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罗中学2022—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高二政治一、单选题(每小题1.5分,共40小题,合计60分)1.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①2022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写入宪法②永顺老司城遗址成为湖南省首个世界文化遗产③2022年冬季我国天然气供应形势严峻,多地上调非居民用天然气价格④习近平总书记出席第四次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仪式并参观《南京大屠杀史实展》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2.某学校在学习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知识时,很多同学对教材涉及到的知识脉络感觉混乱,特别是对各种文化之间的关系更是觉得无的放矢。学生小明认为文化、中华文化与传统文化三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以下图形表示。其中合理的是()A.B.C.D.3.2022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来,大熊猫在我国对外交往中扮演“友谊大使”角色,成为“最萌外交官”。随着大熊猫一起走出国门的,还有中国人民的友善与温情,对和平的向往与追求。大熊猫这张外交名片表明()①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载体②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③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④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A.①②B.①④C.①③D.③④4.明代于谦曾写诗《观书》,“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当今也有人说,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史。从文化生活角度看,这主要表明()①选择、传递和创造文化是书籍具有的特定功能②读书能提高人的文化素养,丰富人的精神世界③积极参加阅读活动有利于塑造和培养健全人格④读书能够促进精神力量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0-\n5.2022年6月21日,经党中央批准、国务院批复,自2022年起我国将每年农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中国农民丰收节”是第一个在国家层面为农民设立的节日,鼓励各地从实际出发,结合当地的民俗文化、农时农事,组织开展好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展示科技强农新成果、产业发展新成就、乡村振兴新面貌。设立这一节日的文化意义在于()①强化“三农”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地位②促进农事节庆文化与经济融合,推动农业农村加快发展③营造重农强农的浓厚氛围,凝聚爱农支农的强大力量④创新和拓展了中华民族悠久厚重的农耕文化的传播方式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6.“隐性传播”是相对于“显性传播”而言的,是指在特定信息的传播过程中传播主体通过间接的、内隐的方式输出信息,使受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暗示和感染,并逐步接受和认同信息内容的过程。下列古语中与“隐性传播”意思一致的是()①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②近朱者未必赤,近墨者未必黑③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④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7.湖南长沙窑,是唐代南方规模巨大的青瓷窑场之一。该窑出产的瓷器内容除有花鸟鱼虫和人物、诗词警语外,还有表现外国人物和自然风情的瓷器,是我国彩瓷工艺的骄傲。该窑产品曾通过古代海上陶瓷之路大量销往海外。这表明()①传统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②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③既要尊重本民族文化,又要认同其他民族文化④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8.假如请你写一份“保护评书文化遗产”的倡议书,你可以运用的观点有()①保护文化遗产具有展现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作用②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③继承传统文化是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④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9.作为中国在海外创建的第一家文化中心,毛里求斯中国文化中心成立已30年,在当地培养了一大批热爱中国文化的当地人。该中心主任松雁群认为“让当地人来讲中国故事,比我们自己讲,发散范围大得多,效果好得多。”当地人讲中国故事()①为当地文化融入中国文化,提升了两国文化交流效果②借鉴一切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促进了中华文化创新③实现了中华文化的本土化表达,推动了中华文化传播④在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基础上增强了中华文化的影响力-10-\n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0.近来社会上掀起了学习古典诗词的热潮。《诗的八堂课》重新阐释中国古典诗词,建构以汉语古典诗学观念为核心的普适诗学观念;《好诗不厌百回读》由名家袁行霈先生精选经典古诗词赏析,旨趣高雅,言语亲切,满足大众阅读需求。古典诗词热的兴起有利于()①复兴传统文化,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②让中华文化展现出长久魅力和时代风采③以大众传媒为途径,传播优秀传统文化④在继承基础上满足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1.近几年来,“入土为安”的传统丧葬观念正在发生动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不保留骨灰、不建墓基墓碑的树葬、海葬等节地生态安葬;清明祭扫也由传统的焚香烧纸发展为更为环保的鲜花祭祀、网上祭祀等新形式。“慎终追远”仪式尽管不断变化,但孝道文化依然滋养人心,使“民德归厚”。这说明( )①传统孝道文化不断因时而变,才能富有时代价值②传统孝道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其具体内涵是不变的③传统孝道文化通过不同形式体现,对人产生深远持久影响④全面继承传统孝道文化,才能使文化发展不失根基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12.一般说来,一个原乡背景明显的作家的创作,一片地城性鲜明的文学个性,以及一方地域作家群现象的产生,都离不开其所生活的地域的地缘、气候、风物、风俗、语言,尤其是它整体上深厚的历史文化传统。材料告诉我们()①文化创新需要在继承中发展②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源泉③中华文化呈现出多民族文化的特色④乡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资源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3.