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市龙冈中学2022/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地理试题一.选择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把它选出并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共30题,每小题2分,总分60分)下表是X、Y两国人口数据表,分析并完成1—2小题。1.Y国人口增长模式属于A.高高高模式B.高高低模式C.过渡模式D.低低低模式2.属于Y类型的国家有A.尼日利亚 B.印度 C.德国 D.泰国环境的限制性因素很多,例如资源条件、科技发展水平、地区对外开放程度、人口的文化和消费水平等是制约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回答3-4题。3.下列人类活动中,对增加环境人口容量有利的是A.人类获取资源和利用资源的手段、方法的改进B.大面积地围海造陆和围湖造田C.开垦草原和草荒地,扩大耕地面积D.增加一次性消费,如一次性筷子、一次性饭盒等4.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科技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关系的是读“世界人口容量测算表(部分)”,回答5-6题气候区人口合理容量(亿)合理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热带雨林气候28.00200亚热带季风气候9.30100地中海气候2.2590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7.35305.表中所列人口合理容量和合理人口密度的测算主要考虑的是A.社会因素B.自然因素C.经济因素D.技术因素6.按表中数据推算下列气候类型所在地区.远没有达到人口合理容量和合理人口密度的是A.亚热带季风气候B.地中海气候C.温带季风气候D.热带雨林气候下表资料摘自联合国于2000年发布的预测报告,反映了2022-2050年世界移民趋势。据此完成7-8题。迁出国数量(万人/年)迁入国数量(万人/年)中国30.3美国110.0墨西哥26.7德国21.1印度22.2加拿大17.3印度尼西亚18.0英国13.6菲律宾14.4澳大利亚8.37.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趋向是A.从发展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B.从北半球向南半球迁移C.从西半球向东半球迁移D.从内陆国家向沿海国家迁移8.移民外迁的主要动因是寻求A.更高的社会地位B.更多的休闲时间C.更高的收入D.更优的自然环境读下面“世界总人口推算图”,回答9~10题。6\n9.图中甲代表A.大洋洲B.欧洲C.北美洲D.非洲10.按图推算,2025年的中国人口将达到A.约10亿B.约14亿C.约19亿D.约33亿下表为2022~2022年我国某特大城市郊区年平均人口迁移统计资料,迁入人口以初中学历的外来人口为主。读表完成11、12题。年龄段(岁)迁出人数(人)迁入人数(人)≥6070080045~591600500025~4420003000015~242400275000~14640500011.上表反映的人口迁移对该市的影响是A.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B.扩大环境人口容量C.加速土地利用类型的转变D.加快人口老龄化进程12.为了社会和谐发展,该市郊区最需要增加的职业人员是A.服装设计师B.中小幼教师C.工程技术人员D.建筑设计师13.对于人口迁移所造成的影响,错误的是A.在迁入地,缓解了当地的人地矛盾B.在迁出地,有利于加强当地与外界的各种联系C.在迁入地,经济得到发展,同时产生一定环境问题D.在迁入地,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压力14.有关地形与城市区位的叙述,正确的是A.平原地区土地肥沃,便于农业生产,不适合发展城市B.山区城市一般在沿河流谷地或在比较开阔的低地分布C.热带地区的城市多分布在地形比较低平的平原上D.世界上的大城市全部分布在各个大洲的平原地区读右图,箭头表示人口移动的状况,回答15-16题。15.有关A、B两图所表示的现象分别是A.逆城市化郊区城市化B.城市化城市化C.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D.城市化郊区城市化16.下列有关逆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逆城市化现象就是城市化现象的反向运动B.逆城市化现象最早出现在美国C.逆城市化现象使整个市区的人口增长迅速D.大城市城区的环境质量下降是促进逆城市化现象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下图为“某特大城市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与夜间人口密度变化图”。图中白天人口主要指工作人口,夜间人口主要指居住人口。读图完成17~18题。6\n17.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与夜间人口密度的变化直接反映A.中心商务区地价高于工业区B.中心商务区工业用地减少C.住宅区与中心商务区分离D.工业区与中心商务区分离18.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与夜间人口密度变化的必备条件是A.城市服务等级提高B.城市交通条件改善C.城市流动人口增加D.城市生态环境优化19.“空巢家庭”是指子女长大成人后从父母家庭中分离出去,只剩下老人独自生活的家庭。图中“空巢家庭”现象最为明显的国家是A.甲B.乙C.丙D.丁右图为“某干旱地区城市分布图”,根据图中所提供的信息,回答20-21题。20.图中a、b、c、d四个位置,最容易形成城镇的是A.aB.bC.cD.d21.在上述城镇的城市化过程中,所遇到的最大限制性因素是A.土地生产力B.水资源C.基础设施D.经济规模下图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发展图(图例中黑圆圈大小代表城市等级高低),回答22~23题。22.关于图示过程对地理环境产生影响,正确的叙述是图8A.城市及其周围地区水资源质量可能下降B.城市为生物提供了栖息地,生物多样性增加C.城市工业废渣有利于改善城市土地质量D.市中心的年均气温比和湿度都比郊区低23.