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益阳市第六中学2022-2022学年高一语文12月月考试卷语言文字运用(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的字的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徘徊(huí) 不恤(xù) 否泰(pǐ) 长歌当哭(dàng)B.惩创(chěng) 自缢(yì)敛裾(jù) 夙兴夜寐(sù)C.溘死(kè )绯闻(fēi)一椽(chuán) 蓊蓊郁郁(wěng)D.煤屑(xuè) 落蕊(ruǐ) 刀俎(zǔ) 勤能补拙(zhúo)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斑驳 斑澜 桅垣 绿草如荫 B.菲薄 变徵 殒命 美轮美奂 C.点掇 猗郁 淬火 离别笙萧 D.嬉游 沧茫 决别 糜室糜家3.下列各句中,加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他俩在运动场上配合默契,学习上你追我赶,生活中相敬如宾,比亲兄弟还有亲,令同学们羡慕不已。B、有一辆坐的是个戴眼镜穿长衫的胖子,估计一定是个沐猴而冠的新贵。C、湖南台的“天天向上”栏目,确实办得妙趣横生,常常让我陶醉其中、乐不思蜀。D、校运会上,他首当其冲,获得了400米跑的冠军。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十四年前,最后一批囚徒剥光衣服,被军犬和武装士兵押送下走进毒气室。B.在以后的一个多世纪中,包括彭定康在内的许多港督曾进行过大规模装修、扩建和改建。C.我在十年浩劫中不仅责备自己,更想保全自己,不要让自己跟一家人一起堕入地狱。D.“神州”五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从此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力量将航天员送人太空的国家。5、为下面一副对联的上联“八百里洞庭凭岳阳壮阔”选配下联,最恰当的一项是()A、五千年盛世欣太平今日B、两千年赤壁览黄鹤风流C、九万里中华创锦绣未来D、十三亿尧舜建文明古国二、文言文阅读(22分。选择题12分,每小题3分;翻译题10分)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6-10题。《崔护》博陵崔护,资质甚美,而孤洁寡合,举进士第。清明日,独游都城南,得居人庄。一亩之宫,花木丛草,寂若无人。扣门久之,有女子自门隙窥之,问曰:“谁耶?”护以姓字对,曰:“寻春独行,酒渴求饮。”女入,以杯水至。开门,设床命坐。独倚小桃斜柯伫立,而意属殊厚,妖姿媚态,绰有余妍。崔以言挑之,不对,彼此目注者久之。崔辞去,送至门,如不胜情而入。崔亦睠盻而归,尔后绝不复至。及来岁清明日,忽思之,情不可抑,径往寻之。门院如故,而已扃锁之。崔因题诗于左扉曰:“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10-后数日,偶至都城南,复往寻之。闻其中有哭声,扣门问之。有老父出曰:“君非崔护耶?”曰:“是也。”又哭曰:“君杀吾女!”崔惊怛,莫知所答。父曰:“吾女笄年知书,未适人。自去年已来,常恍惚若有所失。比日与之出,及归,见在左扉有字。读之,入门而病,遂绝食数日而死。吾老矣,惟此一女,所以不嫁者,将求君子,以托吾身。今不幸而殒,得非君杀之耶?”又持崔大哭。崔亦感恸,请入哭之,尚俨然在床。崔举其首枕其股,哭而祝曰:“某在斯!某在斯”须臾开目。半日复活,老父大喜,遂以女归之。6.下列句子,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独倚小桃斜柯伫立斜柯:横枝 B.尔后绝不复至尔后:此后 C.崔亦感恸,请入哭之 感恸:感动D.吾女笄年知书,未适人适人:嫁人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相:人面桃花相映红 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B、之:有女子自门隙窥之举所配玉玦以示之者三C、以:崔以言挑之 请以剑舞D、所以:所以不嫁者,将求君子以托吾身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8.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女子美貌多情“的一组是()①有女子自门隙窥之②独倚小桃斜柯伫立③妖姿媚态,绰有余妍④崔辞去,送至门,如不胜情而入⑤须臾开目,半日复活⑥所以不嫁者,将求君子,以托吾身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④⑤⑥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某年清明节,崔护至郊外,无意中发现一座花木掩映、清净优雅的庭院。意欲上前讨水,不料开门的却是一位美丽的姑娘,端出一杯清水给他解渴,并落落大方地望着他。第二年清明,崔护又去找那姑娘。虽然依旧是桃红柳绿,但大门紧闭,不见日思夜想的姑娘,面对明媚春光和灼灼桃花,崔护的心情无限惆怅,于是他左门题写一首诗,两人的爱情就是由这首诗确立的。