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市葛洲坝中学2022-2022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试卷历史试题考试时间:2022年11月一、单项选择题(共24题,每题2分,共48分)1.表1为部分正史文献中,对汉代四个皇帝称谓出现频率统计(单位:次)表1 汉高祖(汉高帝)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晋书》227120《北史》76 3《隋书》2119317《宋史》161 14《金史》75 1《明史》11618合计8444563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汉高祖对汉朝的历史贡献最大 B.汉景帝在汉代诸皇帝中影响力最小C.汉武帝给后世留下的印象深刻 D.晋代因崇尚统一而比较欣赏汉武帝2.我国古代政治制度不断调整与变革,下列措施反映强化中央集权的是( )A.“于是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师尚父(即姜尚)于齐营丘。”B.“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C.“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D.“军国大计、罔不总揽……盖隐然执政之府矣。”3.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和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下列因果关系合理的选项是( )A.位地中海东部,扼欧亚非三洲要冲——耕地稀少,土地贫瘠,粮食产量少B.地中海气候温和宜人,港湾众多——经济作物发达,海外贸易便利-12-\nC.拥有肥沃的大河流域和开阔的平原——商品经济发达,海外殖民频繁D.独立自治,始终保持小国寡民的状态——所有城邦建立了完备的民主制4.“在古罗马,由于法律规范众多,每一个当事人都可以选择可能对自己有利的法律,这必然导致法规之间的竞争,而竞争也使得法律规范在创制和适用上的自由和民主,内容上也更加趋向合理。”这说明古代罗马法具有( )A.公正性 B.无序性 C.权威性 D.开放性5.1928年6月、南京政府在所谓“北伐告成”之际,发表了对外宣言,要求同各国重订新约,7月,美国首先与南京政府订立新约,承认中国“关税完全自主之原则”,随后南京政府陆续与法、英等国缔结类似条约。这些条约的签订( )A.标志着中国关税自主的实现 B.扭转了中国对外贸易逆差的局面C.利于提高民族工业的竞争力 D.主要得益于中国对外战争的胜利6.《共产党宣言》指出:“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这表明无产阶级的根本使命是( )A.武装斗争夺取政权 B.建立无产阶级专政C.夺取资产阶级资本 D.大力发展社会生产7.周恩来曾指出说:“公报把两个曾经极端敌对的国家带到一起来了。两国之间有些问题推迟一个时期解决也无妨。公报将使我们的国家,使世界产生多大的变化,是无法估量的。”这一公报的发表( )A.推动了印度支那问题的顺利解决 B.使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C.标志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12-\nD.表明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8.1961年,赫鲁晓夫下令关闭东德同西德及西柏林的边界,支持东德建造高墙,并称“筑墙是唯一的选择”。美国谴责这是野蛮的封锁,但认为“总比战争好得多”。这说明( )A.苏联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 B.美国妥协力图缓和对苏关系C.美苏斗争加剧欧洲紧张局势 D.美苏势均力敌无意改变现状9.中国历史上对女性审美的地域认知在南宋以前认同黄河流域为美女群体核心区,南宋以后认同长江流域为美女群体核心区。南宋以前高大丰硕美的主流审美观与北方核心区人种吻合,南宋以后纤小轻盈美的主流审美观与南方核心区人种吻合。中国古代女性审美认知的地域变化反映出( )A.社会经济区位的变迁 B.封建君主专制不断强化C.各地区审美差异消除 D.民族文化已逐渐统一10.《丝路山水地图》在戊戌年(2022年)春晚惊艳亮相。据考证,此图绘制于明朝中后期,地理范围从中国嘉峪关到天方城(今沙特阿拉伯的麦加)。下列关于我国古代丝织业说法正确的是( )A.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缫丝的国家 B.唐代吸收花鸟画的写实风格C.明清时期北方丝织业进入鼎盛时期 D.宋代吸收波斯的织法和风格11.自唐中叶以后,中国的区域经济差距主要是南北差距,其次才是东西差距。到近代,中国的区域经济差距已变为东西差距为主、南北差距为次。这种变化反映了( )A.东部沿海自然条件优势更加明显 B.近代列强对南方的破坏甚于北方C.由内向型向外向型经济发展的趋势 D.农业经济阻碍了中国近代化发展12.