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取信息与图文转换专题内容:第三课时(总第3课时)复习目标:根据要求提取文字材料的重要信息,说明、归纳图表所反映的主要内容,并形成自己的认识。导学活动(以达成复习目标作为贯穿全课活动的一根“红线”,从助你补缺、给你定标、请你点击、引你运用、为你指点、推你提升等6个环节去设计整个教学过程):命题趋势 1.继续关注社会焦点与热点。 2.考查方式仍然为提取主要信息、概括主要内容、拟标题、得结论、谈启示等。 3.题型以表述题为主,也会出现选择题、填空题。真题体验例1.2022·河北观察下左图来自生活中的一组照片,回答后面的问题。图中店名不妥,请给该店编一条幽默短信,以示提醒。例2.2022·河北仔细观察右上图漫画,用说明性语言简要介绍画面的内容。例3.下面表格反映的情况说明了什么问题?请简要回答。科学家姓名伽利略牛顿爱迪生杨振宁李政道年龄17岁24岁32岁33岁34岁30岁取得的成果发现钟摆原理提出万有引力定律发明白炽灯发明电车共同发现了宇称不守恒定律,荣获诺贝尔物理奖例4.对下表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将答案写在横线上。《语文学习》杂志刊登了1993年至1999年中学“优秀教师名录”,对此分别按出生年代和年龄进行统计,见下表:出生年代50年代60年代70年代及以后比例23.33%64.29%12.38%教龄20年以上11-20年10年以内比例4.76%73.81%21.43%4\n由此可见,当前优秀语文教师的群体,以为主,次之。这说明:;“论资排辈”评价教师的优秀与否的做法,已成为历史。答题技巧:1.对图表基本内容进行概述:要忠实于图表,不要想象或虚构,主语一般是题目的调查对象,谓语部分概括主要数据的变化。一般用主谓句陈述。2.第二问一般问从该图中得出什么观点或结论。答题要思考比较数字后得出的结果+调查的目的或调查得出的对象、目的,可优先选用题干(表题)中的词语。课堂迁移1.阅读下面的图表,完成后面的题目。某校图书馆学生阅览室共有10万册图书,在最近的一次图书状况调查中,调查人员发现:图书状况完好无损损坏较轻损坏较重损坏严重图书数目(册)20000250004000015000请根据图表所反映的情况,写出两条结论:解题思考:调查什么?情况如何?把相关词语圈划出来。2.下左是某地几所学校的课外阅读活动与学生阅读能力情况图表,请在后面的空格上填写句子。某地几所学校开展课外读书活动的时间不等,其时间为偶尔一次,两月一次,一月两次,每周两次,学生阅读能力值分别为2、4、6、8,这表明:3.右上图是北京2022年残奥运动会徽(天地人)的图形,请根据这一会徽,完成下列题目:(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说明画面(2)请描述该会徽所表达的含义。(指出其中一点即可)4.2022年湖北高考试题第23题:仔细观察下面这幅漫画,按要求作答。4\n(1)简要说明你对漫画内涵的理解。(2)为漫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10个字)注意:不能以“无题”为题。解题思路第一步:审读画面,观察画面的构成要素。审计漫画的过程就是对漫画中人、景、物等信息点的认知过程,是对画面信息的初步感知阶段。第二步:合理想象,丰富画面信息。想象补充画面信息主要是借助漫画提供的情境,丰富画面内容,是对画面信息的深入感知过程。第三步:类比联想,探究画面寓意。类比联想是在审读、想象的基础上,将画面信息跟现实生活相联系,深入揣摩作者的创作意图,在类比中明晓漫画寓意。记叙类漫画可从人、事两方面进行联想时,对人物应注意他们的言行举止、表情神态、穿着打扮及人物间的关系;对事情应注意时间、地点、前因后果及发展趋势。寓意类漫画是以自然现象或景物作为创作素材的,它往往是影射社会生活中的某类人或某一现象。对这类漫画,应跟现实生活作合理的类比联想,注意画面形象的类比象征义。课后作业1.观看图1漫画,回答问题。(1)请用简洁的文字,说明这幅漫画的内容。(2)这幅画的寓意是什么?图1图2图32.观看图2漫画,回答问题。(1)请概括右上漫画的主要内容。4\n(2)你能说出漫画的讽刺意义么?3.图3是我国“国家节水标志”图,请说说你对构图设计含义的理解。4.观看下幅漫画,回答问题(1)请用简洁的语言说明画面的内容。我的表述:(2)图画一定触动了你心灵的感悟,请选择某方面,谈谈你的感悟。(20字以内)我的感悟:5.图标标题:参与运动前的准备活动活动结束做整理做了无所谓不需要做了无所谓不需要小学37.333.629.130.727.342初中38.133.428.535.232.732.1高中50.324.425.345.815.438.8结论: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