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八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英、法【2013高考预测】1.向近代社会转化进程中英法两国政治民主化的特征及其成因2.不同历史时期英法两国经济发展的特点、成因及其影响3.渗透热点问题,考查法国大革命中对封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改造的特点及其影响4.英国国际地位的兴衰及其原因和外交政策的调整及其影响【难点突破】难点1渗透热点问题,考查法国大革命中对封建经济基础和I-层建筑改造的特点及其影响1.法国制宪会议颁布的《人权宣言》,其核心是()A.重视人和人性B.强调人权和法治C.否定教权、神权D.宣扬平等自由【解析】本题考查了学生的分析、理解、准确掌握历史概念的能力。《人权宣言》是法国大革命的纲领,其全称为《人权与公民权宣言》。结合其具体内容分析,可知其核心内容为强调人权和法治,其他选项的表述都是片面的。【答案】B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789年法国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91.3%;占有全国耕地的30%~40%。1870年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70%,占有土地在1公顷以下的农户所有者仅占农业总经营者的3%。“小农们把自己关闭在土地中,拒绝改变土地的结构,他们很难摆脱祖传的习惯方式,很少对突如其来的革新感兴趣。”——(法)马克·布洛赫《法国农村史》材料二:二战后,法国政府为解决农业问题采取了许多措施:逐步将农业劳动力占总人口的比例由40%减至2.2%;严格要求专职农业生产者具有高中文化程度和农业技术员文凭;农民购买农机具给予价格补贴和低息贷款,购买农用内燃机和燃料实行全部免税。1952年法国人均GDP达到982美元后,进入“以工补农”阶段,以财政反哺农民,让城乡分割走向协调发展,逐步完成了农业的机械化、电气化、化肥化和良种化,甩掉了农业落后国家的帽子。请回答:24\n(1)依据材料一,指出近代法国农业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这种特点形成的原因。并指出它对法国经济发展的影响。(2)上述材料对中国农业发展的启示是什么?【解析】本题聚焦“三农”问题,以近现代法国从小农经济到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转变过程,考查了学生分析问题、吸取历史经验的能力。回答第(1)问要结合法国大革命期间对农业改造的方式分析形成法国小农经济的原因。第(2)问富有时代气息,要求运用专业性的语言归纳出法国农业实现现代化的成功经验。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拿破仑说:“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40次胜仗,滑铁卢之战抹去了关于这一胜利的记忆。但是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人忘记的,它将永垂不朽——那就是我的《民法典》。”……《法典》用简明有力的法律语言,对刚诞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作了有利于资产阶级所有制的规定。革命以来资产阶级所取得的主要革命成果,启蒙思想家的基本观点以及革命各个发展阶段的主要社会立法及其理论原理都鲜明地体现在法典上了——李元明《拿破仑评传》材料二:法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表年代城市人口(百万)占总人口的百分比1851年9.125.51872年11.231.11891年14.337.41901年15.940.91911年17.j44.2——许评《法国农村社会转型研究》(19世纪~20世纪初)材料三:法国铁路里程(千米)24\n——许评《法国农村社会转型研究》(19世纪~20世纪初)请回答:(1)拿破仑是如何评价他自己的?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对其评价进行分析说明。(2)材料二和材料三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一历史现象?(3)从法兰西第一帝国到一战前,阻碍法国经济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哪些?【特别提醒】经济上:法国大革命中,君主立宪派颁布法令,对法国进行初步改造,动摇了封建土地所有制。雅各宾派专政时期,把土地分成小块,出售给农民,从而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赢得了农民的支持,有利于巩固资产阶级革命成果;但也使法国小农经济长期占优势,造成法国农业的落后和农民的贫困,限制了国内市场的扩大,严重影响了法国工业革命的进程。