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三国:东汉末年是一个动荡的时代,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们,多希望有一个和平安宁的环境啊,就有这样一位英雄,为了不让人间“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而走上了四处征战之路。他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观沧海》的作者----曹操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熟悉作者
曹操精兵法,善诗歌,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史称建安风骨,鲁迅评价其为“改造文章的祖师”。代表作《短歌行》《蒿里行》等。
观沧海曹操
熟悉文本要求:1:熟读课文,标出生字。2:自读时注意诗歌节奏。3:自读3遍达到能背诵的程度。
整体感知朗读诗歌注意节奏读准字音读出感情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jiédànsǒngzhì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zāi
再读诗歌,结合注释理解内容。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向东来到碣石山。水波动荡的样子。高耸挺立。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翻腾着巨大的波浪。
大意:向东登上碣石山,来感悟大海。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树木和百草一丛一丛的,十分繁茂。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翻腾着巨大的波浪。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指银河幸运到极点,唱这首歌来表达意愿。
大意: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出发的。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幸运到极点,唱这首歌来表达意愿。
整首诗由哪个字来展开线索,统领全篇?细读感悟观
诗人由“观”写了哪些内容?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地点、方位实景虚景
找出诗中的意象,体会景物特点。日月、星汉波澜壮阔欣欣向荣博大宽阔水、山岛树木、百草秋风、洪波洪波巨澜
哪些诗句最能体现诗人的抱负?诗歌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诗人以大海自比,用夸张的修辞,表达了诗人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水何澹澹”“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静动静景动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相映成趣。1.动静结合写法探究
“水何澹澹”“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虚实使描写对象更有趣味,内涵丰富。2.虚实相生
本诗借景抒情,诗人以洗练的笔法,神奇的想象,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抒发了诗人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课堂小结
观沧海板书设计实景虚景动:借景抒情静:水、秋风、洪波山岛、树木、百草日、月、星汉统一天下的抱负
1.背诵课文。2.课外阅读曹操的作品。随堂练习
龟虽寿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龟虽寿>>抒发了作者虽年老但壮心不已的豪情壮志。表现了他老当益壮,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全诗诗情与哲理交融,述理,明志,抒情达到了完美结合。简要赏析:
再见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