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阅读专题内容:第一课时(总第20课时)复习目标:1、把握情节,初知内容。2、分析环境,体会含义。3、品味人物,领悟主旨。导学活动(以达成复习目标作为贯穿全课活动的一根“红线”,从助你补缺、给你定标、请你点击、引你运用、为你指点、推你提升等6个环节去设计整个教学过程):一、补缺(3分钟)二、定标(12分钟)(一)“情节”考点的设置1、考点题型:情节填空、内容概括(中考说明P132《奇遇》第19题)答题技巧:何人做何事(在何时何地)2、考点题型:小说技巧、写作特色解析答题技巧:①以一事或一物为线索,贯穿全文,使全文结构紧凑,一气呵成。②埋伏笔,设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人入胜。③高潮即结尾,引发读者的想象和思考,有意犹未尽之感。(二)“环境”考点的设置1、考点题型: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答题技巧:①渲染气氛②烘托心情③展现社会环境④推动情节发展2、考点题型:社会环境描写的作用答题技巧:①交代时代背景②突出小说主题(三)“人物”考点的设置1、考点题型:人物心理或性格答题技巧:运用了……描写方法,揭示出该人物……的心理,表现出该人物……的性格特征。(抓住动词、形容词进行理解)2、考点题型:结合人物形象谈感悟答题技巧:结合内容,紧扣主旨,表明态度。3、考点题型:标题的含义答题技巧:①表层含义,即具体的事件或实物②深层含义,即蕴含在事件或实物中的意义、价值、内涵等。三、运用(15分钟)完成2022连云港市中考试题猎手5\n贾平凹①从太白山的白麓往上,越往上树木越密越高,上到山的中腰再往上,树木则越稀越矮,待到大稀大矮的境界,繁衍着狼的族类,也住了一户猎狼的人家。②这猎手粗脚大手,熟知狼的习性,能准确地把一颗在鞋底蹭亮的弹丸从枪膛射出,声响狼倒。但猎手并不用枪,特制一根铁棍,遇到狼故意对狼扮鬼脸,惹狼暴躁,扬手一棍扫狼腿,狼的腿是麻杆一般,着扫即断。然后挡腰直敲,狼腿软若豆腐,遂瘫卧不起。旋即弯两股树枝吊起狼腿,于狼的吼叫声中趁热剥皮,只要在铜疙瘩一样的狼头上划开口子,拳头伸出去于皮肉之间嘭嘭捶打,一张皮子十分完整。③几年里,矮林中的狼竟被猎杀尽了。④没有狼可猎,猎手突然感到空落,他常常在家喝闷酒,倏忽听见一声嚎叫,提棍奔出去,鸟叫风前,花迷野径,远近却无狼迹。这种现象折磨得他白日不能安然吃酒,夜里也似睡非睡,欲睡乍醒,猎手无聊得紧。⑤一日,懒懒地在林子中走,一抬头见前面三棵树旁卧有一狼作寐态,见他便遁。猎手立即扑过去,狼的逃路是没有了,就前爪搭地,后腿拱起,扫帚大尾竖起,尾毛动,发一面旗子。猎手一步步向狼走近,眯眼以手招之,狼莫解其意,连吼三声,震得树上落下一层枯叶。猎手将落在肩上的一片叶子拿了,吹吹上面的灰气,突然棍击去,倏忽棍又在怀里,狼却卧在那里,一条前爪已经断了。猎手哈哈大笑,迅雷不及掩耳将棍再要敲狼腰,狼狂风般跃起,抱住了猎手,猎手在一生中从未见过这样受伤而发疯的恶狼。棍掉在地上,同时一手抓住了一只狼爪,一拳塞进弯过来要咬手的狼口中直抵喉咙。人狼就在地上翻滚搏斗,狼口不能合,人手不放松。眼看滚至崖边了,继而就从崖头滚落数百米的崖下去。⑥猎手跌落到三十米,在崖壁上的一块凸石上,惊而发现了一只狼,此狼皮毛焦黄,肚皮丰满,一脑壳的桃花瓣。猎手看出这是狼妻。有狼妻就有狼家,原来太白山的狼果然并未绝种啊。⑦猎手跌落到六十米,崖壁窝进去一小小石坪,一只幼狼在那里翻筋斗。这一定是狼子。狼子有一岁吧,已经老长的尾巴,老长的白牙。这恶东西是长子,还是老二老三?⑧猎手跌落到一百米,看见崖壁上有一洞,古藤垂帘中卧一狼,瘦皮包骨,须眉灰白,一右眼瞎了,趴聚了一圈蚊虫。不用问这是狼父了。狡猾的老家伙,就是你在传种吗?狼母呢?⑨猎手跌到二百米,狼母果然又在一个洞口。⑩……⑾猎手和狼终于跌落到了崖根,失掉在斜出的一棵树上,树咔嚓断了,同他们一块坠在一块石上,复弹起来,再落在草地上,猎手感到剧痛,然后一片空白。⑿猎手醒来的时候,赶忙看那狼。但没有见到狼,和他一块儿下来已经摔死的是一个四十来岁的男人。(选自《太白山记》,人民文学出版社)1.划线的第③节在文中有何作用?(4分)2.请从表达方式的角度鉴赏第⑤节划横线的句子。