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2学年重庆市巫山中学高一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1.如果你在厨房不小心将花生油与凉开水混在一起,你将采用下列何种方法进行分离A.过滤B.蒸馏C.分液D.萃取 2.据某权威刊物报道,科学家在宇宙中发现了H3分子,对于相同物质的量的H3和H2,下列各项中一定相等的是A.原子数B.分子数C.体积D.质量 3.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A.B.C.D. 4.相同质量的H2SO4与H3PO4中的氢原子数之比为A.2:3B.3:2C.1:2D.2:1 5.下列各组物质,按化合物、单质、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A.烧碱、液态氧、碘酒B.生石灰、白磷、熟石灰C.干冰、铁、氯化氢D.空气、氮气、胆矾 6.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属于非电解质的是A.HClB.Cl2C.NaHCO3D.CO2 7.同体积同物质的量浓度的几种可溶性盐的溶液中,一定具有相同的A.溶质的物质的量B.溶质的质量C.溶质的摩尔质量D.离子总数 8.在同温同压下,11.5g气体A所占的体积和8gO2所占的体积相同,则气体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46B.28C.44D.64 9.下列实验操作或事故处理中,不正确的是A.不慎将酸溅到眼睛中,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B.不慎将浓碱液溅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溶液C.不慎碰翻实验桌上燃着的酒精灯失火,马上用湿布盖灭D.配置硫酸溶液时先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浓硫酸,再边搅拌边向量筒中慢慢加水-19-\n 10.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①汞②浓氨水③氯化钠晶体④硝酸⑤干冰⑥蔗糖⑦硫酸.A.①③④B.③④⑦C.②③④D.⑤⑥ 11.物质分类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化学工作者经常根据物质的组成对物质进行分类研究.近年来发现,在金星大气层中存在三氧化二碳.下列物质与它属于同类的是A.H2、O3B.H2SO4、H2CO3C.SO2、NOD.Na2SO3、KClO3 12.下列应用或事实与胶体的性质没有关系的是A.用明矾净化饮用水B.用石膏或盐卤点制豆腐C.在Fe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D.清晨的阳光穿过茂密的林木枝叶所产生的美丽景象 13.下列电离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Al23=2Al3++3SO42﹣B.AlCl3=Al3++3Cl﹣C.Mg2=Mg+2+2NO3﹣D.KMnO4=K++Mn7++4O2﹣ 14.下列各组数据中,前者刚好是后者两倍的是A.2mol水的摩尔质量和1mol水的摩尔质量B.200mL1mol/L氯化钙溶液中c和100mL2mol/L氯化钾溶液中cC.64g二氧化硫中氧原子数和标准状况下22.4L一氧化碳中氧原子数D.20%NaOH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和10%NaOH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 15.在同温同压下,A容器中的氧气和B容器中的氨气所含的原子个数相同,则A、B两容器中气体的体积之比是A.1:2B.2:1C.2:3D.3:2 16.设NA表示阿伏加得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1molNH3所含有的原子数为NAB.常温常压下,22.4L氧气所含的原子数为2NAC.常温常压下,48gO3所含的氧原子数为3NAD.1L0.1mol/LNaCL溶液中所含的Na+为NA 17.某固体NaOH因吸收了空气中的少量CO2而含有杂质,现在要将该固体NaOH配制成较纯的溶液,则其主要的实验操作过程应是A.溶解加适量BaCl2溶液过滤B.溶解加适量CaCl2溶液过滤C.溶解加适量Ca2溶液过滤D.溶解加适量盐酸加热 18.等体积的硫酸铝、硫酸锌、硫酸钠溶液分别与足量氯化钡溶液反应.若生成硫酸钡沉淀的质量相等,则硫酸铝、硫酸锌、硫酸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9-\nA.1:2:3B.1:3:3C.1:6:9D.1:3:6 19.能用H++OH﹣=H2O表示的是A.NaOH溶液和CO2的反应B.Ba2溶液和稀H2SO4的反应C.NaOH溶液和盐酸反应D.氨水和盐酸的反应 20.某食盐水仍含有可溶性的CaCl2、MgCl2、Na2SO4等杂质,通过如下几个实验步骤,可制得纯净的食盐水:①加入稍过量的Na2CO3溶液;②加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③加入稍过量的BaCl2溶液;④滴入稀盐酸至无气泡产生;⑤过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③②①⑤④B.①②③⑤④C.②③①⑤④D.③⑤②①④ 二、判断题21.判断正误冰水混合物实际上是纯净物电解质发生电离需要通电才能进行NaHSO4在水中发生电离产生H+,所以NaHSO4属于酸同温同压下气体密度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向100mL0.1mol/L的H2SO4溶液中加入0.02molNaOH固体后,溶液的导电性无显著变化 三、填空题22.现有标准状况下4.48LHCl气体,完成下列问题:该气体的物质的量为 mol.该气体所含原子总数为 个.该气体的密度为 g/L.该气体与 gH2O含有相同数目的氢原子.将该气体溶于适量水中配成VmL0.1mol/L溶液,则V= . 23.写出实验室制备Fe3胶体的化学方程式 .Fe3胶粒直径在 nm至 nm之间,能证明Fe3胶体粒子小于浊液中分散质粒子的事实是 .下列有关Fe3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是棕黄色的液体B.