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市六中2022年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高二语文时量:150分钟总分:150分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作为美学范畴或形态的“悲”与日常语言中的悲,含义大有区别。日常语言中所说的悲剧,一般泛指各种悲惨的、悲哀、不幸的事件或人物。作为美学范畴的悲,它的本质不在于是一种悲惨的事实或严重的哀伤;恰好相反,一切悲惨或哀伤在这里都必须可能化作积极的力量。悲剧在本质上,应该与崇高一样,能够使人感奋兴起、提高精神,而引起美感喜悦。一般来讲,悲剧却又多半是以正面人物的悲惨、不幸、死亡为其题材内容的。为什么艺术中的这种悲惨、不幸、死亡,能引起人们的美感喜悦呢?希腊悲剧中的优秀作品,是以人与命运的斗争构成它的审美实质的。所谓命运,实际上是没有被了解和掌握的客观规律的表现。希腊的命运悲剧反映了人们当时对客观规律的无知、恐惧和不能控制,所以才有所谓哀怜与畏惧。但是,这些悲剧所以具有巨大的美学力量,恰恰不在于它们宣扬了命运的不可抗拒,叫人放弃抵抗、听任安排,而在于它们描写了人们为了自己的合理的生活,要去和命运作抗争,要尽力去避免命运所预定的不幸和祸灾。人在威力巨大的命运面前似乎是渺小的、软弱的、无能为力的,其反抗和斗争似乎也是无用的和徒劳的,但正是这种反抗和斗争提示了人们为自己的生存争发展而坚决奋斗的合理性。尽管在这里会产生畏惧和哀怜的感受,但就在这感受中更激起人们激动、敬佩、严肃、自豪等感受。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本就是经过了与所谓命运的顽强搏斗而取得生存和发展的。在这搏斗中总要付出不幸、悲惨、死亡的沉重代价,来最后成为命运的主人、恶的征服者和客观规律的掌握者。所以丑对美的压倒或战胜,在整个人类社会实践中就永远只是暂时的、局部的,并且尽管死暂时压倒了生,而生却在人心中永存不朽;尽管丑暂时压倒了美,而美却在人心中万古长青。悲剧艺术在资本主义上升时期发展到了另一个高峰,并广泛流行在各门艺术中。在资本主义时期,就是先进的资本主义的社会力量或内容也经常渲染着一种个人主义的特色,它们经常是通过个人的野心、贪欲、企图、意愿而出现或实现的。个性、心理因素比古代获得了更为自由充分的发展。资产阶级悲剧的得意主题是个人与环境的搏斗、抗争和个人的最终失败。希腊的不可抗拒的“命运”,在这里被变换为同样不可压抑的个人的某种“天性”或情欲,如奥赛罗的嫉妒、麦克佩斯的野心……这些拥有优秀品德或才能的人终于因这种似乎是注定了的个人性格中的致命缺陷而倾覆、死亡,这就是近代美学所讲的“性格悲剧”。在这种“性格悲剧”里,比希腊悲剧更加鲜明地体现了现实生活中一定的社会伦理的力量和斗争的特色。无论是直接描写个人与环境的对抗也好,或是个人内心世界的冲突也好,近代艺术的悲剧人物和性格典型都是特定时代、阶级的社会斗争的体现。选自李泽厚《关于崇高与滑稽》,有删改)1.下列有关“美学范畴的悲”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美学范畴的悲不同于日常语言中的悲剧,并不会引人产生悲伤、消沉、颓丧等情绪。B.美学范畴的悲的实质是必须可能将悲痛转化为力量,能够使人感奋兴起、提高精神。C.美学范畴的悲往往以正面人物的悲惨遭遇、不幸命运为题材,人们可以从中获得美感喜悦。D.美学范畴的悲具有丰富的审美意义,它能鲜明地显示出人与命运或社会伦理的冲突。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11\nA.古希腊的命运悲剧和资本主义时期的性格悲剧,是人类悲剧艺术发展史上影响深远的两座高峰。B.命运悲剧的作品都是以人战胜命运作为故事结局,因此人成为命运的主人和客观规律的掌握者。C.性格悲剧既可描写个人与环境的对抗,也可描写个人内心的冲突,但最终往往似个人的失败告终。D.