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第二次月训历史试题(选修)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太学是中国古代国家培养政治管理人才的官立学校,汉代太学中教学的主要内容有①《诗》 ②《书》 ③《墨子》 ④《春秋》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2.晋商在经营活动中,总结出许多有关经商的谚语,如“宁叫赔折腰,不让客吃亏。”“售货无诀窍,信誉第一条。”这些体现了A.儒家思想 B.法家思想 C.道家思想 D.墨家思想3.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在清代被列为禁书,其主要原因是该书A.将人性与天理对立起来B.质疑孔子的权威性C.主张儒、佛、道三教合一D.抨击君主专制制度4.某书云:中国的“印刷术用于传播古老的观念,而不是新思想;火药加固了皇帝的统治,而不是正在出现的诸民族君主的地位;指南针除郑和用于著名的远航外,并不像西方人那样用于世界范围的探险、贸易和帝国的建立”。作者旨在说明中国的三大发明A.推动了西方社会的转型B.改变了世界面貌和状态C.未能发挥应有的社会和经济效益D.造成中国人的盲目自大固步自封5.15世纪时梵蒂冈一个图书管理员说:“过去稀有而索价上百金币的书籍,现在只要二十金币,不论古今,罕有人类发明之重要堪与媲美。”材料中现象的出现与中国的某一科技成就的传入直接相关。这一科技发明是A.造纸术B.印刷术C.火药D.指南针6.北宋崇宁三年(公元1104年),宋徽宗办画院,招画师采用唐人诗句命题考试。其中有一题为“蝴蝶梦中家万里”,夺魁者王道亨画苏武牧羊假寐,以见万里意。此画的风格应为A.山水画B.文人画C.民俗画D.人物画7.晚清时期,梨园之中严禁女伶登场。到清末民初,京剧中坤旦开始增多,且有“无坤角不能成班之势”,但京剧“四大名旦”则依然是清一色的男角?这反映了A.戏剧领域自古无女角B.旦角一般由男性扮演C.民国重视戏剧业发展D.社会礼俗的艰难变革8.梁启超在《自励》中说:“献身甘作万矢的,著论求为百世师。誓起民权移旧俗,更研哲理牖新知。十年以后当思我,举国欲语谁?世界无穷愿无尽,海天寥廓立多时。”材料中“誓起民权移旧俗”的含义是A.开国会,设议院B.实行君主立宪制,反对封建专制C.兴民权,定宪法D.实现民主共和,反对君主专制9.中华民国国歌唱道:“三民主义,吾党所宗;以建民国,以建大同……”这里所说的“吾党所宗”的核心是A.驱除鞑虏B.恢复中华C.创立民国D.平均地权10.1897年,中国仅出现了两份白话报。1900年以后,白话报的数量开始急遽增加,到1911年间,共出版了一百多种。与这一现象无关的是A.民族危机的困境B.维新思想的启蒙作用-9-C.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D.文学革命的影响11.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主题是“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他们应该选择的学习资料是A.《论十大关系》B.《新民主主义论》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D.《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12.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到中共十五大,中国共产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探索和前进,这表现在A.提出人民民主专政理论B.提出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理论C.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D.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党章13.费正清在《美国与中国》中说:“1977年后的中国改变了方针。为了现代化,国家重视‘专’甚于‘红’,重新建立了为国选拔人才的传统制度。”这种“制度”具体是指A.推行九年义务制教育B.恢复高校考试招生制度C.提出教育的三个面向D.提出“科教兴国”战略14.有人说:“古代西方什么都禁,就是不禁人的本能。中国什么都不禁,独独禁本能。”假如你同意上述观点,你可以找到古代东西方社会这一做法的论据是A.人文主义,民贵君轻B.因信称义,天人感应C.人文主义,存天理、灭人欲D.因信称义,致良知15.提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的启蒙思想家是A.孟德斯鸠B.伏尔泰C.卢梭D.康德16.某班同学在制作《近代物理学的成就》手抄报时,画了右面一幅漫画。漫画中有“苹果”“月亮”“星星”等。他要表达的是A.伽利略通过对自然的观察发现了自由落体定律B.牛顿在自然现象启发下开始研究万有引力定律C.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提出基于对自然规律的把握D.