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2学年广西桂林中学高一(上)期中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7题是单选题,8~10是多选题,请将将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卷上,不选、错选、多选均不得分,漏选得3分)1.下列物理量中属于矢量的是()A.加速度B.速率C.路程D.温度2.以下的计时数据指的是时间间隔的是()A.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在北京时间19:00准时开播B.某同学跑1500m用时5分4秒C.1997年7月1日零时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D.我们学校早上第一节课的上课时间是7:503.在某段公路上,分别有图示的甲、乙两块告示牌,告示牌上面数字的意思是()A.甲是指位移,乙是平均速度B.甲是指路程,乙是平均速度C.甲是指位移,乙是瞬时速度D.甲是指路程,乙是瞬时速度4.沿直线运动的一列火车和一辆汽车,在计时开始时及每过1s时火车和汽车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如表所示,由表中数据可看出()t/s0123…v1/m•s﹣115.015.315.615.9…v2/m•s﹣120181614…A.火车的位移在增大,汽车的位移在减小B.火车的位移在减小,汽车的位移在增大C.火车的速度变化大,汽车的速度变化小D.火车的速度变化慢,汽车的速度变化快5.一个质点作变速直线运动,以v1=10m/s的平均速度完成前路程,以v2=30m/s的平均速度完成剩下的路程,则全过程的平均速度为()A.20m/sB.40m/sC.23.3m/sD.18m/s6.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运动时间为t,这段时间内()A.初速度越大,它通过的位移越大B.它在这段时间的中间时刻速度越大,通过位移越大C.末速度越大,通过位移越大-15-\nD.在这段时间内平均速度越大,通过位移越大7.一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自由下落L时,速度为v,当物体自由下落的速度速度达到时,它下落的长度是()A.B.C.D.8.以下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力可以没有施力物体,但不能离开受力物体B.只有直接接触的物体间才有力C.自然界只有四种基本相互作用,分别是万有引力、电磁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D.物体各部分都受到重力,可将物体的重力等效集中在一点,这一点叫物体的重心9.汽车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运动,经ts速度达到υ,立即刹车做匀减速运动,又经2ts停止,则汽车在加速阶段与在减速阶段()A.速度变化量的大小相等B.加速度的大小相等C.位移的大小相等D.平均速度的大小相等10.如图所示为A、B两质点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位置﹣时间(x﹣t)图象.A质点的图象为直线,B质点的图象为过原点的抛物线,两图象交点C、D坐标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次相遇的时刻分别是t1、t2B.0~t1时间段内A在前B在后,t1~t2时间段内B在前A在后C.两物体速度相等的时刻一定为t1~t2时间段内的中间时刻D.A在B前面且离B最远时,B的位移为二、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将正确答案填在相应的空白位置上或按要求作答,每空1分,共12分)11.请你根据图漫画“洞有多深”提供的情境,回答下列问题:-15-\n(1)他们依据__________规律估算洞的深度;(2)写出他们估算洞的深度的方程式__________;(3)请你对该方法进行评估:该方法的优点(答出一点即可)__________.该方法不足之处(答出一点即可)__________.12.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记录小车运动的纸带如图所示,在纸带上选择0、1、2、3、4、5的6个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它们每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记为△t.纸带旁并排放着带有最小分度为毫米的刻度尺,零点跟“0”计数点对齐,由图可以读出三个计数点1、3、5跟0点的距离x1、x3、x5分别填入表格中.距离x1x3x5测量值/cm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取计数点“3”到“5”之间的平均速度为计数点“4”的瞬时速度,则小车通过计数点“4”的瞬时速度的表达式V4=__________,代入数据可算得V4=__________m/s;用同样的方法可算出得V2=__________m/s;由加速度的计算公式可以得到小车从计数点“2”到计数点“4”的平均加速度表达式a=__________,代入数据可计算得a=__________.三、计算题(要求解题过程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给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应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只有数字运算的不给分.本题共4小题,共38分)13.某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2m/s2,通过A点时速度为2m/s,通过B点时速度为6m/s,则:(1)A.B之间的距离是多少?(2)物体从A点运动到B点的时间为多长?14.一物体从125米高度处自由下落,求:(1)第一秒下落的高度;(2)第三秒下落的高度;(3)最后一秒下落的高度;(4)最后一秒内的初速度是多大?