(3分)3.综合全文来看,你认为猎手是个怎样的人?请联系文中相关情节作分析。5\n4.⑥—⑩节,作者细致描述了猎手跌落过程中的所见所想,请分析其目的何在。(4分)5.小说的结尾出人意料,有种荒诞的“聊斋”感,请谈谈你的理解。(3分)四、点评(15分钟)五、拓展(30分钟)完成下面两个小说阅读题(一)两个鸡蛋下午柱子就要返校了,父亲却歪在床上睡着了。母亲要叫醒他,被柱子拦住了。“让他多睡一会儿吧,爹太累。”母亲便不再说什么,收拾好柱子的东西,母亲照例出去借钱。看着母亲的背影远了,柱子打开包袱,拿出两个鸡蛋,进了里屋,来到父亲的床前。经过岁月无情的冲刷,父亲的头发早已花白;杂乱无章的皱纹,横七竖八地卧在他脸上,像黄土高原上沧桑的沟壑;一双眼睛仿佛承担了太重的压力,已深深地陷了下去;额头上汗珠点点,青筋隐约可见……父亲老了,是他在顽强地支撑着这个家呀。A柱子鼻子一酸,两颗泪珠滚下脸庞。轻轻地把鸡蛋放在父亲床头,又看看他没什么动静,柱子悄悄出去,坐在矮凳上等母亲。院子里似乎发出一阵响声,柱子以为母亲回来了,连忙跑了出去。没有人,只有几只麻雀在觅食。柱子就驻足四望。不远处贫瘠的土地上是绿色的庄稼,在太阳的照耀下泛出青黄的光。四周黛青色的大山连绵不断,像一条锈得发黑的铁链,把这里的人世世代代牢牢地锁住。柱子突然想起父亲的话:儿子,将来你要走出大山。是的,我一定要走出大山。柱子在心里默默地说。太阳太毒,皮肤被晒得火辣辣地痛,柱子只好回到闷热的小屋。看到桌子上打满补丁的包袱,柱子突然意识到应该检查一下,以免带回来的书落到家里。打开包袱,几件旧衬衣,一罐咸菜,五本书,没错。咦?手触到两个圆圆的东西,掏出来,是两个鸡蛋。柱子纳闷了:家里只有两个鸡蛋,全给煮了,怎么又冒出两个,怎么回事?走进里屋,父亲依然打着微鼾,而床头的鸡蛋不见了。我记得好像已经拿出来了呀?难道……难道我记错了?柱子对自己的记忆力产生了怀疑。在校期间高强度的学习和严重的营养不良,早已使他患上了神经衰弱症,这点他是知道的。5\n于是,他又把那两个鸡蛋放在父亲床头,然后立在那儿想,还是有点不大明白。脚步声由远而近,柱子连忙跑出去,果然是母亲,满头是汗。又数了一下,母亲把那几张皱巴巴的票子递给柱子。“好好读,别惹事。”B“嗯。”柱子擦去了泛滥而下的泪水,回屋拿包袱。二十多里的山路,柱子走惯了。天没黑透,就到学校了。打开包袱拿书,柱子触电一般呆住了,里面赫然躺着两个鸡蛋!C当天晚上,柱子跑到校外痛痛快快地大哭了一场。天亮的时候,他又异常平静地翻开了书页。 (选自《小小说选刊》2022年第3期)17.文中有三次写到柱子流泪,请分别说出柱子流泪的原因。(3分)18.请你谈谈文章以“两个鸡蛋”为题的作用。(4分)19.文章开头“下午柱子就要返校了,父亲却歪在床上睡着了。”这句话有何作用?(4分)20.“收拾好柱子的东西,母亲照例出去借钱。”这话中的“照例”有何表达效果?(3分)21.21.联系上下文,请对“杂乱无章的皱纹,横七竖八地卧在他脸上,像黄土高原上沧桑的沟壑”这句话的作用简要分析。(3分)(二)槐抱柳(2022年淮安市中考试题)5\n17.第一次,因老弱的父亲顽强地支撑家庭而心痛和感动;第二次,因贫穷的母亲一次次为自己借钱而心痛和感动;第三次,因父亲那种深深的无声的爱而心痛和感动。18.为下文父亲趁我不留意给我两个鸡蛋设伏笔;巧设悬念,使文章富有起伏性。19.“两个鸡蛋”是全文的线索,文章所有的故事情节皆围绕两个鸡蛋展开;巧设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两个鸡蛋”运用了象征的手法;突出了父母深沉的爱这一主题。20.不能,“照例”是“按照惯例、按照常情”,写出了母亲借钱是经常的事情,表现了我家贫困的现实。21、“卧”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父亲容貌年老、劳累、沧桑,更需要照顾和营养,为下文柱子的流泪和给父亲鸡蛋设下铺垫。(或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父亲脸上的皱纹比作黄土高原上的沟壑,生表现父亲容貌年老、劳累、沧桑,更需要照顾和营养,为下文柱子的流泪和给父亲鸡蛋设下铺垫。)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