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市一中2022—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学段(期中)考试历史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淮南子》解释了某学派代表人物对孔门儒者不满的原因:“以为其礼烦扰而不悦,厚葬靡财而贫民,久服伤生而害事,故背周道而用夏政。”该学派代表人物是A.老子B.韩非子C.邹衍D.墨子2.王阳明“心学”与朱熹理学同属于理学的不同流派,但与其不同的是:A.认为伦理道德即是“天理”B.是主观唯心主义思想,主张“人心”是万物本原C.倡导用道德标准支配人的行为D.坚持“性善论”和“仁”的思想3.从图1到图2体现了儒学有了怎样的发展?图1《春秋繁露》图2《朱子语类》①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 ②完成了儒学哲学化、思辨化的过程③更加强调伦理道德规范 ④具有浓郁的人文主义精神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4.《明夷待访录》中载:“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这反映了 ( )A.农民反封建的强烈愿望 B.封建社会末期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C.知识分子参与政权的愿望 D.市民阶层对西方民主政治的渴望5.王夫之:“天下唯器而已矣”,“无器而道毁”,“无其器则无其道”。文中的“器”指A.客观存在的事物B.认得感知器官C.万物发展的规律D.试验的仪器6.苏格拉底提出一个重要的命题“美德即知识”。他强调这一命题的主要目的是A.阐释智者学派的主张B.重建社会道德价值观C.普及人文哲学知识D.反对直接民主制度7.春秋战国时期和文艺复兴时期,都是“人”被发现和重视的时代。二者的共同之处是A.都是处于社会转型时期,体现了资产阶级的要求B.都是反封建的思想武器-9-\nC.都是新经济出现后的必然结果D.都是教会神学长期统治的结果8.英国首相丘吉尔有这样一句名言:“我宁愿失去一个印度,也不愿失去一个莎士比亚。”这句话的本质含义是 A.莎士比亚代表了文艺复兴的最高成就B.其作品反映了资产阶级对基督教会神学的批判C.财富可以再创造,莎士比亚不能再造D.莎士比亚作品所表现的人文主义思想是英国繁荣发展的精神支撑9.“在古代作家的著作中,人文主义者发现了中世纪著作所没有的特性。他们发现一系列新的爱好,一种新的感情,一种涉及政治和公民问题的议论,一个没有落入宗教信仰框框的世界。…如果说人文主义者因此而发起一个崇古运动,那是由于他们看到其中有与自己相仿的精神。”对此解读错误的是A.新的“爱好”、“感情”产生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B.人文主义者追求现世的享乐与幸福C.“与自己相仿的精神”指的是自由、民主、平等、法治的思想D.“崇古”是手段而不是目的10.(英)戴维·赫尔德认为,“并非仅仅是宗教改革引发的争斗对政治思想有着持久的影响。因为在路德与加尔文的教义中,包含着作为‘个人’的人所没有解决的核心问题。……它(新教教义)把个人从教会直接的‘制度支持’中解放出来,并在此过程中,进而激发了把个人看作‘自身命运的主人’的观念,这一观念成了后来政治思想的核心。”戴维·赫尔德在此强调宗教改革A.发展了人文主义B.引发了世俗政权与教权的争斗C.引发的争斗对政治思想的影响D.直接引发了政治制度变革11.“所有新教徒都宣布,基督教信仰的唯一真正来源是圣经。一方面,16世纪所有成为国教的新教教会坚决主张尊奉自己的教义,不允许个人自由;另一方面,所有的新教徒心中仍然有着路德首先点燃的小小的精神火花,因此谁都没有断然否定在良心问题上私下作出判断的权利。”对材料主旨理解正确的是A.新教反对个人宗教信仰的精神自由,突出新教教会的权威B.新教否定良心问题上的个人私下判断C.新教确立圣经与上帝的权威,主张宗教信仰的个人精神自由D.主张自由必须受到法律的限制12.有人这样赞美启蒙运动:“从未有过一个时代对传统抱有如此的怀疑态度,对人的理性和科学的能力抱有如此的信心,对大自然的规律性与和谐性抱有如此坚定的信念,从未有过一个时代是如此深刻地受到文明进步和发展观念的浸染”。