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中学2022-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选修)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3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6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1.2022年5月4日,习近平寄语全国青年学生:“青年学生正处于世界观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世界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这说明①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②世界观指导着人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选择③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④世界观指导着人们正确地认识和改造世界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2.有研究表明,许多处于青春期的少年往往会做出无所畏惧的大胆举动,是由于大脑产生一种恐惧记忆抑制效应,使孩子们对恐惧感“暂时性失忆”。这种大脑效应,会随着年龄增长及大脑进一步发育逐渐消失。这表明A.意识是人脑的分泌物B.意识活动的形式是客观的C.意识活动具有能动性D.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3.一曲《时间都去哪儿了》让无数听众落泪。听过“记忆中的小脚丫,肉嘟嘟的小嘴巴,一生把爱交给他,只为那一声爸妈。”这首歌让许多在外的子女回到了父母身边或送来了对父母的问候。这佐证了A.音乐是人脑加工改造的产物,其本质是大脑的机能B.意识在特定条件下能决定和控制客观对象C.意识因为具有主动创造性,因而具有直观现实性D.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4.根据天文专家的预测,2022年10月8日晚,我国所有天气晴朗的地区都欣赏到了罕见的月全食天象奇观。而在古代,人们是不能准确预测月食现象的。这表明A.世界的本原处于不断变化之中B.思维能够正确反映存在C.思维与存在有时不具有同一性D.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是对立的5.下列观点与右侧漫画中观点属于同一种哲学派别的是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C.子非鱼,安知鱼之乐D.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12\n6.4G网络是集3G与WLAN于一体,并能够快速传输数据、高质量、音频、视频和图像等。4G传输速率比目前的家用宽带ADSL(4兆)快20倍,并能够满足几乎所有用户对于无线服务的要求。从哲学角度看,4G通讯的出砚A.是对规律的利用和改造B.是人类尊重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的产物C.表明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D.表明创造性思维是科技创新的源泉7.漫画《如此创新》启示我们,在创新活动中要A.实事求是,尊重规律B.批判继承,自我否定C.挑战传统,标新立异D.解放思想,与时俱进8.人类初始,对自然存敬畏之心。发展到近代,人类认为可以主宰自然、征服自然。如今,人们发出了要在更高阶段上回归自然的呼声,这将会形成人与自然的"理性和谐"。这一认识过程①是“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过程②是一个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③是一个圆圈式的循环运动④是经过实践和认识的多次反复达到了更高境界A.①③B.①④C.②④D.②③9.下列四句名言分别体现的哲理依次为名言体现的哲理最简单的事是坚持,最难的事也是坚持你把周围的人看作天使,你就生活在天堂骄傲是胜利下的蛋,孵出的却是失败语言是美丽的花朵,行动才能真正结果①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②事物是矛盾的统一体③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④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A.①②③④B.②④①③C.②①④③D.②①③④10.科学家们孜孜不倦地寻找延长人类寿命的方法,其研究过程经历了从通过冶愈传染病到对抗衰老来提高人类寿命。近些年,基因工程科学家已经找到了加速人类衰老的基因.但具有相反作用的基因却还没有找到。这告诉我们:①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人能消除事物之间的矛盾③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④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11.2022年11月1日6时42分,中国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完美收官。探月试验器返回舱精确着陆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此次任务实现了准时发射、精确入轨、可靠飞行、精准回收,堪称完美,全面实现了试验任务的预期目的。由此可见A.科学实验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B.人类实践活动具有主观能动性12\nC.实践是获取认识的唯一途径D.计划先于行动,认识先于实践12.《庄子》中有篇寓言:“昔者海鸟止于鲁郊,鲁侯御而觞之于庙。奏《九韶》以为乐,具太牢以为膳。鸟乃眩视忧悲,不敢食一脔,不敢饮一杯,三日而死。此以己养养鸟也,非以鸟养养鸟也。”这则寓言给我们的唯物论启示是A.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按规律办事B.坚持在实践中深化认识C.坚持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辩证统一D.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13.一位不知名的画家向著名画家门采尔诉苦说:“为什么我画一幅画只需要一天工夫,而卖掉它却要等上整整一年呢?”门采尔很严肃地说:“倒过来试试吧,亲爱的!”这启示我们,艺术创作要A.深入调查研究,改变成才规律B.坚信未来必胜,勇敢接受考验C.重视量的积累,促进质的飞跃D.继承前人成果,转变角色定位14.每个人都在追逐自己的梦想,这构成了“中国梦”的一块块基石。“中国梦”的建构,又为个人放飞自己的梦想提供了平台和土壤。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A.整体和部分有不可分割的联系B.整体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C.整体的功能由部分的功能构成D.部分对整体的发展起主导作用15.下表是近几年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的关键词:2022年2022年2022年2022年2022年2022年2022年切实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加快水利改革发展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村活力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历年来的中央一号文件确定了不同的关键词,是因为A.