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在中考•黄金20卷】备战2021年中考语文全真模拟卷(安徽专用)第五模拟注意事项:1.注意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6页,“答题卷”共6页。3.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1.默写。(10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露为霜。(《诗经·蒹葭》)(2)怒而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庄子《北冥有鱼》)(3)_____________________,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4)_____________________,坐断东南战未休。(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5)《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这一哲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王维在《使至塞上》中以妙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绘出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7)《天净沙·秋思》中借景抒情,表达秋旅之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蒹葭苍苍其翼若垂天之云杨花落尽子规啼年少万兜鍪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详解】诗词默写要求:一、不能添字,不能少字;二、字的笔画要准确。注意:蒹葭、苍、翼、兜鍪、落日圆、夕阳、天涯。2.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11分)我市的夜景,①随着市里灯光亮化景观打造工程,②更加璀璨夺目。每当夜幕降临,华灯初放,点点灯火流光溢彩,③宛若天上繁星散落;把城市打扮得如梦如幻,④仿佛人间仙境。(1)语段四处画线的句子有一处病句,一处错误标点。请填写病句和错误标点的序号并加以修改。(4分)_____句,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句,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璀璨夺目”一词,在文中从感情色彩上说属于________________。(3分)(3)仿照画线的句子,结合学过诗文,续写两句话,要求内容相关,句式整齐。(4分)优选资源持续更新12/12\n在诗文中的世界漫步,我们曾诵李白举头望月,细诉思乡情怀;我们曾吟周敦颐爱莲篇章,展示高洁之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在“打造工程”后面增加“的实施”(或改为“随着市里灯光亮化景观打造工程的实施”)③把“散落”后的“;”改为“,”或直接写出:“宛若天上繁星散落,”褒义词示例:①我们曾赏欧阳修醉翁亭,体会与民同乐;②我们曾议晏殊无可奈何,独叹时光流逝;③我们曾歌苏轼大江东去,感受人生豪迈;④我们曾学毛泽东指点江山,歌颂风流人物。【详解】(1)①句为病句,成分残缺,应在句末加“的实施”。③句句末的标点使用不当,应把分号改为逗号;(2)“璀璨夺目”意为:光辉灿烂耀人眼睛。根据词意判断,应为褒义词。(3)考查仿写,开放类试题,与前两句格式相同,语义相关即可。如:我们曾读文天祥丹心汗青,赞颂爱国情怀。3.某校九(6)班开展以“青春战疫,你我同行”为主题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参与。(14分)(1)班级组织观看战疫纪录片《英雄之城》,事后小枫同学写了一段感受,请你修改。(6分)a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没有人替你负重前行。危情时刻,白衣天使成了钢铁战士。b“迎着病毒走,勇做逆行者。”的背后是大爱无疆的医者仁心!他们手挽手,肩并肩,筑起了一道坚不可催的生命防线。乌云遮不住太阳,阴霾终究散开,唯汗水不会被辜负。c我们打赢这场防疫战迎来春暖花开,靠的就是大家的共同努力取得的。①a句否定不当,修改后的句子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b句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修改意见为:____________________。