决断的国家事务,群臣共议,有利于集思广益。故选:D。7.【解答】A汉武帝的时候,郡县制并没有完全取代分封制,排除。B说法错误,排除。C平定诸王叛乱,是汉景帝时,排除。D汉武帝颁布“推恩令”,王国越分越小,中央集权得到加强,符合题意。故选:D。8.【解答】“天子理万物,不能独为,责之中书,中书,所以行天子之令,而制裁天下,其事权不可不专”表明中书省职能专一,故D正确;ABC材料未体现,排除。故选:D。9.【解答】“驳回诏书”是唐朝门下省的职责,故C正确;ABD材料未体现,排除。故选:C。10.【解答】A依据题文中两宋、明清时期通过科举进入仕途的人有半数是来自于平民、贫寒家庭,这表现出促使部分平民阶层进入地主阶级统治阶层,故A正确;B说法错误,排除。C进士的出身与强化君主专制主义无关,排除。D与题干主旨无关,排除。故选:A。11.【解答】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故A项错误;明成祖在位时,选拔翰林院官员作为殿阁大学士,入值宫内的文渊阁,随侍皇帝,并开始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内阁由此出现。后来。内阁地位日益提高,到嘉靖皇帝时,大权尽归内阁,六部几乎变成内阁的下属机构,故B项错误;内阁没有决策权,故C错误;14/14\n内阁地位虽有变化但始终是皇帝的咨询机构,职能基本未变,故D正确。故选:D。12.【解答】“观剧津贴”是伯里克利执政时期的措施,故B正确;A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13.【解答】罗马法主要是起了维护罗马奴隶主阶级统治基础的作用,因此帝国时期的万民法稳固了罗马帝国的统治基础,故C项正确;A项表述错误,其适用于罗马帝国境内的一切自由民而不是一切人,故A排除;B项错误,成文法是罗马平民与贵族斗争的结果,而万民法适用范围包括罗马帝国境内各族自由民,是适应罗马境内各族人民统治的需要,故B排除;D项表述错误,万民法适应了罗马帝国发展的需要而不是共和国,故D排除。故选:C。14.【解答】根据所学英国君主立宪制特点,英国首相由下院多数党的领袖担任,因而首相可以以多数党领袖地位,来影响下院多数党在立法中的态度,达到控制立法的大权,故C正确。故选:C。15.【解答】A.材料说明了英国内阁的集体负责制,涉及是决策层面,并未限制阁员的个人自由,错误。B.由于实行集体负责制,阁员们要共同承担责任,所以内阁成员要充分地相互信任,否则不能作为同僚共事,正确。C.材料未涉及国王治权问题,错误。D.在立法方面,内阁只有立法提案权,最终立法过程由议会掌握,错误。故选:B。16.【解答】A.材料反映的是美国的宪法修正案,没有体现出三权分立的原则。B.美国共和政体的确立是宪法促进的,不是修正案促进的。C.材料是对宪法的修正案,没有造成联邦政府软弱无力。D.材料中对地方权力的规定,有利于发挥地方政府的积极性。故选:D。17.【解答】由材料中“总统将协议交予国会并获得参众两院批准,协议才得以生效”,可得知美国总统权力还是受到国会制约,体现了分权与制衡的原则,A正确。14/14\n材料没涉及实行分权与集权的联邦制,排除B。美国总统对宪法负责,C错误。美国是三权分立相互制衡,不存在谁的权力大于谁的权力的问题,也不存在谁的权力至高无上的问题,D错误。故选:A。18.【解答】“但是在选举中,共和派再次击败保皇派”“我永远不与宪法机构所代表的国民意志作对“表明法国议会斗争推动民主进程,使共和制得到巩固,故D正确;ABC材料未体现,排除。故选:D。19.【解答】A.材料看不出,固守天朝上国思想的特点。B.材料内容不是强调英国的准备充分,而是强调中国的态度。C.从材料可以看出,清政府对于海洋,地理知识非常困难,缺乏维护海洋权利的意识,体现了缺乏近代海权观念。D.材料看不出军事力量的悬殊。故选:C。20.【解答】A.这体现的是农民的平均主义思想,看不出新时代特征。B.这也是体现了农民要求土地的愿望,体现不出新时代特征。C.这体现的是奖励技术发明,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体现了新时代特点。D.这反映的是圣库制度,实际上是一种绝对平均主义思想,看不出新时代特征。故选:C。21.【解答】本题运用排除法解答,“西化”指的是向西方学习,“反西化”指的是排斥西方,“进代化”是指经济上工业化,政治民主化等。四个选项中只有义和团运动是排斥西方的,符合反西化,故排除AC两项。结合所学可知,辛亥革命有利于中国经济近代化、政治民主化,故B项正确。太平天国运动不符合近代化的说法,故D项排除。故选:B。22.【解答】A.材料内容没有体现出民主共和的特点。B.材料没有直接体现出,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C.从材料中的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典型的体现出国民的民族和民主意识的发展。14/14\nD.开启了思想解放的闸门,应该不是辛亥革命,之前中国就开始了思想解放。故选:C。23.【解答】“自从受了‘五四’这个大刺激以后…无论是谁,都觉得从前的老法子不适用,不能不别开生面,去找新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刺激了先进青年知识分子曲寻找新的救国救民的思想。这直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进一步传播。所以C符合题意。故选:C。24.【解答】从材料中的,没有土地的果实,是不能发动群众的。普遍的贫农对于土地、财产的要求不消说是为农村革命斗争的中心动力。都能够看出在农村进行的,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的土地革命,能够发动群众,能够促进农村革命力量的发展,说明当时中共领导人认识到了土地革命的重要性。