政治上:1789年,法国通过《人权宣言>,公开宣称天赋人权、自由、平等。1791年宪法宣布法国是君主立宪制国家。1792年废除君主制,成立了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确立了共和制。24\n通过以上改造,促进了法国资本主义民主政治体制的建设,有利于法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难点2英国国际地位的兴衰及其原因和外交政策的调整及其影响1.19世纪初英国曾多次组织反法同盟,20世纪却又同法国结成同盟,这一变化突出说明了()A.英国对欧洲大陆奉行“势力均衡”政策B.法国放弃了与英国争霸的政策C.英法两国有共同的利益要求D.英国对法国实行双重标准2.一战后到二战后,美英关系发展的趋势是()A.由相互争夺世界霸权到英国追随美国B.由互不干涉到积极争夺世界霸权C.由相互争夺世界霸权到美英共同反苏D.由互不干涉到共同掌握世界霸权【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世界近现代史上美英两国国际地位消长的掌握,并以此分析、归纳其发生变化的特征。一战后到二战后,美英两国由于受战争影响的不同,其力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一战后,英国的力量虽有所削弱,但实力尚在,足以维护其霸权地位;美国虽然在战争中壮大,但仍然不足以取代英国。二战后,英国的力量严重削弱,美国实力空前增强,成为世界霸主,欧、日等国家唯美国马首是瞻。由此分析可知,B、C、D三项不符合题意。【答案】A3.劳合·乔治、张伯伦、丘吉尔是一战结束后至二战期间英国的三位首相。结合史实分析三位首相推行的对德政策与影响。24\n【特别提醒】20世纪初期以前,英国因最早确立资本主义制度,最早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实力最强大,无须与他国结盟,就足以维护自己的世界地位,故推行”光荣孤立”政策。进入20世纪后,在向帝国主义过渡过程中,英国因不愿采用新技术、新设备,并把大量资本投入国外,实力迅速下降,被美、德超过,丧失了其工业垄断地位,不得不通过与他国结盟来维护自己的利益与地位:一战前,因英德矛盾不断激化,英与法俄结为三国协约在一战中打败了德国。一战后,又与法国联合与美国争霸。二战后,英国力量严重削弱,美国实力空前增强,成为世界霸主,英国只得唯美马首是瞻。【易错点点睛】易错点1向近代社会转化进程中英法两国政治民主化的特征及其成因1.议会是资本主义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有关议会的正确叙述是()A.英国“光荣革命”确立了议会的权威,并形成两党制。B.美国宪法规定总统向国会负责C.法国大革命爆发后制宪议会成为最高行政和立法机关D.盂德斯鸠主张议会和君主共同享有立法权24\n2.英国大选结果揭晓,工党以绝对多数票第三次获胜,工党领袖布莱尔将组成新一届政府,布莱尔也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位三连任的工党首相。在英国历史上最终解决议会与国王主权之争的是()A.工业革命B.1640年新议会的召开C.“光荣革命”D.1832年议会改革3.从社会转型的角度看,英国《权利法案》的颁布表明()A.国王受法律约束,只能依法行事B.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C.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已成定势D.以法律为标志的国家权力取代专制权力4.英国《权利法案》和法国《人权宣言》的相似之处有()①是资产阶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②体现了否定封建专制的要求24\n③维护了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利益④确定实行君主立宪政体A.①②③B.①④C.①③④D.②③④【特别提醒】(1)结合各国的社会状况和特定的世界历史背景,分析英法等国确立资本主义制度的方式、政治发展特征的差异。(2)把握资本主义政治民主化的阶段特征,即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确立一些基本原则,如《权利法案》《人权宣言》等;到工业资本主义阶段政治制度日趋完善,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则发展成熟。同时,还应从阶段性和规律性的辩证关系正确认识资本主义政治发展中的诸多历史倒退现象(革命过程中的王朝复辟、个人独裁代替共和政治、民主进程中的法西斯主义等)。(3)要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现象与政治民主化和各国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加以分析。(4)正确认识各国’小政治与世界政治格局的大政治之间的互动关系。