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08农业区位条件的选择1.农业生产条件分析(1)自然因素(静态因素)自然因素分析要点气候光照①光照强,有利于农作物的光合作用,产生更多有机物。如我国西北干旱地区的瓜果比较甜②光照弱,不利于谷物的生长。如西欧地区因光照不足,气候适宜多汁牧草的生长,农业以乳肉畜牧业为主③光照时间长,在一定程度上可弥补热量不足的问题。如我国东北平原,虽然纬度较高,但夏季光照时间长,有利于农作物生长热量①热量充足,生长期长,复种指数高,单产高。如我国海南,因热量条件好,农作物可一年三熟②热量不足,生长期短,农作物只能一年一熟,甚至无法生长。如我国东北地区,因热量条件差,农作物只能一年一熟,若夏季出现低温,则易造成农作物减产降水量①降水适中且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②降水过多易造成洪涝,过少易造成旱灾,均影响农作物生长气温日较差①气温日较差大,有利于农作物营养物质的积累,农作物品质好。如新疆的瓜果特别甜,但日温差过大会对农作物造成冻害②气温日较差小,农作物的品质较差。如温室里栽培的农作物的品质不如室外同种农作物的品质地形①地形平坦有利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提高劳动生产率。典型地区如美国②地形崎岖,地块狭小,只能使用小型机械。典型地区如日本③水热条件好的地区,如果地势起伏大,可发展立体农业,如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若地势起伏较小(坡度<25°),适宜发展梯田④发展渔业需考虑水域面积,发展畜牧业需考虑草场、饲料,发展林业需考虑山地、丘陵的分布土壤需要考虑土壤中的水分(湿度、温度)、土壤的透气性(如棉花宜种植在透气性好的沙质土壤中)、土壤肥力(有机质、矿物质含量高),如酸性土壤适宜种植茶树水源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作用,有时会成为限制性条件,如西北地区的绿洲农业(2)社会经济因素(动态因素)市场需求量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市场区位及需求的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最为突出,如城郊型农业11\n交通运输推动商品农业的发展,促进农业生产的区域化、专业化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使农产品的销售范围在地域上大为扩展政策一般对农产品种类和种植面积影响较大通过鼓励或限制农民生产的积极性,进而影响农业种植面积和农产品种类劳动力劳动力数量多少、素质高低影响农产品的成本和质量农业技术如通过培育良种扩大农业区域的范围,利用玻璃温室和塑料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等2.农业区位的描述方法(1)自然条件①气候类型生产优势有利影响不利影响温带大陆性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夏季(全年)光照、热量充足,昼夜温差大利于光合作用和养分积累,农产品产量高、品质优夏季(全年)降水少,干旱。水源是农业生产的限制性条件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湿润(冬温夏凉,降水比较均匀)利于牧草生长,对发展畜牧业有利雨天多,日照不足,不利于农作物生长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多种气象灾害影响农业生产(寒潮、台风、干旱、暴雨洪涝等)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光热水充足,利于生产-②地形:(位于冲积扇、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古老的高原,)地形平坦,易于耕作。③土壤:肥沃(黑土、紫色土、水稻土等)。④水源:充足,灌溉便利(有丰富的地下水、河湖水、冰雪融水等)。(2)社会经济条件①市场条件:国内外市场位置远近、城市人口数量、生活水平高低、消费习惯等。②交通条件:海运及内河航运条件(对外贸易)、铁路和公路运输网络(国内市场)、航空运输条件(花卉、高档果品等)。③农业技术:机械化水平、生物技术、耕作技术、灌溉技术、农业科技水平。④国家政策:政策、价格、补贴、资金、技术。⑤劳动力:数量、价格、素质。