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重庆一中高2022级高二上期半期考试化学试题卷(理科)2022.12本试题卷共6页。满分100分。时间10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Na—23S—32第Ⅰ卷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非自发反应一定不能实现B.同种物质气态时熵值最小,固态时熵值最大C.恒温恒压下,∆H<0且∆S>0的反应一定不能自发进行D.反应NH3(g)+HCl(g)=NH4Cl(s)在室温下可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H<02.已知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H2(g)+S(s)H2S(g),K1;S(s)+O2(g)SO2(g),K2。则反应:H2(g)+SO2(g)O2(g)+H2S(g)的平衡常数为()A.K1+K2B.K1-K2C.K1×K2D.K1/K23.在盐类的水解过程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所有的盐溶液均呈中性B.盐类的水解过程破坏了纯水的电离平衡C.盐类的水解是酸碱中和反应的逆反应D.升高温度可以促进盐类的水解4.(原创)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NaHCO3的电离:B.HS-的电离:C.H3PO4的电离:D.熔融状态下NaHSO4的电离:5.下列事实中,能证实一元酸HR是弱电解质的是()A.HR溶液和KCl溶液不发生反应B.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C.0.1mol·L-1的HR溶液中c(R-)=0.01mol·L-1D.HR属于共价化合物6.(原创)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无色溶液中:B.能使石蕊呈蓝色的溶液中:C.c(H+)/c(OH-)=1012的溶液中:D.水电离的c(H)=10-12mol·L-1的溶液中:7.有等体积、等pH的Ba(OH)2、NaOH和NH3·H2O三种碱溶液,滴加等浓度的盐酸将它们恰好中和,用去酸的体积分别为V1、V2、V3,则三者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A.V3=V2=V1B.V3>V2=V1C.V1=V2>V3D.V3>V2>V18.(原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7-\nA.中和热测定实验中,应迅速将NaOH溶液和盐酸在测定装置中混合B.为测定新制氯水的pH,用玻璃棒蘸取液体滴在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即可C.探究催化剂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在相同条件下,向一支试管中加入2mL5%H2O2和1mLH2O,向另一支试管中加入2mL5%H2O2和1mLFeCl3溶液,观察并比较实验现象D.已知,为了利用该反应探究反应速率与温度的关系,所用试剂除1mol·L-1KI溶液、0.1mol·L-1稀硫酸外,还需要用到淀粉溶液9.(原创)如图表示不同温度下水溶液中c(H+)与c(OH-)的关系,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两条曲线上任意点均有c(H+)×c(OH-)=KwB.T<25C.b点和c点pH均为6,溶液呈酸性D.只采用升温的方式,可由a点变成d点10.常温下,向纯水中加入NaOH使溶液的pH为11,则由NaOH电离出的OH离子浓度和水电离出的OH离子浓度之比为()-A.1:1B.108:1C.5×109:1D.1010:111.用0.1000mol·L-1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选用酚酞为指示剂,造成测定结果偏高的原因可能是()A.盛装待测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过,没用待测液润洗B.酸式滴定管在使用前未用待测液盐酸润洗C.滴定前碱式滴定管尖嘴中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D.滴定前读数平视,滴定终点读数时俯视碱式滴定管的刻度12.某温度下,向2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0molA和1.0molB,发生反应:A(g)+B(g)C(g)经过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在前5s的平均速率v(A)=0.03mol·L-1·s-1B.达到平衡时,B的转化率为80%C.相同温度下,若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2.0molC,则达到平衡时C的浓度小于0.2mol·L-1D.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0.20molA、0.20molB和1.0molC,反应达到平衡前v(正)<v(逆)13.(原创)液氨与纯水类似,也存在微弱的电离:NH3+NH3NH4++NH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只要不加入其他物质,液氨中c(NH4+)总是等于c(NH2-)B.一定温度下,c(NH4+)×c(NH2-)为常数C.其他条件不变,增加液氨的量,电离平衡正向移动D.维持温度不变,向液氨中加入少量NHCl固体,c(NH2-)将减少14.某实验小组依据反应设计如图1原电池,探究pH对AsO4氧化性的影响。测得电压与pH的关系如图2。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7-\nA.调节pH可以改变反应的方向B.pH=0.68时,反应处于平衡状态C.pH=5时,负极电极反应式为2I--2e-=I2D.pH>0.68时,氧化性I2>AsO43-15.t℃时,某NaOH稀溶液中,c(H+)=10mol·L,c(OH)=10mol·L,已知a+b=13,则在该温度下,将100mL0.10mol·L-1的稀硫酸与100mL0.40mol·L-1的NaOH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为()(已知:忽略溶液混合时体积的变化;lg2=0.30;lg3=0.48)A.12.00B.11.82C.11.70D.11.5216.(原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甲乙丙丁A.绝热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A和B,发生反应:2A(g)+B(g)2C(g),图甲为其正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则该反应为放热反应。B.