鄢陵县一高高二年级第一次考试化学试卷(使用1-3班)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P:31S:32Mg:24Al:27Cl:35.5Fe:56Cu:64Br:80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需要加热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B.所有的化学反应都有能量变化C.所有的放热反应都可以在常温常压下自发进行D.核能作为一种反应热,是理想的新能源2.下列变化过程,属于吸热反应的是()(1)液氨汽化(2)将胆矾加热变为白色粉末(3)浓硫酸稀释(4)氨催化氧化生成一氧化氮(5)酸碱中和生成水(6)FeCl3溶于水显酸性A.(1)(2)(6)B.(1)(2)(4)(6)C.(2)(6)D.(2)(4)(6)3对于可逆反应:2SO2+O22SO3,下列措施能使反应物中活化分子百分数、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常数都变化的是()A.增大压强B.升高温度C.使用催化剂D.多充O24.某温度下的定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可逆反应:A(s)+2B(g)C(g)+D(g),当下列物理量不发生变化时:①混合气体的密度②容器内气体的压强③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④B的物质的量浓度则能表明该反应一定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只有④B.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5.从植物花朵中提取到一种色素,它实际上是一种有机弱酸,可用HR表示,HR在盐酸溶液中呈现红色,HR在NaOH溶液中呈现蓝色,将HR加入浓硝酸中呈现红色,微热后溶液的红色褪去,根据以上现象,可推测()A.HR应为红色B.HR应为蓝色C.R-应为无色D.R-应为红色6.若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OH-)=1×10-14mol∙L-1,满足此条件的溶液中一定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Al3+、Na+、NO3-、Cl-B.K+、Na+、Cl-、NO3-C.K+、Na+、Cl-、AlO2-D.K+、NH4+、SO42-、NO3-7.向NaCN的水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可使NaCN水解程度增大的是①NaOH②NaCN③NH4Cl④Na2CO3⑤H2O⑥HCN⑦HCl-10-A①②③B①⑤⑥C①③⑤D③⑤⑦8.某温度下,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N2(g)+3H2(g)2NH3(g)DH<0。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平衡后加入N2,该反应的DH增大B.平衡后升高温度,平衡常数K变大C.平衡后再充入NH3,达到新平衡时,NH3的百分含量变大D.若反应前充入的N2与H2物质的量相等,达平衡时N2的转化率比H2的高9.将H2(g)和Br2(g)充入恒容密闭容器,恒温下发生反应H2(g)+Br2(g)2HBr;△H﹤0,平衡时Br2(g)的转化率为a;若初使条件相同,绝热下进行上述反应,平衡时Br2(g)的转化率为b。a与b的关系是()A.无法确定B.a=bC.a﹤bD.a﹥b10.已知常温下,N2(气)和H2(气)生成2molNH3(气)放出92.4kJ热量。现有甲、乙两个容积相同的密闭容器,在常温下:①向密闭容器甲中通入1molN2和3molH2,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Q1kJ。②向密闭容器乙中通入0.5molN2和1.5molH2,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Q2kJ。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A.Q1=2Q2=92.4B.Ql>2Q2C.Q1<2Q2D.Q1=2Q2≠92.411.已知Ag2SO4的KSP为2.0×10-3,将适量Ag2SO4固体溶于100mL水中至刚好饱和,该过程中Ag+和SO42-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右图(饱和Ag2SO4溶液中c(Ag+)=0.034 mol·L-1)。若t1时刻在上述体系中加入100 mL. 0.020 mol·L-1Na2SO4溶液,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t1时刻后Ag+和SO42-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将稀氨水逐滴加入稀硫酸中,当溶液的pH=7时,c(SO42-)>c(NH4+)B.两种醋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c1和c2,pH的别为a和a+1,则c1=10c2C.pH=11的NaOH溶液与pH=3的醋酸溶液等体积混合,滴入石蕊溶液呈红色-10-D.向0.1mol·L-1的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铵固体,则溶液中c(OH-)/c(NH3·H2O)增大二、多项选择题(每题有1-2个正确答案,每题3分,共12分)13.在甲烧杯中放入盐酸,乙烧杯中放入醋酸,两种溶液的体积和pH都相等,向两烧杯中同时加入质量不等的锌粒,反应结束后得到等量的氢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烧杯中放入锌的质量比乙烧杯中放入锌的质量大B.