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邵东县第一中学2022-2022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文本试题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命题范围:必修三时量:90分钟分值: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下图为某区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示区域中,区域界线划分的主要依据及其属性是( )A.河流、明确的B.湖泊、模糊的C.交通线、模糊的D.山脉、明确的2.根据图示信息分析,该区域最适宜发展的是( )A.化学工业B.建材工业C.电子工业D.纺织工业甲、乙、丙、丁所示景观均为世界文化遗产。3.有关各地自然环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所在地形区的植被以针叶林为主B.乙所在地形区东临太平洋,地震活动较频繁C.丙所在地形区海拔最高、气压低、光热较充足D.丁沿线以北植被少,荒漠化严重4.对甲所在地区人们的农业生产或动叙述正确的是( )A.粮食生产以种植水稻为主B.-11-\n主要从事旱地耕作C.畜牧活动是主要农业活动D.经济作物的种植以大豆和油菜为主下图示意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差异,读图完成下列问题。5.关于t2时刻各区域发展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区域1进入快速发展阶段B.区域2处于发展后期阶段C.区域3进入起步阶段D.图示三区域所处发展阶段相同6.若该图示意我国不同地区的经济差异,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现阶段我国各区域对资源依赖程度不断降低B.现阶段我国各区域经济发展应以高新技术产业为龙头C.从区域3到区域1反映了我国经济从沿海向内陆的发展趋势D.要实现经济、资源和环境的和谐统一,需宏观协调各区域的关系我国是一个多煤、缺油、少气的国家,为保障能源供应安全,我国不断拓展能源进口渠道,2022年5月16日,我国第四条能源进口通道(见图,“中缅油气管道示意图”)正式开始输油。据此回答下列问题。7.2022年下半年,我国北方实行的煤改气,导致了我国大面积的“气荒”。下列说法中能最快缓解天然气气荒的是( )A.多渠道增加天然气供应B.建立和完善天然气储备机制C.部分地区暂缓施行煤改气D.关停部分高耗气产业8.中缅油气管道建设中可能遇到的最大自然障碍是( )A.山高谷深,气候湿热B.植被茂密,虫蛇出没-11-\nC.荒漠广布,水源不足D.经济落后,维护困难9.中缅油气管道的铺设对我国有哪些重要意义( )①促进沿线旅游资源的开发 ②缓解北方地区能源供应紧张 ③缓解我国对马六甲海峡的依赖④进一步保障国家能源供应安全 ⑤推动管道沿线的基础设施建设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③④⑤“红色荒漠”是指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的土地荒漠化,植被覆盖率在30%以下。下图为“‘红色荒漠’形成结构示意图”。据此回答10~11题。10.图中①②③④所代表的内容分别是( )A.人口增加、高温多雨、滥伐森林、水土流失B.水土流失、高温多雨、滥伐森林、人口增加C.人口增加、滥伐森林、高温多雨、水土流失D.高温多雨、滥伐森林、水土流失、人口增加11.下列措施能够有效治理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红色荒漠”的有( )①退牧还耕 ②积极开发新能源③控制人口增长④严禁过度放牧 ⑤防治水土流失A.①②⑤B.②③⑤C.①③④D.②④⑤对比遥感图像发现,近年来我国新增土地最快的黄河三角洲,湿地增加幅度减小。读下图回答12~14题。12.黄河三角洲湿地泥沙来源主要是( )A.黄河上游泥沙B.黄土高原泥沙C.地上河河床D.渤海海底泥沙13.黄河三角洲湿地增幅减小带来的影响有( )A.耕地面积减少B.地下水位下降C.黄河三角洲海岸后退加剧D.土地盐碱化面积增加幅度上升14.近年来,黄河三角洲湿地增长幅度减慢的原因不可能是( )A.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取得成效B.小浪底水利工程蓄水拦沙-11-\nC.黄河中上游防护林发挥作用D.渤海风浪强度增加读“田纳西河流域位置示意图”和“甲地降水量与气温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15.下列有关田纳西河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美国的中部地区B.