任何科学规律及定律的发现都有其偶然的因素17.“把人类拉到了与普通生物同样的层面,所有的地球生物,都与人类有了或远或近的血缘关系,彻底打破了人类自高自大,一神之下,众生之上的愚昧式自尊。”这段话评价的是A.哥白尼《天体运行论》B.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C.达尔文的进化论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18.“用我们自己的感情来感动我们自己”,这反映了浪漫主义的文学主张,下列属于这一艺术风格的文学作品是A.《唐璜》B.《人间喜剧》C.《老人与海》D.《等待戈多》19.下列对右图作品《格尔尼卡》的叙述,正确的是A.作品采用写实手法,展现事物面貌B.追求“光”“电色”结合的效果C.是莫奈最著名的代表作品D.体现作者的人道主义精神-9-20.2022年是电影诞辰117周年,如果你有幸参加了在其“家乡”举办的电影生日庆典活动,除了可以欣赏到电影大片之外,还可以吃到当地的哪种美味二、非选择题(21题13分,22题12分,23题14分,24题11分,25题10分,共60分)21、(13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景公曰:“善哉!”景公将欲以尼溪田封孔子。晏婴进曰:“夫儒者滑稽而不可轨法;倨傲自顺,不可以为下……今孔子盛容饰,繁登降之礼,趋详之节,累世不能殚其学,当年不能究其礼。君欲用之以移齐俗,非所以先细民也。”后景公敬见孔子,不问其礼。……齐大夫欲害孔子,孔子闻之。景公曰:“吾老矣,弗能用也。”孔子遂行,反乎鲁。——《史记·孔子世家》材料二欧洲人经过马可·波罗以至明代西洋传教士的报道,知道东方有一个庞大的国家与复杂的文明。由于这些报道,都是选取中华文明足以称道之处,因此……尤其是启蒙运动的学……对东方的中国常多溢美之词……这一阶段过去了(18世纪以后),欧洲对东方的认识也比较清楚了,他们对中国文明的评价遂转了一个大弯,由称颂变为轻视。——许倬云《历史大脉络》材料三即便20世纪的中国不断试图摒弃孔子,但对于21世纪的中国人来说,孔子又常驻心间。他提倡忠孝礼义,因为这有助于促进社会及宇宙的和谐。……无冕之王孔子,是对其人民的命运影响最深远的人之一。而他的人民却往往最忽视他思想的精髓以及伦理的本原:那就是建立在经验与学习之上的责任与关怀。——【法】瓦尔特《中国史略》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齐景公对孔子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试从儒家思想和时代特征方面分析其变化的原因。(4分)(2)据材料二指出18世纪以来西方对中国文明的态度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试从政治角度分析其原因。(4分)-9-(3)举例说明20世纪的中国曾“试图摒弃孔子”。据材料三,说明21世纪的中国人对孔子的态度及不足。(3分)(4)据上述材料,归纳影响人们接受某一思想主张的因素。(2分)22、(12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我的命运就是生活在变动的乱世风暴之中,而你(指他的诗)也许会如同我们希望的那样,在我身后活得长久,将会遇上一个更美好的时代。遗忘的沉睡不会永远延续,当黑暗被驱散时,我们的后人会再次在先世纯粹的光芒照引下向前迈进。——彼特拉克《阿非利加》材料二当人民被迫服从而服从时,他们做得对;但是,一旦人民可以打破自己身上的桎梏而打破它时,他们就做得更对。因为人民正是根据别人剥夺他们的自由时所根据的那种同样的权利,来恢复自己的自由的,所以人民就有理由重新获得自由;否则别人当初夺去他们的自由就是毫无理由的了。——卢梭《社会契约论》材料三中国近代军事学家、政论家蒋百里著《欧洲文艺复兴史》后,梁启超评价说:“然则此书者,吾不敢径指为百里所得之曙光,然吾有以窥其求曙光所由之路也。……吾证其为极有价值之作,盖述而有创作之精神者也。”金宝山也评论道:“蒋百里撰写的《欧洲文艺复兴史》是我国人士所撰有关文艺复兴的第一本著作。……蒋百里在文中提出的‘人之发见,世界之发见’两点,正是‘民主、科学’的生动注脚,符合时代精神。”材料四启蒙思想对长久以来存在的社会、政治秩序观念构成了一系列挑战。欧洲和美洲的革命领导者都毫不迟疑地接受了启蒙思想,并将其作为自已的理论依据和推翻旧的政治及社会结构的思想武器。启蒙主义的政治思想逐渐影响了世界各个国家的政权和社会组织形式。——[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请回答:(1)材料一中作者认为的黑暗是指什么?(2分)指出“先世纯粹的光芒”的含义是什么?(1分)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1分)-9-(2)卢梭被称为是一个发展了人文主义的启蒙思想家,据材料二分析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2分)(3)材料三中的评论者认为文艺复兴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起到了怎样的作用?