农业区位综合分析的目的就是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充分合理利用农业资源,根据区域范围大小分别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进行农业的合理布局,并获得最大的效益。1.从宏观角度对大范围地区进行区位分析和选择11\n首先根据经纬度位置及其他信息确定各地的气候特征;根据等高线等信息分析各地的地形特征;结合各种作物的生长习性进行区位选择。农业类型或作物农业区位的选择种植业湿润、半湿润的平原和盆地地区林业山地、丘陵地区畜牧业半干旱、干旱地区渔业湖泊、水库、沿海海域水稻水热条件较好的平原地区玉米夏季高温多雨、生长期较长的地区棉花光照充足、夏季高温的平原地区甘蔗高温多雨的热带、亚热带地区甜菜气候温凉的中温带地区柑橘气候湿润的亚热带丘陵地区苹果湿润、半湿润的暖温带地区2.小范围地域的农业区位选择思路在进行局部地区农业区位选择时,应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茉莉喜高温,抗寒性差,25℃以上才能孕育花蕾,32~37℃是花蕾成熟开放的最适宜温度。喜光,根系发达。生长旺季要求水分充足,但土壤过湿不利于其根系发育。开花季节,于天黑之前采成熟花蕾,花蕾开放吐香时间从20时左右至次日10时左右,是将茶叶染上花香、制作茉莉花茶的最佳时间。广西横县种植茉莉历史悠久。改革开放后,茉莉花茶市场需求旺,横县开始扩大茉莉种植规模。1983年,在广西首次举办的茉莉花茶评比中,横县茉莉花茶一举夺魁。至20世纪90年代,我国茉莉花茶生产重心开始从东南沿海地区向横县转移。2000年,横县获“中国茉莉之乡”的称号。目前,横县的茉莉鲜花和茉莉花茶产量占全国总产量80%以上,占世界总产量60%以上。下图示意横县在广西的位置和范围。11\n(1)与江苏、浙江相比,说明横县有利于茉莉生长的气候条件。(2)横县地形以河流冲积平原为主,茉莉主要种植在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上。试解释冲积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有利于茉莉种植的原因。(3)请在下列两个问题中,选择其中一个问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问题计分。问题①:说明横县茉莉花茶产业的发展经验对我国一些贫困县脱贫致富的启示。问题②:为以茉莉种植为基础的横县经济进一步发展提出建议。(2)(冲积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平坦便于种植;排水良好,土壤不会过湿;离河较近,便于灌溉,且不易受洪水侵袭;土层深厚且疏松,利于茉莉根系发育;冲积平原土壤肥沃。(3)问题①:因地制宜,发挥特色农产品优势;扩大生产规模以达到规模效益和影响(实行专业化生产);推进农产品的加工业,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问题②:加强茉莉种植和茉莉花茶生产的科研投入,确保茉莉花茶的品牌优势;加大茉莉花其他产业化应用的研发;开发新产品;拓展旅游、文化市场,实现经营多元化。【解析】第(1)题,解答本题应明确茉莉这一植物的生长习性:喜高温,抗寒性差,25℃以上才能孕育花蕾,32~37℃是花蕾成熟开放的最适温度。可从纬度与气温、寒潮的关系上分析,广西横县纬度远低于江苏和浙江,因而具有气温高、受寒潮影响小的优势;茉莉生长旺季要求水分充足,而该地高温期降水较多,适合茉莉生长。反观江苏、浙江,伏旱期降水过少,梅雨期降水过多,不利于茉莉生长。注意挖掘图文信息分析气候优势。第(2)题,材料显示,土壤过湿不利于茉莉根系发育,可从地形、水源和土壤三方面分析冲积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上种植茉莉的有利条件。第(3)题,问题①:借鉴横县茉莉花茶产业的发展经验,即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扩大生产规模以达到规模效益和影响;从种植茉莉到生产高质量的茉莉花茶,产业链延长,附加值增加。问题②:可从增加科技投入、发展特色旅游和增加新品种等方面分析,为以茉莉种植为基础的横县经济进一步发展提出建议。11\n下图为全国部分城市1月平均气温及三类谷物发芽适宜温度图。据此完成1~2题。1.根据图示气温数据特征能够推测( )A.我国1月气温自北向南逐渐升高B.我国1月南北温差大于41.4℃C.三亚受海洋影响最明显D.郑州最靠近秦岭—淮河一线2.关于三类谷物种植时空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冬季水稻种植区面积大于小麦种植区 ②云贵高原地区可种植玉米 ③西安所在的平原以种植冬小麦为主 ④三种谷物在海南岛各地可以随时播种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答案】1.B 2.C 【解析】第1题,读图,石家庄和太原纬度相同,但太原气温低,石家庄气温高。