【变式训练】1.1791年法国宪法规定,路易十六被称为“国家的第一公务员”,必须宣誓效忠国家和法律。这表明()A.法国人民推翻王权成立共和国B.该宪法体现了霍布斯的主张C.国王权力受到三级议会的制约D.法国国王的权力受到了限制1.D解析:路易十六由专制君主转变成“国家第一公务员”,正是资产阶级通过宪法改造了法国的封建专制政体,确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2.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1688年“光荣革命”的重大意义在于.()A.确立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法律地位B.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C.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D.维护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制度24\n3.法国“雾月政变”成功的主要原因是()A.督政府软弱腐败B.混乱中的法国需要独裁者稳定秩序C.拿破仑有较高的威望D.法国面临外国军事进攻的严重威胁4.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资产阶级经常以与封建势力妥协的方式维护统治秩序,主要表现有()①处死国王查理一世②成立共和国③斯图亚特王朝复辟④发动“光荣革命”A.①②③B.①③C.②④D.③④4.D解析:①②体现的是资产阶级的革命性,③④表现了妥协性。5拿破仑最大的历史功绩在于()A.创办法兰西银行,鼓励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B.制定《民法典》,确定资本主义社会立法规范C.建立法兰西大学和公立中学,鼓励科学研究D.指挥数十次战役,军事上取得辉煌战绩5.B解析:拿破仑是法国大资产阶级的政治代表,其最大功绩在于在法国大革命的高潮过去后,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6.在欧洲启蒙运动中,英国思想家洛克提出了著名的“三权分立”学说。该学说经过法国启蒙思想家的发展,成为现代西方政治制度的一块基石。请回答下列问题:(1)洛克“三权分立”学说的基本内容。(2)发展了洛克“三权分立”学说的法国启蒙思想家是谁?指出他的学说和洛克学说的差异。(3)说明“三权分立”学说的思想核心和在历史上的进步意义。(4)说明“三权分立”学说原则在美国政治制度中的体现方式。24\n易错点2不同历史时期英法两国经济发展的特点、成因及其影响l.马克思说,“使小农转化为雇佣工人,使他们的生产资料转化为资本的物质要素的那些条件,同样也为资本主义建立起了国内市场”。体现这一思想的典型历史事件是()A.美国的《宅地法》B.俄国的1861年改革C.雅各宾派的土地法令D.英国的圈地运动【错误解答】B2.法国大革命期间的下列措施中,哪一项保证了当时革命的法国战胜反法同盟,但后来又制约法国经济发展()A.取消农奴制度,废除教会和贵族特权B.颁布《人权宣言》和1791年宪法C.雅各宾派执政时期的土地政策D.严禁囤积居奇,对日用生活品实行最高限价政策24\n3.1870年到1913年,英国在世界工业生产中的比重从32%下降到14%,最主要的原因是()A.德国的重工业发展迅速B.美国成为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国家C.英国占有世界上最广阔的殖民地D.法国抢占欧洲商品市场【错误解答】D【错解分析】考生对不同历史时期各国经济发展的特点、成因及影响掌握不准。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英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英国占有世界上最广阔的殖民地,又是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不愿采用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大量资本又输往国外,造成其经济发展缓慢。【正确解答】C4.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法国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共同原因有()①没有大量殖民地②采用工业新技术受到限制③大量资本输往国外④农业经营落后A.①②③B.①④C.②③④D.②③24\n【特别提醒】(1)按照工场手工业时期、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和二战后等几个重要阶段,把英法两国的发展线索整理出来,从而抓住两国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2)从宏观的角度分析、归纳英法两国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和特征的相同点,然后从微观角度比较概括两国在各时期发展的不同特点,并把具体史实置于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和国情之下,分析其产生这些不同的历史必然性,客观地加以认识和评价。