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一中2022届高三地理月考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个选择题,所给选项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下图是亚热带欧亚大陆东部某地等高线分布图,读图回答1~3题1.图示区域内拥有且最突出的旅游资源是A.瀑布飞流 B.湖光山色 C.云海日出 D.奇峰峡谷2.下列四地的农业生产活动,合理的是A.甲——育用材林 B.乙——培育橡胶C.丙——种植棉花 D.丁——发展茶园3.对图示区域地理事象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地位于三角洲 B.河流②与河流③流向相反C.盛夏晴朗的夜晚④地常吹偏北风 D.深秋的清晨乙地比甲地更容易出现雾4.右下图为地球星瓣图,图中a为陆地相对集中的“陆半球”的极点(38°N、0°),据此回答:与“陆半球”对应的“水半球”的极点应是图中A.bB.cC.dD.e-10-\n“大洋一号”第22航次自2022年12月8日从广州启航,历时369天,经历了9个航段,航程64162海里,于2022年11月1日上午9:30返回青岛,完成我国最大规模环球大洋科考,下图为此次科考的路线示意。据此回答5~6题。5.从图中的萨尔瓦多看开普敦,方位与距离组合最接近的是A.西南,6000千米B.西北,10000千米C.东南,6000千米D.东南,10000千米6.“大洋一号”航行期间A.途经南海时,逆风逆水B.北太平洋航段内,表层海水的温度越来越高C.在巴西萨尔瓦多港(5月19日靠岸)停留期间,昼越来越长D.在开普敦(1月18日靠岸)停留期间,船员面朝西南方向欣赏日落美景材料一:2022年2月8日日人民网:今日,遥远的南极大陆又增加了一抹中国红——中国在南极的第四个科考站泰山站主楼正式竣工并投入运用。圣诞前夕,载有74人的俄罗斯客船“绍卡利斯基院士”号在南极冰区遇险,正航行在南大洋的中国极地科考船“雪龙号”25日全速前往救援。于12月27日24时,克服大雾弥漫、风雪交加、白浪滔天、能见度极差等一系列困难后,“雪龙”号终于挺进到距俄遇险船仅6.1海里处。材料二:中国四个南极科考站位置图与泰山站主楼照片据材料完成7~9题。-10-\n7.南极被誉为“陨石的宝库”,陨石降落到地球南极的表面后保存的时间一般可达几万年,是其它大陆陨石保存时间的100倍,其原因是南极A.冰层厚B.地势高C.风力大D.降水少8.泰山站主楼建筑架空离地,最关键作用是A.防迎风飞雪堆积B.防紫外线辐射C.冬季室内空气潮湿D.防企鹅活动干扰9.“雪龙”号距俄船遇险地点600多海里(1海里等于1.852公里)获悉,立即向东南方调整航线,以最大航速赶往。此时“雪龙”号的位置大约在A.甲B.乙C.丙D.丁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是高中地理学习的重要内容。下左图为“我国钓鱼岛等高线分布图”(单位:米),下图右图为某处风蚀蘑菇等高线(实线为图上可见部分,虚线表示被上部遮盖的部分)。回答10~12题。-10-\n10.根据图示信息可以判断出钓鱼岛A.河流大多自北向南流 B.降水季节变化小C.北部坡度比南部平缓 D.位于热带草原带11.钓鱼岛南北距离大约是A.0.7千米 B.1.9千米 C.2.5千米 D.3.7千米12.右图中P等高线的数值为 A.711米B.712米C.713米D.714米读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完成下题。13.此时有两条经线两侧日期不同,这两条经线是A.日界线、本初子午线B.0°,180°C.0°,150°WD.150°W,180°下图是韩国南端济州岛的等高线地形图和图中MN、NO、PQ、KL四线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下列14~15小题。-10-\n14.与剖面线MN、NO、PQ、KL相对应的地形剖面图依次是A.③④②① B.④②①③ C.①③④② D.④③①②15.图中岛屿在冬季降水量最多的位置最可能位于A.L B.Q C.K D.N下图示意亚洲某内陆国水系分布和7月份气温分布情况。读图,回答下列16~17小题。16.该国A.年降水量自南向北递减B.水汽主要来自北冰洋C.最大水系流域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一半以上D.常年受西风带控制17.①地的7月均温可能为A.18℃B.16℃C.14℃D.10℃读下图,回答18~19题。18.下列关于M地的说法正确的是-10-\n①M地位于盆地 ②M地位于南半球 ③M地可能位于中纬度地区 ④M地雨热同期A.①②B.①③C.③④D.①④19.若该区域位于亚欧大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区域可能位于大陆东岸,气候类型为温带季风气候B.该区域可能位于大陆西岸,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C.该区域白昼最长时降水量最大D.该区域内山高谷深,从山麓到山顶有明显的地域分异花椒,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多刺,喜光,耐寒,耐旱,果实需人工采摘,可用作调料、药材。武都(位置见图)素有“千年椒乡”之称,古书有“蜀椒出武都”的记载。据此完成20~21题。20.与四川盆地相比,武都生产花椒的气候条件优越的主要原因有①纬度较高②海拔较高③位于夏季风迎风坡④年温差较小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1.目前,武都花椒生产成本不断攀升的主要原因是A.交通不便B.人力成本上升C.土质退化D.种植面积扩大读我国东部某地的等高线示意图(右下图),图中左侧等高线的高度分别为100m、200m、300m、400m。试判断第22~23题:22.图中城镇与H地的相对高度的最大值为h,则h的值是A.199<h<200B.289<h<290C.299<h<300D.300<h<30123.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图中的三条支流中有一条画错了B.