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中学2022届高三文科综合训练(五)历史部分试题考试时间:2022年12月14日14:40-17:1024、《文献通考》记载:“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用三省长官。中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于禁中,是谓政事堂,与枢密院对掌大政。天下财赋,内庭诸司,中外莞库,悉隶三司。据此可知该朝政治机构改革A.废除宰相权力,加强皇权B.三省分工协作,相互制约C.分割宰相权力,加强皇权D.削弱地方权力,加强中央集权25、宋代“二程”的思想对于儒学发展的意义在于:他们第一次以“天理”作为最高范畴,系统地整理了儒家学说,认为“凡事皆有理”而“万理出于一理”。这从理论上确立了A.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B.儒家心学的统治地位C.儒家伦理学说的先天权威性D.理学作为统治思想的合理性26、1944年7月4日,《解放日报》发表社论《论美国国庆日》,称美国为“资本主义世界最典型的民主国”,“与社会主义苏联成为民主世界的双壁”,“民主的美国已经有了它的同伴……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和其它民主势力。我们共产党人现在所进行的工作是华盛顿、杰斐逊、林肯等早已在美国进行了的工作”。这表明 A.中国借此表达民主建国的诉求 B.民主成为反法西斯同盟的旗帜 C.民主体制促成了中美两国结盟 D.中国仿效美国建立了民主体制27、“用法律保护个人权利,明确所有权归属,这些正是自由交易和市场形成的前提。也许正基于此,很多学者才把发明公司的荣耀归于罗马人,而真正公司时代的到来是在人被进一步解放之后。”这段材料主要说明A.罗马法具有一定的经济功能 B.罗马法的进步性和时代的局限性C.罗马法导致了自由市场的形成 D.罗马法维护了私有财产的不可侵犯性28、《全球化:起源、发展和影响》一书指出:“当发展中国家的移民涌入纽约那样的全球化城市”,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的人“再也没有办法互相忽略了”,“人们可能开始对自己的政治和社会上的效忠对象产生迷惑”。对材料的理解,最恰当的是 A.全球化会改变人们的意识形态和观念 B.政治制度不同是阻碍移民的关键因素 C.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过程中日益落后 D.全球化加剧国际之间移民问题的矛盾29、“直到汉武帝时期……发现铸钱和煮盐对国家赋税的极端重要性,由此催生了在中国历史上时断时续实施了长达2000余年的‘盐铁官营”政策。”这一政策A.是重农抑商政策的延续B.有助于小农经济的发展C.解决了国家赋税的问题D.催生了富商大贾的出现30、1887年夏,清政府总理海军衙门承认陈启源创办的继昌隆缫丝厂“有益于贫户之资生,无碍于商贾之贸易”,且“自用机器缫丝以来,外销丝斤价增一倍,足证办有成效,亦属兴利之一端……仍准照旧开设”。这一现象主要表明A.政府对民族工业转为支持的态度B.晚清政府职能混杂并实行多头管理C.缫丝企业合法地位得到政府承认D.中国更深地卷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31、美国学者周锡瑞指出,辛亥革命后,“任官举职,权柄恒不自上。往往司长所辟除者,地方人民辄投函或径谒司长,要求更易,甚至已易数人不能决”。这种现象反映了辛亥革命后A.民国政府行政效率较低下B.民众民主共和意识得到提高C.公众对政治生活关注增强D.地方政府争权夺利斗争严重32、南朝人王情称:“次仲(人名)始以古书方广,少波势,建初中,以隶草作楷法,字方八分、言有模楷。”由此可知王情认为A.次仲是隶书的创立者B.次仲尝试创立草书C.古代的书是用楷体写的D.字体演变具有继承性33、1935年,罗斯福签署了《社会保障法》,为失业者和老年人提供了救济金和养老金。同年,美国国会又通过《财产税法》,规定对盈利超过15%的公司征收超额利润税,对收入5万美元以上者征收超额累进税,使社会财富的再分配稍显公平。这表明罗斯福新政A.着力增加就业,提高社会购买力 B.只运用经济手段干预经济发展C.建立社会保障机制保障资本家 D.力求缩小贫富差距,缓和社会矛盾34、从20世纪60年代起,美苏开始缓和谈判。1968年美苏参与签订《核不扩散条约》,1972年美苏开始第一阶段限制战略武器谈判,1979年美苏进行第二阶段限制战略武器谈判,1987年美苏签订了《中导条约》。上述材料说明A.两极下的平衡状态已经被打破 B.世界其他政治力量介入两极争霸C.世界向多极均势转变日益明显 D.