徽型党课《给90后讲讲马克思》从马克思一生中精选出19个小故事,推动年轻人认识并探讨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的意义,在学习经典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这表明()①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发展②创新传播形式有利于文化的传承③优秀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④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14.费孝通先生说:“文化是人为的,也是为人的。”“人为”的文化必须源于生活,“为人”的文化能够更好地造福生活。没有生活的哺乳,文化创新难免营养不良甚至枯萎败亡。这说明()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②文化创新源于创作者的灵感③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是反映生活的需要④文化创新要适应生活的需要,为生活服务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15.下列选项能体现图漫画寓意的有()-10-\n①实现文化创新要避免出现与过去重复的东西②漠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就失去了文化创新的动力③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传统文化是我们前进的包袱④创新是民族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凝聚力的重要保证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16.“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大型诗词音乐节目《经典咏流传》,将古老的诗词与流行音乐创新结合,为传统古诗词插上音乐的翅膀,掀起了全民“诗词热”。《经典咏流传》内容意境悠远,形式通俗易懂,让经典具有了新时代属性。它的成功表明()①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②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是新时期文化创新发展的重要动力③寻找新思路,开拓新境界,才能让经典文化焕发生机④对传统文化实现“扬弃”,就能保证文化创新的方向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7.坎儿井集中分布于我国新疆吐鲁番地区,早在《史记》中便有记载,时称“井渠”,是荒漠地区人们利用山的坡度,巧妙的引用地下潜流灌溉农田和提供居民用水。坎儿井不因炎热、狂风而水量大量蒸发,因而流量稳定,保证了自流灌溉。这表明()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②中国古代科技注重实际运用③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④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标志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8.舞台剧《汉字时间》把汉字的故事和其蕴藏的智慧搬上舞台,再现了上古“仓颉造字”,通过“人言”为“信”、“止戈”为“武”,诠释了中华民族对和平与信义的人文追求,映射着中国人的生活图景和价值观。《汉字时间》可以使观众感受到()①汉字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②汉字智慧决定着中国人的追求③中华汉字具有厚重的文化底蕴④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19.《孙子兵法》是现存中国和世界军事论史上最早形成战略体系的—部兵学专著,内容包罗万象、博大精深,涉及到战争规律、哲理、谋略、政治、经济、外交、天文、地理等方面内容,堪称古代兵学理论的宝库和集大成者,在世界广为传播。《孙子兵法》()①集中体现中华文化的力量②是中华文明发展的载体③彰显中华文化的无穷魅力④展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A.②③B.①④C.②④D.③④20.“以身许国,何事不敢为。”黄大年把自己变成“科研疯子”,只愿“中国由大国变成强国”;李保国把自己变成农民,只想果农早日脱贫致富;南仁东仰望星空,脚踏实地,-10-\n20年做一件事,只为打造世界最大单口径巨型射电望远镜;钟扬一生追寻高原种子,只求守护祖国植物基因宝库。从材料可以看出()①中华民族精神具有博大精深的特质②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团结精神的人民③爱国主义鞭策着中华儿女自强不息④爱国主义贯穿中华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1.《中国谚语总汇·汉族卷》:“众人拾柴火焰高,三家四靠糟了糕。”下列诗文与之蕴含的民族精神内涵一致的是()A.诸葛亮《后出师表》:“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B.汉·崔骃《达旨》:“高树靡阴,独木不林。”C.《尚书·周书》:“功崇惟志,业广惟勤。”D.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22.《人民的名义》2022年获得第22届华鼎奖评委会大奖。该剧自湖南卫视播出以来,受到广大观众的极力点赞。本剧除了老戏骨们的演技备受好评之外,该剧的台词也十分的犀利讽刺。但是细心观众发现有些台词是表述错误的,请选出你认为表述错误的台词()①李达康:“推动文化创新必须尊重文化多样性,因为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②祁同伟:“什么是爱国,爱国主义不是具体的,是抽象的。”③陈清泉:“我们好多的同志对外来文化还存在着偏见,既然尊重文化多样性,那就要尊重和认同其他民族的文化嘛。”④高育良:“我们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但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还应该是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3.2022年,文化部加强网络游戏市场监管,以网络游戏含有禁止内容、网络游戏宣传推广含有禁止内容等违规经营活动为监管执法重点,部署开展专项查处,督办各地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查办网络游戏案件80余件。社会主义文化已经在我国占据了主导地位,但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依然在寻求各种机会蔓延,污染文化环境,危害社会。下列属于腐朽文化的是()①彭宇华、李明哲等数十名境内外人员发布诋毁、攻击政府及国家基本制度的言论②小明在期末考试前抽了一个下下签,心里非常郁闷③2022年是狗年,李老太认为与狗相克的属相为牛、龙、羊、鸡的人都不宜在狗年结婚④2022年l1月,广州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开发了一款以网络传销为目的的“魔幻农庄”网络游戏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24.“抖音”、“西瓜”、“快手”等短视频和直播文化风靡全国,但同时也存在如侮辱英烈,危险动作模仿、恶搞等价值观扭曲的问题,对此,政府要()①加强管理,正确引导②依法取缔、坚决抵制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10-\n③提高眼力,拒绝污染④弘扬“主旋律”,提升文化的正能量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25.