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秋永顺一中期中考试高二地理试卷(文科)1.下列各组地域单元中,按照同一类指标进行归类的是( )A.热带、温带、寒带B.湿润地区、低纬度地区、江南丘陵C.黄河流域、东南丘陵、干旱地区D.广东省、广州市、云贵高原2.我国柴达木盆地主要景观特征是( )A.荒漠广布B.稻花飘香C.黑土广阔D.河道纵横3.在我国北方,一些居民居住在蒙古包里,其主要原因是便于( )A.适应当地高温多雨的气候B.适应狩猎的生活C.适应当地崎岖不平的地形D.适应放牧的生活4.能在短时间内获得地面植被分布信息的技术手段是( )A.遥感B.地理信息系统C.全球定位系统D.通信技术5.在罗布泊进行科考,可为科技工作者全天候提供地理位置信息的技术是( )A.遥感B.地理信息系统C.全球定位系统D.管理信息系统6.以下不属于旅游资源特性的是A.位置的相对稳定性B.物质景象组合性C.美学属性D.可移动性7.都江堰水利工程在旅游资源分类中属于A.地质B.地貌C.历史古迹D.建筑8.我国核电站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其主要原因是该区域( )A.环境容量大B.铀矿等核燃料资源丰富C.能源需求量大D.海运便利,燃料运输成本低9.南水北调工程对华北平原的影响主要有( )(1).缓解水资源紧缺状况(2).改善生态环境质量(3).削减污水排放量(4).增加水能装机容量A.(1)(2)B.(3)(4)C.(1)(3)D.(2)(4)10.近年来,珠江三角洲的玩具制造厂向江西转移的主要原因是转入地( )(1)劳动力成本低(2)土地租金较低(3)市场更加广阔(4)临近技术中心A.(1)(2)B.(3)(4)C.(1)(3)D.(2)(4)图Z31为区域产业结构图,图中①②③表示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1~12题。6\n图Z3111.①阶段的基本特征是( )A.第一产业所占比重大B.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大C.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大D.三大产业比重相等12.从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来看,区域产业结构演变的顺序是( )A.①→②→③B.②→①→③C.③→①→②D.③→②→①13.黄河三角洲湿地泥沙来源主要是( )A.黄河上游泥沙B.黄土高原泥沙C.地上河河床D.渤海海底泥沙14.我国长江中下游平原易发生洪涝灾害的主要自然原因有( )(1)地形复杂崎岖不平(2)土壤肥沃土质疏松(3)降水时空分配不均(4)河湖淤塞排水不畅A.(1)(2)B.(3)(4)C.(1)(3)D.(2)(4)15.我国南方地区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是( )(1)降水强度大(2)热量充足(3)植被破坏(4)环境污染严重A.(1)(2)B.(3)(4)C.(1)(3)D.(2)(4)16.下列措施中,有利于青藏铁路沿线生态环境保护的是( )(1)把永久冻土层融化,为植树造林提供水分(2)建立沿线防护栏,禁止野生动物穿越铁路(3)随车的生活垃圾统一收集,集中处理(4)沿线大力垦荒种地,为游客提供土特产A.(1)(2)B.(3)(4)C.(1)(3)D.(2)(3)17.为了有效地减少我国的CO2排放量,合理的做法是( )(1)限制国民日常消费品的生产与供应(2)加快新型能源开发(3)大力调整经济结构,发展低碳节能产业(4)严格限制石油消费和燃煤发电A.(1)(2)B.(3)(4)C.(2)(3)D.(2)(4)6\n18.目前能解决华北平原春旱农业用水紧张,且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措施有( )(1)大量开采深层地下水,提高农田灌溉水质(2)利用海水淡化技术,解决农田灌溉问题(3)完善南水北调工程,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4)推广喷灌、滴灌技术,发展节水农业A.(1)(2)B.(3)(4)C.(1)(3)D.(2)(4)19.大型水利工程建设对其所在流域可能带来的影响有( )(1)增加下游洪峰流量(2)调节库区周边地区气温(3)阻塞鱼类洄游通道(4)增加下游河川径流总量A.(1)(2)B.(3)(4)C.(2)(3)D.(2)(4)20.珠江入海口部分河段常出现咸潮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1)海水倒灌(2)上游来水量减少(3)工厂排放咸水(4)河口蒸发量增大A.(1)(2)B.(3)(4)C.(1)(3)D.(2)(4)21.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 )A.地形B.土壤C.水源D.市场22.下列四个区域与其农业发展方向匹配合理的是( )(1)东北平原——开垦沼泽地(2)东南丘陵——发展茶园果园(3)华北平原——发展水稻种植(4)横断山区——发展垂直农业A.(1)(2)B.(3)(4)C.(2)(3)D.(2)(4)23.造成我国南方多水田、北方多旱地的农业生产活动地域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降水B.地形C.土壤D.热量24.农业生产中采用塑料大棚的主要目的是( )A.增加大棚内二氧化碳浓度B.提高大棚内的气温C.降低大棚内的风速D.降低大棚内的湿度25.适合我国西北地区农业发展的措施有( )A.人工降雨,推广水稻种植B.开挖鱼塘,发展水产养殖C.因地制宜,调整农林牧比重D.利用光照,发展特色农业26.下列能源消费中,基本没有碳排放的是( )A.沼气和煤炭B.