可用FeCl3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制取C.通电后Fe3胶粒定向移动而导电,所以Fe3胶体是电解质D.向该液体中加入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 -19-\n24.除去括号中杂质,写出所加试剂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①Na2SO4溶液:所加试剂 ,离子方程式 .②KCl溶液:所加试剂 ,离子方程式 .③eSO4溶液:所加试剂 ,离子方程式 . 25.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①少量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②CuSO4溶液与Ba2溶液反应 .③NaHSO4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 . 26.掌握仪器的名称、组装及使用方法是中学化学实验的基础,下图为两套实验装置.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① ;② ;④ .在仪器①~④中,使用时必须检查是否漏水的有 .若利用装置I分离四氯化碳和酒精的混合物,还缺少的仪器有 ,将仪器补充完整后进行的实验操作的名称为: .现需配制100ml0.2mol/LNaCl溶液,装置II是某同学转移溶液的示意图,图中的错误是 .如图为实验室某浓盐酸试剂瓶标签上的有关数据,试根据标签上的有关数据回答下列问题:①该浓盐酸中H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②取用任意体积的该盐酸溶液时,下列物理量中不随所取体积的多少而变化的是 .A.溶液中HCl的物质的量B.溶液的浓度C.溶液中Cl﹣的数目D.溶液的密度③某学生欲用上述浓盐酸和蒸馏水配制480mL物质的量浓度为0.400mol/L的稀盐酸.该学生需要量取 mL上述浓盐酸进行配制.④假设该同学成功配制了0.400mol/L的盐酸,他又用该盐酸中和含0.4gNaOH的NaOH溶液,则该同学需取 mL该盐酸.⑤假设该同学用新配制的盐酸中和含0.4gNaOH的NaOH溶液,发现比=4\*MERGEFORMAT④中所求体积偏小,则可能的原因是 .A.浓盐酸挥发,浓度不足B.配制溶液时,未洗涤烧杯C.配制溶液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D.加水时超过刻度线,用胶头滴管吸出.-19-\n -19-\n2022-2022学年重庆市巫山中学高一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1.如果你在厨房不小心将花生油与凉开水混在一起,你将采用下列何种方法进行分离A.过滤B.蒸馏C.分液D.萃取【考点】分液和萃取.中学版权所有【专题】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过滤适用于固液混合物的分离,蒸馏适用于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的分离,分液适用于互不相溶的液体,萃取是利用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的分离方法.【解答】解:花生油和水互不相溶,可用分液方法分离,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离,题目难度不大,注意常见物质的分离方法和操作注意事项. 2.据某权威刊物报道,科学家在宇宙中发现了H3分子,对于相同物质的量的H3和H2,下列各项中一定相等的是A.原子数B.分子数C.体积D.质量【考点】阿伏加德罗定律及推论.中学版权所有【专题】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加德罗定律.【分析】根据n===结合气体存在的状态、分子组成进行判断.【解答】解:A.相同物质的量的H3和H2的分子数相等,由于二者所含原子数不同,则原子数一定不等,故A错误;B.由n=可知,相同物质的量的H3和H2具有相同的分子数,故B正确;C.由于气体存在的条件不确定,则等物质的量时二者的体积不一定相等,故C错误;D.M≠M,则相同物质的量的H3和H2的质量不等,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题目难度不大,注意C项为易错点,比较气体的体积应在相同的条件下. 3.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A.B.C.D.【考点】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中学版权所有【分析】A.倾倒溶液时,将试管倾斜,试剂瓶标签对着手心,试剂瓶盖倒置在桌面上;B.能形成压强差的装置可以检验装置气密性;-19-\nC.移走加热的蒸发皿时应该用坩埚钳;D.加热试管中液体时,要用试管夹加持试管,且用酒精灯外焰加热,试管内溶液不能超过试管体积的三分之一.【解答】解:A.倾倒溶液时,将试管倾斜,试剂瓶标签对着手心,试剂瓶盖倒置在桌面上,该装置符合条件,故A正确;B.能形成压强差的装置可以检验装置气密性,用手捂热试管时,空气受热膨胀导致升高内气体出来,所以可以检验装置气密性,故B正确;C.移走加热的蒸发皿时应该用坩埚钳,不能用手直接拿,否则易产生安全事故,故C错误;D.加热试管中液体时,要用试管夹加持试管,且用酒精灯外焰加热,不能用焰心加热,试管内溶液不能超过试管体积的三分之一,故D错误;故选CD.【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为高频考点,明确实验操作规范性及实验室安全是解本题关键,熟悉常见仪器的使用方法,题目难度不大. 4.相同质量的H2SO4与H3PO4中的氢原子数之比为A.2:3B.3:2C.1:2D.2:1【考点】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中学版权所有【专题】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加德罗定律.【分析】H2SO4与H3PO4的摩尔质量都是98g/mol,相同质量时二者的物质的量相同,再结合物质的构成来分析.