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惠安惠南中学2022-2022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理考试时间:7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2分,共60分。)1.华为是第一个挤进全球百强品牌榜的中国品牌。来自西班牙马德里的工业自动化和电子专业学生博哲赫尔说:“我在华为收获的最重要的东西,就是华为的价值观。例如员工艰苦奋斗,这是华为实现快速发展的原因之一。”这说明()①企业文化能成为企业发展的精神力量②建立企业文化是企业经营的目标③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具有一定反作用④企业持续发展是企业文化发展的基础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故宫、比萨斜塔、埃菲尔铁塔都是世界建筑史上的杰作,它们不同的建筑风格体现了()A.建筑文化的多样性 B.建筑文化的社会性C.建筑文化的趋同化 D.建筑文化的积极作用3.2022年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通过决议,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成功申遗后,一家老字号食品企业随着二十四节气的更替,适时推出了清明的青团、谷雨的椿芽酥、立夏的青梅饼等时令点心,广受消费者的欢迎。这反映了()①借助恰当的物质载体有助于文化传承②文化的传承要以尊重市场经济为前提③与时俱进就能保持传统文化的生命力④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A.①④B.①③C.②④D.③④4.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男尊女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和“养儿防老”等旧的传统观念仍然存在。这说明()A.经济决定文化,文化是对经济的反映B.应摒弃传统文化C.文化是经济的附属品和派生物D.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5.要以自信的精神、自信的态度、自信的行为,着力向世界传扬中国精神,讲好中国故事,发出中国的声音,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需要()①借助文化渗透形式,削弱他国的民族文化②大力加强文化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③提高文化竞争能力,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10\n④弘扬中国优秀文化,抵制外来文化的影响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6.中国的《花木兰》故事是写女子像男儿一样,驰骋沙场,保家卫国,凸显“忠、孝、勇”以及男女平等、国家利益至上等价值观念。而美国版的《花木兰》故事则突出爱情,强调个人的成就与自我实现。这种差异表明()A.文化环境决定着人们的价值取向B.文化差异是由价值观的差异决定的C.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D.文化的差异是交往不可逾越的障碍7.“争一争,行不通;让一让,六尺巷。”“六尺巷”位于安徽桐城。史料记载:张文端公居宅旁,有隙地,与吴氏邻,吴氏越用之。家人驰书于都,公批诗于后寄归,云:“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得书,遂撤让三尺,吴氏感其义,亦退让三尺,故六尺巷遂以为名焉。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六尺巷”的典故反映了()①从点滴小事中可以透视人的精神世界②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稳定性③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④传统建筑是展现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8.重阳节前后,国内某知名按摩椅品牌发起“重YOUNG节”社会化营销,对重阳节进行创新性演绎,提出“只过重YOUNG节,坐回二十岁”主张,强调要通过子女和品牌的努力,让父母重新年轻,重返20岁。这个主张一经推出,就得到了广大网友的积极参与和响应。这体现了()①民族节日是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②传统文化促进经济的发展③文化创新能带动商品经济价值的实现④民族节日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道德伦理因素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9.2022年1月,作为“中华风韵”项目2022年美国演出的开年大戏,中国歌剧舞剧院创作的舞剧《孔子》在美国纽约林肯表演艺术中心和华盛顿肯尼迪艺术中心进行双城巡演,引起当地观众的强烈共鸣。两地7场,场场爆满。每次演出结束后,观众皆起立鼓掌,并排长队索要主演签名、争相合影留念。这表明()10\n①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②不同民族文化在相互交流中同步发展③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增强了对自身民族文化的认同④加强文化交流有利于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播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10.大部分英语国家企业进入非英语市场的时候,都是先英文,再翻译成当地语言。迪士尼是相反的,先是中文,包括创意、名字甚至故事大纲,再翻译成英文,还从中国的角度来策划娱乐体验。迪士尼此举说明()①在文化传播中,既要保持自身特点,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②中华传统文化比迪士尼文化更具有吸引力和经济效益③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根本动力④不同民族和国家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各具特色,存在着差异A.①④B.③④C.①②D.②③11.“世异则事异。”当激光照排兴盛时,活字印刷悄然进入博物馆;当无数的信息在一根根光纤中飞奔时,信鸽传书早已成为传说。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传媒的演进具有历史必然性②新的传媒终将完全取代旧的传媒③文化传播的手段在不断发展④互联网的出现意味着传媒真正开始向大众传递信息A.①②B.②④C.②③D.①③12.陕西人民艺术剧院排演的话剧《白鹿原》,全由陕西本地人出演。地道的关中方言,使演员融入了角色的灵魂,传达出了老陕身上那种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生冷硬蹭倔,不怒自威、外儒内刚的骨血气,使该剧成为陕西“旅游十文化”的新名片。这表明()①利用现代传媒是推动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②挖掘传统文化的新内涵是文化创新的根基③彰显地方文化特色能增强文化的吸引力④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利于提升文化软实力。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3.列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中国二十四节气,产生于农业社会的生产实践需要,至今指导着农业生产和社会生活。这表明()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②传统习俗促进了社会发展③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享用文化④文化决定着人们的实践活动。