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东台市头灶镇中学九年级政治二轮复习课时方案法律与社会秩序新人教版专题内容:第一课时(总第5课时)复习目标: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宪法确认和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也规定了公民的基本义务。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是我们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2.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的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3.依法治国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依法行政是法治的关键。依法行政的重心和实质是依法治官、依法治权。政府能否依法行政,直接关系到法律的权威和老百姓生活质量的高低。4.法律实施与司法公正需要监督。公民行使监督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我们可以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依法通过多渠道,采取不同形式行使监督权。导学活动(以达成复习目标作为贯穿全课活动的一根“红线”,从助你补缺、给你定标、请你点击、引你运用、为你指点、推你提升等6个环节去设计整个教学过程):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树立宪法意识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和普通法律的区别有哪些?)①宪法规定我国的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等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方面。②宪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是我国的根本法,是其他法律产生的依据,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与宪法相抵触的法律是无效的。③在制定和修改程序上,宪法比其他法律更为严格。⑵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的最高行为准则。⑶宪法是一切社会团体和组织以及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允许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⑷树立宪法意识:(为什么要树立宪法意识?怎样树立宪法意识?)①宪法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确认和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也规定了公民的基本义务。②宪法就在我们身边,它既是我们生活的基本依据,也是我们行为的最高规范。③维护宪法的尊严,保证宪法的实施,是我们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每个公民都要树立宪法意识,经常检视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宪法规范,并勇于同违反宪法的行为做斗争。2.依法治国的含义,知道依法治国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树立法治观念⑴4\n含义: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其根本目的在于保证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⑵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依法行政是法治的关键。依法行政的重心和实质是依法治官、依法治权。⑶意义:依法治国是社会进步的重要体现;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1.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意义,自觉守法,维护社会秩序2.学会行使自己享有的监督权利行使监督权的方式:(怎样监督?)①公民既有依法监督法律实施和司法公正的权利,也有积极参与监督、维护法律权威和社会秩序的责任。监督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每个公民的神圣权利。②我们可以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依法通过多种渠道,采取不同形式行使监督权。当然,不论我们采取哪种方式行使自己的监督权,都应该而且必须是合乎法律程序和法律规范的。我们可以采取下列方式来行使监督权:①向人大代表反映情况,表达我们的意见、建议和要求;②通过新闻媒体公开发表自己的意见;③给有关国家机关写信、打电话,或直接向有关人员反映情况。当堂训练1.马克思说:“宪法是法律的法律。”这句话说明了()A.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B.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的问题C.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最为严格D.宪法包含了普通法律2.2022年6月22日,检察机关全国统一举报电话“12309”正式投入使用,同时,最高人民检察院更新举报网站域名,全国各地均可通过这一网站进行举报。上述举措()A.可以彻底杜绝腐败现象B.有利于中学生更好地参与检察机关的管理工作C.便于公民了解国家的政策和秘密D.有助于公民更好地行使监督权3.据报载,一些人钻法律不健全的空子,在网络上匿名发布不实消息,有的还给社会造成了不良影响。这说明()A.在网络上发布消息可以不受法律约束B.在网络上发布不实消息属于犯罪行为C.要通过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确保网络世界有章可循D.网络影响正常社会秩序4.某中学(1)班的50名学生联名向市长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就培养市民的卫生和环保意识提了七条建议。这50名学生()①工作在环保的第一线②通过合法的方式行使了公民的建议权③以实际行动坚持了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④以实际行动履行了曼教育的义务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④5.2022年8月28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关于修改行政监察法的决定。这体现了我国依法治国的前提是()A.有法可依B.有法必依 C.执法必严D.违法必究6.我国公布实施的许多法律都在显著位置明确规定:根据宪法,制定本法。这表明宪法()4\nA.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B.制定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C.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D.规定了国家和社会生活中各个方面的内容7.“缺少有力的监督,权力就可能会被滥用。”这句话表明()A.有了监督,权力就一定不会被滥用 B.加强监督是我们一切工作的中心C.法律实施和司法公正需要我们监督 D.监督应该是监督机关的事,与我们无关8.社会各界和广大市民积极向政府有关部门建言献策()A.是滥用言论自由的表现 B.是依法行使建议权的表现C.表明公民依法享有社会经济权利D.表明公民有直接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力9.2022年7月5日,新疆乌鲁木齐市发生打砸抢烧严重暴力事件,造成184人死亡。2022年1月25日,乌鲁木齐市中级人民法院金开开庭审理“7·5”打砸抢烧事件犯罪嫌疑人,分别有4人被判处死刑、8人被判无期徒刑或有期徒刑。这一事件发生及对其处理表明()①此事件是境内外宗教极端势力、暴力恐怖势力和民族分裂势力策划、指挥的②此事件是一起破坏国家稳定和民族团结的严重暴力犯罪事件③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本质特征④实行依法治国,执法必严是关键,违法必究是保证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10.本应是文明殿堂的校园,却被一系列的暴力行为打乱。海南某中学,校园俨然成了一个“帮派”纷争的“江湖”。许多孩子因无法忍受校园暴力,最终弃学回家。为针对该情况进行调查,成立了一个调查小组。(1)为保证调查的顺利进行,出发前他们需要准备哪几部法律的知识?(2)下面是得到的调查数据,请你完成调查报告中的建议部分。针对流失的四种原因分别向学校领导或政府部门提出合理化的建议。4\n拓展训练1.2022年5月17日,著名音乐人高晓松因犯危险驾驶罪被判拘役六个月。这是因醉驾而获刑的第一位名人。这说明实施依法治国,就必须做到()A.有法可依B.以德治国C.依法行政D.违法必究2.某校八年级学生学习了宪法知识后,决定开展一次以“宪法”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如果你是参赛者,你准备从哪些方面来谈呢?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