核战争的威胁推动美苏走向妥协35、1890年,日本森鸥外发表了《舞姬》,作品最后部分,主人公在功名利禄的诱惑下,抛弃德国情人叶丽丝从柏林回国,与反动势力妥协。作品以清新的情调表现了个性自由追求者失败的悲哀。这部作品属于 A.浪漫主义文学 B.现实主义文学 C.现代主义文学 D.民族主义文学40、(25分)中共十八大提出“新型城镇化”,是在未来城镇化发展方向上释放出了“转型”的“新信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明朝中后期,随着江南经济的发展,在交通便利的地方,市镇逐渐兴起。到万历以后,其市镇总数不下200个,其中规模大、功能全的镇至少有160个。这些市镇之间的距离大体在10-30里,一般最大距离不超过农家一日舟行往返可以完成买卖的路程。在每个市镇的周围,都有密集的从事小商品生产的村坊和初级集市环绕,这些市镇作为商品集镇,形成一个以水路舟行为基本交通脉络的网状结构。(下表反映的是江南部分市镇及其经营项目)市镇经营项目湖州府南浔镇、菱湖镇、乌青镇、苏州府震泽镇、嘉兴府石门镇桑蚕缫丝嘉兴府王店镇、王江泾镇、湖州双林镇、苏州府盛泽镇丝织业松江府华亭县朱泾镇棉纺织业桐乡县炉头镇冶铸业桐乡县石门镇蚕丝、榨油归安县善琏镇制笔(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明朝江南市镇的特点以及兴起的原因。(6分)材料二 近代中国出现的新兴城市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其中,香港、青岛等长期为列强占据,上海、天津、汉口等被辟为通商口岸,出现了畸形繁荣的商业区;近代工矿企业、商业的发展,推动了唐山、无锡等城市的兴起;郑州、石家庄等因地处铁路沿线所以城市有较大的发展。帝国主义的侵入把大批商品送进来,只能使人失业,不能使人得业。帝国主义的商品冲击了农村手工业,制造了众多的游民无产者,而新式工厂发展滞后,无力吸收多数游民无产者。“外国商品来得愈多,制造游民无产者的功用便愈大;中国工业发达愈慢,吸收游民无产者的能力愈小”。(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新兴城市的特点和影响。(12分)材料三 1949-2022年新中国城市化进程示意图(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80年代以来,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主要原因有哪些?请你为未来中国城市化进程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建议。(7分)4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有的学者把明末反封建礼教称之为“启蒙思想”或“启蒙主义”;泰州学派的支系,主张“唯情主义”的大戏曲家汤显祖也被认为是“深具启蒙思想的人”。这就容易使人们错误地以为16世纪明末的反封建礼教、主张个性解放的运动类似于发生在欧洲18世纪的“启蒙运动”。……我认为,上述两种运动不仅在表现形式、而且在实质内容上都有不同,18世纪欧洲的“启蒙运动”是以“唤起”理性为特征,而16世纪明末的反封建礼教的运动是以唤起人们的情感释放为特征。前者的结果是:自然科学重大的突破、社会科学基础的建立和资本主义民主制国家的建立;后者的结果是:虽有少数思想家仍然坚持反对封建专制礼教,但在清军入关后封建专制礼教的强化和对批判礼教的文人学士无情的镇压,使反对封建专制的礼教浪潮被打断了。——北大教授汤一介《启蒙在中国的艰难历程》评价材料中汤一介教授关于明末反对封建礼教和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的观点。(12分)(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请从下面所给的45、46、47、48四道历史题中选定一题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方框涂黑,按所涂题号进行评分;不涂、多涂均按所答第一题评分;多答按所答第一题评分。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鲁迅认为曹操是“改造文章的祖师”,他一改东汉末年的公文文风,对后世影响深远。材料一 窃见处士平原称衡,年二十四,字正平,淑质贞亮,英才率砾。初涉艺文,升堂睹奥。目所一见,辗诵于口,耳所哲闻,不忘于心……如得龙跃天肴,振冀云汉,扬声紫微,垂光红觅,足以昭近署之多士,增四门之穆穆。钧天广乐,必有奇丽之观;帝室皇居,必蓄非常之宝。 —孔融《荐称衡疏》 材料二 河北罹袁氏之难,其令无出今年租赋。 —曹操《蠲河北租赋令》 若孙权至者,张、李将军出战,乐将军守,护军勿得与战。 —曹操《合肥密教》(1)根据材料一、二,比较孔融所撰公文与曹操所撰公文的主要不同。