命运悲剧常常会宣扬命运的不可抗拒和巨大威力,而性格悲剧则更突显现实生活中社会伦理的力量。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窦娥性格中强烈的抗争精神是她悲剧命运的根源,从而使这一作品产生了强烈的悲剧美学效果。B.孔乙己是鲁迅塑造的与命运对抗的典型人物形象,作品蕴含的悲剧元素激发了人们的抗争意识。C.因自身性格中的狭隘、小心眼,林黛玉与宝玉的爱情最终走向失败,这也是性格悲剧的典型表现。D.被称为延宕王子的哈姆雷特,因个人性格中不可压抑的“犹豫”缺陷,而导致了个人命运的倾覆。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吴汉,字子颜,南阳宛人也。汉为人质厚少文,及得召见,遂见亲信。建武二年,封汉为广平侯。明年春,围苏茂于广乐,周建招聚十余万人救广乐。汉将轻骑迎与之战,不利、堕马伤膝,还营。诸将谓汉曰:“大敌在前而卧,众心惧矣。”汉乃勃然裹创而起,椎牛飨士,令军中曰:“今日封侯之秋,诸君勉之!”于是军士激怒,人倍其气。旦日,齐鼓而进,建军大溃。时鬲县五姓共逐守长,据城而反。诸将争欲攻之,汉不听,曰:“使鬲反者,皆守长罪也。敢轻冒进兵者斩!”乃移檄告郡,使收守长,而使人谢城中。五姓大喜,即相率归降。明年,贼率五万余人夜攻汉营,军中惊乱,汉坚卧不动,有顷乃定。即夜发精兵出营突击,大破其众。十二年春,汉乃进军攻广都,拔之。遣轻骑烧成都市桥。帝戒汉曰:“但坚据广都待其来攻勿与争锋若不敢来公转营迫之须其力疲乃可击也。”汉乘利进逼成都,阻江北为营,使刘尚将万余人屯于江南。帝闻大惊,让汉曰:“比敕公千条万端,何意临事悖乱!与尚别营,事有缓急,不复相及。”诏书未到。谢丰、袁吉将众十许万攻汉,使别将将万余人劫刘尚,令不得相救。汉与大战一日,兵败,走入壁。汉乃召诸将厉之曰:“欲潜师就尚于江南,并兵御之。成败之机,在此一举。”于是多树幡旗,使烟火不绝,夜衔枚引兵与刘尚合军,丰等不觉。明日,汉悉兵迎战,遂大破之。汉从征伐,诸将见战陈不利,或多惶惧,失其常度;汉意气自若,方整厉器械,激扬士吏汉尝出征,妻子在后买田业。汉还,让之曰:“军师在外,吏士不足,何多买田宅乎!”及薨,赐谥曰侯。(选自《后汉书·吴汉传》,有删节)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诸将争欲攻之,汉不听听:准许B.若不敢来,公转营迫之迫:逼迫C.大战一日,兵败,走入壁壁:营垒D.或多惶惧,失其常度度:考虑5、对文中划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但坚据广都/待其来攻/勿与争锋/若不敢来/公转营迫之/须其力疲/乃可击也。B、但/坚据广都待其/来攻勿与争锋/若不敢来/公转营/迫之须其力疲/乃可击也。C、但坚据广都待其来/攻勿与争锋/若/不敢来公转营迫之/须其力疲/乃可击也。D、但/坚据广都/待其来/攻勿与争锋/若不敢来公转营迫之/须其/力疲乃可击也。11\n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吴汉从马上摔落伤了膝盖,撤回营帐。将领们提出,大敌当前,主帅因伤而卧,会使军中产生恐惧心理,吴汉立刻接受了他们的意见。B.吴汉面对五万多敌人趁夜进攻、军中惊恐混乱的情况,处变不惊,镇定自若,坚卧不动。他的这一做法,一会儿便稳定了队伍。C.吴汉没有听从皇帝告诫,以致落败。他吸取教训,在与刘尚的队伍会合后,树起许多旗帜,不熄烟火,蒙骗敌人,终于转败为胜。D.吴汉具有朴实淳厚的品质,对家人的要求也很严格。他外出打仗时,妻儿曾经在家购买田产,吴汉回来后,责备了他们。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及得召见,遂见亲信。(5分)(2)欲潜师就尚于江南,并兵御之。(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度大庾岭清·朱彝尊雄关直上岭云孤,驿路梅花岁月徂。丞相祠堂虚寂寞,越王城阙总荒芜。自来北至无鸿雁,从此南飞有鹧鸪。乡国不堪重伫望,乱山落日满长途。