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三物理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3.第Ⅱ卷请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目指定的答题区域内作答,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10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1~15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10题每题3分,共30分。第11~15题每题4分,共20分,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生活中常见手机支架,其表面采用了纳米微吸材料,用手触碰无粘感,接触到平整光滑的硬性物体时,会牢牢吸附在物体上。如图所示是手机被吸附在支架上静止时的侧视图,若手机的质量为m,手机平面与水平间夹角为θ,则手机支架对手机作用力A.大小为mg,方向竖直向上B.大小为mg,方向竖直向下C.大小为mgcosθ,方向垂直手机平面斜向上D.大小为mgsinθ,方向平行手机平面斜向上2.质量为m=60kg的同学,双手抓住单杠做引体向上,他的重心的运动速率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取g=10m/s2,由图像可知11\nA.t=0.5s时他的加速度为3m/s2B.t=0.4s时他处于超重状态C.t=1.1s时他受到单杠的作用力的大小是620ND.t=1.5s时他处于超重状态3.如图所示为a、b两颗卫星运行的示意图,a为绕地球做椭圆轨道运动的卫星,b为地球同步卫星,P为两卫星轨道的切点.P、Q分别为椭圆轨道的远地点和近地点.卫星在各自的轨道上正常运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卫星a、b的周期可能相等B.卫星a在由近地点Q向远地点P运行过程中,引力势能逐渐减小C.卫星b经过P点时的速率一定大于卫星a经过P点时的速率D.卫星b经过P点时的向心力一定等于卫星a经过P点时的向心力甲乙丙丁戊4.如图甲所示,将质量为的小球以速度竖直向上抛出,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若将质量分别为、、、的小球,分别以同样大小的速度从半径均为的竖直圆形光滑轨道的最低点水平向右射入轨道,轨道形状如图乙、丙、丁、戊所示。则质量分别为、、、的小球中,能到达的最大高度仍为的是(小球大小和空气阻力均不计)A.质量为的小球B.质量为的小球11\nC.质量为的小球D.质量为的小球5.如图所示,用轻杆AO(可绕A点自由转动)和轻绳BO吊着一个重物M,保持AO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BO逆时针由水平转到竖直,绳子的拉力一直减小B.当BO逆时针由水平转到竖直,轻杆的拉力先减小后增大C.若增大,保持OB水平,仍使重物M处于平衡,则AO、BO的拉力均增大D.当重物M的质量增大时,AO、BO的拉力均增大6.2022年10月10日,我国成功发射了第32颗北斗导航卫星,该卫星的轨道半径为36000km,7月29日又以“一箭双星”的方式成功发射了第33、34颗北斗导航卫星,这两颗卫星的轨道半径均为21500k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这三颗卫星的发射速度均小于7.9km/sB.第32颗卫星与第33颗卫星加速度大小之比C.第32颗卫星在轨道上运行时的速率比第33颗的大D.第32颗卫星与第33颗卫星的运动周期之比为7.如图所示是质量为1kg的滑块在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的v-t图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在t=1s时,滑块的加速度为零B.在4s末~6s末时间内,滑块的平均速度为2.5m/sC.在3s末~7s末时间内,合力做功的平均功率为2WD.在5s末~6s末时间内,滑块受到的合力为2N8.如图所示,一枚手榴弹开始时在空中竖直下落,到某位置时爆炸成沿水平方向运动的a、b两块,已知两块同时落地,其中a落地时飞行的水平距离OA大于b落地时飞行的水平距离OB,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爆炸瞬间a、b两块的速度变化量大小相等B.a、b两块落地时的速度大小相等C.爆炸瞬间a、b两块的动量变化量大小相等D.爆炸瞬间a、b两块的动能变化量相等9.如图所示,半圆形光滑轨道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半圆的直径与地面垂直,一小物快以速度从轨道下端滑入轨道,并从轨道上端水平飞出,小物快落地点到轨道下端的距离与轨道半径有关,此距离最大时,对应的轨道半径为(重力加速度为g)11\nA.B.C.D.10.