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市葛洲坝中学2022-2022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试卷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经济学家熊彼特提出了“领地国家”的概念。“领地国家”的特征是:国王的税收有两个来源,一部分来自国王自己的领地,一部分来自诸侯的进贡;国王无权直接对诸侯领地进行征税。根据这一定义,下列中国古代王朝中属“领地国家”的是A.西周B.秦国C.汉朝D.清朝2.嘉庆帝亲政之初,认为凡事“必专责之军机大臣,则其权过重”,与“乾纲独断”的家法不符,强调军机大臣不过“承旨书谕”而已,皇帝并非“将臣工翊赞之职尽责此数人。”据此,以下符合嘉庆帝当时认识的是A.必须责罚军机大臣以巩固皇帝威权B.军机处有利于皇帝高度集权C.设军机处与“乾纲独断”家法不符D.军机处可能给皇权造成危害3.《十二铜表法》规定:“夜间窃取耕地的庄稼……如为适婚人,则处死以祭谷神;如为未适婚人,则由长官酌情鞭打,并处以赔偿双倍于损害的罚金。”这一规定的实质是A.保护私有财产B.体现了野蛮的习惯法影响C.法律内容丰富D.切实维护未成年人的利益4.一份历史文献“告人民书”指出,帝国、君主政体和议会制至今所强加给人民的,“是专制的、不合理的、专横的和令人难以忍受的集权”。这份历史文献应该出现于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B.美国内战时期C.俄国二月革命期间D.巴黎公社期间5.1912年4月孙中山访察武汉后说:“以南皮(注:南皮即张之洞)造成楚材,颠覆满祚,可谓为不言革命之大革命家。”这表明当时孙中山已经认识到A.湖北新军是辛亥革命的第一推手B.辛亥革命是一次成功的全民革命C.长时段社会变革推动了武昌首义D.部分洋务派官员转向了反清革命6.1930年6月,李立三在《新的革命高潮前面的诸问题》中写到:“乡村是统治阶级的四肢,城市才是他们的头脑与心腹,单只斩断了他的四肢,而没有斩断他的头脑,炸裂他的心腹,还不能制他的最后的死命。”这表明A.中共还没有找到中国革命的新道路B.李立三认清了当时中国的国情C.李立三认识到农民阶级力量的伟大D.李立三反对工农武装割据理论7.1937年初,中国近代著名军事家蒋方震(国民党陆军上将)在谈到中国能否打过日本的问题时指出:“……中国有地大与人众的两个优越条件,不战则已,战即不能不动用拖的哲学,拖到东西战争合流,我国转弱为强,把敌人拖垮而后矣。”这一观点A.为蒋介石政权的消极抗日政策辩解B.基本符合抗日战争的发展趋势C.没有看到国际反法西斯力量对抗战的影响D.主张发动人民群众实行全民族抗战8.据魏国李悝《尽地力之教》载:“治田勤谨,则亩益(增产)三斗。不勤,则损(减产)亦如之。”又据《孟子·梁惠王上》载:“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上述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是A.井田制开始瓦解B.商品经济迅速发展C.小农经济已经兴起D.家庭手工业产生-7-\n9.公元619年,唐政府颁布法令,规定百姓年满五十者,皆免课役。唐朝均田制规定,老男、残疾授口分田四十亩。这表明唐朝前期A.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B.抑制土地兼并C.重视百姓的养老问题D.百姓赋税过重10.自上世纪20年代以来,在美洲大陆上,哥伦布纪念日便是纪念欧洲与美洲首次碰撞后,产生新的混血种族及其文化的节日,并被人们称为“种族之日”。这一纪念在本质上反映了A.哥伦布的历史贡献B.开启美洲历史的新篇章C.世界开始走向整体D.文明之间的交流与碰撞11.18世纪的英国,只有国王和议会才能够授予公司特许……但是,19世纪中叶以后,国家对企业的设立逐渐摒弃特许主义,企业的设立已经相当自由,只要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不需要任何机关的审批或核准,企业就可以设立。这反映了A.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经济竞争加剧B.生产力发展推动生产组织演变C.工业革命推动经济观念和政策变化D.科技进步改变了国家经济职能12.