8.首联中哪一个字用得最妙?请指出来并赏析其妙处。(5分)9.结合全诗,简析尾联的表现手法和作者表达的情感。(6分)(三)名句名篇默写(6分,每空1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杜甫《登高》中“--------------------,--------------------”两句是说,时世艰难,生活困苦,我常恨鬓如霜白;浊酒消忧,却怎奈潦倒,以至需要停杯。(2)、在《归去来兮辞》中,体现作者认识到过去的错误不可挽回,知道未来的事情还可补救的句子是“————,————”。(3)、《滕王阁序》成为王勃的“绝唱”。其中写景名句如“————,————”为论者所称道。乙选考题请考生在第三、四两个大题中选定其中一个大题作答。如果都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文本,完成(1)—(4)题一碗面的悲与喜朱奚荭 面店不是很大,楼上楼下共60平米见方。面的种类也不是很多,到了冬天,就只有一种,招牌羊肉面。店的位置也偏,位于城的东北角。 只是,城里的学子考上了大学,要背井离乡到异地求学,出发之前,到此店里吃一碗面,临走,咂咂嘴:“有一段日子吃不上这面了。” 公务出差有些日子的人回来,先不忙着回家见老婆孩子,却先来此店,吃碗面,解解馋,安慰苦熬了许久的胃。 经年在外打工的人回来,吃了这碗面,恢复了的味觉缓解了一路的思乡情,久经颠簸而恍惚的头脑这才清醒过来:“终于尝到了这老家的面,果然是回家了。”11\n 面店举城闻名,源于面的味道之好。 据传,这面店追溯起来,还属于上个世纪的风光。世道变迁,人事沧桑,只是这面,还是祖宗留下的秘笈所成,还是那个味。 徒闻其名、未尝其味的人也不在少数,因为此面价钱很贵,尤其是招牌羊肉面,是其他店的一倍不止。 来店里吃面的人,多是养尊处优的达官贵人。外面不大的空地上,停的不是宝马就是本田。 这不,刚从那辆红色迷你宝马车上下来的贵妇,抱着一只黑色贵宾犬,款款地步入店内,用纸巾仔细地擦拭桌椅完毕后,才优雅地坐下。 “老板,来两碗羊肉面。” 老板是位跛足的中年妇女,面无表情,不苟言笑,十年如一日。 她的绝活是本店的另一传奇,店堂里有再多的客人,她也能丝毫不差地记清楚几号桌哪位客人点的是什么面,面要软还是偏硬,拌面还是汤面,汤多还是面多;可以毫不费力地用丹田之音传到隔开两个房间的厨房里,那声音决不刺耳,反而会让人依稀感觉回到那久远的年代,悠长而有古韵。 不到三分钟,面就端上来了。其中的一只碗不是常用的陶瓷碗,有些特别。贵妇也不在意,细致地挑着面吃,用另一双筷子从另一只碗中夹了面条喂那狗吃,店里人见了,均见怪不怪的样子,各吃各的面。不久,店里进来了两位衣衫褴褛的老人,老头搀扶着老妇人,两人一进门,店里人的目光齐刷刷地看向老人,那只贵宾犬也似乎看出苗头,朝两人吠了起来。跨进门后,老头搀扶老妇人在一个角落里坐下,而后走到柜台,目光在价目牌上搜索良久:“我要一碗羊肉面,面多点。”老头从衣服的夹层里掏出一个黑油油的布褡裢,再从褡裢的某一层中捏出一叠有一元、五元也有几毛的零票,又点了一遍,交给老板。面上来了,老头把面推给对面的老妇人,用筷子拌匀了,撒了些胡椒粉:“快吃,热乎的才好吃哩。”老妇人的脸被腾出的热气蒸得显出些红润,脸上露出孩子似的欣喜,用筷子伸进碗里,蘸了蘸汤水,放进嘴里嘬着,又挑起几根面,欠着身子要去喂老头吃,老头摇了摇头:“你先吃,我多要了面,剩下再吃。”老妇人低头抿了口汤,又把碗推过来,让老头喝汤,老头固执地把碗给推了回去,做出生气的样子。老妇人这才开始吃面,吃得很慢,很享受,额头上渗着些小汗珠,老头见了,用桌上的卷纸仔细、轻柔地给她擦着汗。老妇人吃了一半后就不吃了,把面推过去。那羊肉也没动,看上去,好像还是一碗才端出来的面。老头又推回去:“再吃些,把肉给吃了,我不爱吃那羊肉,有味儿。”老妇人又吃了几口面,老头一把抢过筷子,夹起肉喂到老妇人的嘴边。老头把所有肉喂给老妇人吃完,又夹了些面喂她,这才揽过碗,心满意足地大口吃起面来,没多久,一碗面连一滴汤也不剩了。老两口互相对视着,眉眼里透着满足和快乐。老头细心地给老妇人围上毛巾,两人搀扶着出门了。