10\n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4.故宫博物院自主研发的一款APP(移动客户端)游戏,将故宫珍藏用精美的图片和诙谐的语言传递给观众,让故宫里的文物“活”起来。“故宫+互联网”的模式()①发挥了科技对文化传承的促进作用②扩大了传统文化的影响力③创新了传统文化的内容和形式④融合了不同民族的优秀文化A.①④B.①②C.②③D.③④15.有些中小学推行国学经典进校园进课堂,把国学经典融入常态化学习,让传统美德逐渐走进学生的心里。这表明()A.教育丰富了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内涵B.教育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功能C.随着时代发展,教育方式不断发生变革D.教育已经成为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16.无论作诗作文,或作画刻印,均须于游历中求进境,作画尤应多游历,实地考察方能得其中之真谛。作画但知临摹古人名作,功画谱之类,已落下乘;倘复仅凭耳食,随意点缀,则隔靴搔痒,更见其百无一是矣……”对上述观点理解正确的是()①艺术的生命力就在于创新②文化创作要扎根社会实践③艺术创作具有相对独立性④文化创新推动实践发展A.①②B.②④C.②③D.①③17.我国的中医博大精深,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但随着环境、人的体质、生活方式、药材性状等都与过去发生很多变化,对于中医药来说,照搬古代典籍已经不能完全解决现代很多问题,必须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以此来促进我国中医药的大力发展。环境、人的体质、生活方式、药材性状的变化推动中医药不断地与时俱进。这告诉我们()A.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B.文化创新能够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C.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D.我们不能离开传统文化空谈文化创新18.有人认为,中国的唯一出路是自己认错,全心全意学习西方。我们必须承认百事不如人,不但物质上机械上不如人,政治制度不如人,并且道德不如人,知识不如人,文学不如人……,肯认错了,方肯死心塌地去学人家。这种观点是()A.文化霸权主义的观点B.守旧主义的观点C.封闭主义的观点D.民族虚无主义的观点19.习近平曾发表演讲指出,中华文明是没有中断、延续发展至今的文明,已经有5000多年历史。2000多年前诸子百家的许多理念,至今仍然深深影响着中国的生活。中国人看待世界、社会、人生,有自己独特的价值体系。习近平主席的上述讲话旨在表明中华文化()10\nA.源远流长、特色鲜明B.一脉相承、稳定不变C.博采众长、包容差异D.博大精深、始终领先20.针对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依靠键盘书写,汉字书写能力下降的情况,中央电视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联合主办大型电视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下列关于汉字的有关认识,正确的是()①汉字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②汉字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和集中展示③汉字是维系中华民族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④汉字传承了中华文明,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21.岭南一年四季多湿热,气温较高,人们用凉水冲淋以消暑爽身,粤语一般称之为“冲凉”,冲凉房在民宅中不可或缺;北方天气多寒冷干燥,人们喜用热水浸泡以去垢爽身,北方话多称之为“洗澡”,盆浴、池浴盛行,澡堂子随处可见,这说明()A.自然环境决定文化特性B.中华文化内部存在差异和冲突C.方言折射出地域文化的差异D.洗浴文化随时间的发展而发展22.我国许多少数民族能歌善舞,侗族大歌、壮族山歌、蒙古族舞蹈、维吾尔族舞蹈等都极具特色。由此可以看出()①各民族文化有各自的民族特性②中华文化呈现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③各民族文化各具特色,具有不融合性④各民族文化独立于中华文化之外A.①④B.①③C.①②D.③④23.印度佛教自汉代传入我国后,便与中国固有文化相互影响和融合。在隋唐,外来佛教适应中国的文化习俗,演变为以禅宗为代表的中国化佛教,形成中华文化儒、释、道并存的格局;至宋后,传统儒学吸收佛教的有益成果,衍生出新儒学即宋明理学,使以儒家为主导的中华文化发展到新的高度。这一史实表明()①中华文化具有极大的包容性②不同文化的融合导致文化差异性的消失③学习借鉴外来文化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④文化交流借鉴是推动文化发展的根本途径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24.安徽山清水秀,人杰地灵,不同区域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滋养了淮河文化、皖江文化和新安文化,三种文化底蕴深厚、影响深远。这体现了()①区域文化各具特色,异彩纷呈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③不同地域决定不同文化的发展④区域文化相互借鉴,融合统一10\n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5.“互联网+”是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推动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和组织变革,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新动能。“互联网+文化”行动的推进()①表明科技进步是文化多样性产生的重要因素②提高了经济的文化含量,助推产业结构升级③强化了文化与经济相交融、亦步亦趋的关系④科技的发展大大推动了文化传承方式的变革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6.在杭州峰会的文艺演出中,传统戏曲与小提琴共鸣的《梁祝》、中国鼓与大提琴对话的《高山流水》、漫声讴歌的江南小曲《茉莉花》、世界经典的水上芭蕾舞《天鹅湖》……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了中国神韵与世界文化的交融与对话。这表明()①不同文化在交流中相互融合相互渗透②各国文化既有民族个性又有世界共性③文化创新要广泛地引进和吸收外国文化④不同文化交流和借鉴能够推动文化创新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7.“通文方氏,集贤白门”“衣暖苍生,锦绣梅苑”“杨柳曙露,书香靖江”……某市精心打造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各有主题,形成“一村一品”“一堂一色”的人文景观。这些农村文化礼堂()①见证了文化现象的丰富多彩②呈现出各自特有的文化色彩③蕴含着完全不同的文化内涵④反映了人们的文化教育程度A.①④B.①②C.②③D.③④28.亮相2022年中央电视台春节戏曲晚会的中国第一套“戏曲广播体操”将中国传统戏曲元素和现代流行乐融合,把戏曲艺术的动作改为广播体操来普及传承,既锻炼了身体,又普及了戏曲知识,引起大众广泛关注,社会反响热烈。