故选:A。25.【解答】A.从材料可以看出,中共开始改变工农革命的特征,强调国民革命的特征,体现了国共从对峙走向合作的特点,但这不是变化的原因。B.国共之所以有对峙走向合作,主要是由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改变,由国内阶级矛盾转向了中日民族矛盾,所以革命的任务强调要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材料的现象正是适应当时民族革命战争的需要。C.当时并没有建立联合政府,选项表述是错误的。D.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是现象,而不是原因。故选:B。二、材料阅读题.(本题共3小题,共50分)26.【解答】(1)特点:根据所学回答我国夏商周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即可。开创制度:结合所学,秦始皇建立了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和郡县制度。(2)制度:根据伯利克里“可知是古希腊雅典的民主改治制度;作用:结合所学,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政治定了基础,克利斯提尼改革确立了雅典民主政治,伯利克里改革使雅典民主制度达到顶峰。故答案为:(1)特点: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王权与神权相结合;最高统治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制度: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郡县制度。(2)制度:伯利克里描述的是古希腊雅典的政治制度;14/14\n三场改革:梭伦改革;克利斯提尼改革;伯里克利改革。作用:梭伦改革动摇了旧氏族贵族世袭特权,保障了公民的民主权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克利斯提尼改革基本铲除了旧氏族贵族的政治特权,雅典民主政治确立起来;伯利克里改革进一步扩大公民权力,雅典民主制度达到顶峰。27.【解答】(1)本小问的不同,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可知,权限方面英国内阁掌握行政大权,对议会负责;明朝内阁职权大小取决于皇帝意志,供咨询,掌票拟权。性质方面英国内阁是君主立宪制的组成部分,是民主政治发展的产物;明朝内阁是君主的内侍顾问机构,是君主专制加强的产物。(2)本小问的说明,依据材料二,结合美国1787年宪法的内容解答即可。故答案为:(1)权限:英国内阁掌握行政大权,对议会负责;明朝内阁职权大小取决于皇帝意志,供咨询,掌票拟权。性质:英国内阁是君主立宪制的组成部分,是民主政治发展的产物;明朝内阁是君主的内侍顾问机构,是君主专制加强的产物。(2)美国:联邦制原则体现了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妥协;国会参众两院议席的分配体现了大小州之间的妥协;宪法关于黑人公民权的规定体现了南方与北方的妥协。28.【解答】(1)依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性质是:资产阶级政权。依据材料“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蠲(免)除工商业各项限制;鼓励华侨投资”结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所学知识可知影响有: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2)依据材料“在这里,共产党的任务,基本地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入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可知道路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依据材料“过了一次大革命的政治经济不平衡的半殖民地的大国,强大的敌人,弱小的红军,土地革命──这是中国革命战争四个主要的特点”等结合所学知识原因分析如下:中国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敌强我弱的斗争形势;中国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无产阶级力量比较弱小;农民阶级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故答案为:14/14\n(1)性质:资产阶级政权。影响: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2)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原因:中国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敌强我弱的斗争形势;中国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无产阶级力量比较弱小;农民阶级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1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