“哟,这不是城东捡垃圾的杨老六吗,怎么今天也来这里吃面了?看来,这年头,捡垃圾的也发喽。”一位穿皮风衣的胖子夹着一股寒风进来,嘴里嚷着。隔桌上,那贵妇的面剩下了一半,而贵宾犬的那只碗里还剩下了大半碗的面,那些羊肉几乎未动过一箸。店员端下贵妇的两只碗和那对老人的那只空空的碗,转身进去时,店堂里的人清晰地听见一声轻微的丹田之音:“把那只碗扔了。”留下的是店里所有人的疑问:“是哪只碗?”(节选自《微型小说选刊》)(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一家有名气、价钱贵的面馆,同时接待了一位贵妇人和一对捡破烂的老夫妻。作品叙述了贵妇人与宠物犬吃了两碗面,而捡破烂老夫妻同吃一碗面的故事。B.这篇小说语言清新,叙事生动,构思巧妙,情节曲折,作者在作品中将旁观者的理智与读者的情感巧妙地联系起来,在平静的叙事中蕴涵着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11\nC.这篇小说通过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等多种描写手法来表现人物的性格。D.两位衣衫褴褛的老人在面馆吃面满足而快乐,但也有个小插曲:在吃面的过程中,老妇人把面推给老头,老头很生气,又把面推回给老妇人。E.微型小说为了追求含蓄、蕴藉的艺术境界,有时会通过模糊的方式来呈现题旨,这篇小说就是这样的。(2)小说以“一碗面的悲与喜”为题有何妙处?(6分)(3)这篇小说最突出的写作手法是什么?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4)这篇小说的结尾“把那只碗给扔了”一句很精彩,到底“是哪只碗”很耐人寻味。有人说是扔掉犬吃过面的碗,有人说是扔掉捡破烂夫妻用过的碗。你是如何理解的?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2.阅读文本,完成(1)—(4)题爱国科学家邓叔群 经过清华学堂八年苦读,邓叔群于1923年经考试公费留学美国.同时去的同学大多选择学习外交、银行、军事、法律等专业,只有他不听别人劝告,为了解救贫困的中国农民,一心入读康奈尔大学的农林专业。留学期间,目睹同胞受到种族歧视,这激发了他为国争光的民族自尊心,决心在最短的时间内学到最精湛的科学知识。他不仅主科成绩都是A,而且荣获了全美最高科学荣誉学会颁发的两枚金钥趣证幸。正当他博士论文接近完成时,国内岭南大学急需一位植物病理学教授,导师惠凑推荐了他,但建议他完成论文后再回去。邓叔群却认为,学到先进知识报效祖国,正是自己求学的真正目的,于是当即回国。在回国后的十年中,为搜集我国第一手真菌资料,他手提竹篮,攀山入林,一样一样地采集,逐一鉴定,定名分类。他先后研究鉴定的真菌种类达一两千种,分隶于数个属,其中首次发现的新属5个,新种121个,为世界真菌资源宝库增添了新标本,在世界真菌学史上为我国的真菌科学谱写了重要的第一章,向世界宣告了中国有自己的真菌科学。在世界著名真菌分类学家考尔夫教授总结的康奈尔大学120年来作出突出贡献的41位真菌学家中,他是唯一的东方人。抗战开始不久,为了使自己的研究与国计民生关系更为直接,邓叔群转向了林业研究。他带领助手深入云南、西康、四川一带,勘察森林资源状况。他们冒风雨,顶烈日日,忍饥寒,摸清了该地区森林资源的组成、分布、蓄积量及病虫害等情况,给制了中国的早期林型图,并提出了合理经营、开发和管理原始森林的研究报告,为大后方建设提供了必要的参考。其中森林的材积估算、轮伐期、更新方法、造林方针等,至今仍有参考价值。后来,邓叔群拒绝就任农林部副部长,而在甘肃省建设厅厅长张心一的支持下,举家奔赴甘肃,开始黄河上游水土保持的研究。经过几年艰苦奋斗,成功创办洮河林场及三个分场,建立了一整套保证森林更新、营造量大于采伐量的制度,创建了以科学的方法经营和管理森林的新模式。邓叔群认为,水利和林、牧之间具有密切关系,要根治黄河水患,就必须三者并重。为保持黄河上游水土、减轻下游灾害:他提出了森林生态平衡理论。