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07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自然地理环境的特征及变化与其组成要素密切相关,利用整体性原理可分析各要素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及发展变化的影响。一个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各自然地理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案例分析时不能将各自然地理要素截然分开。整体性的表现举例说明意义 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保证了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协调 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遵循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规律,并以此指导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 一个区域的变化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其他区域 全球共同努力保护人类共同的家园——地球1.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特征对生产、生活的警示意义(1)警示从空间上看,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客观现实;从时间上看,自然地理环境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因此人类在生产、生活活动中,必须考虑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否则会使环境因子发生一系列的异常,造成各种各样的灾害。如对沙尘暴的长期研究表明,正是由于农牧过渡地区盲目开垦草原,破坏了植被,加上地表土层疏松和强劲的冬季风影响,导致我国西北、华北地区沙尘暴天气发生频率增加。(2)人类应采取的措施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决定了在协调人类与自然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时,要用动态的、联系的、立体的、综合的思维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人类活动不仅要遵循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规律,而且应预测受人类活动影响后的自然地理环境的发展变化趋势。因此,南水北调、西气东输、三峡水利枢纽等工程建设都要考虑对自然地理环境某一要素的影响导致的其他要素的变化,并作出综合评价。2.选择典型区域,掌握其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从实质上把握自然环境整体性的含义。(1)修建水库对地理环境的影响7\n(2)南方低山丘陵自然地理环境地球表面四个圈层联系紧密,存在物质、能量交换,形成了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读图回答(1)~(3)题。(1)在水循环的过程中,①圈层物质进入②圈层所经过的主要环节是( )A.降水B.水汽输送C.蒸发D.径流(2)④圈层的矿物质进入①圈层所经历的主要过程是( )A.搬运、沉积过程B.侵蚀、搬运过程C.风化、侵蚀过程D.变质、沉积过程(3)关于图示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各圈层上下平行分布B.各圈层相互渗透C.③圈层单独占有空间D.都属于地球的外部圈层【答案】(1)C (2)B (3)B 7\n受地理环境的影响不同区域有不同的体育文化,在体育运动项目、体育运动普及率及体育竞技水平上表现出很大的差异,如南方人适宜技巧性项目,北方人适宜速度力量型项目,长期生活在高原的人,心肺功能强,适宜田径运动。读图表,完成1~2题。 我国历届奥运会游泳等项目金牌分布表(1984~2022年)游泳跳水举重体操田径①地区5枚18枚1枚9枚1枚②地区1枚2枚5枚2枚4枚总计6枚20枚6枚11枚5枚1.关于表中的①②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地为环渤海地区B.①地为南方地区C.②地为长江流域D.②地为西北地区2.受环境影响,各体育区划中的优势项目有所不同。关于图中各体育文化区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东南沿海体育区在游泳、跳水、体操等项目上占优势B.西南云贵高原体育区在发展中长跑等运动项目上占有优势C.西北体育区在摔跤、射箭、骑马等项目上占有优势D.东北体育区在武术或冬奥会的滑雪溜冰上占优势7\n【答案】1.B 2.D 3.读下图,下列叙述中,属于P环节的是( )A.降水多集中夏季,河流有夏汛B.植被破坏严重,易形成红色沙漠C.高温多雨-有机质分解快,积累少D.山区坡陡—河流湍急,水力资源丰富【答案】C【解析】图中P环节是在气候条件下,形成了对应的土壤,反映了气候和土壤的关系,A、B、D错。所属环节是高温多雨气候条件下,有机质分解快,积累少,形成了贫瘠的红壤,C对。每道试题4分,共40分自然环境中的物质处于不断的循环运动中,图中序号代表碳循环的过程。读图,回答1~2题。1.图中( )A.①开采的矿产来自岩石圈,对水圈无影响B.②排放的气体是破坏臭氧层的主要物质C.③可降低温室气体浓度,减弱温室效应D.④需要在变质或者重熔再生作用下进行2.若大气中CO2浓度增加,则( )7\nA.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减弱B.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增强C.石灰岩地貌的侵蚀作用变缓D.亚寒带针叶林向较低纬扩展【答案】1.C 2.B 读“某区域地理要素关联图”,完成3~4题。3.图中各地理要素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大气环流B.太阳辐射C.地理位置D.下垫面状况4.近年来该地频繁发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主要是下列何种因素受人类活动的影响( )A.气候B.地形C.植被D.河流【答案】3.C 4.C 艾比湖位于准噶尔盆地海拔最低处,为准噶尔盆地西南部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汇集处。读图1艾比湖流域示意图、图2艾比湖周边示意图,回答5~6题。5.现今艾比湖湖水的补给和湖泊类型是( )A.受b、j、k河直接补给,为淡水湖B.受b、j、k河直接补给,为咸水湖7\nC.受b、j河直接补给,为淡水湖D.受b、j河直接补给,为咸水湖6.b、k两河河口三角洲位置自1966年至今的变化趋势是(注:前移、后退均针对河流流向而言)( )A.b河、k河三角洲位置均前移B.b河、k河三角洲位置均后退C.b河三角洲位置前移、k河三角洲位置后退D.b河三角洲位置后退、k河三角洲位置前移【答案】5.D 6.C 【解析】第5题,由图可知,b、j两河源于准噶尔盆地周围的高山,是高山的冰川融水形成的河流,是艾比湖湖水的补给水源;k河是通向盆地腹地的,湖水补给k河;湖泊地处准噶尔盆地内部,是内流湖,因气候干旱,蒸发旺盛,为咸水湖,故D项正确。第6题,图示1966年的湖泊面积较今天更大,b河三角洲向东推移,即前移了;在k河河口附近看不到1966年湖泊岸线,只有今天的湖泊岸线,k河三角洲向湖泊推移了,即后退了,故选C项。下图所示均为我国著名林木景观示意图。读图,完成7~8题。7.图中各景观所在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丁——风力侵蚀,千沟万壑B.乙——雪域高原,冻土广布C.丙——土壤贫瘠,水源充足D.甲——冬冷夏热,光照充足8.图中各地林木主要特征及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根系发达——常年太阳辐射强B.乙地叶成针状——常年降水丰富C.丙地四季常青——常年温度较高D.丁地生长较快——常年高温多雨【答案】7.D 8.C 7\n风尘沉积通量大小可以指示地区干燥度的变化。下图反映了青藏高原隆起与西北地区的风尘沉积通量变化情况。读图回答9~10题。9.从水循环的过程看,青藏高原隆起影响西北地区同期风尘沉积通量变化的主要环节是( )A.地面蒸发B.水汽输送C.大气降水D.地面径流10.根据图中信息分析判断,青藏高原的隆起对西北地区地理环境的影响是( )①气候的大陆性变强 ②植被覆盖率增大 ③河湖及其水量增加 ④太阳辐射更强A.①④B.②③C.①②D.③④【答案】9.B 10.A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