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地理易错点点睛与高考突破专题07水体运动规律由近几年高考试题分析,2013年本专题:①以图文材料为背景,侧重考查河湖的补给类型、河流的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及成因;②以区域图或海陆分布图为背景,结合热点材料(如核泄漏、石油污染等事件),考查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考生复习水循环时,除了准确理解和掌握水循环示意图,还应注意联系教材中的知识,分析不同河流的水源补给类型及水量变化特点(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理解五种河流补给形式的差异;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在南美地区表现得很突出,巴西东南沿海热带雨林气候的形成、秘鲁沿海热带沙漠气候的形成和向较低纬度延伸、秘鲁渔场的形成等都打上了洋流的烙印,值得考生关注。难点1 陆地水体相互关系与河流的特征1.(2012·广东文综,7)下图为某次长江洪水过程洞庭湖入、出湖径流量的变化。这段时间洞庭湖对长江洪水产生蓄积作用的时段是(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河流水与湖泊水的互补关系。洞庭湖对长江洪水产生蓄积作用的时段,入湖径流应该大于出湖径流。读图可知①③时段符合,故C项正确。2.[2012·山东文综,26(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辽河地处我国东北半干旱半湿润地区,其干流水量主要来自东侧支流,泥沙则主要来自西侧支流,有“东水西沙”之说。流域内人口密集,工农业生产集中,水资源量远小于其北部的松花江流域,为此国家规划实施“引松济辽”调水工程。下图为辽河流域局部区域图。15\n(1)分别说明辽河流域“东水”和“西沙”形成的自然原因。(2)目前辽河某些河段在枯水期出现地下水不再补给河水的现象,分析其原因。难点2 水循环3.[2011·山东文综,26(3)]为了解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并认识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某地理实习小组在美国西部地区进行了野外考察。下图提供的是考察路线(R地→旧金山→盐湖城)及周边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相关信息。读图回答问题。15\n运用水循环的相关知识,解释大盐湖由淡水湖演变为咸水湖的原因。难点3 洋流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4.(2012·北京文综,3)2012年7月27日~8月12日,第30届夏季奥运会在英国伦敦举行。读图,回答下题。途经该区域的洋流( )。A.能使北美洲至欧洲的海轮航行速度加快B.造成欧洲西部地区气温升高、湿度降低15\nC.进入到北冰洋海域,使当地能见度变好D.在与其他洋流交汇的海域不易形成渔场5.(2012·海南地理,1~2)下图中格陵兰岛大部分终年被冰雪覆盖,甲、乙分别是北美洲和英国的港口,甲乙之间的虚线示意航线。十八世纪邮政长官富兰克林调查发现,沿北美洲和英国之间航线航行的邮船,往、返航程耗时明显不同。据此完成(1)~(2)题。(1)图中最可能出现冰山的海域在( )。A.①附近 B.②附近 C.③附近 D.④附近(2)沿甲乙之间航线航行的邮船往、返时间不同主要受( )。A.海浪的影响 B.暖流的影响C.海风的影响 D.寒流的影响答案:(1)C (2)B 解析:(1)本题考查读图分析能力。读图可知,②、④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气温全年高于0℃,①纬度较低、气温较高,故最可能出现冰山的海域是③地。(2)本题考查洋流分布及读图判断能力。由图可知,甲、乙之间航线与北大西洋暖流分布基本一致,北大西洋暖流自西向东流,由甲到乙顺洋流省时,由乙到甲逆洋流耗时较多。15\n【易错点点睛】核心点1 陆地水体补给1.洞里萨湖是东南亚最大的淡水湖,它通过洞里萨河同湄公河相连,是湄公河的天然蓄水池。读图回答(1)~(3)题。(1)下列关于洞里萨湖和洞里萨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A.洞里萨湖水位的变化主要受冰雪融水的影响B.洞里萨河一年内的流向定期发生变化C.洞里萨湖终年补给洞里萨河D.洞里萨河属于内流河(2)洞里萨湖流域交通便捷,此处通航最佳时间是( )。A.全年 B.1~6月C.5~10月 D.11月~次年4月(3)乙图为甲图中湄公河上EF河段的河床剖面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E岸河床较缓,F岸河床较陡 ②E岸河床较陡,F岸河床较缓 ③由于地球的自转,F岸遭受冲蚀力大 ④由于该处河道是弯道,E岸遭受冲蚀力大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答案:1.(1)B (2)C (3)C 15\n1.陆地水体的相互补给关系大气降水(雨水)是陆地各水体最主要的补给来源,其相互补给关系如下图所示:核心点2 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2.读下图,完成(1)~(2)题。15\n(1)图示海域可能形成渔场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2)图示季节,我国护航舰队由②海域向③海域航行时( )。A.逆风逆水 B.