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南安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生产生活中含氮的化合物(2)1.酸雨给人类带来了种种灾祸,严重地威胁着地球生命生存的生态环境,下列有关减少或者防止酸雨形成的措施:①对燃煤进行脱硫;②人工收集雷电作用所产生的氮氧化物;③对含SO2、NO2等工业废气进行无害化处理后,再排放到大气中;④飞机、汽车等交通工具采用清洁燃料,如天然气、甲醇等。其中可行的是()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 D.①③④2.下面是实验室制取氨气的装置和选用的试剂,其中错误的是(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3.在汽车尾气净化装置里,气体在催化剂表面吸附与解吸作用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NO2是该过程的中间产物B.NO和O2必须在催化剂表面才能反应C.汽车尾气的主要污染成分包括CO和NOD.催化转化总反应为:2NO+O2+4CO4CO2+N24.NH3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以制备一系列物质(如图)。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A.NH4Cl和NaHCO3都是常用的化肥B.NH4Cl、HNO3和Na2CO3受热时都易分解C.NH3和NO2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D.图中所涉及的盐类物质均可以水解5.U(铀)常见化合价有+4和+6。硝酸铀酰加热分解:UO2(NO3)2―→UO+NO2↑+O2↑(反应未配平),收集满一试管气体产物,倒扣于水中,水充满试管。则生成的铀氧化物中铀元素的化合价是( )A.+4 B.+6C.+6和+4D.+4和06.对某酸性溶液(可能含有Br-、SO、H2SO3、NH)分别进行如下实验:①加热时放出的气体可以使品红溶液褪色;②加碱调至碱性后,加热时放出的气体可以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③加入氯水时,溶液显黄色,再加入BaCl2溶液,产生的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硝酸。对于下列物质不能确认其在原溶液中是否存在的是( )A.Br-B.SOC.H2SO3D.NH7.有某硫酸和硝酸的混合溶液20mL,其中含有硫酸的浓度为2mol·L-1,含硝酸的浓度为1mol·L-1,现向其中加入0.96g铜粉,充分反应后(假设只生成NO气体),最多可收集到标准状况下的气体的体积为( )A.89.6mLB.112mLC.168mLD.224-3-\nmL8.下列离子组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9..将加热至红热的2.4g木炭投入盛有足量12mol·L-1浓HNO3的试管中,立即塞好塞子,如图所示,连接好各装置(事先已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请回答:(1)试管a中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开始后撤去酒精灯,试管a中除看到木炭剧烈燃烧,最后消失外,还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2)试管b中最终________(填“有”或“无”)沉淀产生,原因是。(3)在气体通入试管c的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集气瓶e中最后收集到的气体为(填名称),理论上该气体的总体积为________L(标准状况),实际上这个数值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10.某学习小组探究浓、稀硝酸氧化性的相对强弱,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实验表明浓硝酸能将NO氧化成NO2,而稀硝酸不能氧化NO。由此得出的结论是浓硝酸的氧化性强于稀硝酸。可选药品:浓硝酸、3mol·L-1稀硝酸、蒸馏水、浓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及二氧化碳已知:氢氧化钠溶液不与NO反应,能与NO2反应。2NO2+2NaOH===NaNO3+NaNO2+H2O(1)实验应避免有害气体排放到空气中。装置③、④、⑥中盛放的药品依次是。(2)滴加浓硝酸之前的操作是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加入药品,打开弹簧夹后。(3)装置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4)装置②的作用是,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该小组得出的结论依据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发现装置①中溶液呈绿色,而不显蓝色。甲同学认为是该溶液中硝酸铜的质量分数较高所致,而乙同学认为是该溶液中溶解了生成的气体。同学们分别设计了以下4个试验来判断两种看法是否正确。这些方案中可行的是(选填序号字母)____________。a.加热该绿色溶液,观察颜色变化b.加水稀释该绿色溶液,观察颜色变化c.向该绿色溶液中通入氮气,观察颜色变化d.向饱和硝酸铜溶液中通入浓硝酸与铜反应产生的气体,观察颜色变化练习卷(44)参考答案-3-\n1D2D3B4C5B6B7D8A9.(1)C+4HNO3(浓)CO2↑+4NO2↑+2H2O试管上部充满红棕色气体(2)无 NO2与水反应生成了足量的HNO3(3)Ba(OH)2+CO2===BaCO3↓+H2O、BaCO3+CO2+H2O===Ba(HCO3)2(4)一氧化氮 6.0 偏小10.(1)3mol·L-1稀硝酸、浓硝酸、氢氧化钠溶液(2)通入CO2一段时间,关闭弹簧夹,将装置⑤中导管末端伸入倒置的烧瓶内(3)Cu+4HNO3(浓)===Cu(NO3)2+2NO2↑+2H2O(4)将NO2转化为NO 3NO2+H2O===2HNO3+NO(5)装置③中液面上方气体仍为无色,装置④中液面上方气体由无色变为红棕色(6)acd-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