有关图例中a、b、c、d四类城市等级体系和服务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a城市等级最高,数目最多,服务范围最大6\nB.b比d的城市等级高,服务种类多,服务范围大C.c等级的城市之间距离比b等级的城市之间距离远D.d等级城市等级最低,但服务种类最多读某城市“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图”和“劳动力在各行业中的百分比图”,回答24~25题。24.左图中,⑤→⑥反映的现象是A.城市化进程进入加速阶段B.城市化进程进入衰退阶段C.逆城市化D.城乡差别拉大25.甲、乙表示不同城市化阶段的就业比重状况,其中乙处在A.③时段B.④时段C.⑤时段D.⑥时段26.在地租最高的市中心和次高地区的道路相交处一般形成的功能区是A.住宅区B.工业区C.商业区D.文化区27.若右图中a、b、c、d表示的是城市工业、商业、住宅和蔬菜用地的土地付租能力与市中心距离的关系,则表示住宅用地付租能力线的是:A.aB.bC.cD.d28.城市工业区不断向城市外围移动是为了:①靠近交通干道②拓展城市范围③降低成本④保护城市环境A.①③B.③④C.②③D.①④读某城市地租分布等值线图,判断16~18题:29.图中等值线a、b、c的付租能力关系是A.a﹥b﹥cB.a﹤b﹤c C.a﹦b﹥cD.a﹥b﹦c30.造成图中局部地区地租分布等值线由中心向外凸出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条件B.交通条件C.人口分布状况D.早期商业活动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的正确与错误,正确的填A,错误的填B。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31.降水少的地区人口少,降水多的地区人口多。32.一个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人口增长一定是负增长。33.中心商务区内部分区明显,在水平方向上中央处以零售活动为主,在垂直方向上零售活动位于高层。34.经济、政治、交通等因素始终对城市区位产生巨大的影响。35.一些城市在发展初期,还将河流作为防御外敌入侵的天然屏障,例如法国巴黎就是从塞纳河中的小岛发展起来的。36.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地域结构有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等。37.地域文化是影响城市分布的主要因素。38.建设新城和卫星城的重要意义在于扩大城市的用地规模和人口规模,促进城市化发展。39.世界各国的所有大城市中心都为中心商务区。40.社会因素是导致城市中住宅区发生分化的主导因素。三、综合题41.下面左图为“某地区城市发展变化示意图”,右图为“G城人口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6\n(1)据左图归纳出1950~2022年间该地区城市化发展的表现、。(2)据左图简述E城发展成为大城市的主要优势条件。(3)据右图描述2022年与1986年相比,G城人口变化的特点、。(4)产业和人口大量集中于城市,对资源和环境产生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2、下图是甲、乙两国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图中分别反映了两国不同性别、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读图回答下列问题。(7分)(1)根据图中各年龄组人口百分比判断人口增长模式:乙。(2)若甲、乙分别代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国家。则应该是发展中国家;应该是发达国家。(3)目前,甲国儿童人口占有较高的比重,说明人口出生率,人口增长速度。(4)乙类型的国家面临的社会问题主要有、。43.读“①②③④四国某年人口出生率、死亡率示意图”,回答问题(8分)(1)③国人口增长的基本特征为。(2)针对不同的人口问题,下列两国应采取的主要人口措施分别是②国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国_________________。(3)简述①②两国目前城市化的共同特点是。44、读我国2022年综合人口压力指数分布示意图,箭头表示近年来新疆流动人口的主要来源省份。完成下列问题。(7分)(1)我国综合人口压力指数的分布规律是。(2)我国综合人口压力指数与我国人口密度之间是相关性。(3)河南和新疆的综合人口压力指数都比较大,成因有何差异?(4)近年来,从内地来新疆的流动人口已突破200万人,主要来自河南、四川等省的农村地区,主要原因是什么?6\n2022.4盐城市龙冈中学2022/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答案DCAABDACDB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CBABCDCBAB题号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BABCACBBAB二、判断题题号31323334353637383940答案BBBAAABBBA三、综合题41.(1)城市数量增多;城市规模扩大(或城市等级提高)。(2分)(2)交通(1分)(3)特点:出生率下降;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下降(任答两点)(2分)(4)资源短缺,加剧环境污染及出现地面下沉、海水入侵等生态环境问题。(3分)42、(1)现代型(1分)(2)甲乙(2分)(3)高快(2分)(4)劳动力不足社会养老负担加重(2分)43.⑴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1分)⑵鼓励生育,适当接纳移民(1分);健全养老保障体系(1分)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1分)⑶起步早(1分);城市化水平高(1分);速度缓(1分);目前处于城市发展的后期阶段,出现逆城市化现象(1分)44.⑴由东向西逐渐增大(1分)⑵相反(负相关、相背离等)(1分)⑶新疆生态环境脆弱,环境人口容量小;河南人口基数大,面积狭小,所以综合人口压力较大(2分)。⑷新疆地广人稀,土地、矿产等资源丰富;经济发展迅速,就业机会多;河南、四川人多地少,剩余劳动力多(3分)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