③c句杂糅,修改后的句子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班会课上,有同学朗诵了一首词,请结合古诗词知识,选择正确的词牌名填写在横线上(只填序号)。(3分)______________·抗疫无语凝窗心料峭,封城自禁谁知道?把酒围炉兄弟少,除岁杪,阴风冷雨南楼啸。三镇汹汹灾祸搅,英雄十万闻征召,白甲白衣瘟疫扫,何酬报?春晖三月神州笑。A.江城子B.渔家傲C.浣溪沙D.相见欢(3)小祝回到家,发现父亲的好友、热爱汉学的高桥先生从日本寄来的快递,内附卡片一张:“李兄,此为吾与拙荆筹集之口罩、消毒纸巾等防疫物资,聊表心意,愿君与家人早日渡过难关,祝尊君身体安康,令爱学业有成!”古代称谓有谦称和敬称之别,请你说说划线处的称谓在今天的意思。(5分)A拙荆:______________B令爱:_______________【答案】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有人替你负重前行。删去句号。优选资源持续更新12/12\n我们打贏这场防疫战迎来春暖花开,靠的就是大家的共同努力。或者:我们打赢这场防疫战迎来春暖花开,是大家的共同努力取得的。BA拙荆:对自己妻子的谦称B令爱:对对方女儿的敬称【详解】(1)本题考查病句和标点。①a句“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没有人替你负重前行”否定不当,把否定词“没有”去掉,修改后的句子为: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有人替你负重前行;②b句“迎着病毒走,勇做逆行者。”的背后是大爱无疆的医者仁心!因为是把别人的话引用到了自己的句子中,成为自己话的一部分,引号里面的句号多余,应删掉;③c句“我们打赢这场防疫战迎来春暖花开,靠的就是大家的共同努力取得的”是句式杂糅的语病,一种改法:我们打贏这场防疫战迎来春暖花开,靠的就是大家的共同努力;另一种改法:我们打赢这场防疫战迎来春暖花开,是大家的共同努力取得的。(2)本题考查词牌名。江城子词牌:共七句三十五字,押五平韵;渔家傲的词牌:六十二字,前后段各五句,五仄韵;浣溪沙词牌:分平仄两体,字数以42字居多,还有44字和46两种;相见欢词牌:又名“乌夜啼”、“秋夜月”、“上西楼”等。三十六字,上片平韵,下片两仄韵两平韵。“抗疫”词六十二字,前后段各五句,五仄韵,符合渔家傲词牌的特点,故选B。(3)本题考查谦称和敬称。谦称:“拙”字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东西。拙荆:对自己妻子的谦称;拙笔:谦称自己的文字或书画;拙著、拙作:谦称自己的文章;拙见:谦称自己的见解。可得A空答案;敬称:“令”字用在名词或形容词前表示对别人亲属的尊敬,有“美好”的意思。令尊、令堂:对别人父母的尊称;令兄、令妹:对别人兄妹的敬称;令郎、令爱:对别人儿女的敬称。可得B空答案。二、阅读(5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一】(22分)在我自己的法庭上受审,“记忆”出来作证,证实了我从昨夜以来所珍藏的希望、意愿和感情,证实了过去近两周中我所任其自流的总的思想状况;“理智”出来,以她独有的安静方式叙述一个朴实无华的故事,表示我怎样拒绝现实,而去疯狂地吞噬空想。我宣布了这样的判决: 没有一个比简·爱更大的傻瓜曾经呼吸过生命的气息;没有一个更会幻想的白痴曾经过量贪食甜蜜的谎言,把毒药当作琼浆吞咽。优选资源持续更新12/12\n “你,”我说,“是罗切斯特先生喜欢的人吗?你有天赋的力量讨他喜欢吗?你有哪方面对他来说是重要的吗?去你的!你的愚蠢叫我恶心。你从偶尔的喜爱表示中得到了乐趣,可那只是一个名门绅士,一个深通世故的人,向自己的下属、向初出茅庐的人作出的暧昧的表示啊。你怎么敢?可怜的愚蠢的受骗者!连自私自利都不能使你变得聪明些吗?今天早上居然还反复地回忆昨夜那短短的一幕?——蒙起你的脸来感到害羞吧!他说了些赞美你眼晴的话,是吗?瞎了眼的自负的人!抬起你的烂眼睑,瞧瞧你自己那可诅咒的糊涂吧!在比她自己地位高的人面前受宠若惊,而他又不可能有娶她的意图,这对一个女人来说是没有好处的;让爱情之火偷偷地在心中燃烧,而这种爱情,如果得不到回报或者不被发觉,那一定会毁掉培养爱情的生命,如果被发现或者得到反应,那必然会象鬼火似的引人走进泥泞的荒野,而不能自拔。这对任何一个女人来说,都是发疯。 “那么,简·爱,听着你的判决:明天,放一面镜子在你面前,用粉笔如实地画下你的尊容;不能缩小一个缺陷,不能省略任何刺眼的纹路,不能掩饰任何讨厌的丑处;要在下面写上:‘孤苦无依、相貌平凡的家庭女教师肖像。’”“随后,拿出一块光滑的象牙——你画盒子里面有一块备着;拿出你的调色板把你最鲜艳的、最优良的、最纯粹的颜料调和起来;挑你最精致的驼毛画笔,仔细地画出你想象得到的最可爱的脸的轮廓,用你的最最柔和的浓淡色调和悦目色彩着色,就按照菲尔费克斯太太所描绘的布兰奇·英格拉姆的模样来画;记住乌油油的鬈发,东方人的眼睛;——怎么!你回到罗切斯特先生身上来找模型。命令你!不准哭鼻子!