这一赞美之词认为哪些因素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发展?①英国确立君主立宪的资产阶级代议制②近代自然科学的进步③-9-\n受自然法思想与自然权利观的影响④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工业革命的开展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13.启蒙运动中某部著作“旨在反对法国的专制君主制”,主张“国王和许多‘中间体’之间应该分权。”这些“中间体”包括高等法院、各省三级会议、有组织的贵族、持有特许状的市镇,甚至还有教会。该著作是A.《哲学通信》B.《波斯人信札》C.《论法的精神》D.《社会契约论》14.“在政治学和自治政府的问题上”,他“既不是自由主义者,也不是民主主义者”。“他对人类的看法大约同他的朋友腓特烈一样的差劲”。“他没有任何先进的政治学说,但他心目中的文明大国近似开明的或理性的专制国家。他认为能够开明练达的只有少数人,因而觉得应由这少数人——国王和他的顾问——掌权”。这里的“他”是指A.伏尔泰B.孟德斯鸠C.卢梭D.康德15.据古籍记载,清朝康熙年间准备了“内府铸精铜活字百数十万,排印书籍”,却在乾隆初年因“无用”而被改铸为铜钱,这从本质上反映了当时的活字印刷术A.受到统治阶级的抵制B.技术存在着致命缺陷C.受到传统观念的制约D.缺乏市场效益的推动16.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主流表达形式从诗、词转变到散曲、小说。这反映了A.自然经济缓慢解体B.城市经济逐渐繁荣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D.儒家地位逐步提高17.在创作上强调个性表现,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于一体,集中体现出画家多方面文化素养的是A.人物画B.山水画C.花鸟画D.文人画18.某著作对中国文学的发展有极其深广的影响,几乎每个文学领域,各个不同的体裁的文学都不同程度存在它的身影。郑振铎对其给予极高的评价:“像水银泻地,像丽日当空,像春天之于花卉,像火炬之于黑暗的无星之夜,永远在启发着、激动着无数的后代的作家们。”该著作是A.《诗经》B.《楚辞》C.《史记》D.《左传》19.宋朝时中国古代科技文化发展的一个高峰,下列关于宋朝科技文化说法正确的是A.俗文学与雅文学尚未出现分裂的倾向B.活字印刷迅速淘汰了雕版印刷C.程朱理学成为封建统治者治国的指导思想D.用算筹记数20.他用望远镜观测的发现表明,“天体可能与地球一样,都是同样的物质——在太空中移动的物质团。反之,把地球当作一个本身绕日运转的天体,也就变得容易多了。于是,天地之别正在消失。这对以往一切哲学和神学,可说是当头一棒,打得厉害。”这段描述中的他是A.哥白尼B.伽利略C.牛顿D.胡克-9-\n21.某部著作表明,一切物质都在运动,任何两个质点之间都存在着一种相互吸引的力,其大小与它们的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二百年来,此定律一直是不可动摇的,只是在近一个世纪内,才发现在亚原子结构的微观世界里,或在整个物质宇宙的宏观世界中,这个定律并不适用。这部著作是A.《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对话》B.《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C.《关于相对性原理和由此得出的结论》D.《天体运行论》22.“一个个组织起来的团体拥有设备和资金,都在致力于科学研究事业。其中最负盛名的,是建立于1662年的伦敦皇家学会和建立于1666年的法国皇家科学院。他们举行会议,提议研究项目和出版论文,不仅涉及各种自然科学和数学,而且还涉及古文书学、钱币学、年代学、法学史以及自然法。”这说明A.资产阶级当权推动了科技的进步B.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活跃于政府建立的科研机构C.自然科学发展实现了专门化D.追求自然知识呈现制度化趋势23.某书云:中国的“印刷术用于传播古老的观念,而不是新思想;火药加固了皇帝的统治,而不是正在出现的诸民族君主的地位;指南针除郑和用于著名的远航外,并不像西方人那样用于世界范围的探险、贸易和帝国的建立”。