上游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C.气候类型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D.降水季节变化大,12月至次年4月降水较多16.甲地区防洪水库为了雨季蓄洪留出库容较为合理的时间为( )A.9—10月B.11~12月C.1~2月D.4~5月曹娥江是钱塘江最大的支流,向北注入杭州湾,上浦闸是曹娥江干流上的一道涵闸,距河口约60米,于1979年建成,它的建成对曹娥江河床的变化具有很大的影响。河道纵比降是指河流(或某一河段)水面沿河流方向的高差与相应的河流长度比值。下图为曹娥江建上浦闸前后河床纵剖面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7.与建闸前相比,建闸后曹娥江河床剖面的总体变化是( )A.河床高程上升B.河床高程先降后升C.河道纵比降减缓D.河道纵比降渐升18.上浦闸在曹娥江的主要作用是( )-11-\nA.拦沙防洪B.御咸蓄淡C.促进水产养殖D.保障饮水水源下图为中国和美国部分地区示意图(阴影部分为玉米带)。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9.我国东北玉米带和美国玉米带所共同具备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 ①热量丰富,生长期长②地广人稀③地势平坦 ④夏季降水丰富,且灌溉水源充足⑤土壤肥沃A.①④⑤B.②③④C.②④⑤D.③④⑤20.中美两国玉米带所共有的社会经济因素是( )①劳动力充足②机械化程度高③市场广大④复种指数高⑤交通运输便利A.①③⑤B.②④⑤C.②③⑤D.①③④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1.制约两地农业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为( )A.地形B.降水C.热量D.光照22.两地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分别为( )A.水土流失 土壤盐碱化B.土地荒漠化 水土流失C.土壤盐碱化 土地沙漠化D.土壤盐碱化 水土流失木里煤田紧邻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由于大面积露天采煤,当地绿色的高山草甸变成了大片黑色和灰白色的深坑,生态环境修复困难。下图示意木里煤田位置。据此完成23~24题。-11-\n23.木里煤田露天开采导致当地()A.冰川面积快速萎缩B.地表涵养水源功能减弱C.河流年径流量增加D.草甸生态系统趋于复杂24.木里煤田生态环境修复困难,是由于当地( )A.资金不足B.交通不便C.气候恶劣D.氧气缺乏大别山区某国家级贫困县农民可分为跨村种田大户农民、种植自家承包地农民、本地务工务农兼业农民和常年外出务工农民等类型。该县以当地优势资源为基础的加工企业在县城活力较弱,但在中心集镇活力较强。下图示意该县居民点的等级结构。据此回答下列问题。25.与县城相比,中心集镇以当地优势资源为基础的加工企业活力较强的主要原因是( )A.基础设施较完善B.更接近消费市场C.资金供应较充裕D.更易招募劳动力26.面向某类型农民的需求,有专家建议在该县推进“村—中心集镇双栖”居住模式。这种模式旨在方便该类型农民( )A.从事商业活动B.留守子女上学C.兼顾务工务农D.扩大种田规模27.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带领农民脱贫致富,该国家级贫困县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①推广大规模机械化种植②鼓励外出务工农民回乡创业③引导传统农民多种经营④推进中心集镇房地产开发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022年4月19日,在突尼斯召开的“一带一路”-11-\n遥感考古新闻发布会上,公布了中国科学家利用遥感技术在突尼斯中南部发现的10处古罗马时期遗存,这一发现揭示了当时的军事防御系统与农业灌溉系统布局。图10为“突尼斯境内古罗马遗址遥感考古影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8.这一考古成果表明遥感技术可以( )A.完全取代传统的田野考古工作B.确定地表、地下人类活动遗迹的时代C.探知各种人类活动遗迹曾经的功能与作用D.帮助分析较大地域范围内人类活动遗迹间的联系29.突尼斯中南部有利于遥感考古发挥其独特优势,因为这一区域( )A.人类活动较多 B.位于沿海地区C.森林覆盖率高 D.地处荒漠边缘微信人口热力图是根据手机用户的位置信息统计分析得到的人口密度分布图。30.人口密度分布图的取得,主要借助的技术是( )A.RS与GISB.RS与GPSC.GPS与GISD.数字地球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3个小题,共40分)31.