【解答】解:H2SO4与H3PO4的摩尔质量都是98g/mol,设质量均为98g,则H2SO4与H3PO4的物质的量均为=1mol,1molH2SO4中有2molH,1molH3PO4中有3molH,所以氢原子数之比为2mol:3mol=2:3,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量的有关计算,熟悉物质的摩尔质量,质量与物质的量的关系、物质的构成即可解答,难度不大. 5.下列各组物质,按化合物、单质、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A.烧碱、液态氧、碘酒B.生石灰、白磷、熟石灰C.干冰、铁、氯化氢D.空气、氮气、胆矾【考点】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中学版权所有【专题】物质的分类专题.【分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根据其特点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A、烧碱是氢氧化钠固体,为化合物,液态氧为单质,碘酒为碘和酒的混合物,故A正确;B、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的固体,属于化合物,不是混合物,故B错误;C、氯化氢属于化合物,不是混合物,故C错误;D、空气是多种气体的混合物,氮气是单质、胆矾五水硫酸铜属于化合物,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的分类方法方面的问题,解题的关键是抓住物质类别的特征. -19-\n6.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属于非电解质的是A.HClB.Cl2C.NaHCO3D.CO2【考点】电解质与非电解质.中学版权所有【专题】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分析】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而非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和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据此进行判断.【解答】解:A.氯化氢在溶液中能够电离出氢离子和氯离子,溶液导电,氯化氢属于电解质,故A错误;B.氯气其水溶液导电,但不是物质本身导电,氯气的成分是单质,不是非电解质,故B错误;C.碳酸氢钠溶液能够导电,碳酸氢钠属于电解质,能够电离出钠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故C错误;D.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碳酸,碳酸是电解质,电离出离子使能够导电,但是溶液导电的原因不是二氧化碳不是电离的离子,所以二氧化碳不属于电解质,属于非电解质,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学生应明确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并明确判断电解质时发生电离的为化合物本身来分析解答即可,题目难度不大. 7.同体积同物质的量浓度的几种可溶性盐的溶液中,一定具有相同的A.溶质的物质的量B.溶质的质量C.溶质的摩尔质量D.离子总数【考点】物质的量浓度.中学版权所有【专题】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解度专题.【分析】根据n=CV、m=CVM、M、N=CVNA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同体积同物质的量浓度的几种可溶性盐的溶液中,根据n=CV知,溶质的物质的量相同,故A正确.B、由m=CVM知,物质不同,物质的摩尔质量不一定相同,所以溶质的质量不一定相同,故B错误.C、物质不同,物质的摩尔质量不一定相同,故C错误.D、盐不同,盐的化学式中含有的离子可能不同,所以同体积同物质的量浓度的几种可溶性盐的溶液中,离子总数可能不同,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量浓度的有关计算,难度不大,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 8.在同温同压下,11.5g气体A所占的体积和8gO2所占的体积相同,则气体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46B.28C.44D.64【考点】阿伏加德罗定律及推论;相对分子质量及其计算.中学版权所有【专题】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加德罗定律.【分析】根据n=计算氧气的物质的量,同温同压下,二者体积相同,则11.5g气体A和8gO2的物质的量相同,根据M=计算气体A的摩尔质量,据此判断气体A的相对分子质量.【解答】解:8gO2的物质的量为=0.25mol,-19-\n同温同压下,二者体积相同,则11.5g气体A和8gO2的物质的量相同,即气体A的物质的量为0.25mol.所以气体A的摩尔质量为=46g/mol.所以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故选:A.【点评】考查阿伏伽德罗定律及推论的计算,难度不大,注意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方法,根据同温同压下,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判断气体的物质的量是解题关键. 9.下列实验操作或事故处理中,不正确的是A.不慎将酸溅到眼睛中,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B.不慎将浓碱液溅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溶液C.不慎碰翻实验桌上燃着的酒精灯失火,马上用湿布盖灭D.配置硫酸溶液时先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浓硫酸,再边搅拌边向量筒中慢慢加水【考点】化学实验安全及事故处理.中学版权所有【分析】A.不慎将酸溅到眼中,应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B.不慎将浓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C.