1948年,邓叔群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随后,中央研究院要求全体高级研究人员迁往台湾或去美国。他不仅自己明确表示决不离开,还动员其他同共事同抵制。他对家人说:“别忘了自己是中国人,要为民族富强而奋斗终生,我决不跟腐败的国民党去台湾,也不去美国。”其实在他内心深处,对共产党抱有希望和向往,愿与民族同甘苦,共命运。后来,他早年的学生沈其益受东北解放区领导委托,特地到上海邀请他去东北筹办农学院,他欣然接受邀请,并在半年的时间内,带病编写出一整套农林大学的教材钢要。作为沈阳农学院创建总指挥,他辛勤工作,调度有方,快速、高效地完成了建设设务。邓叔群生活俭朴,不图物质享受,新中国成立后,他把抗日战争前在南京购建的花园洋房捐献给国家,还三次主动提出减薪,抗美援期时,他将自己的积蓄捐作军用。1960年,他受林业部委托,举办森林病理学培训班,为各省培训出教十名专轰技术骨干。培训结束后,他谢绝巨额酬金,只留一张结业合影作纪念。邓叔群一生的选择,都从人民和祖国的需要出发,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科学报国的理想。11\n(摘编自《中03真菌学先驱——邓叔群院士》(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因为种族歧视使邓叔群深受伤害,激发了他的民族自荨心,他决心用最短的时间学到最精湛的科学知识,为国争光。B考虑到岭南大学开学在即,急需一位植物病理学教授,邓叔群听从导师的建议当即回国,全然不顾自己即将得到的博士学位。C邓叔群采集、鉴定的中国真菌标本,填补了世界真菌研究领域的空白。他本人也因为在真菌学领域的卓越贡献而得到世界同行认可。D抗战时期,邓叔群与助手开展森林勘察,其研究成果不仅支持了当时的大后方建设,其中不少内容至今仍有参考价值。E邓叔群基于水利和林、牧并重的思想而提出的森林生态平衡理论,使得黄河上游的水土得以保持,并减轻了下游的水患灾害。(2)邓叔群不愿意去台湾,也不去美国,而欣然接受邀请去东北筹建农学院。他这样做,既有现实因素,又有思想基础。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6分〉(3)在国家需要时,邓叔群是如何主动牺牲个人利益、为国分忧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4)作为一位爱国科学家,邓叔群有哪些突出表现?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8分第II卷表达题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13、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①有些教师有架子,这使得学生难免有顾忌,不能________。②对于推荐主持人的话题,大家争先恐后地________。③这事他必须________,要不像他这样藏不住秘密的人今晚是睡不着的。A.和盘托出各抒己见畅所欲言B.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和盘托出C.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和盘托出D.畅所欲言和盘托出各抒己见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自律机制是新闻界为了防止新闻媒体免遭大众和政府对其制定规定而进行的自我限制,也是负责任的媒体获取受众信任、减少诉讼、自我保护的一种手段。B.依“天人相应”养生原则,春天宜多吃温性的食物,进食冬瓜、黄瓜、绿豆芽等寒性食品要少吃,以防阻碍阳气生发。C.香港政府强调,“占中”只会影响社会秩序,破坏市民的生活甚至生计。民主不只是制度,还是态度,不应让个人诉求凌驾于社会利益之上。D.