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4机械运动1.(2019·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下列物体的长度最接近2m的是A.铅笔的长度B.课桌的高度C.黑板的长度D.教室门的高度【答案】D【解析】铅笔长度约15cm;课桌高度约80cm;黑板长度约4m;教室门高度约2m。故选D。2.(2019·江苏无锡)小明和小红从同一地点,沿同一直线,以大小相等的速度,同时向相反方向匀速行走,lmin后两人相距120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小明为参照物,小红的速度是2m/sB.以地面为参照物,小红的速度是2m/sC.以小明为参照物,小红是静止的D.如果说小明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地面【答案】A【解析】以小明为参照物,1min后两人距离120m,所以小红的速度是v==2m/s,故A正确;以地面为参照物,小红1min行走=60m,所以其速度是v==1m/s,故B错误;以小明为参照物,小红的位置不断变化,所以小红是运动的,故C错误;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小明的位置不断变化,所以小明是运动的,故D错误。3.(2019·四川乐山)如图为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该物体A.在0~20s时间内的速度比在30~40s时间内的速度大B.在整个40s时间内都做匀速直线运动C.在整个40s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2m/sD.在20~30s内物体的速度为40m/s【答案】C【解析】由图知道,在0~20s与30~40s都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在0~20s内物体通过的路程为40m,则速度是:;30~40s内物体通过的路程为80m–40m=40m,则速度是:,即物体在0~20s时间内的速度比在30~40s时间内的速度小,故A错误;由图象知道,物体在0~20s内的速度是2m/s,在30~40s内的速度是4m/s,在20~30s处于静止状态,所以物体在40s内不是都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错误;整个40s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路程为80m,所以,物体的平均速度是:,故C正确;由图象知,物体20~30s内,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故物体的速度为0,故D错误。4.(2019·重庆B)图是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过程中紧急刹车时留下的长滑痕,并且颜色深浅不同。以下判断合理的是A.轮胎的内能在刹车过程中不断减少B.汽车刚开始刹车时相对地面是静止的C.滑痕颜色较深部分比较浅部分所受摩擦力更大D.汽车刹车后不能立即停止是因为汽车受到惯性作用【答案】C【解析】汽车在刹车过程中,克服摩擦做功,轮胎的内能不断增大,故A错误;车刚开始刹车时,由于相对地面不断发生位置变化,所以汽车是运动的,故B错误;轮胎在公路上留下的刹车痕是由于克服摩擦做功形成的,所以,滑痕颜色较深部分比较浅部分所受摩擦力大,故C正确;汽车刹车后不能立即停止是因为汽车具有惯性,但惯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惯性作用,故D错误。5.(2019·重庆A)太阳帆的运用让电影《流浪地球》中飞船持续航行变成现实。研究发现1.25×105m2的太阳帆正对太阳时,会受到太阳光的压力约为1N,推动飞船前进,如图所示。推进阶段,飞船的太阳帆正对太阳的面积为5×104m2,在1小时内前进100km,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推进阶段,太阳帆飞船相对太阳是静止的B.推进阶段,太阳帆飞船的平均速度约为100m/sC.太阳帆上受到太阳光的平均压强约为8×10–6PaD.1小时内太阳光对飞船做的机械功约为1×105J【答案】C【解析】推进阶段,太阳帆飞船相对于太阳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所以,飞船是运动的,故A错误;由知道,推进阶段,太阳帆飞船的平均速度约是:≈27.8m/s,故B错误;由知道,太阳帆上受到太阳光平均压强是:=8×10–6Pa,故C正确;该太阳帆受到太阳光的压力即推力是:F′=pS′=8×10–6Pa×5×104m2=0.4N,所以,1小时内太阳光对飞船做的机械功是:W=F′s=0.4N×100×103m=4×104J,故D错误。