不准伤感!——不准懊丧!我只容许理智和决心。想想庄严而又匀称的轮廓,希腊式的脖子和胸脯,让滚圆的、炫目的胳膊可以看得见,还有一只纤手;既不要省去钻石戒指也不要略去金手镯;如实地画出服装、薄薄的花边、闪光的缎子、雅致的围巾和金色的玫瑰花。称它为‘多才多艺的名门闺秀布兰奇’。”“将来不管什么时候,你偶然幻想罗切斯特先生对你有好感,你就把这两张肖像拿出来比较一下,说:只要罗切斯特先生愿意努力一下,他也许就可以赢得那位高贵女人的爱;你看他可不可能对一个赤贫的、无足轻重的贫民,浪费一点心思来认真考虑呢。” “我就要这样做,”我下了决心;主意已定,我心里平静下来,于是便睡着了。我遵守我的诺言。用粉笔画我自己的肖像,只花一两个小时就够了;而我画一张想象中的布兰奇·英格拉姆的象牙小像,却花了我将近两个星期的时间才完成。那张脸看上去是够可爱的,和我那用粉笔画的真实头像比起来,对比之鲜明已经达到了自我克制所能希望达到的极限。我从这件工作上得到了好处;它使我的头脑和手都忙着,它使我想不可磨灭地印在我心上的那个新的印象变得强烈而固定。不久,为了我这样强迫自己的感情经受的有益训练,我有了向自己祝贺的理由。多亏有这种训练,我才能够以体面的镇静态度来面对后来发生的一些事情;要不是有了这样的准备,哪怕在表面上,我也许都是无法保持镇静的。(选自《简·爱》第十六章,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年版,有删改)4.请结合选文具体内容,说说简·爱是一个怎样的女性。(3分)【答案】从简·爱反省自我中,可以看出她有极强的自尊心;从简·爱认识自己的“尊容”,不确认地位高贵的罗切斯特喜欢自己,可见简·爱有自卑心理(有自知之明);从简·爱克制爱情,不准自己哭泣、伤感中,看出她感情上克制、镇静、坚毅;从简·爱执行画肖像的行为可见她言行一致(做事利索)等。优选资源持续更新12/12\n【解析】塑造人物使用的表达方式主要是叙述和描写,根据人物肖像、语言、行动、心理、细节分析人物性格。分析人物性格品质不应该分析局部语言,而应从整体上来分析,即结合全文来分析局部语言。另外,人物描写方法的恰当使用,能够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使人物的特征更加突出。选文是《简·爱》的片段,文段通过简·爱的内心独白来表现她的形象特点,从她的内心反省中看到她的自尊又自卑,从“命令你!不准哭鼻子!不准伤感!——不准懊丧!我只容许理智和决心。”中又可以发现她的坚毅、克制,从她画自己的画像中,我们也看到她信守诺言。5.揣摩下列词句,按要求回答问题。(6分)(1)而去疯狂地吞噬空想。(说说“吞噬”这个词的表达效果。)(2)不能缩小一个缺陷,不能省略任何刺眼的纹路,不能掩饰任何讨厌的丑处。(这句话连用几个“不能”,有什么作用?)【答案】“吞噬”一词,形象地写出了简·爱对罗切斯特的感情爆发之强烈、迅速,同时又暗含对此强烈情感的自省。连用三个“不能”,通过排比,强烈地突出了简·爱对自己的告诫,写出了她的自知之明(自尊)。【解析】本题考查句子的赏析能力。句子的赏析角度多样,常从修辞、用词、描写、写法等角度来考查,本题主要针对用词和修辞两个方面的考查,词语的使用效果要结合句子内容以及表达的作者情感来分析,“吞噬”一词在这里就深刻的表达出了简•爱对罗切斯特的爱,以及她对这种爱的自我反省。第二句话我们很容易发现排比修辞的使用,排比的使用当然是使情感更加的强烈,表现出她的强烈的自尊心。6.简·爱为什么要画自己的肖像?为什么又画了英格拉姆的肖像?(3分)【答案】简·爱画自己的像,是为了提醒自己理智看待自己相貌的平庸,不要对罗切斯特怀有非分之想。画英格拉姆像,是为了将其漂亮的容貌与自己做对比,劝自己打消对罗切斯特的幻想。【解析】题目考查对文章细节的理解,通过阅读文段,概括文段内容是完成题目的关键,文段讲述的是简•爱自我反省对罗切斯特的爱。我们从文段中体会到她自尊和自卑的矛盾心理,既深爱着罗切斯特但是又不能确定自己的爱有没有价值。所以,简•爱画自己的像,来提醒自己理智看待自己相貌的平庸,不要对罗切斯特怀有非分之想。画英格拉姆像,为了将其漂亮的容貌与自己做对比,劝自己打消对罗切斯特的幻想。7.读文末画线句,请结合原著,列举简·爱后来以“体面的镇静态度”来面对的一件事。(4分)【答案】示例(事例与“体面的镇静态度”相关即可):罗切斯特在桑费尔德庄园家宴上向英格拉姆小姐大献殷勤,简·爱被召进客厅,却受到布兰奇母女的冷遇,她忍受了屈辱,审视着自己的平庸,静静地理智地离开客厅。罗切斯特扮女巫给简·爱算命,以试探简对他的感情,简·爱虽然很喜欢罗切斯特,但仍考虑到自己的身份,理智巧妙地平静应答。阿黛勒需要上学,面对罗切斯特的挽留,简·爱做出了有关“平等”理智而经典的回答。优选资源持续更新12/12\n简·爱得知罗切斯特已有妻子,法律阻碍了他们的爱情,两人陷入深深的痛苦,努力克服内心的悲痛后,简·爱理智地离开。圣约翰向简·爱求婚无限接近成功的时刻,简·爱又感受到内心有一种声音在不断地呼唤她,简·爱明白对圣约翰只是感激,真爱只在罗切斯特身上,于是毅然理智离开,重回罗切斯特身边。【解析】本题考查拓展阅读和语言概括能力。