北宋允许商人中“奇才异行者”应试,南宋以后商人及其子弟可以参加各级考试,还有“榜下择婿”的风习,每当科举张榜公布进士考试结果时,富商大贾争相挑选新科进士做女婿,这反映了( )A.门第观念彻底废除-12-\n B.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C.官商勾结风气严重 D.社会主流价值观根本改变13.据史学家考证,唐代来华传播“大秦景教”者屈指可数。元代来华的传教士人数较唐代虽有增加,但远不能与1552~1800年相比,这两个半世纪来华的著名的欧洲耶稣会士就达920人。据此可得出的历史事实是( )A.我国古代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B.传教士是西方国家侵华的先锋C.新航路开辟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 D.古代中国理性地对待西方文化14.下表是1750—1880年世界制造业产量的相对份额(%)(部分)。表格数据的变化可说明( ) 国家1750年1800年1830年1860年1880年中国32.833.329.8712.5印度5768.62.8英国1.94.39.599美国0.10.82.47.214.7A.垄断推动英美制造业领先世界 B.中印两国已成为英美的原料产地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D.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制造业格局15.下面是1953~1957年中、英、美三国工业发展年均增长速度的相关统计表(%)。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 工业生产指数钢生铁原煤发电量中国18.07214.421.6英国4.15.75.9下降7.8美国2.83.95.07.89.1A.美英两国逐渐放松国家对经济干预 B.重化工业成为三国国民经济的主导C.“一五”计划促进了中国工业的发展 D.美英的工业生产能力呈下降的趋势-12-\n16.2022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作为首批对外开放的沿海港口城市——南通市40年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78年南通市城区人均GDP仅为408元,1986年超过千元(105元)。材料表明80年代中期南通市的发展主要得益于(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D.闽东南经济技术开放区的设置17.《哈耶克与凯恩斯的论战》中记载:“我(哈耶克)年轻的时候,只有很老的长者相信自由市场制度。等我人到中年,除了我自己,就没有人相信它了。现在,我很高兴自己活得足够久,看到青年人再次相信它。”材料中的“青年人再次相信它”可能是在( )A.早期殖民扩张的时期 B.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C.战后资本主义黄金期 D.20世纪70年代以后18.“东周社会经历了巨大的变化,……旧有世俗权威和精神权威的崩溃与当时的变法同时产生了新的问题,过时的传统必须摒除,而人们也必须找到新的指导原则,人的思想此时可以自由驰骋了。”对这段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最本质的“巨大变化”指铁犁牛耕推动生产力发展B.“旧有的世俗权威崩溃”指宗法制、分封制遭到破坏C.“自由驰骋”造就了思想活跃的“百家争鸣”局面D.“新的指导原则”在当时主要指与时俱进的儒家思想19.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指出:“理学并不仅仅是前秦和两汉儒学的继承和发展。它部分是对传统的重新发展,部分是全新的创造。”“全新的创造”是指( )A.融合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思想形成了新儒学B.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并且凸显人性的尊严C.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使儒学发展形成新的理论体系D.强化了儒家纲常伦理道德并借此维护封建专制统治20.苏格拉底认为“未经检讨反省的生命是没有生存价值的生命”,“有思想力的人是认识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的这一认识( )A.代表了古希腊智者学派的思想-12-\nB.为“人是万物的尺度”的主张注入理性精神C.阻碍了古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D.以理性主义为旗帜,反对封建君主专制统治21.17世纪的中国出现了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三大著名思想家,18世纪的法国则涌现出了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举世闻名的启蒙思想家。中法两国思想家在思想上的共同点是( )A.