(2分)他们又是怎样认识文艺复兴的精神实质的?(2分)(4)结合史实说明,启蒙思想是怎样影响近代中国“国家的政权和社会组织形式”的?(2分)23.(14分)2022年10月,美国苹果公司前CEO,SteveJobs离世。一则微博迅速走红:“上帝有三个苹果:一个诱惑了夏娃,一个砸醒了牛顿,一个被乔布斯咬了一口,并改变我们每个人看世界的方式。”材料一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序言里,牛顿写道:理性力学应当是研究任何力所引起的运动和产生任何运动的力的科学。因此,本书被命名为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因为,自然哲学的一切难题都涉及通过各种运动现象来研究自然力,再通过这些自然力来解释其他现象。材料二爱因斯坦与牛顿的对话(虚拟)爱因斯坦:你真伟大,你建立了牛顿力学框架体系,相对论中存在的问题都被你指了出来。牛顿:你比我更伟大,相对论在许多学科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它和量子力学一起,已成为近代物理学的两大基础理论,相对论包容了我的三条运动定律及万有引力定律。爱因斯坦:你我的理论都有瑕疵。牛顿:哪有十全十美的理论,大家不用我们的理论,他们没有别的理论可用,圣人、神仙也要犯错误,你我都是凡人,你我的身躯已经溶入了自然界,但是,你我的灵魂还留在人间。——毛民义:相对论网站材料三-9-在中国,对science的翻译经历了从“格致”到“科学”的用词变化。中国古代本有“科学”一词。如宋人文集中有“处科学之兴,世为士者往往困于一日之程文,甚至于老死而或不遇”之句。明末清初,受古代“格物致知”的影响,时人将“science”音译为“格致”。19世纪中叶后,“研格致,营制造者,乘时而起”,“格致”一词大量使用。19世纪末,梁启超等效仿日本的做法,将“science”译为“从事科学,讲求政艺。”民国初,学界还将science音译为“赛因斯”,意在强调科学的理性精神。——据《近代汉字术语创制的两种类型》等(1)材料中被“砸醒”后的牛顿的伟大发现是什么?牛顿的“众多发现”在人类文明史上产生了什么巨大的历史作用?(3分)(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牛顿力学体系与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关系。他们留给人类的“灵魂”是什么?(3分)(3)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中国古代“科学”一词与何种选官制度相关?程朱理学中“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什么?(4分)19世纪中叶以后,从“格致”到“赛因斯”,反映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内容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4分)24.(11分)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的思想理论成果,是引领中国人民不断前进的旗帜。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用我们三民主义的口号和法国革命的口号来比较……平等和我们的民权主义相同,因为民权主义是提倡人民在政治之地位都是平等的,要打破君权,使人人都是平等的,所以说民权是和平等相对待的。——孙中山《三民主义》(1924年)材料二毛泽东在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方面,超过了他的同事。……毛泽东认为,如果你对事物有所了解,你就能够并且应该照那样做,但是你的经验和你实践的结果,应该引导你对你所知道的东西加以再认识。——(美)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材料三 邓小平同志部分讲话的时间和名称讲话名称发表日期-9-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一九八四年六月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不存在根本矛盾一九八五年十月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一九九二年一月、二月——摘自《邓小平文选》请回答:(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对民权的认识有何变化?联系时代背景,简析其原因。(4分)(2)说明20世纪20年代毛泽东“在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方面”作出的重大贡献。(2分)(3)据材料三,指出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实践成果。