图中G处海拔为100m,H处海拔为400m-10-\nC.a、b、G、H的海拔由大到小排序是:H>b>a>GD.图中河流西岸冲刷比东岸严重24.下列等高距不同、水平比例尺相同四幅等高线地形图中,坡度最陡的是读下面四幅岛屿图,回答25~26题。41°②8°9°39°①41°42°9°10°33°31°130°132°③48°50°60°55°④25.关于四幅图的比例尺的说法,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③>②>①>④D.④>①>②>③26.下列关于四个岛屿的说法,正确的是A.四个岛屿均位于南半球B.四个岛屿均位于中纬西风带C.①岛屿位于②岛屿的西北方向D.③岛屿位于④岛屿的西南方向27.我国浙江省的温岭县是大陆上最早迎来新年第一缕曙光的地方。该地区第一道曙光的时间可能出现在A.5∶35B.6∶32C.4∶50D.5∶43读“某地等高线图”(等高距:100米),回答28题。28.关于图中地理事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河流的流向为西南向东北B.P点为洼地C.河流c段的流速比d段流速慢D.图示区域最大的相对高度为500~600米-10-\n石门一中2022届高三地理月考答题卷如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流域等流时线图(等流时线是流域内地表径流汇流到河口时间相等的各点连线)。读图,回答29~30题。1S3234S1S2等流时线(小时)流域范围比例尺:1:2000000图例29.根据图中信息判断A.该河流干流的流向为东南向西北B.该流域S1、S2、S3范围中,河床坡度较缓的是S3C.该河流干流长度约为20千米D.该图不能为防洪提供决策参考30.当该流域等流时线为一年中最密集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地日出东南,日落西南B.福建正值台风多发季节C.该流域河流含沙量最大D.该流域面积最小二.综合题(非选择题,共40分)31.(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国某区域气温年较差等值线(单位:℃)分布图。材料二:图中M、N两省耕地结构统计表省土地面积(平方千米)水田(千公顷)旱地(千公顷)M176000768.41017.6N1670001946.8361.6〔1)简述图示区域沿北纬28°纬线气温年较差变化特点,并分析影响西部年较差大小的原因。(12分)(2)与N省比较,说明M省耕地结构的差异,并分析形成差异的自然原因。(8分)-10-\n32.(20分)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世界某区域等高线图(图7)。材料二:大奴湖(下图)为加拿大第二大湖,因曾在该湖岸居住过印第安部落而得名,当地印第安人多以渔猎为生,皮货贸易在早期经济中曾起重要作用。湖岸附近蕴藏多种矿产,东北岸的耶洛奈夫为金矿开采中心和加拿大西北地区首府。(1)简述A、B两地地势特征的差异,并分析其成因。(8分)(2)大奴湖水东清西浊,简析西部湖水较混浊的主要原因。(4分)(3)简析大奴湖沿岸发展有色冶金工业的自然资源优势。(4分)(4)在耶洛奈夫由皮货贸易场所发展为金矿开采中心的过程中,当地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哪些变化?(4分)31.【答案】(20分)(1)(12分)-10-\n气温年较差由西向东递增(2分),气温年较差变化梯度西部大于东部(2分)。西部位于云贵高原,海拔高(2分),夏季气温低于同纬度地区(2分);冬季受冬季风影响小(2分),气温高于同纬度地区(2分)。(2)(8分)差异:M省旱地比重大,水田比重小(2分)。原因:M省地处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发育(2分),地表水下渗严重,地表干旱(2分);地表崎岖,农田灌溉不便(2分),所以M省水田比重小。32.【答案】(1)A地地势高,起伏大,原因地处板块边界,地壳抬升。B地势较低,起伏平缓,原因年代久远,外力侵蚀作用强。(8分)(2)西部有多条河流汇入,携带大量泥沙;矿产开发导致植被破坏,加剧水土流失。(4分)(3)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丰富;河流落差大,流速快,水力资源丰富;河湖多,淡水资源丰富(6分)(4)一部分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转变为产业工人或从事服务业;随着区域内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很多居民由乡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4分)【解析】试题分析:(1)A地由于位于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跃,导致地壳不断抬升地势起伏大;而B地由于位于东部低缓的高地,由于该地形形成历史悠久,长期遭到外力的侵蚀,所以,地势平缓。(2)由图可知,大奴湖西部河流众多,气候类型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再加上该地矿产资源丰富,人们在开矿过程中造成植被破坏,加剧了水土流失,导致入湖泥沙增多,形成东清西浊的现象。(3)该地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丰富,又河湖众多,水资源丰富,再加上位于西部高达山地区,地势崎岖落差大,所以水力资源丰富,可以为有色金属冶炼提供充足的动力。(4)在耶洛奈夫由批货毛衣场所发展为金矿开采中心的过程中,由于开采金矿需要大量劳动力,以及围绕金矿开采,需要为之提供一系列的服务,因此,一部分劳动力由从事农业生产转变为产业工人或从事服务业;随着人口不断向矿区集聚,导致该区域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很多居民由乡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考点:本题主要考察地表形态的变化的内、外力因素(地质作用)、工业区位、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