文段讲述的是简•爱的自我反省,她通过反省自己的爱,才有了“体面的镇静态度”。所以我们在回答的时候,可以结合自己对名著的阅读体会,概括出能体现出这种态度的事例,例如:罗切斯特在桑费尔德庄园家宴上向英格拉姆小姐大献殷勤,简•爱被召进客厅,却受到布兰奇母女的冷遇,她忍受了屈辱,审视着自己的平庸,静静地理智地离开客厅。8.读完《简·爱》,你的脑中呈现出一个怎样的简·爱形象?(6分)【答案】一位从小变成孤儿、在各种磨难中不断追求自由与尊严,坚持自我,最终获得幸福的的妇女形象;一位为了摆脱旧习俗和偏见而敢于反抗、敢于争取自由和平等地位的妇女形象;一位富于激情、幻想和严厉自省精神的妇女形象;一位渴念人间自由幸福和追求更高精神境界的妇女形象。【解析】要求结合原著来谈主人公的形象特点。这是一道人物性格分析的题目,人物性格分析注意从小说的情节入手,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或其它的侧面描写进行分析总结。如从她蔑视权贵的骄横,嘲笑他们的愚笨的情节,显示出自立自强的人格和美好的理想。再如从她在寄居的舅妈家里,和骄横残暴的表哥约翰发生冲突,瘦小的她敢于和表哥扭打,并怒斥他,表现了她的自尊自主,叛逆反抗的性格。还有选文部分所描绘的追求自由婚姻等情节,无不说明她是一个追求更高精神境界的妇女。所以一定要读懂原著的情节与描写。【二】(17分)材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英文是IntangibleCulturalHeritage,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遥产公约》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激发人类的创造力。公约所定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以下方面:1.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包指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2.表演艺术;3.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4.有关自然界和于宙的知识和实践;5.传统手工艺。优选资源持续更新12/12\n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包括:(二)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二)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三)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四)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五)传统体育和游艺;(六)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实物和场所,凡属文物的,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有关规定。——选自“百度百科·非物质文化遗产”材料二北京中轴线是北京城区内东、西部建筑布局的对称轴,也是北京城市建设中的突出成就,具有丰厚的历史积淀与文化底蕴。中轴线沿途,孕育出了多种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北京市丰台区职业与成人教育集团非遗与设计学院院长冯午生先生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对“非遗”教育的研究,他认为在青少年中普及“非遗”教育,首先应从教师着手。只有教师真正了解了“非遗”的内涵,并有了系统化的教育方法,才能更好、更高效地将“非遗”文化传播到千千万万的青少年中。2019年1月,冯午生将他的“非遗”教育理念带到了北京市丰台区长辛店学校、开设了《北京中轴线“非遗”教育方法的探讨》专题讲座。讲座中,冯院长提到“非遗”教育对青少年有着很多正面影响,如可以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合作意识与职业素养等。但是,“非遗”教育在实践的过程中也面临缺少资源、各学段衔接难等问题。对此,冯院长给出的解决方案是《北京市中轴线非遗元素手工表达》项目。抓住“手工”这一特色,可以将“非遗”教育与学校课程、课本知识融合在一越,并用手工课衔接各学段。——选自《知识就是力量》2019.3材料三截至目前,我国已公布了上千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命名了上千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造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建设了多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省级市级县级的名录就更长了。