(3)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等理论分析、理解英法两国不同阶段的经济特征、成因及影响。【变式训练】1雅各宾派专政时期的措施既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要求,又有违背经济规律不利于资产阶级的一面。这种矛盾性在当时哪一措施中反映最明显最直接()A.惩治嫌疑犯B.限价法令C.全国紧急征兵D.给农民土地1.B解析:限价法令违背了资本主义自由贸易原则,但却是发动市民维护资产阶级成果所必须采取的手段。2下列各项真正属于资产阶级革命性质的是()A.废除一切封建义务B.雅各宾派的恐怖政策C.对日用品实行限价D.把土地分成小块卖给农民2.A解析:首先要明确资产阶级革命的目的,即废除封建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道路,据此只有A项符合,其他选项都不是革命的目的,而是维护革命成果的手段。319世纪以来,英国经历了从贸易保护到自由贸易政策的变化,这主要是因为()A.抢劫、掠夺方式已不能满足新形势的要求B.政治力量消长态势处于不平衡状态C.英国世界工厂的地位要求扩大市场、贸易自由D.英帝国内各成员要求实行关税互惠政策3.C解析:第一次工业革命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自由贸易更有利于英国扩展海外市场。4“……英国是最先发生工业革命的国家……再不需要把黑人当作商品从非洲运走,而要把他们当作劳动力留在非洲来生产原料,并为资本主义国家准备市场。”由此可见,黑人奴隶贸易停止的根本原因在于()A.黑人奴隶的起义和斗争B.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24\nC.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要求D.工业革命发展的客观必然5法国大革命中的哪一项措施使19世纪晚期的法国经济相对落后()A.把土地分成小块,卖给农民B.无条件废除一切封建义务C.地主霸占的公用土地一律归还农民D.烧毁一切地契和文书6《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工场手工业也不能再满足这种需求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就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据此请回答:(1)“工业中的革命”的含义是什么?(2)这场革命对英国的经济、政治、思想及其国际地位各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013高考突破】英法两国在向近代社会过渡的过程中,经历了艰难、曲折的斗争。据此回答1~5题。1.“英国的革命实际上是议会的变革,革命前是国王的议会,革命后是议会的国王。”这说明()A.革命前后国王地位没变,议会发生了变化B.革命后议会和国王共同掌权C.革命前后议会和国王互换位置且发生质变D.革命只改形式未改变内容24\n2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曾建立了共和国,最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在这一变化中得到加强的是()A.君主的权利B.贵族的权利C.资产阶级的权利D.教会的权利2.C解析:共和制和君主立宪制,都是革命中资产阶级改造英国政体的实验。31794年初,法国大革命面临的危机基本解除。这时埃贝尔派主张继续加强恐怖政策,丹东派主张实行宽容政策,罗伯斯庇尔派镇压了这两派人。在当时的情况下()A.埃贝尔派的主张有利于革命的深入B.丹东派的主张有利于维护革命成果C.罗伯斯庇尔派的做法有利于巩固革命政权D.三派的主张或措施都是有害的3.B解析:恐怖政策是为了应付危机的,其使命完成得越好,其寿命则越短,因此,危机过去后埃贝尔派和罗伯斯庇尔派的主张或做法不合潮流,丹东派的主张符合实际。41814年法国波旁王朝复辟后,接受了君主立宪原则,这说明当时的法国()A.资本主义发展潮流不可逆转B.波旁王朝开始转变为资产阶级C.波旁王朝向资产阶级妥协D.波旁王朝的政权性质是半封建性4.A解析:君主立宪制本质上属于资产阶级政体,这表明王朝的复辟并非封建制度的复辟。5英法两国资产阶级革命反封建斗争开始时的相同形式是()A.请愿斗争B.武装斗争C.议会斗争D.对外扩张对农业的改造是实现工业化的重要条件,但英法两国农业发展的道路明显不同。据此回答6~10题。6从15世纪到16世纪,英国农业人口骤降的直接因素是()A.城市兴起吸引了大量农村人口24\nB.贵族地主为兴办农场强行占地C.新兴资本家大量租地开设_工场D.政府支持海盗行为和殖民掠夺6.B解析:由时间上判断,应为圈地运动的影响。