顺风顺水C.逆风顺水 D.顺风逆水1.世界洋流的成因、分布、性质(1)中低纬度海区。①形成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反气旋型大洋环流。②北半球顺时针方向运动,南半球逆时针方向运动。③大洋东岸(大陆西岸)为寒流,大洋西岸(大陆东岸)为暖流。(2)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①形成以副极地为中心的气旋型大洋环流。15\n【洋流辨别】(1)根据气压带、风带与洋流分布之间的内在联系判断:如在东北信风和东南信风的吹拂下,赤道南北两侧分别形成北赤道暖流和南赤道暖流;在南北半球西风的吹拂下,形成西风漂流。(2)根据等温线弯曲方向判断洋流流向:等温线的凸出方向就是洋流的流向,如下图,等温线的凸出方向与洋流的流向是一致的。今后在试题中只要见到两者不一致的图就可以判断该图是错误的。(3)根据暖流和寒流的概念判断:由较高纬度流向较低纬度或水温低于所经海区的洋流—寒流;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或水温高于所经海区的洋流—暖流。(4)根据气候特征和地理环境进行判断。【2013高考突破】下图是我国某河流近30年径流量、蒸发量和气温之间的统计关系示意图,完成1~2题。15\n1.该河流最主要的补给是( )。 A.雨水B.冰川C.湖泊水D.地下水2.该流域位于( )。A.温带季风气候区B.温带大陆性气候区C.热带沙漠气候区D.地中海气候区下图为南极大陆和周边海区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3.代表水循环蒸发环节的是( )。A.①⑤B.③④C.②④D.③⑤4.水循环⑥环节对地理环境的主要影响是( )。A.降温减湿B.形成“U”形谷地15\nC.形成冲积扇D.决定全球能量转换下图为乌拉尔河水系示意图,①②③为三个水文观测站。读图回答5~6题。5.下列关于乌拉尔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参与海陆间水循环B.补给水源主要为季节性积雪融水C.径流量季节变化大而年际变化小D.全流域航运价值大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至③河段径流量不断增大B.蒸发旺盛导致①处径流量小C.①至②河段的结冰期最长D.②至③河段支流汇入少,下渗量大15\n下图中①②分别表示不同季节洋流的流向,读图完成7~9题。7.关于图中洋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洋流②反映出该海域冬季洋流流向B.洋流③④的性质都是寒流C.洋流③为受东南信风影响形成的洋流D.洋流④使沿岸地区形成了温带荒漠8.当图中西北部海域洋流流向为①所示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开普敦正值温和多雨的季节B.自西向东穿过直布罗陀海峡的船只顺风顺水C.华北平原的小麦正是收割的时候D.亚欧大陆等温线向高纬凸出9.下列有关洋流对地理环境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A.浅层洋流流经的海域鱼类资源丰富B.寒流流经海域大气稳定性强C.浅层洋流对大气有增温增湿的作用D.有上升流的海域鱼类资源缺乏15\n2012年5月13日,墨西哥湾发生漏油事件,造成严重海洋污染,有关专家担心浮油可能“侵入”大西洋,甚至漂向欧洲沿海,读墨西哥海域示意图,回答10~11题。10.可能使浮油“侵入”大西洋,漂向欧洲沿海的洋流是( )。①墨西哥湾暖流 ②阿拉斯加暖流 ③加利福尼亚寒流④北大西洋暖流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1.石油污染对墨西哥湾沿岸产生的影响有( )。①引发赤潮 ②旅游业遭受打击 ③降水增多 ④破坏海洋生态系统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10.B 11.D 解析:第10题,浮油会被墨西哥湾暖流带到大西洋,然后又被北大西洋暖流带至欧洲沿海地区。第11题,石油污染会使墨西哥湾生态系统恶化,进而影响到墨西哥湾沿岸旅游业的发展。12.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15\n材料一 墨累河位于澳大利亚内陆,乘船可欣赏到拥有上百万年历史的峡谷、悬崖、宝蓝色礁湖和一望无垠的红树林,曾一度成为世界重要游轮度假线路。但近年来由于干旱持续发生,墨累河水量不断减少,河流水位急剧下降,其又成为“最受伤的大河”之一。材料二 见下图。(1)据材料一分析,可采取什么措施解决水源紧张问题?(2)墨累河日渐枯萎的原因与材料二图中________(填序号)环节有关。图示水循环类型属于________。(3)据材料一图分析墨累河水源中缺少________补给,为什么?15\n(4)材料二图中水循环各环节中,最容易受人类影响的是________(填序号),人类的哪些活动会使⑤减少?13.下图为世界某一区域简图,MN表示晨线,与30°E经线所成的角为15°,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若图中等值线表示D河流域年等降水量线分布,简要说明D河流上游地区降水丰富的影响因素。(2)一艘油轮从波斯湾出发,走最近航线到欧洲鹿特丹港,分析此航程中油轮可以节省燃料的海域及其原因。15\n(3)B半岛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岛,试分析其资源优势和劣势。(4)C海域是________海,该海域污染严重,其主要原因有哪些?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