但这些数字并不能说明一些地方对于非遗的保护走在正轨上。很多地方把隐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当作宝贝抢,连传说中的孟姜女、梁山伯和祝英台、牛郎织女和白娘子都有了故里,有的专家将之总结为“化虚为实”的工作“思路”:先把“非遗”抢到手,然后再将虚落“实”到假古迹、假遗址上,再用其拉动旅游,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于是就真的有了所谓的“孟姜女哭倒的长城”“梁山伯祝英台读书的书馆”。这些对“非遗”竭泽而渔式的开发,只能是南辕北辙。更何况一些地方看似精心打造的非遗园以及文化生态园,既没经过科学研究和调查,而且也只是千篇一律的硬件堆物,很快便成为荒芜之地。国家的投入和法律的保障并不能维持一项非遗文化的永久流传,任何一项不管什么样的文化被列入什么样的名录也不能保证它的高枕无忧。非遗的传承,其实最主要的力量还是来自群众的自觉自愿。在非遗的可持续发展上,政府最应该做的,也许是更多的幕后工作,是尽心尽力去培植适合它自由生长的土壤,而不是将其当作自己政绩的摆设和装饰品,当作自己文化产业的增长点或者校心竞争力。优选资源持续更新12/12\n——选自《人民日报:非遗不是摆设,传承要靠自群众的自觉自愿》9.以上三则材料都是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话题,分别用一句话概括每则材料的内容。(5分)10.从表达方式来看,材料一以____为主,材料二以____为主,材料三以____为主。(3分)11.阅读以上材料,下列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我国法律所规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含义差别很大,如“传统节庆”就不属于前者定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B.教师只要深入了解“非遗”的内涵,就一定能将“非遗”文化传播到千千万万的青少年中。C.冯午生先生认为通过手工表达的方式,可以很好地解决“非遗”教育在实践的过程中的诸多问题。D.很多地方本着“化虚为实”的工作“思路”,既有效继承了非物质文化传统,又拉动了经济发展,是一种有益的尝试。12.结合三则材料,我们应该怎样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6分)【答案】9.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规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冯午生先生培训教师如何进行“非遗”教育;我国一些地方对于非遗的保护措施未进入正轨。10.说明记叙议论11.C12.①国家的投入和法律的保障;②加强“非遗”教育的研究,从教师着手,对青少年进行“非遗”教育;③利用“手工”的方法,将“非遗”教育与学校课程、课本知识融合在一起;④群众的自觉自愿;⑤政府尽心尽力去培植适合非遗自由生长的土壤。【分析】9.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概括能力。材料一共有3段,第1段解释了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遥产公约》规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第2段对其定义进行了具体阐释,第3段解释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规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故材料一主要内容可概括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规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材料二结合关键句“2019年1月,冯午生将他的‘非遗’教育理念带到了北京市丰台区长辛店学校、开设了《北京中轴线“非遗”教育方法的探讨》专题讲座”可概括为:冯午生先生培训教师如何进行“非遗”教育;材料三结合总起句“截至目前,我国已公布了上千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这些数字并不能说明一些地方对于非遗的保护走在正轨上”可概括为:我国一些地方对于非遗的保护措施未进入正轨。10.优选资源持续更新12/12\n本题考查对材料表达方式的辨析。