(g取10m/s2)-15-\n15.一辆汽车以72km/h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现因故紧急刹车,已知汽车刹车过程中加速的大小始终为5m/s2,求(1)汽车刹车3s末的速度;(2)汽车通过30m所需要的时间;(3)汽车从开始刹车到6s末所通过的位移.16.随着机动车数量的增加,交通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分析交通违法事例,将警示我们遵守交通法规,珍惜生命.如图所示为某型号车紧急制动时(假设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v2﹣x图象(v为货车的速度,x为制动距离),其中图线1为满载时符合安全要求的制动图象,图线2为严重超载时的制动图象.某路段限速72km/h,是根据该型号货车满载时安全制动时间和制动距离确定的,现有一辆该型号的货车严重超载并以54km/h的速度行驶.通过计算求解:(1)驾驶员紧急制动时,该型号严重超载的货车制动时间和制动距离是否符合安全要求;(2)若驾驶员从发现险情到采取紧急制动措施的反应时间为1s,则该型号货车满载时以72km/h速度正常行驶的跟车距离至少应为多远.-15-\n2022-2022学年广西桂林中学高一(上)期中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7题是单选题,8~10是多选题,请将将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卷上,不选、错选、多选均不得分,漏选得3分)1.下列物理量中属于矢量的是()A.加速度B.速率C.路程D.温度【考点】矢量和标量.【专题】定性思想;归纳法;平行四边形法则图解法专题.【分析】矢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标量是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解答】解:A、加速度是矢量,故A正确.BCD、速率、路程和温度只有大小,没有方向,都是标量,故BCD错误.故选:BCD.【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要掌握物理量的矢标性,知道矢量的方向特点,明确矢量和标量的区别:一是矢量有方向,标量没有方向;二是运算法则不同,矢量运算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标量运算遵守代数加减法则.2.以下的计时数据指的是时间间隔的是()A.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在北京时间19:00准时开播B.某同学跑1500m用时5分4秒C.1997年7月1日零时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D.我们学校早上第一节课的上课时间是7:50【考点】时间与时刻.【专题】定性思想;推理法;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理解时间间隔和时刻的区别,时间间隔是指时间的长度,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距离,时刻是指时间点,在时间轴上对应的是一个点.【解答】解:A、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在北京时间19:00准时开播,中的19:00指的是一个时间点,因此为时刻,故A错误;B、某同学跑1500m用时5:04,指的一段时间,因此为时间间隔,故B正确;C、1997年7月1日零时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1997年7月1日零时指的是某一时刻,故C错误;D、我们学校早上第一节课的上课时间是7:50,7:50指的是某一时刻,故D错误.故选:B【点评】只要掌握了时刻在时间轴上对应的是一点,而时间间隔在时间轴上对应的是一段,即可顺利解决此类题目.3.在某段公路上,分别有图示的甲、乙两块告示牌,告示牌上面数字的意思是()-15-\nA.甲是指位移,乙是平均速度B.甲是指路程,乙是平均速度C.甲是指位移,乙是瞬时速度D.甲是指路程,乙是瞬时速度【考点】瞬时速度;位移与路程.【专题】常规题型.【分析】告示牌甲是量程牌,表示路程.限速是指瞬时速度不能超过多大.【解答】解:告示牌甲是里程牌,表示路程.限速是指瞬时速度不能超过多大,告示牌乙上面的数字是瞬时速度.所以甲是指路程,乙是指瞬时速度,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识的了解程度.量程牌的数字、计程器的读数等都表示路程.速度计测量瞬时速度的大小.4.沿直线运动的一列火车和一辆汽车,在计时开始时及每过1s时火车和汽车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如表所示,由表中数据可看出()t/s0123…v1/m•s﹣115.015.315.615.9…v2/m•s﹣120181614…A.火车的位移在增大,汽车的位移在减小B.火车的位移在减小,汽车的位移在增大C.火车的速度变化大,汽车的速度变化小D.火车的速度变化慢,汽车的速度变化快【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从表格中数据可以看出,火车的速度均匀增大,汽车的速度均匀减小.通过速度方向是否改变判断位移是增加还是减小.通过比较加速度的大小比较谁速度变化快.【解答】解:A、从表格中数据可以看出,火车的速度均匀增大,汽车的速度均匀减小.火车和汽车的速度方向不变,所以位移都增加.故A、B错误.C、火车的加速度为a1===0.3m/s2,汽车的加速度为=﹣2m/s2.负号表示方向,知汽车的加速度大于火车的加速度,所以汽车速度变化快.故C错误,D正确.故选D.【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加速度是反映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加速度大,速度变化快.5.