应立即用湿抹布扑盖,既隔绝了空气,又降低了温度;D.不能在量筒中稀释浓硫酸.【解答】解:A.不慎将酸溅到眼中,应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以最大程度减小对眼睛的危害,故A正确;B.不慎将浓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溶液,以中和碱液,故B正确;C.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应立即用湿抹布扑盖,既隔绝了空气,又降低了温度,是一种很好的灭火方法,故C正确;D.不能在量筒中稀释浓硫酸,应用小烧杯,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实验安全及事故处理,为高频考点,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掌握常见事故的处理方法. 10.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①汞②浓氨水③氯化钠晶体④硝酸⑤干冰⑥蔗糖⑦硫酸.A.①③④B.③④⑦C.②③④D.⑤⑥【考点】电解质与非电解质.中学版权所有【分析】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为电解质,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为非电解质,无论电解质还是非电解质,都一定为化合物,据此进行解答.【解答】解:①汞为单质,不属于化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①错误;②浓氨水为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②错误;③氯化钠晶体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都能够导电,且为化合物,氯化钠晶体为电解质,故③正确;④硝酸在水溶液中能够导电,硝酸为电解质,故④正确;⑤干冰在水溶液能够导电,但导电的离子不是二氧化碳自身电离的,所以干冰为非电解质,故⑤错误;⑥蔗糖在熔融状态下和水溶液中都不导电,蔗糖为非电解质,故⑥错误;-19-\n⑦硫酸在水溶液中能够导电,所以硫酸为电解质,故⑦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概念,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掌握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概念及区别,明确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11.物质分类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化学工作者经常根据物质的组成对物质进行分类研究.近年来发现,在金星大气层中存在三氧化二碳.下列物质与它属于同类的是A.H2、O3B.H2SO4、H2CO3C.SO2、NOD.Na2SO3、KClO3【考点】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中学版权所有【专题】物质的分类专题.【分析】根据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所以三氧化二碳属于氧化物,据此分析.【解答】解: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所以三氧化二碳属于氧化物;A、H2、O3属于单质,故A错误;B、H2SO4、H2CO3是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属于酸,故B错误;C、SO2、NO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与三氧化二碳属于同类物质,故C正确;D、Na2SO3、KClO3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氧化物、酸、盐、单质的基本概念,比较基础,注意抓住概念中的关键词理解概念. 12.下列应用或事实与胶体的性质没有关系的是A.用明矾净化饮用水B.用石膏或盐卤点制豆腐C.在Fe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D.清晨的阳光穿过茂密的林木枝叶所产生的美丽景象【考点】胶体的重要性质.中学版权所有【专题】溶液和胶体专题.【分析】A、明矾净水是利用铝离子水解生成的氢氧化铝胶体具有吸附作用;B、胶体加入电解质发生聚沉;C、红褐色沉淀是生成的氢氧化铁,不是胶体;D、气溶胶具有丁达尔现象;【解答】解:A、用明矾净化饮用水,是利用铝离子水解生成的氢氧化铝胶体具有吸附作用,与胶体性质有关,故A不选;B、用石膏或盐卤点制豆腐,利用的是胶体的聚沉,和胶体性质有关.故B不选;C、在Fe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发生的是复分解反应,与胶体无关,故C选;D、清晨的阳光穿过茂密的林木枝叶所产生的美丽景象,是胶体的丁达尔现象,与胶体有关,故D不选;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胶体性质的应用,主要考查胶体的聚沉、胶体的分散质微粒直径,丁达尔现象,熟练掌握胶体性质是解题关键,较简单.-19-\n 13.下列电离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Al23=2Al3++3SO42﹣B.AlCl3=Al3++3Cl﹣C.Mg2=Mg+2+2NO3﹣D.KMnO4=K++Mn7++4O2﹣【考点】电离方程式的书写.中学版权所有【专题】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分析】强电解质用“═”,注意遵循电荷守恒、质量守恒定律来书写电离方程式,注意原子团不可拆分,以此来解答.【解答】解:A.Al23为强电解质,电离方程式为Al23=2Al3++3SO42─,故A正确;B.AlCl3为强电解质,电离方程式为AlCl3=Al3++3Cl﹣,故B正确;C.Mg2为强电解质,电离方程式为Mg2=Mg2++2NO3﹣,离子符号书写错误,故C错误;D.KMnO4为强电解质,电离方程式为KMnO4=K++MnO4﹣,故D错误;故选AB.