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着事物的性质B.不同事物之间存在着不同的矛盾C.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相互依赖D.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矛盾16.中国的进步,不只需要“好不好”“该不该”的判断,更需要“行不行”“能不能”的探寻。时代不仅需要解构,更需要建构。不要把批判的自由留给自己,却把创造的权利让给别人。这段话体现了A.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B.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C.两点论与重点论的辩证统一D.矛盾的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17.“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包含的哲学道理是A.辩证的否定是一事物对另一事件的否定B.否定是对旧事物的保留C.事物的否定是对旧事物的克服D.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联系和发展的环节18.将清明节作为法定节日,有利于“忠孝”等传统思想的传承。“忠孝”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要义之一,强调臣子对君王、子女对父母的无条件服从。但在今天,“忠”多指忠于祖国和人民的利益,“孝”不再是“愚孝”,而是地位平等下履行法律和道德义务。“忠孝”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含义表明A.经济利益影响人们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B.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因人而异C.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D.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评价没有统一的标准12\n19.从农业免税到个税调整,从大规模保障性住房建设到基本保障制度的全民覆盖,从最低的工资标准的持续提升到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加快建设等,收入分配改革已在路上。下列对材料认识正确的是①我国的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②收入分配改革体现了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③生产关系的变革同生产力发展是同步的④收入分配改革体现了调整上层建筑以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022年10月14日,第三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在济南闭幕。回答20~21题。20.第三届非博会以“非遗,我们的生活方式”为主题,全面呈现了全国非遗保护的最新成果,交流了非遗保护传承的经验做法和有效途径。展会期间,共有80多万人到现场参观。举办非博会①表明人的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②能够创新优秀传统文化③有利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④是建设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A.①②B.③④C.①③D.①④21.展会期间,10个有代表性的非遗项目和企业进行了现场签约,现场交易额达370多万元,参展项目交易、签约额总计达409亿元。这说明A.文化产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B.文化遗产是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C.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D.文化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22.经济学家冯•丹因认为,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存在如下图所示的相互关系。据此,你认为下列表述中合理的传导顺序为:①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文化产品的需求增加②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地位作用越来越突出③资本涌入,推动了文化产品的研发与生产④生产发展壮大,文化领域出现新兴的产业或部门A.①→②→③→④ B.④→①→③→② C.①→③→④→② D.③→④→①→②12\n23.2022年10月24日,为期4天的第七届海峡两岸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在厦门国际会展中心举办。本届文博会展区台湾展位数781个,大陆展位数357个,参展境外国家数突破往届。在我国大力发展文化产业①能够增强以文化力量为基础的综合国力②能提高文化软实力,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③能够确保提高劳动者素质④能增强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A.①④B.②③C.②④D.③④24.2022年9月24日,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在北京开幕。国际儒学联合会目前有个人会员525人,团体会员45个,遍及世界五大洲5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表明①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②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③中华文化具有较强的国际影响力④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25.从2022年9月起,北京市部分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中,古典诗词将由现在的6至8篇增加到22篇,整个小学阶段不少于100篇。在教材中增加古诗词是基于①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②教育具有选择、传递文化的功能③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④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26.文化交流像“茶与咖啡的对话”:咖啡不可能代替茶,茶也不可能征服咖啡。对茶的喜好并不妨碍我们也尝试一下咖啡,对咖啡依恋也不妨品品茶的韵味。这启示我们文化交往应A.平等交流、相互借鉴B.积极促进不同文化的融合C.相互尊重、推陈出新D.尊重发展好本民族文化27.作为中外交流的港湾,香港人创造了一大批中英混用词汇,“hold住”就是其中一个。“hold住”是指面对各种状况都要控制把持住、坚持、要充满自信,从容应对。该词语2022年就开始出现,2022年随一档节目而爆红络,成为新的流行词汇。以上材料体现了①文化交流是文化创新的源泉②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③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有重要作用④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28.