文章的表达方式有五种: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材料一解释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规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故表达方式是说明;材料二主要写了冯午生将他的‘非遗’教育理念带到了北京市丰台区长辛店学校、开设了《北京中轴线“非遗”教育方法的探讨》专题讲座的事,故表达方式是记叙;材料三主要针对我国一些地方对于非遗的保护措施未进入正轨发表观点,故表达方式是议论。11.本题考查学生从文中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A.材料一第2段可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遥产公约》所定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节庆活动;根据材料一第3段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规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故A项说法错误。B.结合材料二的“只有教师真正了解了‘非遗’的内涵,并有了系统化的教育方法,才能更好、更高效地将‘非遗’文化传播到千千万万的青少年中”可知,B项说法不准确;D.结合材料三的“有的专家将之总结为‘化虚为实’的工作‘思路’……这些对‘非遗’竭泽而渔式的开发,只能是南辕北辙。更何况一些地方看似精心打造的非遗园以及文化生态园,既没经过科学研究和调查,而且也只是千篇一律的硬件堆物,很快便成为荒芜之地”可知,D项的“既有效继承了非物质文化传统,又拉动了经济发展,是一种有益的尝试”说法不符合实际;故选C。12.结合材料一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规定的对“非遗”的定义可知,要保护好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需要国家的投入和法律的保障;结合材料二的“冯午生先生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对‘非遗’教育的研究,他认为在青少年中普及‘非遗’教育,首先应从教师着手”可得出:要加强“非遗”教育的研究,从教师着手,对青少年进行“非遗”教育;结合材料二的“抓住‘手工’这一特色,可以将‘非遗’教育与学校课程、课本知识融合在一越,并用手工课衔接各学段”可得出:可利用“手工”的方法,将“非遗”教育与学校课程、课本知识融合在一起;结合材料三的“非遗的传承,其实最主要的力量还是来自群众的自觉自愿”可得出:需要群众的自觉自愿;结合材料三的“在非遗的可持续发展上,政府最应该做的,也许是更多的幕后工作,是尽心尽力去培植适合它自由生长的土壤”可得出:政府要尽心尽力去培植适合非遗自由生长的土壤。【三】(16分)小石潭记柳宗元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优选资源持续更新12/12\n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衰笠翁,独钓寒江雪。13.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5分)(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______(2)心乐之______(3)潭中鱼可百许头______(4)悄怆幽邃______(5)千山鸟飞绝______14.翻译下列句子。(4分)(1)蒙络摇缀,参差披拂。(2)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15.《小石潭记》刻画小石潭水的“清澈”,既用了正面描写,如“______”,又用了侧面描写,如“______”。(2分)16.以上两篇作品在环境特征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两方面有何共同点?(5分)【答案】13.(1)向西(2)以……为乐(3)大约(4)凄凉、忧伤(5)尽,没有14.(1)蒙盖缠绕,摇曳牵连,参差不齐,随风飘拂。(2)溪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交错不齐,不知道它的源头在哪里。15.水尤清冽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或“日光下彻,影布石上”“全石以为底”)16.环境特征:两篇作品都是刻画了孤寂幽僻的环境;思想感情:都抒发了作者被贬官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感情。【分析】13.