甲烧杯中的酸过量C.两烧杯中参加反应的锌等量D.反应开始后乙烧杯中的c(H+)始终比甲烧杯中的c(H+)小14..已知反应BeCl2+Na2BeO2+2H2O=2NaCl+2Be(OH)2↓能进行完全。以下推断中正确的是ABeCl2溶液pH<7,将其蒸干、灼烧后可得残留物BeCl2BNa2BeO2溶液pH>7,将其蒸干、灼烧后可得残留物Na2BeO2CBe(OH)2即能溶于盐酸,又能溶于NaOH溶液DBeCl2水溶液的导电性强,BeCl2一定是离子晶体15.常温下,将NaHY晶体加入水中溶解,得到0.1mol/LNaHY溶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若NaHY溶液的pH=4,该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为:c(Na+)>c(HY-)>c(H+)>c(Y2-)>c(H2Y)B.若NaHY的水溶液显碱性,该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为:c(Na+)>c(OH-)>c(H+)>c(HY-)C.若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为c(H+)+c(H2Y)=c(OH—)+c(Y2-),则NaHY的水溶液一定显碱性D.将NaHY晶体加入水中一定能促进水的电离16.常温下Ca(OH)2溶于水达饱和时存在如下平衡:Ca(OH)2(s)Ca(OH)2(aq),Ca(OH)2(aq)Ca2++2OH—饱和石灰水的密度为dg/cm3,溶液的pH=12。则该温度下Ca(OH)2的溶解度为A.B.C.D.第Ⅱ卷非选择题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20分。)-10-17.(共9分)实验室中有一未知浓度的稀盐酸,某学生为测定盐酸的浓度在实验室中进行如下实验。(1)配制100mL0.10mol/LNaOH标准溶液。(2)取20.00mL待测稀盐酸溶液放入锥形瓶中,并滴加2~3滴酚酞作指示剂,用自己配制的标准NaOH溶液进行滴定。重复上述滴定操作2~3次,记录数据如下。实验编号NaOH溶液的浓度(mol/L)滴定完成时,NaOH溶液滴入的体积(mL)待测盐酸溶液的体积(mL)10.1022.6220.0020.1022.7220.0030.1022.8020.00请完成下列问题:①滴定达到终点的现象是。②根据上述数据,可计算出该盐酸的浓度约为(保留两位有效数字)③排去碱式滴定管中气泡的方法应采用操作,然后轻轻挤压玻璃球使尖嘴部分充满碱液。·④在上述实验中,下列操作(其他操作正确)会造成测定结果偏高的有。(多选扣分)A、滴定终点读数时俯视读数·B、酸式滴定管使用前,水洗后未用待测盐酸溶液润洗C、锥形瓶水洗后未干燥D、称量前NaOH固体中混有Na2CO3固体E、配制好的NaOH标准溶液保存不当,部分与空气中的CO2反应生成了Na2CO3F、碱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后消失G、滴定过程中,锥形瓶的振荡过于激烈,使少量溶液溅出-10-18.(11分)用实验确定某酸HA是弱电解质。两同学的方案是:甲:①称取一定质量的HA配制0.1mol/L的溶液100mL;②用pH试纸测出该溶液的pH值,即可证明HA是弱电解质。乙:①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HA溶液、盐酸,分别配制pH=1的两种酸溶液各100mL;②分别取这两种溶液各10mL,加水稀释为100mL;③各取相同体积的两种稀释液装入两个试管,同时加入长度相同的镁条(已除去表面的氧化膜),观察现象,即可证明HA是弱电解质。(1)在两个方案的第①步中,都要用到的定量仪器是_____________。(2)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的正确操作是( )a.将一小块试纸放在表面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点在试纸上,再与标准比色卡对照b.将一小块试纸用蒸馏水润湿后放在表面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点在试纸上,再与标准比色卡对照c.将一小条试纸在待测液中蘸一下,取出后放在表面皿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d.将一小条试纸先用蒸馏水润湿后,在待测液中蘸一下,取出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3)甲方案中,说明HA是弱电解质的理由是测得溶液的pH______1(选填>、<、=)乙方案中,说明HA是弱电解质的现象是______。(多选扣分)a.装HCl溶液的试管中放出H2的速率快;b.装HA溶液的试管中放出H2的速率快;c.两个试管中产生气体速率一样快。(4)请你评价:乙方案中难以实现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填空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32分。)19.(9分)某草酸亚铁样品(FeC2O4·xH2O)中含有少量硫酸亚铁。现用滴定法测定该样品中FeC2O4的含量。滴定反应是:5Fe2++5C2O42—+3MnO4—+24H+==5Fe3++10CO2↑+3Mn2++12H2O实验方案设计为:①将准确称量的ag草酸亚铁样品置于250mL锥形瓶内,加入适量2mol/L的H2SO4溶液,使样品溶解,加热至70℃左右,立即用浓度为0.02000mol/L的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记下滴定管内液面读数为bmL②向上述滴定混合液中加入适量的Zn粉和过量的2mol/L的H2SO4溶液,煮沸5—8min,经检验溶液合格后,继续用0.02000-10-mol/L的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记下滴定管内液面读数为cmL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数据处理。