下图是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趋势示意图,其两次发展高潮出现的共同原因是A.国际环境有利B.民族独立实现C.社会性质改变D.政府政策支持13.1961年,我国开放了集市贸易41437个,1962年为38666个,在大中城市也相继出现了一些农副产品的自由市场。下列各项中对这一举措解读正确的是A.目的是改变生产资料所有制B.政府对经济政策进行调整C.解决了市场机制的运用问题D.有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14.“深圳在建特区的25年间,用前18年的时间使GDP达到了1000亿元人民币,接着用了5年时间使GDP达到了2000亿元人民币,然后仅仅用了两年时间就使GDP达到了5000亿元人民币,平均每年的增长速度接近30%,一再创造经济奇迹的‘深圳速度’成为深圳一张闪亮的名片。”下列相关解读正确的是A.深圳见证了中国综合国力的发展过程B.深圳反映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全过程C.证明私营经济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主体D.表明中国外贸总量跃居世界前列15.1914年的一份中国报纸在一则告示中说道:“更有一般孤僻的人,自己觉着不肯趋时,他哪里晓得孔子是时中的圣人。他若生在这个时候,也是要剪了辫子,同大家一样。”这则告示的直接目的是A.倡导移风易俗B.建立共和制度C.批判儒家思想D.鼓吹反清革命16.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22年出版的《纽约时报100年》中记载,“有时他(指罗斯福总统)又像社会改革家,甚至像一个工运鼓动家,告诉煤商们,如果他们不将自己的企业打理得井然有序,那么共产主义就会将一个‘日益衰弱’的工业所剩下的一切都摧毁掉。”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罗斯福实际上代表工人阶级利益B.苏联在美苏对抗中处于优势C.盲目竞争和劳资纠纷危及资本主义发展D.新政严重侵害垄断资本主义的利益17.1971年苏联政府在关于五年计划的报告中说:“-7-\n商品货币关系在我国具有新的、社会主义的内容。当然,我们要批驳主张用市场调节作用取代国家集中计划的主导作用的各种错误观点。”这表明苏联政府试图A.废除对企业的指令性计划B.由市场决定产品价格C.减少对企业的行政干预D.鼓励私营企业发展18.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曾在纽约经济俱乐部发表演讲时表示,为重塑世界金融体系,各国的政策制定者应该努力向二战后约束市场的纪律回归。特里谢称,全球可能需要回归至最初的布雷顿森林体系,需要“重返纪律……近来市场的动荡不安,部分原因正是布雷顿森林协定中止后,市场上出现的失序”。特里谢在此主要强调A.不守纪律是金融危机的主因B.加强对国际金融市场的管理C.重新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D.美国在金融市场中的核心地位19.孟子指出:“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荀子认为:“筐箧已富,府库已实,而百姓贫。夫是之谓上溢而下漏,入不可以守,出不可以战,则倾覆灭亡可立而待也。”这表明儒家主张A.藏富于民B.勤俭节约C.忠孝为本D.国富民贫20.隆兴元年,朱熹对宋孝宗进言:“陛下虽有生知之性,高世之行,而未尝随事以观理,即理以应事。是以举措之间动涉疑贰,听纳之际未免蔽欺,平治之效所以未著。”下列观点与这一言论思想一致的是A.“大学之道在乎格物以致其知”B.“存天理,灭人欲”C.“自修则人不得以非理相加”D.“学者须先立志”21.美国学者M.佩里在《西方文明史》一书中写道:“意大利人文主义者并不是非基督教徒。的确,人文主义者经常用纯粹世俗的方式来处理道德问题……他们对基督教会经院哲学琐碎的考证辨析和纠缠于细枝末节的问题给予了有力的抨击。”据此,对人文主义者的正确理解是A.彻底摆脱与基督教会之间的联系B.注重从现世和世俗的立场思考问题C.对经院哲学批判局限于细枝末节D.要建立不受罗马教廷控制的新教会22.