【点评】本题考查电离方程式的书写,明确电解质的强弱及电离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即可解答,较简单. 14.下列各组数据中,前者刚好是后者两倍的是A.2mol水的摩尔质量和1mol水的摩尔质量B.200mL1mol/L氯化钙溶液中c和100mL2mol/L氯化钾溶液中cC.64g二氧化硫中氧原子数和标准状况下22.4L一氧化碳中氧原子数D.20%NaOH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和10%NaOH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考点】摩尔质量;物质的量浓度;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中学版权所有【专题】计算题;化学用语专题.【分析】A.水的摩尔质量为18g/mol,与水的物质的量大小无关;B.1mol/L氯化钙溶液中c=2mol/L,2mol/L氯化钾溶液中c=2mol/L;C.64g二氧化硫的物质的量为1mol,含有2mol氧原子;标况下22.4L一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1mol,含有1mol氧原子;D.根据c=可知,物质的量浓度与溶液的质量分数、密度应该,由于两溶液的密度、质量分数进行讨论.【解答】解:A.2mol水的摩尔质量和1mol水的摩尔质量的摩尔质量都是18g/mol,故A错误;B.1mol/L氯化钙溶液中c=2mol/L,100mL2mol/L氯化钾溶液中c=2mol/L,两溶液中氯离子浓度相等,故B错误;C.64g二氧化硫的物质的量为1mol,1mol二氧化硫中含有2mol氧原子,标况下22.4LCO的物质的量为1mol,1molCO含有1mol氧原子,前者刚好是后者两倍,故C正确;D.20%NaOH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1=mol/L,10%NaOH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c1=mol/L,由于两溶液的质量分数不同,所以前者不是后者两倍,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摩尔质量的判断、物质的量浓度及与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掌握摩尔质量、物质的量浓度概念及计算方法,明确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表达式.-19-\n 15.在同温同压下,A容器中的氧气和B容器中的氨气所含的原子个数相同,则A、B两容器中气体的体积之比是A.1:2B.2:1C.2:3D.3:2【考点】阿伏加德罗定律及推论.中学版权所有【专题】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加德罗定律.【分析】同温同压下,气体的Vm相等,根据n==计算.【解答】解:同温同压下,气体的Vm相等,A容器中的氧气和B容器中的氨气所含的原子个数相同,由N=n×NA,可知2n=4n,则n:n=2:1,根据V=n×Vm可知,V:V=2Vm:Vm=2:1,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以及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题目难度不大,本题注意根据相关计算公式n==计算,注意同温同压下,气体的Vm相等. 16.设NA表示阿伏加得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1molNH3所含有的原子数为NAB.常温常压下,22.4L氧气所含的原子数为2NAC.常温常压下,48gO3所含的氧原子数为3NAD.1L0.1mol/LNaCL溶液中所含的Na+为NA【考点】阿伏加德罗常数.中学版权所有【专题】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加德罗定律.【分析】A、每个NH3分子含有4个原子,1molNH3含有4mol原子,根据N=nNA计算原子数目.B、不是标准状况,不能使用气体摩尔体积22.4L/mol.C、48g为氧原子质量,根据n=计算氧原子物质的量,再根据N=nNA计算氧原子数目.D、1L0.1mol/LNaCL溶液中钠离子浓度为0.1mol/L,根据n=cV计算钠离子物质的量,再根据N=nNA计算钠离子数目.【解答】解:A、每个NH3分子含有4个原子,1molNH3含有4mol原子,含有的原子数目为4NA,故A错误;B、常温常压下,体摩尔体积大于22.4L/mol,22.4L氧气的物质的量小于1mol,所含的原子数小于2NA,故B错误;C、48gO3中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为=3mol,含有的氧原子数目为3NA,故C正确;D、1L0.1mol/LNaCL溶液中钠离子浓度为0.1mol/L,含有钠离子数目为1L×0.1mol/L×NAmol﹣1=0.1NA,故D错误.故选:C.【点评】考查常用化学计量的有关计算,难度不大,注意公式运用与气体摩尔体积的使用条件与对象.-19-\n 17.某固体NaOH因吸收了空气中的少量CO2而含有杂质,现在要将该固体NaOH配制成较纯的溶液,则其主要的实验操作过程应是A.溶解加适量BaCl2溶液过滤B.溶解加适量CaCl2溶液过滤C.溶解加适量Ca2溶液过滤D.溶解加适量盐酸加热【考点】物质的分离、提纯的基本方法选择与应用.中学版权所有【分析】要将该固体NaOH配制成较纯的溶液,应将混合物中含有的碳酸钠除去,可加入适量的Ca2溶液,以此解答.【解答】解:题中A、B、D易导致引入新的杂质NaCl,氢氧化钠中混有碳酸钠,可加入适量的Ca2溶液,然后过滤除去,故C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离、提纯,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验能力的考查,为高频考点,注意把握物质的性质,除杂时不能引入新的杂质,且不能影响被提纯的物质,难度不大. 18.等体积的硫酸铝、硫酸锌、硫酸钠溶液分别与足量氯化钡溶液反应.若生成硫酸钡沉淀的质量相等,则硫酸铝、硫酸锌、硫酸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A.1:2:3B.1:3:3C.1:6:9D.1:3:6【考点】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中学版权所有【分析】硫酸铝、硫酸锌、硫酸钠溶液分别与足量的氯化钡溶液反应,分别发生3BaCl2+Al23═3BaSO4↓+2AlCl3、ZnSO4+BaCl2═BaSO4↓+ZnCl2、Na2SO4+BaCl2=BaSO4↓+2NaCl,结合化学方程式计算.