请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实验方案中的步骤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洁净的滴定管在滴定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Ⅰ.检验活塞是否漏水。Ⅱ.。Ⅲ.加入高锰酸钾标准溶液,赶走尖嘴部位的气泡,调节起始读数。(3)步骤②中检验溶液是否合格的操作是:取1滴煮沸后的溶液滴入装有溶液的试管中,如,则说明溶液合格。(4)某小组的一次测定数据记录如下:a/g起始读数/mLb/mLc/mL0.19700.0031.3042.40根据数据计算0.1970g样品中:n(Fe2+)==;n(C2O42—)==;ABc()c()FeC2O4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精确到0.01%)20.(10分).已知水在25℃和95℃时,其电离平衡曲线如右图所示:(1)则25时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应为(填“A”或“B”),请说明理由(2)25时,将=9的NaOH溶液与=4的溶液混合,若所得混合溶液的=7,则NaOH溶液与溶液的体积比为(3)95时,若100体积1=的某强酸溶液与1体积2=b的某强碱溶液混合后溶液呈中性,则混合前,该强酸的1与强碱的2之间应满足的关系是(4)曲线B对应温度下,pH=2的某HA溶液和pH=10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混合溶液的pH=5。请分析其原因:21.(8分)A是由导热材料制成的密闭容器,B是一耐化学腐蚀且易于传热的气球。关闭K2,将等量且少量的NO2通过K1、K3分别充人A、B中,反应起始时,A、B的体积相同。(已知:2NO2N2O4;△H<0)-10-(1)一段时间后,反应达到平衡,此时A、B中生成的N2O4的速率是VA_________VB。(填“>”、“<”、“=”);若打开活塞K2,气球B将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不变)。(2)若在A、B中再充入与初始量相等的NO2,则达到平衡时,NO2的转化率αA将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不变);若通人等量的Ne气,则达到平衡时,A中NO2的转化率将_________,B中NO2的转化率将_________(填:变大、变小、不变)。(3)室温下,若A、B都保持体积不变,将A套上一个绝热层,B与外界可以进行热传递,则达到平衡时,_________中的颜色较深。(4)若在容器A中充入4.6g的NO2,达到平衡后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57.5,则平衡时N2O4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10-班级姓名考号考场………………………………密……………………………封…………………………线……………………………………………鄢陵县一高高二年级第一考试化学答题卷(1-3班用)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题号12345678答案题号910111213141516答案第II卷非选择题(共52分)三、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2分)17.(9分)(1)。(2)。(3)。(4)___________。18.(11分)(1)________(2)(3)(4)..座号总分四.填空题19.(12分)(1) (2) ,(3) ,(4) , , ,-10-20.(12分)(1)___________,。(2)。(3)。(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8分)(1)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4)________。-10-高二化学答案1—5:BCBDA6—10:BDBDB11—16:BCACBBCA17.(共9分)①加入最后一滴NaOH溶液,溶液由无色恰好变成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2分)②0.11mol/L(2分)(不写单位得0分)③丙(2分)④D、F(3分)(多选不得分)18.(共11分)(1)100mL溶量瓶(2分)(注:未标明规格的扣1分) (2)a(2分)(3)>(2分)b(2分)(多选扣分)(4)配制pH=1的HA溶液难以实现,不妥之处在于加入的锌粒表面积难以做到相同。(3分)19.(12分)(1)重复以上实验1—2次(2分)(2)用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润洗滴定管(2分)(3)KSCN(1分),溶液中没有出现血红色(1分)(4)n(Fe2+)==0.001110mol(2分)n(C2O42—)==0.001010mol(2分)FeC2O4的质量分数为73.81%(2分)20.(12)(1)A(1分);水的电离是吸热过程,温度低时,电离程度小,c(H+)、c(OH-)小(3分)2)10:1(2分)(3)+b=14或:1+214(2分)(4)曲线B对应95℃,此时水的离子积为10-12。HA为弱酸,HA中和NaOH后,混合溶液中还剩余较多的HA分子,可继续电离出H+,使溶液pH=5(4分)。21.(8分)(1)<变小(各1分)(2)增大不变变小(各1分)(3)A(1分)(4)0.02mol(2分)-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