6.(2019·江苏扬州)淮扬镇高铁过江通道“五峰山公铁大桥”建成后,扬州将进一步融入上海一小时经济圈。大桥主跨长为1120m,一列280m的高铁匀速通过大桥的时间为70s,则高铁的速度为_____m/s,若以高铁为参照物,大桥是_____的。【答案】20运动【解析】走过的总路程s=1120m+280m=1400m,则;以高铁为参照物,位置发生了改变,则大桥是运动的。【名师点睛】过桥及过山洞问题注意是否需要计算车自身长度。7.(2019·四川南充)小红参加校运会百米赛跑,跑完全程用时15s,则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_m/s(结果保留一位小数),以奔跑的小红为参照物,运动场旁的建筑物是___________的(填“运动”或“静止”)。【答案】6.7运动【解析】小红的平均速度;(2)以奔跑的小红为参照物,运动场旁的建筑物相对于小红的位置不断变化,故建筑物是运动的。【名师点睛】要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关键是判断物体与所选参照物之间的距离和方向是否改变。8.(2019·江苏连云港)下图是某个实验小组利用频闪照相机每隔0.1s拍摄一次所得到的物体和刻度尺的频闪照片,黑点表示物体的像。由图可知,物体在AB段的路程为_____cm,平均速度为_____m/s。【答案】7.500.15【解析】由图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1个小格代表的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由图可知,物体在AB段的路程为7.50cm;根据题意和图示可得,物体在AB段运动的时间t=0.1s×5=0.5s;则平均速度为:v==15cm/s=0.15m/s。9.(2019·江苏泰州)如图为小明用手机APP软件记录自己某一次跑步的数据截图,分析该图可知:他本次跑步时间为____min,通过的路程为____km,每跑一步的平均长度为____m【答案】152.0250.9【解析】根据图示中表格的信息可知,小明总步数为2250步,步频为150步/min,平均速度为8.10km/h;则他本次跑步时间为:;通过的路程为:s=vt=8.1km/h×=2.025km;每跑一步的平均长度为:0.9m。10.(2019·山东济宁)如图所示的图象是某物体在40s内沿直线运动的s–t图象。分析图象信息,前30s内物体通过的路程为_____m;在这40s内,该物体的平均速度为_____m/s。【答案】150m5m/s【解析】由图象读出前10s内物体通过路程为100m,中间10s物体静止不动,后20s通过的路程为200m−100m=100m,其速度v===5m/s,∵v=,∴20~30s内通过的路程s′=vt′=5m/s×10s=50m,前30s内物体通过的路程=100m+0m+50m=150m;由图象读出物体在40s内通过的路程为s″=200m,40s内该物体的平均速度v″===5m/s。11.(2019·四川德阳)汽车尾气是大气的重要污染源,而动车组可实现零排放。假设德阳与成都相距60km,一动车组从德阳站由静止启动后做直线运动,先加速运动2min,然后以恒定速度匀速运动21min,最后做减速运动2min到达成都站停住。(1)动车组从德阳站到成都站的平均速度是多少m/s?(2)若动车组的平均牵引力为2.8×105N,则从德阳到成都动车组的牵引力的平均功率是多少W?(3)如果燃油公共汽车与动车组从德阳站到成都站牵引力所做的功相同,则公共汽车排放气体污染物的质量是多少kg。(燃油公共汽车每做1J功排放气体污染物3×10–6g)【答案】(1)40m/s(2)1.12×107W(3)50.4kg【解析】(1)根据题意知道,德阳与成都间的距离是:s=60km=60×1000m=6×104m从德阳到成都的时间是:t=(2+21+2)×60s=1500s故动车的平均速度是:=40m/s(2)若动车组的平均牵引力为2.8×105N则动车的平均功率是:P=Fv=2.8×105N×40m/s=1.12×107W(3)动车组从德阳站到成都站牵引力所做的功是:W=Fs=2.8×105N×60×1000m=1.68×1010J由于燃油公共汽车每做1J功排放气体污染物3×10–6g若燃油公共汽车与动车组从德阳站到成都站牵引力所做的功相同,则公共汽车排放气体污染物的质量是:m=1.68×1010×3×10–6g=5.04×104g=50.4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