(6分)(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曹操对公文的改革。(9分)46、(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材料一 1832年议会改革,资产阶级的政治要求得到满足,登上了统治地位。工人阶级在议会改革运动中支持了资产阶级,但是结果一无所得,政治上依然处于无权的地位。因此,1832年议会改革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消沉,他们决定掀起一个争取工人选举权的运动。......1837年英国又遭到经济危机的袭击,工人阶级生活状况更趋恶化,不满情绪更为增长。工人们纷纷提出要求断的议会改革,反对新济贫法,要求10小时工作制,争取工会权利、出版自由等。……这样就产生了宪章运动。材料二 宪章运动的衰落,除了它本身存在的一些缺点外,还有一些重要的客现因素。宪章运动是大挽模的群众运动……像这样的形式和性质的运动,只有在社会矛质比较尖锐的时代才可能发展。在30年代初到50年代,英国经历了一系列的社会冲突,如1832年议会改革的斗争,1846年废除谷物法的斗争,1847年争取10小时工作制的斗争,1849-1852年资产阶级为维护他们的利益而展开的反攻等。……但是自从1848年以后,英国社会历史已开始发生变化,在以后的20年中,英国的经济走向高涨,减少了失业,工人生活得到改善。虽然也发生了1857年和1866年两次经济危机,但持续的时间比以前短,英国很快就从危机中恢复了过来。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1) 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宪章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6分)(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英国宪章运动衰落的原因。(9分)47、(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 结束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凡尔赛和约)包括一项条款,明确指出这场战争是“由德国及其同盟国的侵略”引起的。这一“战争罪行”的条款不仅仅具有学术价值,还被协约国用来证明它们向战败的同盟国提出支付赔款的要求是有道理的。结果,它激起了一场热烈、持久的争论。这场争论不仅导致了数以千计的文章和著作的发表,还导致了一批批文件的出版,总计达6万多份。到20世纪30年代中叶时,这场论战才平息下来,出现了较少地关心“战争罪行”、更多地注意引起战争的历史条件和历史性事件的较有学术价值的研究。如今,大多数历史学家已能分清曾在数十年里一直起作用的背景原因和在1914年6月28日弗兰兹•斐迪南大公被刺后的紧张的数星期中开始起作用的直接原因。—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巴黎和会对一战爆发原因的认定及其目的。(9分)(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战爆发的原因。(6分)48、(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 顾拜旦年青时留学英国,他考察了英国教育和体育的现状,对那里学校的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和经常性的郊游十分赞赏,希望在法国各学校中也能设置体育课,培养学生集体主义思想和刻苦 锻炼、强健体魄的精神。那时,他时法国在1870年的普法战争中失利深感病心,希望通过改革教育,增强民众体质,来振兴法国。1875年至1881年间……他曾写道:“德国衣发掘了奥林匹亚的遗址,可是法兰西为什么不能着 手恢复她古代光荣的历史呢?”通过调查,他发现国际上各个体育组织之间充满了矛盾和混乱,对立情绪十分严重,体育运动日趋商业化。因而使他意识到,可以凭借古希腊体育的历史经验和传统影响,来推进国际体育运动,同时深切地感到,应该尽快地以古代奥林匹克精神,把现代奥运会创办起来,用“团结、友好、和平”的精神来指导比赛,以消除体育领城内存在着的种种混乱的不良倾向。顾拜旦出版的著作主要有:(1870年后的法国史》《教育制度的改革》《运动的指导原理》《运动 心理之理想》《英国与希腊回忆记》《英国教育学》《运动心理学试论》《竞技运动教育学》等一系列著作,提出了不少改革教育和发展体育的建议。 —摘编自《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创始人顾拜旦)(1) 根据材料,概括顾拜旦主张改革体育教育及创办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主要目的。