“这些哲人受……万有引力定律的影响很大,相信存在着不仅控制物质世界、而且控制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这些哲人”之一是A.但丁B.莎士比亚C.伏尔泰D.达尔文23.毛泽东在1920年给蔡和森的信中说:“新民学会以‘改造中国与世界’为方针,正与我平日的主张相合,并且我料到是与多数会友的主张相合的。以我的接洽和观察,我们多数的会友,都倾向于世界主义。这种世界主义,就是四海同胞主义,就是愿意自己好也愿意别人好的主义,也就是所谓社会主义。”这表明A.党的早期积极分子认识到要改造中国必须进行暴力革命B.改良还是改造中国与世界可以选择的方法之一C.党的早期积极分子深刻认识到了十月革命的伟大意义D.在党的筹建时期党的早期分子理论上尚不是很成熟24.蒙太奇原意为“构成、装配”,用于电影方面有剪辑和组合之意,是电影艺术的重要表现方法。按蒙太奇的原则把两个以上的镜头组接在一起,产生一种转移对照物的效果,比如把情人相会与蜜蜂采蜜两个镜头连接在一起,就会使人自然联想到甜蜜的爱情。对以上材料分析正确的是A.影片是由许多不同的镜头组成的,因此电影需要连续地拍摄完成B.电影拍摄过程中,应按照创作构思,把不同的镜头有机地组接起来C.不同的镜头的组合可以产生连贯、呼应、悬念、对比、暗示、联想等作用D.电影是工业化的产物,必须有多人、多项分工才能完成-7-\n二、材料分析题(25题22分,26题15分,27题15分,共52分)25.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2分)材料一凡改革之事,必除旧与布新,两者之力相等,然后可有效也。苟不务除旧而言布新,其势必将旧政之积弊,悉移而纳于新政之中,而新政反增其害矣。——梁启超《戊戌政变记(节录)》斯宾塞尔曰:“天择者,存其最宜者也。”夫物既争存矣,而天又从其争之后而择之,一争一择,而变化之事出矣。——严复《天演论上》,导言一《察变》材料二若是决计守旧,一切都应该采用中国的老法子,不必白费金钱派什么留学生,办什么学校,来研究西洋学问。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什么国情的鬼话来捣乱。……因为新旧两种法子,好象水火冰炭,断然不能相容,要想两样并行,必至弄得非牛非马,一样不成。——陈独秀《今日中国之政治问题》材料三我们对于旧有的学术思想,积极的主张只有一个,——就是“整理国故”。整理就是从乱七八糟里面寻出一个条理脉络来;从无头无脑里面寻出一个前因后果来;从胡说谬解里面寻出一个真意义来;从武断迷信里面寻出一个真价值来。……若要知道什么是国粹,什么是国渣,先须要用评判的态度,科学的精神,去做一番整理国故的工夫。——胡适《新思潮的意义》(1)据材料一,分析指出维新派关于“变”的两个观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些观点产生的时代背景。(10分)(2)概括指出材料二对“新”“旧”问题的看法。(4分)-7-\n(3)与材料二相比,材料三的观点有何不同?陈独秀和胡适的观点在当时各有何可取之处?(8分)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材料一正当欧洲大陆的宗教改革如火如茶的时候,英格兰新贵族和资产阶级也希望加强王权,削弱教会,摆脱教皇的控制。但亨利八世却是天主教会的坚决支持者,由于他在反对马丁·路德的异端邪说中的功劳,教皇克雷芒七世授予他“信念捍卫者”的称号。但当教皇拒绝了亨利八世要求宣布他与凯瑟琳的婚姻无效时,亨利八世公然反抗教皇,与安妮·博林结合,并被革除教籍。他立即着手清除国内的反对力量,包括解散修道院,禁止英格兰教会向教廷交纳岁贡。1534年,促使国会通过《至尊法案》,宣布英格兰国王是英国圣公会的首脑,从而正式把教会与国家合为一体。——摘编自程维《宪政与宗教》材料二时间事件1534年亨利八世促使议会通过《至尊法案》。1571年伊丽莎白女王指使英格兰教会通过《39条教规》,标志着宗教改革的结束,英国终于建立了独立的安立甘教会。1633年查理一世起用威廉·劳德为坎特伯雷大主教,大肆迫害清教徒。1640年以清教徒运动面目出现的资产阶级革命爆发。1689年议会通过《宽容法》,赋予不从国教者以信仰自由。1701年议会通过《王位继承法》,规定今后王位一律由信奉新教者继承,与天主教交往者、信奉天主教、与天主教徒结婚者,一律丧失继承王位的资格。