呼和浩特纬度比沈阳低,气温也低,A错。图中我国1月南北著名城市的最大温差为41.4°C,南北最大温差一定大于41.4°C,B对。三亚1月气温高主要是因为纬度较低,无法判断其受海洋影响程度,C错。郑州1月气温最接近0℃,但纬度较西安高,且只能与图中城市比较,故D错。第2题,图中信息不能表示面积大小,①错。玉米是温带作物,云贵高原地区夏季气温可以达到玉米生长需要的温度,适宜种植玉米,②对。西安所在的渭河平原属于暖温带,以种植冬小麦为主,③对。海南岛主要农作物是水稻,海南岛只有南部1月气温能达到水稻生长需要的温度,故④错误。故选C。3.下图是某地区农业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4)题。11\n(1)该地区果树、蔬菜布局的主要区位优势是( )A.地形平坦B.气候适宜C.临近市场D.资金雄厚(2)与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农业地域类型类似的区域是图中的( )A.①B.②C.③D.④(3)图中湖泊对①区域农作物生长的有利影响最可能是( )A.夏季降水增多B.夏季气温降低C.冬季降水增多D.冬季气温增高(4)④区域大规模农业生产活动对当地原始自然环境的影响主要是( )A.温室气体减少B.森林覆盖率减小C.入湖泥沙量降低D.草原生产量降低【答案】(1)C (2)B (3)A (4)B影响主要表现在夏季降水增多。第(4)题,本题考查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④地原始植被以温带森林为主,在此大规模发展乳畜业,势必减小当地森林覆盖率,故选B。11\n每道试题4分,共48分下图为某设计师设计的“蓄水菜棚”工作原理示意图。“蓄水菜棚”和普通大棚相比,可以将地面蒸发掉的水分收集再次利用。据此回答1~2题。1.设计师设计“蓄水菜棚”的理念是( )A.回收利用污染物B.合理利用自然资源C.减少废弃物排放D.保护生态系统平衡2.蓄水菜棚主要改变农业生产条件中的( )A.光照和水源B.热量和水源C.热量和土壤D.光照和土壤【答案】1.B 2.B 河西走廊是我国“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要道,也是我国最大的玉米制种基地。近年来,该地制种业结构发生变化,蔬菜、瓜果、花卉等种植规模迅速扩大。下图示意河西走廊地区。据此完成3~4题。3.与黄淮海平原制种基地相比,该地成为“种子繁育黄金走廊”最明显的优势是( )A.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B.交通便利、距离市场较近C.经济发达、科技水平高D.海拔高、气温低、病虫害少4.该地制种业结构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水源B.机械C.土壤D.市场【答案】3.A 4.D 【解析】第3题,河西走廊地处内陆,降水少,气候干燥,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颗粒饱满。第4题,由于蔬菜、瓜果、花卉等种植利润大,且市场需求多,所以吸引农民向种植这些农产品的方向发展。11\n双塔灌区是疏勒河三大灌区之一,位于河西走廊西端,疏勒河下游盆地。双塔灌区所产农产品产量高、品质优。读“2022年双塔灌区农作物单方水净产值表”,回答5~6题。作物类型用水定额/(m3/hm2)单方水净产值/(元/m3)单位面积净产值/(元/m3)作物种植面积/hm2小麦87000.1311641414棉花87003.62314935390蔬菜123001.81223135393瓜类45005.30238616045.双塔灌区所产农产品品质优良,其主导因素是( )A.土壤肥沃B.地形平坦C.昼夜温差大D.水源充足6.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双塔灌区今后种植面积最可能扩大的作物类型是( )A.小麦B.瓜类C.棉花D.蔬菜【答案】5.C 6.B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土地利用时间分布图。读图,完成7~8题。7.该区域发展农业的优势区位是( )A.土壤肥沃B.人均耕地面积大C.商品率高D.水热条件优越8.为保证该地区农业稳定生产,可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加强水利工程建设B.