天然气和地热能C.核能和石油D.风能和太阳能27.与火电相比,水电的优点是( )(1)可再生(2)投资少(3)清洁(4)受气候影响小A.(1)(2)B.(3)(4)C.(1)(3)D.(2)(4)28.近十年来,我国城市化发展迅速,主要表现在( )(1)城市空心化日益明显(2)城市人口比重显著提高6\n(3)逆城市化现象显著(3)城市规模迅速扩大A.(1)(2)B.(3)(4)C.(2)(3)D.(2)(4)29.改革开放初期,与环渤海地区相比,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发展的优势条件是( )A.产业基础好B.矿产资源丰富C.腹地范围广D.毗邻香港澳门30.珠江三角洲是我国重要的出口加工工业基地,其发展的优势条件有( )A.劳动力数量多B.矿产资源丰富C.能源价格低廉D.对外联系便捷第二卷(非选择题共40分)二、非选题: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31.流域的开发对区域发展有重要意义,美国对田纳西河的开发与治理就是一个较成功的范例。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材料一 20世纪30年代,田纳西河流域(平均降水约1300毫米)由于长期耕作,缺乏治理,水土流失严重,是美国最贫穷落后的地区之一。为了达到振兴和发展区域经济的目的,对流域内的自然资源进行了全面的综合开发和管理。材料二 田纳西河流域示意图(1)分析田纳西河流域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原因。(6分) (2)该流域成为美国著名的有色冶金工业基地,简述布局该类工业的主要区位优势。(4分)6\n32.(8分)结合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伏尔加河是欧洲最长的河流,该河流干流总落差仅256米,通航期有7—9个月。伏尔加河的大规模开发主要以修筑大型水利枢纽、进行阶梯开发为重点,通过对流域进行综合开发,实现了发电、航运等综合效益。材料二伏尔加河流域简图及伏尔加河综合开发示意图。材料三2022年5月我国西南能源进口通道(含中缅原油管道和天然气管道)将如期建成,连同西北油气进口通道(含中哈原油管道和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东北油气进口通道(含中俄原油管道和天然气管道)、海上油气运输通道,我国能源进口四大战略通道格局初步形成(1)分析伏尔加河流域的开发对河中鱼类繁殖产生的不利影响。(4分)(2)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分析,有人提议未来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应以石油和天然气为主。你是否赞成,并说明你的理由。(4分)33.读“我国部分能生产与消费地区分布、石油储备基地建设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2分)(1)分析图中甲地区水能资极为丰富的原因。(4分)(2)简述石油储备基地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的原因。(4分)(3)说明工程A一期建设对西部地区的意义。(4分)6\n34.(10分)读我国东北地区多年冻土南界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乙处有大面积的沼泽分布,试从地形、气候等方面分析此处沼泽形成的原因。(6分) (2)近年来我国逐渐停止了对本地区沼泽湿地的农垦项目,试分析该措施的生态意义。(4分)6\n2022秋高二期中地理考试答案31.(10分)(1)过度开垦和开矿破坏植被;中上游多山地、丘陵,地形起伏大;降水多且集中。(6分)(2)电力资源丰富;有色金属矿产丰富。(4分)32.(8分)(1)流域内工农业发展排放污水,污染河流;修建大量水库,阻碍鱼类洄游;湖泊咸水倒灌,影响鱼类繁殖(任意两点4分)(2)(4分,表明观点1分,理由每点1分。)赞成。相对于煤炭,油气为较清洁的能源;能源消费结构以油气为主可以改善我国的环境质量;随着四大能源通道的形成,我国可以从世界市场购买大量油气资源来取代煤炭的地位。不赞成。我国煤炭储量丰富,为世界煤炭生产和消费大国;国内油气产量不能使其在能源消费结构中成为主要能源;通过四大通道进口油气的量是有限的;且其安全性不能完全得到保证;通过对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可以缓解环境污染问题。33.(12分)(1)甲地位于我国地势二、三级阶梯交界处,落差大;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降水多,河流流量大。(4分)(2)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市场广阔,交通便利。(4分)(3)①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有利于西部经济的发展。②增加就业机会,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③改善沿线地区的能源结构,改善城市环境和农村生态环境。④可能对沿线生态环境带来压力。(4分)34.(10分)(1)地势低平,排水不畅;降水较多;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冻土发育等(任答3点,得6分)(2)停止农垦减少了对沼泽湿地的破坏,这样有利于维护生物的多样性;调蓄洪水;净化水中的污染物质等(答2点,得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