(3分)(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三大思想理论的认识。(2分)25.(10分)材料一梭伦通过限制、冲击原有特权的方式来追求社会的平等与公正,以可变的不平等取代了不可变的不平等,为雅典构建出新的社会等级调节机制。历史的奇妙在于人类政治智慧的相似性,“梭伦式的不平等”从古爱琴海漂来,在历史浪潮中涤荡至今。材料二(梭伦)说:“我制定的法律,无贵无贱,一视同仁。”……双方(贵族和平民)都要适可而止,以公正为本。然而,在阶级社会中,根本利益的冲突是无法避免的。……梭伦受到了来自两方的攻击,被迫无奈,最后只身逃出希腊。——冯俊科《西方幸福论——从梭伦到费尔巴哈》(1)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一中实现“以可变的不平等取代不变不平等”措施指什么?(2分)(2)-9-据材料二,分析梭伦无法达到改革目标的根本原因,并指出梭伦的哪些观念对后世民主政治产生了积极影响?(4分)(1)梭伦改革对雅典民主政治的影响?4分2022-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第二次月训历史答案(选修)二、非选择题(21题13分,22题11分,23题13分,24题10分,25题13分,共60分)21、(13分)(1)态度:由准备重用到借口不用。(2分)原因:儒家思想强调周礼,无法适应大变革时期齐国加强统治增强国力的现实需要。(2分)(2)态度:由称颂变为轻视。(2分)原因:称颂:借助中国文明的相关内容抨击封建专制和教权主义,为资产阶级革命作思想动员。(1分)轻视:欧洲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建立和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腐朽没落。(1分)(3)举例:新文化运动“打到孔家店”(反对儒家旧道德)。(1分)态度:由于孔子的思想有助于促进社会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因此人们仍坚持孔子的思想。(1分)不足:没有认识到孔子思想建立在对社会的责任与关怀之上。(1分)(4)因素:阶级立场、政治地位、学术素养、社会环境等。(2分,答出两点即可)22、(12分)(1)黑暗是指封建教会的腐败、专制和中世纪神学观念。(2分)含义:古希腊、罗马精神的重生。(1分)情感:追求人性的解放,对未来理想社会的向往。(1分)(2)认为自由是天赋人权,不仅人们不应当自己抛弃它,任何人也不可侵犯,并应以契约保障,主权在民。(2分)(3)作用:对近代先进的中国人解放思想、寻求救国道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2分)认识:文艺复兴的精神实质是民主、科学。(1分)(4)维新派主张在中国建立君主立宪政体;(1分)-9-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在中国建立美国式的资产阶级共和国。(1分)23.(14分)(1)发现:万有引力定律。(1分)作用:构成了近代力学体系,完成了人类对自然认识史上的第一次理论大综合。成为17世纪科学革命的主要成就;促进了近代物理学领域的进一步发展;促进工业革命的开展与启蒙运动的兴起。(2分)(2)关系:牛顿力学反映的是宏观物体低速运动的客观规律,而相对论反映的是物体高速运动的客观规律;相对论量对牛顿力学的继承与发展。(2分)灵魂:科学探究精神(1分)(3)科举制度(1分);“究天理”(1分)变化:技术——政治制度——思想文化;(2分)原因:甲午战败,认识到制度的落后和“师夷长技”的局限;(1分)开始学习西方的政治,推行政治改良;(1分)辛亥革命后建立民国,但民主政体有名无实;(1分)于是提倡科学精神,寻求思想解放。(1分)24、(1)变化:由推翻帝制、创立民国发展为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2分)原因:辛亥革命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没有改变;俄国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影响。(2分)(2)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找到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正确道路。(2分)(3)“一国两制”的构想,推动了港澳回归和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2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1分)(4)理论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理论要联系实践,不断完善。(2分,其他表述,言之有理即可25.(10分)(1)财产等级制。(2分)(2)根本原因:阶级利益的对立。(2分)观念:公正观念;法治观念。(2分)3.略-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