倡导理性主义,批判愚昧和迷信 B.反对君主专制制度,主张人民为主C.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变革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22.下边方框内是启蒙运动时期一部著作的主要内容,该著作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建设起了重要的作用。该著作的作者是( )A.伏尔泰 B.马丁·路德 C.孟德斯鸠 D.卢梭23.在中国戏曲中,昆曲被称为雅乐正声,明万历年间更是被视为“官腔”。随着乾隆末年四大徽班进京,京剧的形成终结了长期以来的“花雅之争”,以昆曲为代表的“雅部”衰落了下去。清中叶以后昆曲没落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等级观念的弱化 B.统治阶层旨趣的变化C.民众文化水平的下降 D.市民阶层发展的必然24.元朝王祯为官“惠民有为”,其所著《农书》中绘制有100多种农具,《农器图谱》占全书的4/5。结合所学判断,该书( )A.关注民生,注重生产工具的推广 B.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C.首先提出了“重农抑商”的思想 D.标志着中国古代科技发展到顶峰-12-\n二、材料阅读(共3题,第25题25分,第26题12分,第27题15分,共52分)25.从古至今,我国政治改革与政治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也积累了重要的经验教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中国古代社会的变迁始终没有脱离氏族—部族—宗族—家族的发展脉络,“父前子名,君前臣名”,“在家为孝,在朝为忠”已经成为几千年社会关系的真实写照,形成了“生法者,君也;守法者,臣也;治于法者,民也”的社会现象。——摘编自曾小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独特类型及其特征》材料二1901年1月29日,清政府“变法革新”上谕:“法令不更,痼习不破,欲求振作,当议更张。”“参酌中西政要,举凡朝章国故、吏治民生、学校科举、军政财政,当因当革、当省当并,或取诸人,或求诸己,如何而国势始兴,如何而人才始出,如何而度支始裕,如何而武备始修。”——据韦庆远、柏桦编著《中国政治制度史》材料三1949年6月,毛泽东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9月第一届政协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指出“必须镇压一切反革命活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从1957年开始就不能正常工作,1966年到1975年几乎完全处于停顿状态。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从阶级斗争转向了经济建设。邓小平复出后提出了“社会主义愈发展,民主也愈发展”等著名论断。2022年召开的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摘编自俞可平《中华人民共和国六十年政治发展的逻辑》(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并对其进行简要评价。(12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政府实行变法革新的历史背景。(9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成立后政治变迁的趋势。(4分)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12-\n广州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从秦汉时代至鸦片战争之前的二千年里,广州港的对外贸易几乎都居全国港口的中心地位。1842年,清政府被迫开放广州等五处为通商口岸。这是广州港由宗主国独立自主的贸易港口变成殖民地性质的贸易港口,并在外贸地位上逐渐衰落的转折点。1843年到1853年,广州港生丝出口量从1430担增加到3662担,而同时期上海生丝出口量则从零增加到46655担。——摘编自程浩《试论鸦片战争后广州港对外贸易地位的变化及其原因》等材料二一九七九年四月,广东省委领导同志向小平同志汇报时提出:希望中央下放若干权力,让广东对外经济活动中有较多的自主权……。小平同志十分赞同这一设想,他向中央倡议批准广东的这一要求。“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标语在深圳蛇口矗立了三十年。过去,深圳人在它的激励下,创造了“深圳速度”,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现在,深圳人经过反思,开始了由“速度深圳”向“创意深圳”转型。未来,深圳人将赋予时间和效率全新的意义,让深圳再次先行。——据谷牧《回忆邓小平》等整理(1)根据材料一,指出鸦片战争后广州港发生的变化。