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C.改良土壤D.培育良种【答案】7.D 8.A 11\n【解析】第7题,该区种植油菜和甘蔗,所以是我国南方地区,而南方地区土壤肥力较差,人均耕地面积小,农产品商品率低,但水热条件优越。第8题,南方地区降水量大,所以应加强水利工程建设;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改良土壤、培育良种对于稳定生产作用不大。读“某地农业活动的发展过程示意图”,回答9~10题。9.该地最可能位于( )A.阿根廷B.澳大利亚C.丹麦D.蒙古10.影响该地农业活动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气候B.市场C.政策D.科技【答案】9.C 10.B 1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我国大樱桃(车厘子)是由欧美引种的落叶果树,适宜在海拔300~600米生长,喜温喜光,需保水透气,最怕涝害和倒伏。山东烟台附近地区是其主产区(见下图)。当地大樱桃采摘期为春末夏初,果品低温保存效果好。大樱桃被誉为“水果中的钻石”,具有营养、药用和抗衰老的价值,2000年被确定为“绿色食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运销手段不断改进,大樱桃产业发展前景光明。(1)分析烟台成为我国大樱桃主产区的自然原因。(2)简述烟台大樱桃成为“绿色食品”的自然原因。(3)针对大樱桃的生长习性,提出保证其稳产的措施。(4)指出烟台大樱桃产业发展前景光明的依据。【答案】11\n(1)地形为平缓丘陵,土层较厚,排水良好;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位于暖温带,积温较高,无霜期长;位于湿润区,降水较多。(2)果品成熟期气候寒冷,虫害少,不需用农药;采摘期为春末夏初,不少害虫还未活跃,也可不用农药。(3)开挖排水沟防涝;深翻土壤提高透气性;在植株旁架设水泥杆、竹竿避免倒伏等。(4)大樱桃为绿色食品;营养、药用价值高;国内外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大;销售渠道的拓宽(如电商等平台);冷链物流配送系统的完善。害虫还未活跃,也可不用农药。所以烟台大樱桃基本没有农药污染,成为“绿色食品”。第(3)题,由材料可知大樱桃“最怕涝害和倒伏”,因而开挖排水沟,防止雨季洪涝灾害;深翻土壤提高透气性,在植株旁架设水泥杆、竹竿等避免大樱桃倒伏等。第(4)题,由材料可知,大樱桃为绿色食品;营养、药用价值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内外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大;销售渠道进一步拓宽,如电商等平台等;冷链物流配送系统完善,保证大樱桃的品质。1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西班牙是世界上重要的柑橘栽培国家,柑橘产量居世界第五位。该国柑橘生产集中,成片种植,集约化经营,形成优势产区,年出口柑橘占其总产量的一半以上。材料二 下图为西班牙柑橘种植区分布图。(1)简析西班牙柑橘种植区的优势自然条件。(2)西班牙与法国在欧洲水果、花卉等“时鲜业”市场竞争激烈,请分析两国发展“时鲜业”的比较优势。(3)近年来,西班牙的柑橘销量很好,果农纷纷计划扩大种植面积,对此专业人士围绕“扩大还是保持原有种植规模”展开了讨论,请谈谈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11\n【答案】(1)地处地中海气候区,夏季光热充足(或炎热干燥),有利于水果糖分积累;冬季温和,有利于作物安全过冬;沿海平原土壤肥沃;靠近水源,灌溉方便等。(2)西班牙位于法国以南,纬度较低,气温较高,农产品上市较早;法国距离欧洲腹地(市场)较近,货物运输更加便捷。(3)观点一:赞成扩大种植规模。理由:可以增加果农经济收入;便于开拓更大的国际市场;利于增加就业机会等。观点二:赞成保持原有种植规模。理由: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利于在适度种植规模的基础上提高柑橘的质量;利于延长产业链,发展农产品加工和观光旅游业。种植规模可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回答;若答赞成保持原有种植规模,理由可从保护环境、提高品质、延长产业链等方面回答。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