7法国大革命中,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的法令颁布于()A.君主立宪派统治时期B.吉伦特派统治时期C.雅各宾派统治时期D.拿破仑统治时期8英国为打造“世界工厂”,先后采取了哪些措施()①创立机器零部件标准化生产方法②奉行自由主义经济思想③建立起最大的殖民帝国④利用工厂制管理生产和剥削工人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8.C解析:①属于美国的成就,②③④属于英国。9据统计,1906年法国十人以下的小型企业占企业总数的93%,这从本质上反映了法国()A.尚未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B.工业的基础仍然比较薄弱C.经济发展速度相对缓慢D.小农经济仍占据绝对优势9.B解析:材料表明法国中小企业大量存在,工业化基础薄弱。1018世纪末19世纪初影响法国工业革命进程的特殊因素是()A.法国小农经济长期大量存在B.法国政局动荡、对外战争不断C.法国中小企业占主导地位D.法国高利贷资本发达10.B解析:注意题干的“特殊因素”,是指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造成的社会动荡。拿破仑称帝时曾说:“我只能做一个加冕的华盛顿。”据此回答11~14题。11拿破仑为法国资本主义发展所作的贡献包括()①多次挫败反法联军②发喂科教事业③建立法兰西银行④鼓励发展工商业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4\n11.D解析:①属于战争,实则不利于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②③④符合。12拿破仑《民法典》公布的最重大意义是()A.废除了封建君主制度和等级制度B.促进了法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C.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D.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封建义务12.C解析:《民法典》以法律的形式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确立下来,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13拿破仑对欧洲历史发展的最重要影响在于()A.重创了俄国的势力,使它的向西扩张受到遏制B.刺激英国的发展,为工业革命发展提供条件C.颁布法典,传播了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和精神D.以帝制取代共和,欧洲各国长期保留君主制13.C解析:拿破仑是法国大革命成果的继承者和巩固者,其对外战争客观上传播了大革命的思想和精神。14拿破仑对外战争的目的不包括()A.争夺欧洲大陆霸权B.夺取世界市场和霸权C.结束欧洲大陆的民族压迫状况D.防止封建王朝在法国复辟15在欧洲启蒙运动中,法国的百科全书派宣扬()A.“人民主权”说B.权力的制约与平衡C.科学和理性D.君主立宪制度15.C解析:百科全书派反对封建专制和愚昧,宣扬科学和理性。16“一个公民的政治自由是一种心境的平安状态。……要享有这种自由,就必须建立一种政府。在它的统治之下,一个公民不惧怕另一个公民。”(盂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孟德斯鸠主张的这种“政府”应该是()A.君主专制政府B.开明君主制政府C.君主立宪制政府D.共和制政府24\n16.C解析:注意研读教材,孟德斯鸠主张三权分立、君主掌握行政权,据此判断为C项。171791年法国宪法规定了有财产限制的选举制度,这违背了《人权宣言》的精神,主要反映在()A.政治民主B.个人自由C.权利平等D.保护私有财产17.C解析:有财产限制的选举制度违背了人权中的权利平等。181964年中法发表联合公报,宣布建立外交关系,这是西方大国第一个同中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的国家,中法建交()①对中国加强同西欧的关系是重大突破②对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是一次沉重打击③推动了恢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的签订④是实现70年代中国外交重大转机的关键因素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18.A解析:日内瓦协议签订于1954年,中国外交突破的关键在于中美关系的改善。英法关系是近代资本主义列强关系变化的一个缩影。据此回答19~20题。19、19世纪前期英国曾多次组织反法同盟,20世纪初却又同法国结成同盟,这一变化说明了()A.英国外交政策不断变化B.英国对欧洲大陆奉行“势力均衡”政策C.英法有共同利益D.英国对法国实行双重标准政策19.B解析:英国由“反法”到“友法"iE是为了维持欧洲大陆的均势。