(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深圳特区由“速度深圳”向“创意深圳”转型的国际、国内因素。(6分)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材料一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李贽《藏书》夫天理者,理欲也。理欲者,自然之分也;既以自然之分,则人人皆平也,无谓贵贱之分。——戴震《理》材料二但丁宣称人是高贵和平等的,因为人都有上帝赋予的“意志自由”来判断选择,获得“为自己而生存”的自由。彼特拉克强调,“宇宙是以人为中心的,是上帝为人类的世俗生活而造就的东西”。与此同时,他还将矛头直指宗教禁欲观,大胆歌颂人的生活欲望和世俗享乐,他嘲笑经院神学家只是一些总想了解“深奥的上帝秘密,漠视人性和人欲的傻瓜。”——摘编自孟广林《意大利人文主义人本观与明清之际人文观的异同》(1)根据材料一,概括两位明清思想家的思想主张,并分析其时代进步性。(8分)-12-\n(2)比较材料一、二,指出文艺复兴时期的西方人文主义思想与明清进步思想的共同之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者产生的社会效果差异的根源。(7分)-12-\n宜昌市葛洲坝中学2022-2022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历史参考答案123456789101112CBBDCDDDAACB131415161718192021222324CDCBDDCBBCDA25.【答案】(1)特征:血缘关系浓厚;家国同构;君权、父权至上(或君主专制);人治。(6分,答出三点即可)评价: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对维护国家统一起了积极作用;推动了民族融合与经济文化交流;但也易形成暴政、腐败现象,影响社会的良性发展。(6分)(2)背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民族危机空前加剧;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民主革命运动蓬勃发展;清政府统治危机加深。(9分)(3)趋势:政治日益民主化;社会日益法制化。(4分)26.【答案】(1)变化:独立自主的贸易港口变成殖民地性质的贸易港口;(3分)外贸地位逐渐衰落,贸易中心地位逐渐被上海所取代。(3分)(2)国际: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发展(回答“互联网技术进步”等也可给分);国内:改革开放进入新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确立;党和国家的政策支持;深圳特区人民思想解放。(每点2分,任答3点即可,但应两个方面均有)27.【答案】(1)思想主张:肯定私欲;要求平等。(4分)时代进步性:通过肯定私欲的合理性来宣扬个人自由,蕴含着近代人文主义思想的因素;要求平等,反对特权,具有民主启蒙色彩。(4分)(2)共同之处:反传统;反权威;重人性。(3分)根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极其微弱,小农经济根深蒂固;西方城市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成长迅速。(4分)附:双向细目表高二___历史___科期中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 考察知识点(非章节节点)能力要求-12-\n题型题号预估难度系数分值备注 了解识记理解掌握灵活运用选择题 1 史学素养 0.7 √ √ √ √2 2 中央集权 0.6√ √ √ 2 3 希腊民主政治 0.6 √ √ 2 4 罗马法 0.7 √ 2 5 国民革命 0.5 √ √ √ √2 6 《共产党宣言》 0.7 √ √ 2 7 中美建交 0.6 √ √ 2 8 美苏冷战 0.5 √ √ 2 9 经济重心南移 0.6 √ √ √ √2 10 中古手工业 0.7 √ √2 11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 0.4 √ √ √ √2 12重农抑商政策 0.6 √ √ √2 13 新航路开辟 0.8 √ √ 2 14 工业化 0.6 √ √ √ 2 15 “一五”计划 0.8 √ √ √ 2 16 经济体制改革 0.7 √ √ √2 17 资本主义经济思想 0.6 √ √ √ √2 18 百家争鸣 0.6 √ √ √ √2 19 宋明理学 0.7 √ √ 2 20 人文主义精神 0.6 √ √ √ 2 21 中西思想对比 0.8 √ √ 2 22 启蒙运动 0.8 √ √ 2 23 中国戏曲 0.7 √ √ √ √2 24 中古科技 0.6 √ √ √ √2 材料题25中国政治改革0.7√√√√2526 对外贸易 0.8 √ √ √ √12 27 中西思想对比 0.7 √ √ √ √15 -12-\n整套试题的难度系数0.7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