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在电动机带动下始终保持以速度v匀速运动,某时刻质量为m的物块无初速地放在传送带的左端,经过一段时间物块能与传送带保持相对静止。已知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对于物块放上传送带到物块与传送带相对静止的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块所受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左B.物块运动的时间为C.物块相对地面的位移大小为D.物块相对传送带的位移大小为11.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现有一与水平方向成θ角的恒力F作用于物体上,恒力F在物体上作用了一段时间(作用过程中物体始终未离开水平面),则在此过程中A.力F对物体做的功大于物体动能的变化B.力F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C.力F对物体的冲量大小大于物体动量变化的大小D.力F对物体的冲量等于物体动量的变化12.如图所示,是A、B两质点从同一地点运动的x-t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质点以20m/s的速度匀速运动B.B质点先沿正方向做直线运动,后沿负方向做直线运动C.B质点最初4s做加速运动,后4s做减速运动[D.A、B两质点在4s末相遇13.如图所示,x轴在水平地面上,y轴在竖直方向上.图中画出了从y轴上不同位置沿x轴正向水平抛出的三个小球a、b和c的运动轨迹.小球a从(0,2L11\n)抛出,落在(2L,0)处;小球b、c从(0,L)抛出,分别落在(2L,0)和(L,0)处.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和b初速度相同B.b和c运动时间相同C.b的初速度是c的两倍D.a运动时间是b的两倍14.如图所示,两个质量为m1=2kg,m2=3kg的物体置于光滑水平面上,中间用轻质弹簧秤连接,两个大小分别为F1=40N、F2=10N的水平拉力分别作用在m1、m2上,则达到稳定状态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弹簧秤的示数是28NB.弹簧秤的示数是30NC.在突然撤去F2的瞬间,m1的加速度大小为6m/s2D.在突然撤去F2的瞬间,m2的加速度大小为4m/s215.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物体从固定粗糙斜面的底端A点以速度v0滑上斜面,恰好能够到达斜面顶端B点,C点是斜面的中点。已知斜面的倾角为θ,高度为h,v0=。则物体A.到达B点后将停止运动B.经过C时的速度为C.从C点运动到B点的时间为D.从A点运动到C点机械能减少2mgh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2分。纸带BA16.(6分)如图所示为“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图。图中A为小车,质量为m1,连接在小车后面的纸带穿过电火花打点计时器B,它们均置于水平放置的一端带有定滑轮的足够长的木板上,P的质量为m2,C为弹簧测力计,实验时改变P的质量,读出测力计不同读数F,不计绳与滑轮的摩擦。(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A.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必须保持水平11\nB.实验时应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C.实验中m2应远小于m1D.测力计的读数始终是(2)如图所示为某次实验得到的纸带,纸带上标出了所选的四个计数点之间的距离,相邻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由此可求得小车的加速度的大小是__________m/s2(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实验时,某同学由于疏忽,遗漏了平衡摩擦力这一步骤,则他测量得到的a-F图象可能是图中的图线________(填“甲”、“乙”、“丙”)17.(6分)如图所示为利用气垫导轨(滑块在该导轨上运动时所受阻力可忽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完成以下填空。实验步骤如下:①将气垫导轨放在水平桌面上,桌面高度不低于1m,将导轨调至水平;②测出挡光条的宽度l和两光电门中心之间的距离s;③将滑块移至光电门1左侧某处,待托盘和砝码静止不动时,释放滑块;要求托盘和砝码落地前挡光条已通过光电门2;④测出滑块分别通过光电门1和光电门2的挡光时间Δt1和Δt2;⑤用天平称出滑块和挡光条的总质量M,在称出托盘和砝码的总质量m。(1)用最小分度为1mm的刻度尺测量出光电门1和2之间的距离s,以下数据合理的是。