20、20世纪30年代,丘吉尔在英国议会中主张:“建立武装的国际联盟,争取尽可能多的国家参加,以英法两国为核心,反对潜在的侵略者。”这里的“侵略者”是指()A.共产国际B.苏联C.法西斯D.殖民地国家21、英国代议制民主政体建立的重要影响是①使英国政治进入一个长期稳定的发展时期②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促进了资产阶级政治文明的发展③对于欧洲和北美地区许多国家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④促进了英国经济的快速发展24\n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解析】本题考查英国的民主政体建立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英国和世界两方面来看。【答案】C22、新华网快讯:英国首相布莱尔2007年6月27日正式向英国女王递交辞呈。英国执政党工党新任领袖布朗27日下午应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邀请前往白金汉宫,接受女王授权组建新一届内阁,并从女王手中接受御玺,正式就任英国首相。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英王是国家元首,重大国事需临朝理政B.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是对议会负责C.首相是下院多数党的领袖,与英王共掌国家大权D.内阁受到下院的反对,首相只能辞职并解散内阁23、下列对于英国国王和美国总统的比较正确的是①都是国家元首,在对外交往中代表国家②都是政府首脑,实际掌握国家最高行政权。③都与政党政治关系密切④都受议会制约A、①②④B、①④C、①③④D、②③【解析】②英国的首相掌握实权,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③美国总统选举与政党政治关系密切。【答案】B24.安妮女王没有子嗣,她去世后王位就要复归詹姆士二世及其世系,“光荣革命”的成果将要功亏一篑。因此,1701年英国通过法律规定,安妮去世后王位将转入詹姆士二世的德意志表亲索菲亚手中。此举体现了英国政体的本质特点是A.以和平方式过渡政权B.完善王位继承制度C.深受欧洲大陆王室影响D.议会权力高于王权24\n25.17世纪英国革命期间产生了一个意外的局面,革命因反抗一个人的专制开始,却造成了另一个人的独裁。这里的“一个人”和“另一个人”分别是指A.詹姆士一世、克伦威尔B.查理一世、克伦威尔C.查理一世、詹姆士一世D.查理二世、詹姆士二世26.1649年1月,英王查理一世在审判法庭上说:“国王是世袭。已经有一千多年了,你得告诉我究竟是什么权威传我来的……我愿意用户下议院的公平的权利。不敢吼于再场的任何人……必须有贵族,才能构成议会,但是贵族在哪里呢?”这反映了当时英国A.贵族地位开始没落B.传统议会制度瓦解C.议会拥有绝对权力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力”还不能成立,故排除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排除D。【答案】C27、图4是英国1782年的一幅漫画。此漫画反映了24\nA.英国国际地位下降B.英美关系亲近友好c.英国承认美国独立D.英国愿与美国和解28.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英国是近代代议制民主的先驱。这是因为英国“光荣革命”后产生了对后世影响巨大的A.第一部成文宪法B.多党制的议会C.总统制D.君主立宪政体【解析】注意题干中的“代议制民主”,英国代议制民主的形式就是君主立宪制。【答案】D29、在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过程中,1701年颁布的嗣位法发挥了重要作用。该法规定,国王所作的任何决定必须由同意该决定的大臣签署方能生效。这一规定的目的在于()A.防止国王独断专行B.扩大议会的权力C.加强国王对内阁的控制D.扩大国王的行政权24\n30、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曾对英国人民说:“我无法领导你们作战,我不能赋予你们法律或司法,但我可以做其他一些事情。”她能做的事情有①代表国家对外宣战、媾和②任命议会中的多数党领袖为首相③决定英国的重大政策④任免内阁大臣和高级文官A.①②B.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31、一般认为,英国在16、17世纪时的社会和政治制度、人民精神面貌以及价值标准已经发展到适合于工业化的程度。其中的政治制度是指A.斯图亚特王朝前期实行的政治制度B.“光荣革命”前夕实行的政治制度C.由《权利法案》所确立的政治制度D.议会选举改革之后完善的政治制度【解析】选C。由题干时间17世纪和“适合工业化的程度”可知答案为C。