(12分)山东省南部的南四湖,由微山湖、昭阳湖、独山湖、南阳湖组成,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重要通道,沿湖地区工业以煤炭、电力、造纸为主。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材料南四湖地理位置示意图(下图)。-11-\n(1)分析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通水后对南四湖地理环境可能带来的有利影响?(6分)(2)为了满足调水的水质要求,南四湖沿湖地区工业发展应采取哪些措施?(6分)32.(1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蔗糖-11-\n业包括甘蔗种植、甘蔗制糖及相关产业。蔗糖业曾是广东珠江三角洲的优势产业,改革开放以来,蔗糖业由珠江三角洲向粤西、广西等地转移。广西地方政府抓住机遇,积极引进蔗糖业,使广西成为了蔗糖业主要承接区。随着蔗糖业的转移,珠江三角洲传统甘蔗种植区大多演变成了农副产品生产基地,主要生产蔬菜、乳肉、禽蛋等。经过多年的努力,广西成为全国最大的蔗糖业生产基地。(1)简述广西成为珠江三角洲甘蔗种植产业主要承接区的原因?(6分)(2)指出引起珠江三角洲甘蔗制糖业向广西转移的主导因素并说明理由?(4分)(3)分析珠江三角洲传统甘蔗种植区演变成农副产品生产基地的原因?(4分)33.(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山西多年来发展了煤炭、冶金、电力、焦炭、化工和建材等以资源为核心的资源型产业,其中煤炭、冶金、电力、焦炭成为四大核心传统主导产业。材料二2022年以来,受国内外市场需求明显下降、国际煤炭钢铁等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下跌等影响,山西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加剧,成为影响经济和就业稳定的一个突出问题。山西的钢铁、煤炭行业压产能、调结构的任务迫在眉睫。材料三山西省煤田分布图和山西省煤炭的综合利用图。-11-\n(1)分析山西形成四大核心传统主导产业的区位条件?(5分)(2)简析山西钢铁、煤炭行业要压产能、调结构的原因和措施?(5分)(3)说出山西煤炭综合利用的意义?(4分)-11-\n湖南省邵东一中2022年下学期高二年级中考试题答案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6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DCDACDCADA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BBCDDACBDC题号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BCBCDCBDDC二、非选择题(每空2分,共40分)31.(12分)(1)南四湖水量增加,湖面扩大,使周围地区气候湿润,改善局部地区的气候;利于水生生物的生长,增加生物的多样性;水量增加,利于通航;利于发展养殖业及旅游业。(6分)(任答三点)(2)禁止沿湖地区发展污水排放量较大工业的发展;加强工业污水处理技术及循环使用;加强对沿岸工业发展监督检查,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定;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6分)(任答三点)32.(14分)(1)水热(气候)适宜;土地丰富(廉价);劳动力廉价;政策支持(靠近珠江三角洲)(4分)。(2)原料(甘蔗)(2分);甘蔗制糖业原料运输成本高(2分),向广西转移(靠近原料)可减少花费(提高利润)。(2分)(3)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城市化发展,城市人口增加,农副产品需求量增大(2分);农副产品运成本高(宜就近供应,土地资源有限,引起甘蔗种植产业向外转移)。(2分)33.(14分)(1)煤炭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劳动力丰富;市场广阔;政策支持。(5分)(2)原因:国内外煤炭、钢铁市场需求下降;煤炭、钢铁价格下跌;行业产能过剩。(2分,任答两点)措施: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美化环境;改善交通;发展科技。(3分,任答三点)(3)有利于山西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延长产业链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有利于改善区域环境。(4分,后两点答出一点即可)-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