莫言的作品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建构了独特的主观感觉世界,带有明显的“先锋”色彩,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15.根据语境,下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示现本是佛教用语,指的是佛菩萨应机缘而现种种化身。 。 。如杜甫《月夜》诗:“今夜鄜月州,闺中只独看。”“闺中只独看”,就是诗人运用示现修辞手法来描绘想象中的情景。 。 。预言的示现,同追述的示现相反,是把未来的事情说得好像摆在眼前一样。 。示现作为一种修辞现象,值得我们关注。①修辞学中的示现是指把实际上不见不闻的事物,说得如闻如见的一种修辞手法11\n②至于悬想的示现,则是把想象中的事情说得在眼前一般,同时间的过去未来全然没有关系③后来人们把这一词语用在修辞学中,当作一种辞格的名称④在修辞学中,示现一般分为三类:追述的、预言的和悬想的⑤追述的示现,是把过去的事迹说得仿佛还在眼前一样A.①④⑤②③ B.①③④⑤② C.③①④⑤② D.③④⑤①②16、以“母亲的手”为陈述对象,使用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写一段生动形象、丰富细腻的话。(不少于50字)(5分)17、阅读漫画,在横线上写出合适的一句话(四十字以内,6分)这幅漫画形象的提醒人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写作(60分)18、阅读以下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新快报记者李红云通讯员吴凯祺叶俊艺中山市港口镇,不到20平方米的铁皮简易出租屋里,来自安徽的刘伯在收拾着刚回收的几件小电器,因存放位置较高,妻子李姨过来帮忙。尽管儿子在国外留学,他们已经欠债十万,但对于日前意外捡到的近3万元钱,夫妇俩反复说,“我们虽然艰苦,但意外之财不能要,捡到别人丢失的东西,就更不能昧了良心,物归原主,我们只是做了自己本分的事。”“一直觉得这样的好事不会发生在我身上,但现在轮到自己亲身经历,感觉社会正能量还是无处不在的,备感温暖。”昨日下午,失主余先生接受新快报记者采访时,激动地说。要求: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不限,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11\n益阳市六中2022年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答卷高二语文选择题。题号123456131415答案7、(1)5分(2)5分8、(5分)9、(6分)10、(共6分)(1)、(2)、(3)、选做题,我选做的是题。(11题或者12题)11、(1)()()5分(选择题)(2)6分(3)6分(4)8分11\n12、(1)()()5分(选择题)(2)6分(3)6分(4)8分16、(5分)17、(6分)11\n语文月考答案1.A(“不会引人产生悲伤、消沉、颓丧等”理解绝对化)2.B(从原文“其反抗和斗争似乎也是无用的和徒劳的”等可看出,“命运悲剧的作品都是以人战胜命运作为故事结局”错)3.D(A项.“窦娥性格中强烈的抗争精神是她悲剧命运的根源”错,窦娥悲剧命运的主要根源是社会与时代;B项.“孔乙已是鲁迅塑造的与命运对抗的典型人物彤象”错,孔乙己并不是与命运反抗的典型形象;C项.宝黛爱情的悲剧主要是命运悲剧)4、D度:气度。5、A6、C解析先树起许多旗帜,不熄烟火,后与刘尚的队伍会合。7、(1)到获得皇帝召见,便受到皇帝亲近信任。(2)想要将队伍秘密转移到江的南岸向刘尚靠拢,合并兵力抗击敌人。8、“孤”字用得最妙。有双关意,既指山岭的孤高,也指自己的孤独。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统领全诗。9.运用直抒胸臆、寓情于景的手法。