【解答】解:硫酸钡的化学式为BaSO4,假设等体积的硫酸铝、硫酸锌、硫酸钠溶液分别与足量的氯化钡溶液反应,设生成的硫酸钡沉淀的质量均为233g,n==1mol,等体积的硫酸铝、硫酸锌、硫酸钠溶液,物质的量比等于浓度比,由3BaCl2+Al23═3BaSO4↓+2AlCl3、ZnSO4+BaCl2═BaSO4↓+ZnCl2、Na2SO4+BaCl2=BaSO4↓+2NaCl,Al23只需要mol,ZnSO4、Na2SO4均需要1mol,则硫酸铝、硫酸锌、硫酸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3:3,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为高频考点,把握发生的反应及物质的量关系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计算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19.能用H++OH﹣=H2O表示的是A.NaOH溶液和CO2的反应B.Ba2溶液和稀H2SO4的反应C.NaOH溶液和盐酸反应D.氨水和盐酸的反应【考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中学版权所有【专题】离子反应专题.【分析】强酸与强碱反应生成可溶性盐和水的离子反应为H++OH﹣=H2O,以此来解答.【解答】解:A.二氧化碳在离子反应中保留化学式,离子反应为CO2+2OH﹣=CO32﹣+H2O,故A不选;-19-\nB.生成硫酸钡和水在离子反应中均保留化学式,不能用H++OH﹣=H2O表示,故B不选;C.生成氯化钠和水,只有水在离子反应中保留化学式,用H++OH﹣=H2O表示,故C选;D.一水合氨在离子反应中保留化学式,不能用H++OH﹣=H2O表示,故D不选;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为高频考点,把握发生的反应及离子反应的书写方法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复分解反应的离子反应考查,注意在离子反应中保留化学式的物质,题目难度不大. 20.某食盐水仍含有可溶性的CaCl2、MgCl2、Na2SO4等杂质,通过如下几个实验步骤,可制得纯净的食盐水:①加入稍过量的Na2CO3溶液;②加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③加入稍过量的BaCl2溶液;④滴入稀盐酸至无气泡产生;⑤过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③②①⑤④B.①②③⑤④C.②③①⑤④D.③⑤②①④【考点】粗盐提纯.中学版权所有【专题】综合实验题;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从电离的角度分析粗盐中的杂质可知:溶液中的杂质离子为钙离子、镁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根据镁离子用氢氧根离子沉淀,硫酸根离子用钡离子沉淀,钙离子用碳酸根离子沉淀,过滤要放在所有的沉淀操作之后,加碳酸钠要放在加氯化钡之后,可以将过量的钡离子沉淀最后再用盐酸处理溶液中的碳酸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进行分析.【解答】解:首先要把粗盐溶于水形成溶液,然后镁离子用氢氧根离子沉淀,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可以将镁离子沉淀,硫酸根离子用钡离子沉淀,加入过量的氯化钡可以将硫酸根离子沉淀,至于先除镁离子,还是先除硫酸根离子都行,钙离子用碳酸根离子沉淀,除钙离子加入碳酸钠转化为沉淀,但是加入的碳酸钠要放在加入的氯化钡之后,这样碳酸钠会除去反应剩余的氯化钡,离子都沉淀了,再进行过滤,最后再加入盐酸除去反应剩余的氢氧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最后经蒸发操作得到较纯净的氯化钠,所以正确的顺序为③②①⑤④或②③①⑤④;故选AC.【点评】除杂问题是化学实验中的一类重要问题,除杂时不仅要能把杂质除掉,还不能引入新杂质,而且方法要简便易行,把握好此原则需要我们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缜密的思维. 二、判断题21.判断正误冰水混合物实际上是纯净物电解质发生电离需要通电才能进行NaHSO4在水中发生电离产生H+,所以NaHSO4属于酸同温同压下气体密度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向100mL0.1mol/L的H2SO4溶液中加入0.02molNaOH固体后,溶液的导电性无显著变化【考点】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混合物和纯净物;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中学版权所有-19-\n【专题】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分析】纯净物是只有一种分子构成的物质;电解质在水溶液或是融融状态下可以发生电离;酸是指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同温同压下气体密度之比等于摩尔质量比;向100mL0.1mol/L的H2SO4溶液中加入0.02molNaOH固体后,反应得到的是硫酸钠的水溶液,溶液的导电能力和自由移动离子的浓度大小有关.【解答】解:冰水混合物实际上是纯净物中只有水分子,属于纯净物,故正确,故答案为:√;电解质在水溶液或是融融状态下可以发生电离,无需通电条件,故错误,故答案为:×;酸是指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硫酸氢钠电离出的阳离子不全部是氢离子,不属于酸,故错误,故答案为:×;同温同压下气体的摩尔体积相等,密度等于摩尔质量和摩尔体积的比值,所以同温同压下气体密度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故正确,故答案为:√;向100mL0.1mol/L的H2SO4溶液中加入0.02molNaOH固体后,反应得到的是硫酸钠的水溶液,自由移动离子的浓度几乎不变,所以导电性无显著变化,故正确,故答案为:√.