作者旨在说明中国的三大发明A.对西方科技产生了爆炸性影响B.未能推进中国社会根本性的变革C.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不平衡D.改变了整个世界的事物面貌和状态24.“这场起于哥白尼、迄于牛顿的革命,或许对思想界影响最深。据称,这是人类迄今作出的最伟大的精神调整。”下列不属于这一“精神调整”的是A.旧的天堂被打破了B.人不再是造物主造物的中心C.古希腊、罗马的自然法哲学的影响力增强D.大自然不再是平和协调的了25.下列社会达尔文主义思想为之辩护的社会观念与行动中,哪一选项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结果,客观上推动了社会进步?A.种族(民族)优越论B.德国生存空间狭小,理应获得属于自己的生存空间C.大公司不得不依照自然规律吞并较小企业D.战争是一件美好的事,作战者为增强国家适应性而实现自我第Ⅱ卷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第26题22分,第27题28分,共50分)。26.(2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战国时代王权瓦解之后,孟子显然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发自每个人内在心性的,具有善良、忍让、尊敬、畏惧的良知良能上了。……这种社会分工的社会观念被他转手用来阐述等级的分工,于是职业差异的合理性便挪移用在了社会差异的合理性。人怎样才能更好地“群”?荀子提出一个很有意思的想法,说要使“群”有秩序,不混乱,恰恰在于如何“分”,“分”一面作“区分”解,一面作“定分”解,有了等级的区分,各守自己的本分,社会就可以有秩序。荀子认为“知”虽然可以节制“欲”-9-\n,但很难完全控制情欲的发动,所以他特别重视“权衡”,……而“权衡”除了内在的理性之外,就只有制度性的礼与法了。——葛兆光《中国思想史》材料二建元六年即公元前135年,窦太后去世,被罢黜的田蚡又一次当政,便与雄心勃勃的汉武帝一道:“黜黄、老、形名百家之言,延文学儒者数百人,而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平津侯,天下之学士靡然向风矣。”——葛兆光《中国思想史》材料三早在洪武三年,朱元璋就下令在科举制度的乡试、会试中,一律采用程朱一派理学家对儒家经典的标准注本。永乐年间,明统治者接受儒家学者的建议,下令由官方出面,编修有关程朱理学的著作,由此开启官修理学书籍的先声。——艺术中国网《儒学发展史》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孟子和荀子在维持社会秩序上主张上有什么异同?(6分)有人说荀子的思想在中国思想向意识形态转化定型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请从荀子思想切近实际与开放的思路两方面予以解释。(4分)(2)材料二、三共同的主题是什么?(2分)从儒学自身发展及时代背景分析这一主题的实现条件。(4分)这一主题的实现对儒学自身发展及思想文化有什么影响?(6分)27.(2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事实上,无论在宗教改革运动之前或之后,政府没收教会财产都没有使它与罗马天主教的关系破裂。……看来经济条件所起的决定作用比宗教信念和政治形势的作用要小。加尔文教不仅在城市,而且在诸如苏格兰、波兰和匈牙利等农业国也同样赢得了信徒。路德教在经济停滞的北德意志要比在经济繁荣的南德意志发展得更为顺利。而在法国,当许多封建领主和农民皈依新教时,巴黎和许多其他城市仍坚定地信仰天主教。——(美)帕尔默《现代世界史》(上)材料二-9-\n在保留他们称之为圣餐或最后的晚餐的天主教弥撒仪式方面,路德和加尔文都反对圣餐变体论,但路德坚持认为上帝不管怎样确实呈现在礼拜仪式适用的面包和酒上,加尔文及其信徒则更趋向于将之看作是一种虔诚行动,具有象征性或纪念性的特点。两人都大量吸收了圣奥古斯丁的观点,认为从神的赏罚观点看来,人依靠自己的行动永远不能解救,人具有的感化只能来自上帝的自由行动。加尔文是一个严厉的人性批评家,他觉得获得感化的人相对来说寥寥无几。他们是上帝的选民,是虔诚的信徒,是一小部分不靠自己的功德而早就被选定会得到拯救的人。加尔文教徒不承认教会从属于国家,不承认任何政府有权制定有关宗教的法律。