一个质点作变速直线运动,以v1=10m/s的平均速度完成前路程,以v2=30m/s的平均速度完成剩下的路程,则全过程的平均速度为()A.20m/sB.40m/sC.23.3m/sD.18m/s【考点】平均速度.【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分别求出三分之一和三分之二全程的时间,根据总位移与总时间比值等于全程的平均速度求解.-15-\n【解答】解:设全程长为x,则前全程所需的时间,后全程所需的时间.所以全程的平均速度.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平均速度的定义式,即.6.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运动时间为t,这段时间内()A.初速度越大,它通过的位移越大B.它在这段时间的中间时刻速度越大,通过位移越大C.末速度越大,通过位移越大D.在这段时间内平均速度越大,通过位移越大【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匀加速直线运动特点:加速度不变,速度方向和加速度方向相同,路程等于其位移大小,即路程可表示为:,据此可正确解答本题.【解答】解:A、在匀加速直线运动中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因此有:,由此可知初速度大,路程不一定大,故A错误;B、这段时间的中间时刻的速度等于平均速度,因此中间时刻的速度越大,通过路程一定长,故B正确;C、同理由可知末速度大,路程不一定大,故C错误;D、根据可知,时间一定,平均速度越大,位移越大,故D正确.故选:BD【点评】对于运动学公式要全面理解,要明确公式中各个物理量的含义、公式适用条件等,不可片面的从某一角度理解.7.一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自由下落L时,速度为v,当物体自由下落的速度速度达到时,它下落的长度是()A.B.C.D.【考点】自由落体运动.【专题】自由落体运动专题.【分析】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速度位移公式分两次列式后比较即可.-15-\n【解答】解: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自由下落L时,速度为v,根据速度位移关系公式gt2=L,有:v2=2gL…①当物体自由下落的速度速度达到时,根据速度位移关系公式,有:…②由①②两式解得: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自由落体运动的性质,要能灵活地选择运动学公式和运动过程列式求解.8.以下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力可以没有施力物体,但不能离开受力物体B.只有直接接触的物体间才有力C.自然界只有四种基本相互作用,分别是万有引力、电磁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D.物体各部分都受到重力,可将物体的重力等效集中在一点,这一点叫物体的重心【考点】力的概念及其矢量性.【分析】根据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应知道发生力的作用必须在两个物体之间,正确理解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即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同时也受到另一个物体对它施加的力的作用.不接触的物体间也能发生力的作用;力的分类;重心的概念.【解答】解:A、力不能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既有施力物体,又有受力物体,故A错误B、两个不接触的物体也可以产生力,例如磁铁,故B错误C、自然界只有四种基本相互作用,分别是万有引力、电磁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故C正确D、物体任何部分都有质量,故各部分都受到重力,可将物体的重力等效集中在一点,这一点叫物体的重,故D正确故选:CD.【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力的概念、力的相互性了解与掌握,属于基础题目.9.汽车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运动,经ts速度达到υ,立即刹车做匀减速运动,又经2ts停止,则汽车在加速阶段与在减速阶段()A.速度变化量的大小相等B.加速度的大小相等C.位移的大小相等D.平均速度的大小相等【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平均速度.【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汽车经历两个运动过程:匀加速运动和匀减速运动,速度的变化量△v=v﹣v0;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a=分析加速度的关系;由公式x=t=比较位移关系.-15-\n【解答】解:A、匀加速运动的速度变化量大小为△v1=v﹣0=v,匀减速运动的速度变化量△v2=0﹣v=﹣v,速度变化量的大小为v,则速度变化量的大小相等.故A正确.B、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为=,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为,加速度大小为,故B错误.C、匀加速运动的位移为x1=,匀减速运动的位移为x2==vt,故C错误.D、匀加速运动的平均速度为,匀减速运动的平均速度为.故D正确.故选AD【点评】本题关键要掌握加速度的定义式a=、平均速度公式和位移公式x=t.10.如图所示为A、B两质点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位置﹣时间(x﹣t)图象.A质点的图象为直线,B质点的图象为过原点的抛物线,两图象交点C、D坐标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次相遇的时刻分别是t1、t2B.0~t1时间段内A在前B在后,t1~t2时间段内B在前A在后C.