【点评】本题涉及物质的分类、基本概念以及溶液导电能力强弱的判断等方面的知识,属于综合知识的考查,难度中等. 三、填空题22.现有标准状况下4.48LHCl气体,完成下列问题:该气体的物质的量为 0.2 mol.该气体所含原子总数为 0.4NA 个.该气体的密度为 1.63 g/L.该气体与 1.8 gH2O含有相同数目的氢原子.将该气体溶于适量水中配成VmL0.1mol/L溶液,则V= 2000 .【考点】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中学版权所有【专题】物质的量的计算.【分析】根据n=计算4.48LHCl气体的物质的量,原子物质的量为HCl的2倍,根据N=nNA计算原子数目;标况下气体密度ρ=;含有H原子数目相同,则水的物质的量为HCl的,再根据m=nM计算水的质量;根据n=cV计算溶液体积.【解答】解:标况下,4.48LHCl气体的物质的量==0.2mol,故答案为:0.2;该气体所含原子总数为0.2mol×2×NAmol﹣1=0.4NA,故答案为:0.4NA;标况下HCl气体密度ρ==1.63g/L,故答案为:1.63;含有H原子数目相同,则水的物质的量为×0.2mol=0.1mol,水的质量=0.1mol×18g/mol=1.8g,故答案为:1.8;-19-\n溶液体积==2L,故V=2000,故答案为:2000.【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量有关计算,比较基础,注意掌握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计算. 23.写出实验室制备Fe3胶体的化学方程式 FeCl3+3H2OFe3+3HCl .Fe3胶粒直径在 1 nm至 100 nm之间,能证明Fe3胶体粒子小于浊液中分散质粒子的事实是 Fe3胶体能透过滤纸 .下列有关Fe3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D .A.是棕黄色的液体B.可用FeCl3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制取C.通电后Fe3胶粒定向移动而导电,所以Fe3胶体是电解质D.向该液体中加入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考点】胶体的重要性质.中学版权所有【分析】制备胶体的原理是利用铁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铁胶体;胶体分散质微粒直径介于1nm~100nm之间;浊液不能透过滤纸;A.Fe3胶体呈红褐色;B.FeCl3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C.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或在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D.Fe3胶体有氯离子.【解答】解:制备胶体的原理是利用铁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铁胶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l3+3H2OFe3+3HCl,故答案为:FeCl3+3H2OFe3+3HCl;Fe3胶体分散质微粒直径介于1nm~100nm之间;浊液不能透过滤纸,Fe3胶体能透过滤纸,故答案为:1;100;Fe3胶体能透过滤纸;A.Fe3胶体呈红褐色,氯化铁溶液为棕黄色,故A错误;B.FeCl3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不是胶体,故B错误;C.Fe3胶体是分散系,不是化合物,故C错误;D.Fe3胶体有氯离子,能与AgNO3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故D正确.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Fe3胶体的性质、制备等知识,注意知识的迁移和应用是解题关键,难度不大. 24.除去括号中杂质,写出所加试剂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①Na2SO4溶液:所加试剂 H2SO4 ,离子方程式 2H++CO32﹣=CO2↑+H2O .②KCl溶液:所加试剂 BaCl2 ,离子方程式 Ba2++SO42﹣=BaSO4↓ .③eSO4溶液:所加试剂 Fe ,离子方程式 Fe+Cu2+=Fe2++Cu .【考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中学版权所有【分析】①硫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二氧化碳;②硫酸钾与氯化钡反应生成氯化钾与硫酸钡;③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与铜.【解答】解:①硫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二氧化碳,加入硫酸可以除去碳酸钠,离子方程式:2H++CO32﹣=CO2↑+H2O;故答案为:H2SO4;2H++CO32﹣=CO2↑+H2O;-19-\n②硫酸钾与氯化钡反应生成氯化钾与硫酸钡,加入氯化钡可以除去硫酸钾,离子方程式:Ba2++SO42﹣=BaSO4↓;故答案为:BaCl2;Ba2++SO42﹣=BaSO4↓;③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与铜,加入铁可以除去硫酸铜,离子方程式:Fe+Cu2+=Fe2++Cu故答案为:Fe;Fe+Cu2+=Fe2++Cu.【点评】本题考查了离子反应方程式书写及除杂,为高频考点,把握发生的反应及离子反应的书写方法为解答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25.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①少量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Ca2++2OH﹣+CO2=CaCO3↓+H2O .②CuSO4溶液与Ba2溶液反应 Cu2++SO42﹣+Ba2++2OH﹣=BaSO4↓+Cu2↓ .