——(美)帕尔默《现代世界史》(上)材料三欧洲的上层阶级有一种共同的、国际性的文化,这种文化的主体是法国文化。但是,英国也颇为重要。一直以来,人们多少认为英国属于欧洲的边陲地区,现在英国向中心靠拢了。可以说,孟德斯鸠和伏尔泰为欧洲“发现”了英国。——(美)帕尔默《现代世界史》(上)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推动宗教改革的因素有哪些?(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马丁·路德新教和加尔文教的主张有哪些异同?(8分)(3)结合材料三并根据所学知识,法国文化成为欧洲文化的主体主要得益于哪一重大事件?(2分)孟德斯鸠和伏尔泰“发现”了英国哪些先进的文化?(6分)(4)根据所学知识,14~18世纪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反封建的内涵经历了怎样的演进?(6分)铜陵市一中2022—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学段(期中)考试历史答题卷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5题5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9-\n答案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二、非选择题(26题22分,27题28分,共50分)26、(1)(2)27、(1)-9-\n(2)(3)(4)高二历史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5题5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DBABABCDCACDC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9-\n答案ADBDBDBBDBDC二、非选择题(26题22分,27题28分,共50分)26、(1)同:都强调自我道德修养的重要性;都强调社会等级的区分。(2分)异:孟子主张用仁政来回复与扩充人的善性,通过人性的发掘来重建社会秩序;(2分)荀子更强调制度性的礼与法在规范社会关系与秩序上的节制作用,主张礼法并用。(2分)实用的思路:既可以用之于道德自律,又可以推之于礼法的节制管束,实用性强,很能被上层运用;(2分)开放的思路:(打破了封闭的理想主义和精神主义的束缚)广泛地吸取了法家等各种实用思潮,渐趋向为君权服务的意识形态。(2分)(2)共同主题:儒学发展过程中的官学化。(2分)自身条件:儒学自身的不断更新发展;(2分)时代背景: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2分)用思想统一来巩固国家统一。(2分)对儒学自身发展的影响:提高了儒学地位,有利于儒学的传播;同时也使儒学自身发展丧失活力。(4分)对思想文化的影响:思想文化为封建政治服务;文化专制主义禁锢了思想文化的发展。(2分两点任答一点。)27、(1)推动宗教改革的因素: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适应时代的新的宗教信念的吸引;王权加强(或民众反封建反天主教会统治)等政治形势的推动。(6分)(2)同:都反对教皇和天主教会的权威,强调上帝与圣经的权威;反对“因行称义”,主张虔诚信仰上帝;都主张简化宗教仪式;都主张建立民族教会。(4分)异:路德主张因信称义,加尔文主张先定论;路德主张王权高于教权,加尔文不承认教会从属于国家;对圣餐仪式的理解不同。(4分)(每题任答两点)(3)启蒙运动。(2分)以牛顿经典力学体系为代表的近代自然科学成就;君主立宪的资产阶级代议制;洛克等启蒙思想家的思想。(6分)(4)文艺复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封建神学世界观的束缚;(2分)宗教改革:反对罗马教皇和教会的统治(德意志宗教改革还包含下层民众反封建剥削);(2分)启蒙运动:直接把斗争矛头指向天主教会和封建专制王权,提出建立资产阶级法治社会(自由王国)。(2分)-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