近些年来,在资本热潮冲击下,部分粗制滥造的影视剧产品借助工业化生产流程,通过高片酬、“捞快钱”的方式获得了不错的回报,导致影视剧高片酬陷入积重难返的境地。由此可见()①市场调节的自发性是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②影视剧制作要满足所有观众的审美需求③工业化生产不利于影视产业健康发展④强化对影视市场的监管迫在眉睫A.②④B.①④C.①③D.②③26.2022年春节档,电影《红海行动》票房一路逆袭,不仅赢得了好口碑,还再次为主旋律电影正名。观众表示,通过观看影片,点燃了心中的爱国激情,不仅感叹国家的强大,更为身为中国人而倍感自豪。这表明,优秀文化()①能够实现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②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③在人民大众的文化生活中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④文化创新能够推动民族文化的繁荣发展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7.被誉为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的乌兰牧骑,组建60年来,长期在草原上辗转跋涉,以天为幕布、以地为舞台,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丰富了农牧民文化生活,深受广大农牧民欢迎。该团体的成功之处主要在于()①植根于现实生活,创作出群众喜闻乐见的作品②传播先进文化,引导广大农牧民群众向善尚美③发展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文化需求④坚持与时俱进,用现代技术创新文化传播方式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8.2022年,我国将实施“舆论引导能力提升工程”,引导各广播电视机构节目制作以内涵和品质取胜,而不是靠炒作和拼明星来提高知名度。国家重视对文艺节目的管理和引导是基于()①巩固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②加强文化建设必须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统一起来③发展先进文化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宏伟目标④奏响主旋律要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导向作用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④29.当今,看似繁荣的国内儿童书市场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孩子们“如数家珍”的大多数童书都是外国书籍,如美国的《贝贝熊》、法国的《不一样的卡梅拉》等,“西餐”悄然成为孩子们“餐桌上的主菜”。这引发了很多有识之士的担忧。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10-\n①要充分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秀成果,这是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②依托深厚中华民族文化底蕴,发展中国特色中国风格的文化③应坚持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自觉抵制“西餐”文化的传播④开发反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本土原创童书,增强文化认同感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0.习近平主席指出:“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这启示文艺工作者必须()①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方向②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③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④满足人民群众的各项文化需求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④31.2022年8月,创意云南2022文化产业博览会在昆明国际会展中心举办。本届文博会充分体现了“文化创造财富·创意提升价值”主题内涵,反映出云南文博会从初创培育期走向成长发展期的良好态势。在我国大力发展文化产业()①能够增强以文化力量为基础的综合国力②能提高文化软实力,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③有利于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④能够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方向A.①④B.②③C.①②D.③④32.“崇教育人耕读传家远,立身敦品礼义济世长”。“川北家风馆”收录了1198条家风家规故事和家训名言,整理了川北的经典家训,吸引众多市民前来参观,聆听先贤家风故事、感受川北家风文化。设立家风馆旨在()①抵御外来文化冲击,加快儒家传统文化的复兴②引导群众向善向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③推动传统文化创新,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④强化家风教化功能,共同建设文明和谐的家园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3.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我国社会意识的主流和人们共同的价值追求,成为团结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风帆。这表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①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②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 ③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中心环节 ④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34.文化既有“魂”又有“体”。核心价值观是“魂”,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是“体”。“魂”与“体”相辅相成,统一于文化改革发展之中,目标就是“强魂健体”。下列有利于“强魂健体”的措施有()-10-\n①坚持百花齐放的方针,倡导指导思想多元化②免费开放图书馆与博物馆等文化场馆设施③要以中华文化为魂并以外来文化为体④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35.2022年11月,著名导演张艺谋在贺岁新片《长城》发布会上指出,中国元素不仅能为电影增添美感和丰富的细节层次,也是电影故事的内核和根本。