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提高活化分子的百分含量,从而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图乙显示的是催化反应与无催化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关系。C.将BaO2放入密闭真空容器中,反应2BaO2(s)2BaO(s)+O2(g)达到平衡时体系压强为P,保持温度不变,t0时刻将容器体积缩小为原来的1/2,体系重新达到平衡,体系压强变化如图丙所示。D.将一定量的NO2充入针筒中后封口,发生反应2NO2(g)N2O4(g),图丁表示在拉伸和压缩针筒活塞的过程中气体透光率随时间的变化(气体颜色越深,透光率越小)。则c点与a点相比,c(NO2)增大,c(N2O4)减小。第Ⅱ卷二、非选择题(共4个大题,共52分)17.(11分)(原创)I.现有以下物质:①铁②稀硝酸③明矾④液氨⑤冰醋酸⑥蔗糖溶液⑦无水乙醇⑧熔融态的氢氧化钠⑨硫酸钡晶体⑩三氧化硫气体,回答下列问题(用相应物质序号填写):(1)可以导电的有。(2)属于强电解质的有。II.A、B、C、D四种溶液分别是氢氧化钡溶液、氨水、醋酸溶液、盐酸中的一种。已知同浓度的四种溶液:①加入大小完全相同的锌粒,仅A、C中放出气体,且开始时A中冒气泡的速度快;②相同条件下,取B、D溶液进行导电性实验,发现导电能力最差的是D。回答下列问题:(3)D溶液为;同浓度的四种溶液中,pH值最大的是(填-7-\n化学式)溶液。(4)pH值和体积均相同的A和C溶液,分别与足量且大小完全相同的锌粒反应,开始时的反应速率v(A)v(C)(填“>”、“<”或“=”,下同),最终产生气体的物质的量n(A)n(C)。(5)等体积等浓度的氨水和盐酸混合后,所得溶液呈(填“酸性”、“碱性”或“中性”),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其原因。(6)0.1mol/L氨水中除水分子以外的粒子有(填化学式)。18.(12分)(原创)结合下表回答下列问题(均为25℃时的数据)(1)上述五种酸中,酸性最强的是(填化学式)。HCO3-的电离平衡常数表达式K=。(2)已知硼酸(H3BO3)与足量NaOH溶液发生酸碱中和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BO3+OH-=B(OH)-,则硼酸为元酸,硼酸的电离方程式为。(3)常温下,0.01mol·L-1的HNO溶液加水稀释的过程中,下列各项数据增大的是(填代号)。①c(H+)②c(NO2-)/c(H+)③Ka(HNO2)④c(H+)/c(HNO2)⑤c(OH-)⑥(4)右图描述的是醋酸与HNO在水中的电离度与浓度关系,其中反映醋酸的是曲线(填“甲”或“乙”,已知:电离度=已电离的溶质分子数/原有溶质分子总数)。(5)根据表中提供的数据可知,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微粒组是(填代号)。(6)设计一个现象明显、操作简便的实验方案证明HNO2酸性强于碳酸(不用叙述仪器和具体操作)。19.14分)原创)已知H2C2O4为二元中强酸。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含Na2SO4、NaHC2O4和H2C2O4·2H2O的试样中各物质的质量分数,进行了如下实验:①称取10.0g试样,加水溶解,配成250mL试样溶液②用酸式滴定管分别量取25.00mL试样溶液两份于锥形瓶中③第一份溶液中加2~3滴指示剂,用0.2500mol·L-1NaOH溶液滴定,消耗NaOH溶液20.00mL④第二份溶液用0.1000mol·L-1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滴定,消耗高锰酸钾溶液16.00mL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NaHC2O4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步骤①配制试样溶液时所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量筒、。(3)步骤③若滴定终点时溶液的pH=8.3,则选择的指示剂为。若用某部分刻度模糊不清的50mL滴定管进行实验,当滴定管中的液面处于如图所示的刻度处,则管内液体的体积-7-\n(填代号)。a.等于23.60mLb.等于27.60mLc.小于23.60mLd.大于27.60mL(4)滴定时边滴边摇动锥形瓶,眼睛应观察。(5)完成并配平下列离子方程式:(6)步骤③中,高锰酸钾溶液应装在滴定管里;该步判断滴定终点的方法是。(7)试样中Na2SO4的质量分数为(保留3位有效数字)。20.15分)(原创)NH3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可用于生产尿素[CO(NH2)2]、处理烟气等。Ⅰ.工业上合成尿素的反应:2NH3(g)+CO2(g)CO(NH2)2(l)+H2O(g)ΔH(1)已知合成尿素的反应分两步进行:2NH3(g)+CO2(g)NH2COONH4(s)ΔH1NH2COONH4(s)CO(NH2)2(l)+H2O(g)ΔH2其能量变化曲线如图1所示,则△H、△H1和△H2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___。图1图2(2)某实验小组为了模拟工业上合成尿素,在恒温恒容的真空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CO2和NH3发生反应:2NH3(g)+CO2(g)CO(NH2)2(l)+H2O(g),反应过程中混合气体中NH3的体积分数如图2所示。①A点的逆反应速率v逆(CO2)______B点的正反应速率v正(CO2)。(填“>”、“<”或“=”)②下列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_____(填代号)。a.NH3、CO2、H2O的分子数之比为2:1:1b.体系的压强保持不变c.单位时间内消耗1molCO2同时生成2molNH3d.2v正(NH3)=v逆(H2O)③对于有气体参与的反应,平衡常数Kp可用气体组分(B)的平衡分压p(B)代替该气体的物质的量浓度c(B)。实验测得体系平衡时的压强为10MPa,列式计算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p=_______(提示:写出Kp的表达式再代入数据进行计算,分压=总压×体积分数)。④L(L1、L2),X可分别代表压强或温度。右图表示L一定时,该反应CO2(g)的平衡转化率随X的变化关系。X代表的物理量为____。判断L1、L2的大小关系,并简述理由:。-7-\nⅡ.烟气中的NOx必须脱除(即脱硝)后才能排放:(3)下图是一种用NH3脱除烟气中NO的原理。该脱硝反应中,氧化剂是(填化学式)。(4)利用反应8NH3+6NO2═7N2+12H2O构成原电池,也能消除烟气的排放,同时还能充分利用化学能,装置如图所示。则电极b为______极;a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7-\n-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