感慨事业、功名都随岁月流逝,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伤怀之情。10、(1)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2)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3)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11.(1)BD(B为3分项,D为2分项。B项“情节曲折”有误。D项“老头很生气”有误。)(2)①“悲与喜”具有概括小说情节的作用。小说写了富人和穷人吃面的“喜”与“悲”。(2分)②“悲与喜”具有揭示小说主题的作用。通过“悲与喜”表现了人们对贫富悬殊现象的不同态度,揭示了深刻的社会主题。(2分)③“一碗面”贯穿了小说始终,具有线索作用。(2分)(从内容、主题、线索三个角度论述。)(3)作品主要采用对比手法(2分),将贵妇人和两个老人对比;将人与犬对比,即老夫妻与贵宾犬相比,处处表现人不如犬;将贵妇人和犬吃的面,同两个老人吃的面对比。(2分)揭示了人们对贫富态度不同的社会现实,使作品立意深远。(2分)(手法、分析、意义三个方面作答。)(4)前者。理由是:①面店是家名店,要接待经年在外打工回来的人,让他们有了回乡的亲切与温暖。可见,面对“拾荒”的老夫妇,这家店不失温馨祥和,不会扔掉人用过的碗。②老板是位跛足的中年妇女,她那丹田之音“决不刺耳,反而会让人依稀感觉回到那久远的年代,悠长而有古韵”。12、(1)A、D【解析】11\nB项错误在于,不是“建议”他“当即回国”。C项错误在于不是如该项所说“填补了世界真菌研究领域的空白”。E项错误在于还没如该项所说的成为现实。(2)现实因素:他早年的学生沈其益受东北解放区领导委托,特地到上海邀请他。思想基础:他心中有要为民族富强而奋斗终生的志愿;他从小受到母亲关于爱国和做人的教育;他内心深处,对共产党抱有希望和向往,愿与民族同甘苦,共命运。(3)①当他得知国内岭南大学急需一位植物病理学教授时,他为了报效祖国,放弃即将得到博士学位,当即回国。②他带领研究小组顶烈日、冒风雨勘察森林资源情况。③拒绝就任农林部副部长,举家迁往甘肃,进行黄河上游水土保持的研究。④新中国成立后,他把抗日战争前在南京购建的花园洋房捐献给国家,还三次主动提出减薪,抗美援期时,他将自己的积蓄捐作军用。此外,他还谢绝了巨额酬金。(4)①为了报效祖国,在祖国需要自己的时候牺牲个人利益果断回国。②为了搜集第一手资料进行科学研究,他不惧艰险,深入实地考察,辛勤工作。③为国家付出自己的一切:捐献家产和巨额酬金,主动提出减薪等。④不为官位和金钱所诱。13、B和盘托出:比喻全部说出或拿出来,没有保留。各抒己见:各自坚持自己的意见或见解。畅所欲言:尽情地说出想说的话。14、C(A防止”与“免遭”否定不当,“免遭”应改为“遭到”或“受到”)B.重复赘余,删掉“进食”或“吃”。D,莫言的作品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搭配不当。)15、C16、这是一双怎样的手啊!那深深浅浅的树皮似的裂痕,那似有若无的斑点,都记录着那曾经的坎坷和艰辛。母亲的手,抚去的是忧伤,带来的是欢乐;母亲的手,送走的是岁月风尘,带来的是幸福甜蜜;母亲的手,触摸的是失意,换来的是期待。母亲的手是我一生的依托。17、这幅漫画形象的提醒人们:家长在满足孩子的要求时,不能越过是非的底线。作文参考立意:1、从刘伯和李姨角度立意,做自己本分的事。尽管他们为供儿子留学已经欠债十几万,但不见财起意,而是遵循“不义之财不能要”的古训,毅然把捡到的钱送交了派出所。好的拟题:飞来之财,飞来之祸?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本分为人,本分做事;见利不可忘义;2、从失主余先生角度可以立意,社会正能量无处不在。原以为丢掉的东西已经无法找回,谁料到失而复得?可以多角度剖析良好的社会风气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