3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工业革命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对农业的改造,也就是以农业为主的经济转移到工业经济上来。诚然,在英国工业革命已经开始的年代里,土地仍然是英国人的主要资源和财富。然而农业人口的变化早在15世纪开始就悄悄地进行着……——摘自《欧洲文明扩张史》材料:美国南北战争,并不像许多人认为的那样,单纯地为了奴隶制这个道德问题,或是像税制那样狭隘的经济问题。它的原因要深刻得多。富饶的新大陆,究竟是由农业还是由工业来支配?是由第一次浪潮势力还是由第二次浪潮势力来统治?美国的未来基本上是个农业社会还是工业社会?北军的胜利,美国的工业化的大局已定。——摘自阿尔温·托夫勒《第三次浪潮》材料三:(1793年)六月三日24\n(雅各宾派政府)下令将逃亡贵族的地产分为小块出售,地价以十年偿清。六月十一日规定农村公社的公有土地可按人口分配给农民,至于是否分配,由各公社自行决定。七月十七日的土地法令最为重要,……下令无条件废除全部封建权利,从而使一切永佃田成为农民的私产。请回答:(1)材料一中所说“英国农业人口的变化早在15世纪就悄悄地进行着”,这指的是什么?它对工业革命产生的主要影响是什么?(2)材料二中说“北军的胜利,美国的工业大局已定”是否正确?并说明其理由。(3)材料三中采取的措施对法国工业革命起到了什么作用?为什么?(4)根据你对上述问题的认识,指出一个国家的工业化应具备哪些主要条件?3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由于水力和蒸汽机的出现——这两者使机器化发挥生产所需要的全部潜力——和采用充足的、廉价的和完全赤手空拳的劳动力,生产力水平显著增长。英国的优势在整个上半世纪(19世纪的上半世纪)期间处于压倒地位;1850年以后,这种优势虽然在有些部门中有所减少,却仍然是重大的。材料二:(英国)开始了相对的衰退,1873—1896年的危机就是最初的震颤。实际上这些危机并非同样侵害各民族的资本主义;在美国和德国,伴随危机的是铁路、煤炭、钢材和舰艇建造生气勃勃的发展,而在英国则是处于势力顶峰的熟透了的资本主义转向衰退的标志。……材料三:必须重申,这种衰退只是相对的;总的看来,生产和贸易都保持着增长的势头,对外投资不断增加,英国也是如此,积极主动地影响着世界。不过,面对德国、美国以及随后的日本资本主义的“跃进”,英国无法走在这些国家的前头。——以上材料均摘自于M·博德《资本主义史·1500—1980》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分析英国工业在19世纪上半期处于世界压倒地位的主要原因。(2)根据材料二,为什么“危机”对英国和美、德的影响不同?24\n(3)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导致英国工业发展相对缓慢的因素。并指出这种相对缓慢对世界局势的影响。34、16世纪到19世纪,英国的生产方式发生了哪三次重大变革?这三次变革是怎样发生的?简述这三次变革对英国社会发展进程的影响。仅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巩固了资本主义的统治基础,而且引起了社会结构的重大变革,进一步推动了英国的对外扩张。35、1996年6月12日,美国《纽约时报》刊登的《美国指责欧日利用中美争端渔利》一文中载:美国国务院负责人温斯顿·洛德在美众议院筹款委员会中说:“我们在中国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当我们同中国较量时,我们在欧洲和日本的朋友替我们拿着大衣,但是却抢走了我们的合同。……如果我们能在知识产权、不扩散核武器和人权问题上得到欧洲和日本更多的支持,效果就会大得多。”上述言论说明了什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和日本是怎样由美国的随从发展到能“抢走美国的合同”的?美国与欧洲、日本关系的这种演变对世界和美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4\n36、阅读下面一段材料,回答后面问题:英国“光荣革命”(实际是次政变)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这大概是改造专制制度以进行制度创新,摆脱专制的革命循环,走向长治久安的最完美的例子。这个例子对中国有意义,而美国在英国民主制度的基础下发展民主制度的历史对中国意义不大,因为中国不是像美国这类“没有历史的国家”。——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光荣革命”创造了一种什么完美的政治设计?(1分)这种政治设计是如何有效控制“控制者”的?(2分)(2)英国这种“最完美的政治设计”是否适合19世纪后期的中国?运用史实说明你的看法。(3分)24\n(3)有人认为“美国在英国民主制度的基础下发展民主制度的历史对中国意义不大”,请运用史实对此进行批驳。(3分)(4)英国式或者美国式的政治设计都是“最完美的政治设计”吗?请举例说明。(2分)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