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1)句意: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多步。西:向西,名词作状语。(2)句意:心里十分高兴。乐:以……为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3)句意:潭中的鱼大约有百多条。可:大约。(4)句意: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怆:凄凉、忧伤。(5)句意:群山中的鸟儿飞得不见踪影。绝:尽,没有。优选资源持续更新12/12\n14.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本题中的重点词有:(1)蒙络摇缀:覆盖缠绕,摇动下垂。披拂:随风飘拂。(2)犬牙:像狗的牙齿一样。差互:互相交错。源:源头。15.本题考查正侧结合的手法。正面描写:对描写对象(人物、事件等)直接进行描写。侧面描写: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使其鲜明突出。文中“水尤清冽”的意思是潭水格外清凉,是对水的正面描写,其中“清”直接刻画出了水的清澈;“全石以为底”“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通过对石底的石头,鱼儿、日光的描写,侧面烘托出潭水的清澈,这是对潭水侧面描写。16.本题考查对文章的比较阅读。(1)环境特征的相同点。《小石潭记》从“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江雪》从“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可知,都写出了环境的孤寂幽僻。(2)作者情感的相同点。《小石潭记》记叙了作者游玩的整个过程,以优美的语言描写了小石潭的景色,写出了小石潭幽深冷寂,孤凄悲凉的特点,含蓄地抒发了作者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感情。《江雪》中,诗人选择千山万径、人鸟绝迹这种最能表现山野严寒的典型景物,描绘大雪纷飞,天寒地冻的图景;接着勾画独钓寒江的渔翁形象,借以表达诗人在遭受打击之后不屈而又深感孤寂的情绪。故两文都抒发了作者被贬官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之情。三、写作(55分)17.阅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作文。(55分)如果【英】约瑟夫·吉布林如果在众人六神无主之时,你镇定自若而不是人云亦云;如果被众人猜忌怀疑时,你能自信如常而不去枉加辩论;如果你有梦想,又能不迷失自我;如果在成功之中能不忘形于色,而在灾难之后也勇于咀嚼苦果;如果你跟村夫交谈而不变谦恭之态,和王侯散步而不露馅媚之颜……那么,你的修养就会如天地般博大,而你,就是个真正的人了,我的孩子!亲爱的同学,这首小诗中的许多个“如果”,你是否经历过其中的一个或几个呢?你又有怎样的体验和感悟?你认为怎样才能成为诗歌中的“真正的人”?请结合这首诗或者其中的一句话,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提示与要求)(1)自拟题目,自选文体;(2)文中不要出现透露你个人身份的信息;(3)抄袭是不优选资源持续更新12/12\n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详解】这是一篇材料作文。材料作文首先要对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抓住材料的重点字词和关键句子,理解材料的命意,把它作为自己写作的立意中心。作文的材料是一首诗,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约瑟夫·吉布林写给12岁儿子的励志诗。这首诗的中心词是“真正的人”,如何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从诗前面的一大段“如果”的排比句就可得出答案。故考生可抓住“镇定自若”“自信如常”“有梦想”“不迷失自我”“成功之中能不忘形于色”“灾难之后也勇于咀嚼苦果”“不变谦恭之态”“不露馅媚之颜”等这一系列关于人的修养行为,选择其中一点或几点确定自己作文的立意选材。文体上可写成记叙文,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选择自己最有感触的一件事,叙写自己成长过程中的体验,从而突显某种品德修养的重要性;也可写成议论文,就如何成为一个“真正的人”来谈出自己的观点看法,做到有理有据。考生可根据自己的素材积累和擅长进行文体选择。优选资源持续更新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