(9分)(2) 根据材料,对顾拜旦进行评价。(6分)历史参考答案CCABAABCDDDA40.(25分)(1)特点:数量多、分布密集;形成城镇网络;形成地域性专业分工(或经营各具特色);规模大,功能齐全(答出3点即可得3分)。原因:经济重心南移;农业和手工业水平提高;水陆交通便利和商品经济发达;生产力发展。(答出3点即可得3分)(2)特点: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带有半殖民地色彩;城市发展受工商业、交通运输业影响。(6分)影响:改变了中国城市布局,成为列强商品、资本输出基地;引起中国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引起人们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的转变;新的生产方式出现,促进近代化进程;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产生、发展(答出3点即可得6分)(3)原因:改革开放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成效;中国经济发展推动城市化进程;国家城镇化建设政策提高了城市化水平(只要答出2点给4分) 建议:城市化建设要有民族特点和地区风格;城市建设要注意环境保护、节约资源(言之成理给3分)41.评分标准:(要求:①紧扣评论对象,观点明确;②合理引用史实;进行多角度评论;③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第一种观点:同意材料的观点:明末反封建礼教与欧洲18世纪的启蒙运动表现形式及其结果都不同。理由:西方的启蒙思想是在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发展的前提下,在自然科学重大突破的情况下,以科学的理性来唤醒人性的理性,它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并为资本主义社会秩序的构建提出了基本原则;而中国明末的反对封建礼教只是少数思想家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不满的情感释放,既没有引起社会的共鸣也没有推动社会的变革,同时也没有对传统和未来做出理性的说明,所以称之为“启蒙思想”或“启蒙主义”是对其作用的夸大。第二种观点:不同意材料的观点:认为明末反封建礼教与欧洲18世纪的启蒙运动相似。理由:中国明末的反对封建礼教同西方的启蒙思想一样,都是在商品经济得到发展的背景下,对封建专制下人性的思考。尽管由于中国明清没有西方发展起来的资本主义经济,也没有形成众多的思想家,但同样也推动了人们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同样也起到了启蒙的作用。(如有其它观点,只要言之有理即可)45.(1)不同:孔融,对仗工整,语言华美,文采斐然,引经据典,融入赋的写作形式,读起来朗朗上口,但过于冗杂;(3分)曹操,简洁清楚,严正、理性、务实,个性鲜明,便于理解。(3分)(2)评价:改革具有很强的规定性和可操作性;符合征战治军的特点和需要;便于士兵、百姓理解,有利于政策的贯彻落实。(9分)46.(1)背景:1832年议会改革推动;经济危机的打击;工人阶级的民主意识增强。(6分)(2)原因:工业革命完成后英国经济走向高涨,经济危机持续的时间短;工人生活得到改善,社会矛盾相对缓和;英国代议制政治逐渐完善,为避免宪章运动的重演,资产阶级做出了一些让步。(9分)47.(1)认定:以国际法的名义,明确指出一战是由德国及其同盟国的侵略而引发的。 (3分)目的:推卸协约国的战争责任;彰显惩罚战败同盟国的正义性。(6分)(2)原因: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两大军事集团对抗;萨拉热窝刺杀事件。(6分)48.(1)目的:借鉴英国体育教育经验,培养学生强健的体魄和强烈的民族精神;改革教育,发展体育,振兴法国;消除体育组织之间的矛盾和对立情绪;推广“团结、友好、和平”的奥林匹克精神。(9分)(2)评价:他是杰出的教育家、体育活动家、历史学家,现代奥林匹克之父;他发起的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为世界和平做出了突出贡献;他在体育学术研究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 (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