片中很多灵感都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这启示我们,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①必须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②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③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④善于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6.2022年10月1日起《国歌法》正式实施,通过国家立法对国歌的奏唱场合、奏唱礼仪和宣传教育等进行规范的文化价值在于()①维护国歌尊严,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②提升国家观念,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③弘扬民族精神,充分发挥“主心骨”的指导作用④建设精神文明,从根本上提升国家的文化软实力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7.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文化,也充分借鉴吸收了世界文明的有益成果,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是我们党凝聚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作出的重要论断。上述材料启示我们()①要认真审慎分析传统道德规范,并有鉴别地加以对待②道德发展脱离不开时代背景,新的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根基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经成为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④要加强挖掘和阐发传统美德,实现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38.近年来,我国开展道德模范评选活动,树立来自基层、来自群众的道德楷模,推动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我国重视思想道德建设是因为它()①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②能提供精神动力和正确价值观,决定社会发展进程和方向③体现了先进文化性质和前进方向,有利于培育“四有”新人④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0-\n39.公益众筹在技术上创新了做慈善的方式,但公益的根本永远在于人。如果全社会的人都秉承爱心、善心,无论是用何种方式,善心都会惠及他人,净化心灵,沉淀浮躁。公益众筹()①丰富了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形式②提高了人们的科学文化素养③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④注重道德实践引领社会思潮A.①③B.①④C.②④D.③④40.书信集文学、美学、书法、礼仪、教育等多元文化因素于一体,在中国社会和家庭生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在中国文化中,家书是非常重要的书信形式。长辈通过一封封家书,把人生体验、道德修养传授给后代,更类似于论述家庭教育、家庭规范的家训。家书的文化价值在于()①奠定了中华民族的立业根基②提升人们的文化和道德修养③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④为文化的传承提供物质载体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第II卷(非选择题)二、材料题41.(9分)4月23日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的“世界读书日”。为迎接第二十一个世界读书日,2022年4月23号上午,海南省图书馆、海口市图书馆等场所开展新书推介、音乐沙龙、与读者座谈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大批群众参与,掀起新一轮的读书热潮。席勒说:“人的完美需要在文化中实现。”因此,在较好的文化氛围中生活就能形成较高的文化素养。请对上述观点加以评析。42.(9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2年,在孙中山诞辰152周年之际,中山装再次引起广泛关注。作为中式礼服的中山装,是在广泛吸收欧美服饰的基础上,糅合中国传统意识的一种直翻领有袋盖的四贴袋服装,承载着孙中山先生的思想和精神,传承着礼义廉耻、祖国统一等中国传统文化含义,体现着“珍惜传统而又开放兼容”的理念。中山装是中国现代民族国家建构过程中出现的具有特别意义的服装,它是一种文化和象征,是中国人的一种特殊符号,既体现民族性,又具有时代性。随着改革开放和国人审美意识的不断变化,中山装在民间逐渐淡出,但其民族复兴精神却得以保存。当年中国人脱下中山装是因为在强调个性的年代里,中山装无法给予人们个性的表现。而如今的中山装将大量流行元素与经典版型结合,在保持其实用功能的基础上,注入了更多的文化以及艺术元素,无论是从材质还是从做工上都有前所未有的改变。中山装不再是单一的制服,而是成为文化的一种载体。“既不落后于世界潮流,又保持了自身的文化特征”,这些变化使得中山装被视为众多品牌中难以取代的经典。-10-\n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说明中山装设计背后的文化底蕴。43.(12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乡村是农耕经济的载体,也是文化传承的载体。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大力推进乡村文化建设,如何留住独特的田园牧歌?有专家建议,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应该在风貌塑造上留住乡村的“形”,通过文化传承留住乡村的“魂”,以宜居宜业的环境留住“人”。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某县开展好媳妇、好婆婆、文明家庭、道德模范等评选活动,模范引领提高广大农民的素质;与农业院校合作,加强对种植户进行技术培训和指导,提升农业种植水平,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增加公共电子阅览室、农家书屋、文化大讲堂,完善文化基础设施;农民积极参与文明村镇创建、志愿服务、文明宣讲等活动,农民精神风貌和乡村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升。结合材料,运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知识,分析该县是如何加强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44.(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近几年来,N市的各类文化活动越来越丰富,各种文化场馆和设施越来越齐全,实现了城市“文化自信”与市民“文化幸福感”的不断提升。年份活动内容及目的2022推进基层文化建设;公共文化设施全部免费开放,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2022评选全市各行业最美劳动模范;开展“拒绝黄赌毒,争做好市民”演讲宣传教育活动。2022展演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广场文艺节目;2022第六届社区广场电影节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暨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优秀影片展映;第二届市文化艺术惠民展演以及开心甜沫、宝贝剧场演出等系列文化品牌活动2022推进“一县一品”“一乡一品”等基层特色公共文化品牌,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建设,树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中N市开展一系列文化活动的意义。-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