——摘编自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1)据材料一,说明亨利八世对罗马天主教会态度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9分)(2)据材料二,归纳英国历史上宗教与王权两者关系的演变。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宗教在英国政治发展中所起的作用。(6分)27.【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15分)材料一(司马)光言:“方今国用不足,灭害荐臻,节省冗费,当自贵近为始。”……(王)安石曰:“此非善理财者也。善理财者,民不加赋而国用饶。”光曰:“天地所生,货财百物,止有此数,不在民间,则在公家。”——司马光《传家集》材料二夫合天下之众者财,理天下之财者法,守天下之法者吏也。吏不良,则有法而莫守;法不善,则有财而莫理。有财而莫理,则阡陌闾巷之贱人皆能私取予之势,擅万物之利,以与人主争黔首,而放其无穷之欲,非必贵强桀大而后能。——王安石《度支副使厅壁题名记》材料三据有关史料记载,当时一个小的县城积累之钱米也不少于二十万,各路所积存的钱谷足可支用二十年不匮,《宋史·安焘传》说:当时京城内外府库“无不充衍”。这应该是王安石变法由于鲜明的“理财”观及比较适合当时社会生产情况的“理财”措施而带来的“富国”效果。——吴玉清《论王安石变法的理财观》(1)据材料一,指出司马光的主要观点。他与王安石争论的焦点是什么?(4分)-7-\n(2)据材料二,概括王安石认为理财的重要保障是什么?并指出“有财而莫理”的危害。(4分)(3)结合所学,列举王安石变法中“理财”的具体措施。根据材料三概括其积极作用。(7分)-7-\n高二年级期中考试试卷历史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5ADADC6--10DBCCD11--15CDBAA16--20CCBAA21--24BCDC二、材料分析题(共52分)25、(1)观点:一是“除旧”与“布新”相连;二是“变”与进化论相结合。(4分)背景:洋务派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但不改变旧的政治体制;(2分)19世纪90年代,民族危机日渐加深,挽救民族危亡的任务迫在眉睫;(2分)近代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2分)(2)认为新与旧不相容,旧是中国的传统思想,新是西方的近代思想;采用西方的学说革新社会。(4分)(3)主张对旧的学术思想要用评判的态度,科学的精神进行“整理”,反对全盘否定或肯定。(2分)陈独秀的观点是对封建专制思想全面进攻,有利于思想解放,为新思想发展开辟道路(3分)胡适的观点反对对传统文化全盘否定,主张用西方“科学”的方法解读与整理国故,对纠正新文化运动中的形式主义倾向,保留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有积极意义。(3分)26、(1)变化:从支持罗马教会,反对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到与罗马教会决裂,建立国教会。(3分)原因: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壮大;欧洲大陆宗教改革的影响;加强王权的需要;国王的婚姻受到教皇的干预。(6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2)演变:从通过宗教改革国王成为教会的最高首脑到以清教徒为重要力量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王权,建立了君主立宪制。(4分)作用:英国政治发展受到宗教因素的影响或制约。(2分)27、(1)观点:节约,节俭。(2分)焦点:理财方式。(2分)(2)重要保障:理财的同时要加强吏治和法治建设。(2分)危害:威胁中央集权,不利于巩固统治。(2分)(3)措施:农田水利法、青苗法、免役法、市易法、方田均税法、均输法等。(共4分)积极作用: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积贫”的现象。(共3分)-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