两物体速度相等的时刻一定为t1~t2时间段内的中间时刻D.A在B前面且离B最远时,B的位移为【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专题】定性思想;图析法;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分析】在位移﹣时间图象中,倾斜的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斜率表示速度;平均速度等于位移除以时间.图象的交点表示同一时刻到达同一位置,即相遇.位移图象并不是物体运动的轨迹.【解答】解:A、图象的交点表示同一时刻到达同一位置,即相遇,故A正确;B、有图可知,0~t1时间段内B的纵坐标比A的纵坐标大,所以B在前A在后,t1~t2时间段A的纵坐标比B的纵坐标大,A在前B在后,故B错误;C、0﹣t1时间段内,位移﹣时间图象斜率表示速度,乙图线的切线斜率不断增大,而且乙图线是抛物线,有s=kt2,则知乙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斜率表示速度,斜率相等时刻为t1~t2时间段的中间时刻,故C正确.D、当AB速度相等时,相距最远,此时A的位移为,故D错误.故选:AC-15-\n【点评】理解位移﹣时间图象点和斜率的物理意义的同时还要理解好速度﹣时间图象的点、线、面的物理意义.二、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将正确答案填在相应的空白位置上或按要求作答,每空1分,共12分)11.请你根据图漫画“洞有多深”提供的情境,回答下列问题:(1)他们依据自由落体运动规律估算洞的深度;(2)写出他们估算洞的深度的方程式;(3)请你对该方法进行评估:该方法的优点(答出一点即可)①所使用的仪器设备简单;②测量方法方便;③运算简便.该方法不足之处(答出一点即可)①测量方法粗略,误差较大;②石块下落有空气阻力,会造成一定的误差;③未考虑声音传播需要的时间(注:优点和不足有答到任意一点即可得分).【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自由落体运动.【分析】结合生活实际来运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学习自由落体运动在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熟练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位移公式.【解答】解:(1)在忽略空气阻力的条件下,把它看做自由落体运动.(2)h==20m所以估算出洞的深度约是20m.(3)优点之处:①使用的仪器简单,用一个石块即可.大体估一下落地时间.②测量方法简单,不用复杂的测量工具.③运用自由落体运动的公式计算,运算方便.不足之处:①没用精确的测量时间的仪器,测量方法粗略,存在较大的误差.②石块下落过程中会受到空气的阻力,严格来讲,并不是自由落体运动,故也会存在误差.③石块落地到声音传到耳朵会存在时间上的误差,没有考虑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时间.故答案为:①自由落体运动.②.③测量方法粗略,误差较大;石块下落有空气阻力,会造成一定的误差;未考虑声音传播需要的时间.-15-\n【点评】本题考察到的知识点较多,既考察到了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又考察到了误差的分析.12.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记录小车运动的纸带如图所示,在纸带上选择0、1、2、3、4、5的6个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它们每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记为△t.纸带旁并排放着带有最小分度为毫米的刻度尺,零点跟“0”计数点对齐,由图可以读出三个计数点1、3、5跟0点的距离x1、x3、x5分别填入表格中.距离x1x3x5测量值/cm若取计数点“3”到“5”之间的平均速度为计数点“4”的瞬时速度,则小车通过计数点“4”的瞬时速度的表达式V4=,代入数据可算得V4=0.33m/s;用同样的方法可算出得V2=0.21m/s;由加速度的计算公式可以得到小车从计数点“2”到计数点“4”的平均加速度表达式a=,代入数据可计算得a=0.60m/s2.【考点】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专题】实验题;摩擦力专题.【分析】(1)掌握刻度尺的读数方法,注意要进行估读,即估读到毫米刻度下一位;(2)了解打点计时器的原理和具体使用,知道去工作电压,打点周期;(3)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小车通过计数点“2”的瞬时速度等于1、3两点间的平均速度,计数点“4”的瞬时速度等于3、5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可以求出物体的加速度大小【解答】解:(1)根据图中刻度尺的指示读出结果如下,注意要进行估读:x1=1.20cm,x3=5.40cm,x5=12.00cm(2)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得:代入数据得:V4=0.33m/s;V2=0.21m/s;由定义式得:-15-\n代入数据得:a=0.6m/s2故答案为:(1)x1=1.20cm,x3=5.40cm,x5=12.00cm.(2)0.330.60m/s2【点评】此题重点考查了纸带的处理问题.知道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同时掌握各种求加速度的方法.三、计算题(要求解题过程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给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应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只有数字运算的不给分.