中国人在吃饭时,即使餐桌上摆满了丰盛的佳肴,主人也往往客气地说没什么菜、不成敬意等客套话。在西方国家,人们吃饭的时候,自己想吃什么就吃什么,爱吃多少吃多少,更不会用各种办法劝客人吃饭喝酒。这说明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B.民族文化都根源于本民族的社会实践C.任何文化都有其合理性,有优劣之分D.文化差异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29.《三字经》的英译本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入“儿童道德丛书”加以推广;美国众议院通过决议,纪念孔子诞辰2560周年,认可他为世界哲学和社会政治思想作出的巨大贡献。这些现象表明A.中国传统教育思想已普及全世界B.不同民族的文化有共性和普遍规律C.世界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内容D.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最优秀的文化30.在全球化时代,文化、知识体系等的作用在上升,文化传播已成为一种重要的“软实力”,在大国竞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下列属于文化传播途径的是12\n①通过商品交换将商品中蕴含的丰富文化加以交流②通过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来传播文化③通过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形式来进行文化传播④通过展销图书的文化活动来进行文化传播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31.安徽安庆市是黄梅戏的发源地,当地以戏曲为媒,希望通过发展黄梅戏,把海峡两岸及海内外华人的心维系在一起,实现文化为根,统一为上,和谐万邦。这说明①民族文化是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②传统文化渗透在整个民族文化的各个方面③传统文化要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和创新④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32.2022年11月7日,第十一届“北京论坛”开幕。论坛以“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中国与世界:传统、现实与未来”为主题,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假如你是一名记者,对此进行报道,可用到的关键词有A.尊重差异文化竞争文化共享B.文化自信文化融合文化趋同C.和谐相处文化传承文化渗透D.继承传统立足实践文化创新33.红线女从艺近70年,演过近百个粤剧,拍过90多部电影。其代表作《荔枝颂》、《珠江礼赞》、《昭君出塞》更被视为粤剧唱腔的经典。她在演出《一代天骄》、《王昭君》时,在传统旦角的基础上,融入京腔、昆腔演唱艺术和西洋美声技法,创造了使海内外观众为之倾倒的“红腔”。这对文化发展的启示是A.要全面继承传统文化 B.要通过不断创新,弘扬中华文化C.要大胆吸收外来文化 D.要发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二、简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2分,共计36分。请运用所学知识对所提问题进行简明扼要的分析和说明。34.材料一12\n当前,大部分党员干部在服务人民群众方面做了富有成效的工作,但也存在着诸多问题,特别是有的领导机关、领导班子和一些领导干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突出,奢靡之风严重。为此,中共中央决定从2022年下半年开始用一年半的时间在全国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保证。材料二2022年10月8日,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总结活动取得重大成果的原因时指出:第一、坚持问题导向。不搞花架子,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各地方各部门不回避、不推诿,联合会诊共同答题,把问题解决的结果作为评判活动开展成败的唯一标准;第二、突出重点要害。本次活动至始至终围绕促使全党更好执行党的群众路线这一重点,牢牢抓住群众反映强烈的作风问题这一要害,常抓不懈;第三、典型示范与震慑。通过舆论监督,对比宣传,既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又发挥反面典型警示震慑作用,让全体党员主动学习先进、自觉抵制后进。(1)简析材料一中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所蕴含的历史唯物主义依据。(6分)(2)请从矛盾观角度,说明材料二中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能够取得重大成果的原因所体现的哲理。(6分)35.2022年1月9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核物理学家于敏获得2022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奖励大会并为他颁奖。于敏没有留学经历,但是他依靠自己的勤奋,克服重重困难,自主研发,解决了氢弹研制中的一系列基础问题,成为中国氢弹研制中的关键人物,被誉为是“中国氢弹之父”。(1)有人认为:人生的价值就在于社会对自己的尊重和满足。你同意该观点吗?请结合材料阐述理由。(6分)(2)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简析国家高度重视科学技术的重要意义。(6分)36.材料一据公安部门反映:近年来,许多机动车司机进行年检时,一看自己有几十个曝光,除了心疼钱之后,没啥后顾之忧,甚至个别“土豪”把罚款当成了“引以为豪”的事情去炫耀。因此,当前的交通违章处理办法在实施过程中暴露出了弊端,急待改进。材料二2022年1月13日,江苏省公安厅、省信用办等单位联合召开新闻通气会,向社会公布《江苏省机动车驾驶人文明交通信用管理办法(试行)》,该《办法》将交通违法行为与失信惩戒挂钩,交通违法多,将会影响到机动车驾驶人的职务升迁、银行贷款,甚至连车辆保险也会跟着“水涨船高”。此《办法》于2022年2月1日已正式实施。材料三为贯彻《江苏省机动车驾驶人文明交通信用管理办法(试行)》的有效实施,公安部门近期将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扎实有效的宣传活动,旨在让文明交通理念深入人心。(1)请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角度,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之间的内在联系。(6分)(2)请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结合材料三说明为什么要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6分)12\n三、探究题:本题18分。结合背景材料进行探究,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综合运用有关知识分析问题,创造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策略等。37.亚太经合组织第22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APEC峰会)于2022年11月5日至11日在北京召开,此次峰会的主题是:共建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此次峰会举办是继2022年上海举办后时隔13年重回中国,其成功举办和诸多亮点受到了亚太各国的高度盛赞。