③NaHSO4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 H++OH﹣=H2O .【考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中学版权所有【分析】①少量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②CuSO4溶液与Ba2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氢氧化铜沉淀;③反应实质是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解答】解:①少量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离子方程式:Ca2++2OH﹣+CO2=CaCO3↓+H2O;故答案为:Ca2++2OH﹣+CO2=CaCO3↓+H2O;②CuSO4溶液与Ba2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氢氧化铜沉淀,离子方程式:Cu2++SO42﹣+Ba2++2OH﹣=BaSO4↓+Cu2↓;故答案为:Cu2++SO42﹣+Ba2++2OH﹣=BaSO4↓+Cu2↓③NaHSO4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离子方程式:H++OH﹣=H2O;故答案为:H++OH﹣=H2O;【点评】本题考查了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明确反应实质是解题关键,注意反应物用量对反应的影响,题目难度不大. 26.掌握仪器的名称、组装及使用方法是中学化学实验的基础,下图为两套实验装置.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① 蒸馏烧瓶 ;② 冷凝管 ;④ 容量瓶 .在仪器①~④中,使用时必须检查是否漏水的有 ④ .若利用装置I分离四氯化碳和酒精的混合物,还缺少的仪器有 酒精灯 ,将仪器补充完整后进行的实验操作的名称为: 蒸馏 .现需配制100ml0.2mol/LNaCl溶液,装置II是某同学转移溶液的示意图,图中的错误是 没用玻璃棒引流 .如图为实验室某浓盐酸试剂瓶标签上的有关数据,试根据标签上的有关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9-\n①该浓盐酸中H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11.9 mol/L.②取用任意体积的该盐酸溶液时,下列物理量中不随所取体积的多少而变化的是 BD .A.溶液中HCl的物质的量B.溶液的浓度C.溶液中Cl﹣的数目D.溶液的密度③某学生欲用上述浓盐酸和蒸馏水配制480mL物质的量浓度为0.400mol/L的稀盐酸.该学生需要量取 16.8 mL上述浓盐酸进行配制.④假设该同学成功配制了0.400mol/L的盐酸,他又用该盐酸中和含0.4gNaOH的NaOH溶液,则该同学需取 25.0 mL该盐酸.⑤假设该同学用新配制的盐酸中和含0.4gNaOH的NaOH溶液,发现比=4\*MERGEFORMAT④中所求体积偏小,则可能的原因是 C .A.浓盐酸挥发,浓度不足B.配制溶液时,未洗涤烧杯C.配制溶液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D.加水时超过刻度线,用胶头滴管吸出.【考点】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蒸馏与分馏.中学版权所有【分析】根据仪器的结构特点判断;有活塞和玻璃塞的仪器使用时必须检查是否漏水;分离四氯化碳和酒精的混合物需用蒸馏,必须用酒精灯加热;①设溶液的体积为VL,再求出溶质的物质的量,代入公式求出物质的量浓度;②根据该物理量是否有溶液的体积有关判断;③根据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计算浓溶液的体积;④根据n=n计算;⑤盐酸体积减少,说明标准液盐酸体积读数减小,逐项分析即可.【解答】解:①为蒸馏烧瓶,②为冷凝管,④为容量瓶,故答案为:蒸馏烧瓶;冷凝管;容量瓶;容量瓶在使用前要检查是否漏水,蒸馏烧瓶、冷凝管不需要检查是否漏水,故答案为:④;-19-\n分离四氯化碳和酒精的混合物用蒸馏的方法分离,必须用酒精灯加热;移液时必须用玻璃棒引流;故答案为:酒精灯、蒸馏;没用玻璃棒引流;①设盐酸的体积为VL,则溶质的质量为V×1000mL×1.19g•cm﹣3×36.5%,溶质的物质的量为=11.9Vmol,所以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1.9mol/L.故答案为:11.9;②A.溶液中HCl的物质的量=nV,所以与溶液的体积有关,故A不选;B.溶液的浓度=C=,与溶液的体积无关,故B选;C.溶液中Cl﹣的数目=nNA=CVNA,所以与溶液的体积有关,故c不选;D.溶液的密度与溶液的体积无关,故D选;故选BD;③配制480mL溶液,实验室没有480mL容量瓶,应该配制500mL0.400mol/L的溶液,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得c1V1=c2V2,V1==0.0168L=16.8mL,故答案为:16.8;④n=n=0.01mol,V==0.025L=25mL,故答案为:25.0;⑤消耗的标准液盐酸体积减少,说明读数时标准液的体积比实际体积减少了,A、浓盐酸挥发,浓度不足,配制的标准液浓度减小,滴定时消耗盐酸体积变大,故A不选;B、配制溶液时,未洗涤烧杯,标准液浓度减小,消耗体积增大,故B不选;C、配制溶液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配制的标准液浓度变大,滴定时消耗的体积减小,故C选;D、加水时超过刻度线,用胶头滴管吸出,标准液浓度减小,滴定时消耗标准液体积增大,故D不选;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量浓度的有关计算及配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等知识点,要注意配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误差分析,根据C=判断,分析变化的物理量,从而确定浓度的变化,本题难度中等.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