本题共4小题,共38分)13.某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2m/s2,通过A点时速度为2m/s,通过B点时速度为6m/s,则:(1)A.B之间的距离是多少?(2)物体从A点运动到B点的时间为多长?【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求出A、B之间的距离,结合速度时间公式求出物体从A点到B点的时间.【解答】解:(1)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得:解得:x=.(2)物体从A点运动到B点的时间为:t=.答:(1)A、B之间的距离是8m.(2)物体从A点运动到B点的时间为2s.【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和速度时间公式,并能灵活运用,基础题.14.一物体从125米高度处自由下落,求:(1)第一秒下落的高度;(2)第三秒下落的高度;(3)最后一秒下落的高度;(4)最后一秒内的初速度是多大?(g取10m/s2)【考点】自由落体运动.【专题】计算题;定量思想;推理法;自由落体运动专题.-15-\n【分析】自由落体运动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结合位移时间公式求出第1s内、第3s内、最后1s内下落的高度.根据速度时间公式求出最后1s内的初速度.【解答】解:(1)第1s内下落的高度.(2)第3s内下落的高度=.(3)物体下落的总时间t=,则最后1s内下落的高度=45m.(4)最后1s内的初速度v=gt′=10×4m/s=40m/s.答:(1)第一秒下落的高度为5m;(2)第三秒下落的高度为25m;(3)最后一秒下落的高度为45m;(4)最后一秒内的初速度是40m/s.【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自由落体运动的运动规律,结合运动学公式灵活求解,基础题.15.一辆汽车以72km/h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现因故紧急刹车,已知汽车刹车过程中加速的大小始终为5m/s2,求(1)汽车刹车3s末的速度;(2)汽车通过30m所需要的时间;(3)汽车从开始刹车到6s末所通过的位移.【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1)求出汽车刹车到停止所需的时间,因为汽车刹车停止后不再运动,然后根据速度时间公式v=v0+at求出汽车刹车3s末的速度.(2)根据速度位移公式,求出汽车通过30m的末速度,再根据t=求出时间.(3)判断6s末有没有停止,然后根据位移时间公式求出位移.【解答】解:(1)规定汽车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v0=72km/h=20m/sa=﹣5m/s2汽车刹车到停止所需的时间>3s,知3s末未停止.所以,汽车刹车后3s末的速度v=v0+at=20﹣5×3m/s=5m/s.(2)由v2﹣v02=2ax,代入数据可求v=10m/s,则汽车通过30m所需要的时间t==.(3)t0<6s,知汽车在6s内的位移等于在4s内的位移-15-\n所以汽车刹车6s末的位移=.【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汽车刹车停止后不再运动,以及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公式v=v0+at和位移时间公式.16.随着机动车数量的增加,交通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分析交通违法事例,将警示我们遵守交通法规,珍惜生命.如图所示为某型号车紧急制动时(假设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v2﹣x图象(v为货车的速度,x为制动距离),其中图线1为满载时符合安全要求的制动图象,图线2为严重超载时的制动图象.某路段限速72km/h,是根据该型号货车满载时安全制动时间和制动距离确定的,现有一辆该型号的货车严重超载并以54km/h的速度行驶.通过计算求解:(1)驾驶员紧急制动时,该型号严重超载的货车制动时间和制动距离是否符合安全要求;(2)若驾驶员从发现险情到采取紧急制动措施的反应时间为1s,则该型号货车满载时以72km/h速度正常行驶的跟车距离至少应为多远.【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综合运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1)先根据图象得到满载时的加速度和严重超载时的加速度,然后再进行判断;(2)反应时间内是匀速直线运动,之后是匀减速直线运动,根据位移世间关系公式列式求解.【解答】解:(1)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v2﹣v02=2ax,由图示图象可得:满载时,加速度为a1=5m/s2,严重超载时加速度为a1=2.5m/s2;设该型号货车满载时以72km/h=20m/s的速度减速,由匀变速运动是速度公式v=v0+at得:运动时间:t1==4s,由速度位移公式:v2﹣v02=2ax可得:汽车的制动距离:x1==40m,设该型号货车严重超载时以54km/h=15m/s行驶时,由匀变速运动是速度公式v=v0+at得:运动时间:t2==6s,由速度位移公式:v2﹣v02=2ax可得:-15-\n汽车的制动距离:x2==45m,该型号严重超载的货车制动时间和制动距离均符合安全要求;(2)该型号货车满载时以72km/h=20m/s速度正常行驶时,从发现险情到车停下来行驶的距离:x=v0t+x1=20×1+40=60m,即:跟车距离至少为60.答:(1)驾驶员紧急制动时,制动时间和制动距离都不符合安全要求;(2)若驾驶员从发现险情到采取紧急制动措施的反应时间为1s,则该型号货车正常行驶时的刹车距离至少应为60m.【点评】本题关键是根据图象求出两种情况下刹车的加速度,然后根据运动学公式多次列式求解.-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