亮点一“亚太梦”“大时代需要大格局,大格局需要大智慧。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驱动下,我们亚太地区人民更要有共同的梦想---亚太梦。亚太梦想所蕴含的互信、包容、合作、共赢理念,必将为亚太地区和世界经济发展增添动力!”习主席在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首次提出“亚太梦”,令世界为之振奋。(1)请结合上述材料,从唯物论角度论证“亚太梦”提出的科学性。(6分)亮点二“特色中式服装”据本次APEC峰会领导人服装设计团队负责人吴建华介绍:本次系列服装展示的是中国人新形象的中式服装,其根为“中”,其魂为“礼”,其形为“新”,合此三者,谓之“特色中式服装”。其面料主要以宋锦为主,宋锦曾在2022年被列入世界非物质遗产,这次APEC领导人把宋锦这一“非遗”穿在身上,是中国给APEC和世界带来的一份惊喜。(2)请结合上述材料,阐述本次APEC峰会领导人服装设计的文化意蕴。(6分)亮点三“APEC蓝”2022年11月3日上午8点,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检测显示:北京市城六区PM2.5浓度为每立方米37微克,接近一级优水平。APEC会议期间,网络热议北京空气质量,将这样的蓝天称为“APEC蓝” 。 “APEC蓝”是中国政府用超常规手段治理出来的,譬如仅河北省范围内就有2000多家企业临时停产、1900多家企业限产等。在此背景下,对于采用超常规手段治理出“APEC蓝”的必要性以及留住“APEC蓝”的根本途径,也成了众多网民在政府网站热议的话题。(3)假如你是政府网络发言人,请就网民的热议话题从辩证法角度进行回应。(6分)12\n江苏省南通中学2022-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政治答题纸(选修)二、简析题34.(1)(2)35.(1)(2)36.(1)(2)12\n三、探究题37.(1)(2)(3)江苏省南通中学2022-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高二选修(答案)江苏省南通中学2022-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高二选修(答案)12\n1-5BDDBD 6-10BACCB 11-15BACAD16-20CDCAC21-25CCCCD26--30ACDBD31-33CDB34、(1)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针对当前党员干部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决定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并为活动的顺利开展和党员干部队伍素质的提升提供了坚强保证。(3分)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打开大门依靠群众,让群众来监督和评判,即党在实践中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3分)(2)①矛盾具有普遍性,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积极寻求办法解决矛盾。坚持问题导向,积极解决问题。(2分)②主次矛盾关系,抓重点。(或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开展路线教育活动要突出重点和要害。(2分)③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通过典型的示范与震慑,让全体党员学习先进抵制后进。(2分)35、(1)①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人在满足社会和他人需要的同时自己也应该得到社会对自己的承认和尊重,实现对自我的满足。材料中于敏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说明这一点。(3分)②但对一个人价值的评价主要看他的贡献,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材料中于敏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为我国核事业作出的杰出贡献说明这一点。(3分)③因此题中的观点是片面的。(2)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国家重视并促进我国科技发展,发挥先进文化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4分)②科学技术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国家高度重视科学技术,本身就能推动和促进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2分)36、(1)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来源、动力)。当前交通违章处理办法在实施过程中暴露出来的诸多问题催生了《办法》的出台。(3分)②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需要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认识。根公安部门反映的交通违章处理中反映的问题,新《办法》的颁布实施是对旧《办法》的改进和完善。(3分)(2)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文开展各种宣传活动,对文明交通理念及行为的养成具有熏陶作用。(2分)②文化会影响人的认识活动、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并且其影响潜移默化、深远持久。文明交通理念对文明交通行为的养成具有深远影响。(2分)②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优秀的文化会促进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开展各种宣传活动,能够让文明交通理念引领交通人的良好交通行为的养成和当前整个社会不良交通行为的改善。(2分)37、(1)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亚太梦”的提出是从当前时代发展及亚太发展的实际需要提出的。(2分)②意识具有能动性,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亚太梦”及其理念必将为亚太地区和世界经济发展增添动力。(2分)③规律具有客观性,要尊重客观规律。“亚太梦”的提出符合了当前全球经济发展一体化的客观规律及要求。(2分)(2)12\n①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以宋锦这一“非遗“为主要面料,有利于传承我国独特的染织技艺。(2分)②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特色中式服装”的设计及制作有利于实现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2分)③随着文化交流的日益密切,要更加主动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特色中式服装”在APEC国际舞台的亮相,有利于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播,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2分)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