(填正确答案的标号)A.50cmB.50.00cm11\nC.50.0cmD.50.000cm(2)滑块通过光电门1和光电门2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则v1=。(3)若系统机械能守恒,则M、m、g、s、v1和v2满足的关系式是。三、解答题;本题共3小题,共38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8.(12分)交管部门强行推出了“电子眼”,机动车擅自闯红灯的现象大幅度减少.现有甲、乙两汽车正沿同一平直马路同向匀速行驶,甲车在前,乙车在后,行驶的速度均为10m/s.当两车快要到十字路口时,甲车司机看到前方的绿灯转换成了黄灯,于是紧急刹车(反应时间忽略不计),乙车司机为了避免与甲车相撞也紧急刹车,但乙车司机反应较慢(反应时间为0.5s).己知甲车紧急刹车时制动力为车重的0.4倍,乙车紧急刹车时制动力为车重的0.5倍,(g取10m/s2)求:(1)若甲车司机看到黄灯时车头距警戒线15m,他采取上述措施能否避免闯红灯;(2)为保证两车在紧急刹车过程中不相撞,甲、乙两车行驶过程中应保持多大距离.19.(12分)一厢式货车在水平路面上做弯道训练。圆弧形弯道的半径为R=8m,车轮与路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8,滑动摩擦力等于最大静摩擦力。货车顶部用细线悬挂一个小球P,在悬点O处装有拉力传感器。车沿平直路面做匀速运动时,传感器的示数为F0=4N。(g取10m/s2,sin37o=0.6)(1)该货车在此圆弧形弯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时,为了防止侧滑,货车的最大速度vm是多大?11\n(2)该货车某次在此弯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稳定后传感器的示数为F=5N,此时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是多大?此时货车的速度v是多大?20.(14分)如图甲所示,半径为R=0.2m的四分之一光滑圆弧轨道固定在竖直平面内,轨道最低点B与水平面相切,在光滑水平面上紧挨B点有一静止的平板车,其质量M=6kg,长度L=0.5m,车的上表面与B点等高,可视为质点的物块从圆弧轨道最高点A由静止释放,其质量m=2kg,g取10m/s2.(1)求物块滑到B点时对轨道压力的大小;(2)若平板车上表面粗糙,物块刚好没有滑离平板车,求物块与平板车上表面间的动摩擦因数;(3)若将平板车固定且在上表面铺上一种动摩擦因数逐渐增大的特殊材料,物块在平板车上向右滑动时,所受摩擦力f随它距B点位移L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物块最终滑离了平板车,求物块滑离平板车时的速度大小.11\n高三物理答案一、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ABCADBCCBDBCABDBCACAB二、实验题16、【答案】(1).B; (2).0.50; (3).丙17、三、计算题18、【答案】(1),能避免(2)2.5m【解析】(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甲车紧急刹车的加速度大小为a1=,这段时间内甲车滑行的距离为,代入数据可得x=12.5m,由于x<15m,所以甲车司机能避免闯警戒线。(2)设甲乙两车行驶过程中至少应保持距离,在乙车刹车后时间两车恰好相遇,乙车紧急刹车的加速度大小,且解得,则,,则代入数据解得19、解: (1)车沿平直路面做匀速运动时,小球处于平衡状态,F0=mg11\n得到m=0.4kg该货车在此圆弧形弯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向心力不能超过最大静摩擦力,即μmg≥)代入数据得:vm≤8m/s(2)小球受力如图,根据几何关系得=代入数据得v=2m/s<8m/s所以没有侧滑,运动半径不变tanθ=得到θ=37°20、(1)物块从圆弧轨道A点滑到B点的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其机械能守恒,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代入数据解得:vB=2m/s在B点,由牛顿第二定律得:代入数据解得:FN=60N,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物块滑到轨道B点时对轨道的压力:FN′=FN=60N.11\n(2)物块滑上小车后,由于水平地面光滑,系统的合外力为零,所以系统的动量守恒.以向右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代入数据解得v=0.5m/s;解得:µ=0.3(3)物块在小车上滑行时的克服摩擦力做功为f-L图线与横轴所围的面积大小.克服摩擦力做功为:,物块在平板车上滑动过程,由动能定理得:代入数据解得:;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