“戏曲广播体操”的成功给我们的启示是()①传播手段与传播形式的创新是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前提②优秀传统文化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③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元素相融合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④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应该不断满足人民大众的需要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0\n徽商纵横明、清两代300多年,其从商人数之多、活动范围之广、商业资本之大、延续时间之长,一度居十大商帮之首。据此回答下列小题。29.徽商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步塑造了极具特色的贾儒结合、义利相兼的理念,这说明()①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②实践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③服务于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④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础A.①②B.③④C.①③D.①④30.徽商能够取得辉煌成就绝非偶然,得益于其在经商处世中形成的独具特色的创新精神,这表明()A.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B.文化创新可以促进文化的继承C.文化创新是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D.文化创新是文化实践的源泉和动力惠南中学2022年秋季期中考试卷高二政治(理科)答题卡一、单选题(30*2=6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10\n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题号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二.非选择题(40分)31.连江五中十分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每年都要举办“五中好声音”、“书香校园”、“温馨宿舍”、“舞林盟主”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艺术节活动。这些活动,为校园增添了文化气息,也营造了团结、和谐、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结合材料,从“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角度谈谈学校为什么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10分)32.在中国,圣诞节不是官方节日,银行、办公楼和学校照常上班上课。但是,随着这个节日的分量越来越重,很多人开始通过或传统或新奇的方式庆祝圣诞节。结合材料,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理解和对待文化多样性?(10分)33.一方面,“孝”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封建社会,“孝”是封建统治阶级统治人民、维系政权的重要性,一切听命于“一家之长”观念,使人们往往屈从于独断的权威或传统的家庭礼教.失去独立的人格,形成家庭关系中不平等,又渐推行到整个社会。
另一面.包含尊老、敬老、养老、爱国等思想,是中华民族家庭和睦、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谈谈我们应如何正确看待传统孝文化。(10分)34.“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这些优秀的中华文化气质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习近平指出,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运用文化创新的途径,说明如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10分)10\n惠南中学2022年秋季高二年期中考理科政治答案单选题(60分)1-5BAADC6-10CADBA11-15DDABB16-20AADAC21-25CCBAC26-30CBCDA二.非选择题(40分)31.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2分)②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2分)③优秀文化塑造人生。建设健康生动的校园文化,能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塑造健全人格,增强精神力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4分)④健康的校园文化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积极影响,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2分)32.①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2分)②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应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或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2分)③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3分)④必须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3分)33.①传统孝文化是在我国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对我国现实生活仍然有着广泛的影响。(1分)②一方面传统孝文化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另一方面传统孝文化在一定程度对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有消极作用。(3分)③对待传统孝文化正确的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继承合理成分,改造或剔除不合理因素。(4分)④坚持继承和发展的统一,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构建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新孝道。(2分)34①必须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10\n②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把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相结合。③面向世界,博采众长。要善于学习、借鉴和吸收世界文化的优秀成果,,以我为主,为我所用。④要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反对文化上的“守旧主义”、“封闭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⑤文化创新要坚持人民群众的实践主体地位,关注人民群众生活,不断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的创新。(每一小点2分,共10分)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