在小说的最后,也许是他们的真情感动了上苍,奇迹真的发生了。崔护竟将女子哭过来,姑娘睁开美丽的双眼,恍如隔世般哀怨地望着崔护。二人悲喜交加,一对有情人终成眷属。D、这个爱情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耐人寻味的爱情,是要有一颗丰富敏感的心,有一份全身心投入的情才能寻获的,愿天下有情人,牢牢把握住生活中的每一次情缘10.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崔举其首枕其股,哭而祝曰:“某在斯!某在斯!”(4分)译文:(2)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3分)译文:(3)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3分)译文:诗歌鉴赏和诗文默写(15分)11.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华子岗-10-裴迪日落送风起,还家草露晞。云光侵履迹,山翠拂人衣。在这首小诗中,作者并没有工细地刻画华子岗的景物,而是着重从、、几个方面去摄取最能表现自己情趣的景象。表现了诗人的人生志趣。(4分)古人重炼字,讲究“一字落下,境界全出”之妙。本诗后两句,各有哪个字用得妙?为什么?(4分)12.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共7分,每空1分)(1)淇则有岸, 。总角之宴, 。(《氓》)(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 。(《采薇》)(3) ,食野之苹。 ,鼓瑟吹笙。(曹操《短歌行》)(4) ,所思在远道。四、现代文(论述类、实用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9分) -10- 在中国的棋林之中,影响最为深远者当属围棋和象棋。俗语有云:棋局小世界,世界大棋局。作为典型的中国文化载体,二者以棋盘和棋子折射出中国传统社会的缩影。其相通之处在于棋盘都是阡陌纵横,呈格状分布;棋子以颜色不同构成两方以对垒拼杀。但再加考察,则大有区别在其中也。 先说围棋。围棋棋子除按颜色区别为黑白二方之外,所有棋子在功能上无任何区别,性能相同,地位相等。其胜负的标志就是所占地盘之大小。而欲占领地盘,就必须至少有两口各自独立的“气眼”。“气眼”就是自己的活动空间,对方不得侵入,象征着中国古代的城池。要想生存发展,就必须拥有根据地;而要有根据地,就必须有回旋的空间,这与我国传统农业社会的思维方式如出一辙:想要保有地盘,就要使地盘连成一片;要想地盘不失,就必须有所依托,这个依托就是城池(气眼)。孤立的棋子“人”单势薄,作用有限,极易被吃,但联合在一起则所向披靡,势不可当。群体力量大于个体,占得空间则取得胜利,体现的是人类早期的追求目标和较为平等的价值观念。 象棋则不然。它将棋子分为将(帅)、士、象(相)、马、车、炮、兵(卒)等七种。胜负只取决于将帅之存亡。只要将帅仍存,全军覆没亦不为输;而将帅若遭不测(被将死),即使未失一子亦算失败。车可横冲直撞,所向披靡;马可腾越出击,纵横驰骋;炮可隔子发威,火力凶猛;士、象拱卫城池,以身护帅;兵、卒则亦步亦趋,只进不退。就本领与杀伤力而言,将帅属于最为无能之辈,不仅行动迟缓,杀伤力差,且不能越孤城半步,却要所有棋子拼死护卫。其余各子等级森严,贵贱分明。车乃棋中至宝,万不可轻弃。马、炮地位大抵相等,开局时炮似乎稍胜于马,而残局中则马胜于炮。最为惨烈者当属兵卒,数量众多,因而弃之不惜;本领有限,因而作用不彰;只许前进,不能后退,因而前景黯然,结局惨烈;拱到底则成“老卒”,几同无用。这是等级社会最为生动、最为集中的具体体现,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典型和缩影。 就发明时间而言,围棋早于象棋。《博物志》云:“尧造围棋,丹朱善棋。”虽不可信,但围棋产生于严格的等级制度形成之前,应无异议。其各子平等,机遇相同的构思设计,就是中华先秦文化中“民本思想”的具体体现。而象棋各子之间与生俱来、无从更改的身份差异和为保统帅而不惜耗尽生灵的僵化理念,是秦代以后专制制度的最佳诠释,加上“楚河、汉界”作为佐证,其生辰八字则大抵可定矣。 就弈者而论,围棋弈者主观能动性大,自主性强。不必为保全先行设定之统帅而煞费苦心,只需以全局形势为依据进行判断。而象棋弈者必须经受折马损炮甚至丢掉爱车的痛苦,而只是为了让那位无能的统帅存活。将一人之存亡凌驾于群体安危之上,甚至要牵制作为局外人的弈者,这种游戏规则乃当时社会结构和规则的缩影,是典型的中国专制思维的折射。 从游戏法则角度看,围棋是在用加法,开始时空无一人,好生寂寞,而随着双方落子,棋子越来越多,最终往往拥挤不堪,几无落脚之处;而象棋则用减法,开始时战阵严整,兵将齐全,而随着双方厮杀,棋子越来越少,到残局时诸子凋零殆尽,一片狼藉,最后往往仅剩孤家寡人,困守老城。真是两种感受,两种意境。 围棋和象棋反映出中国文化在不同层面、不同阶段逐渐形成的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围棋的存在表明中华文化体系中存在过民主的精神、平等的理念。考虑到中国古代的爱国情操一向以忠君行动来体现,象棋所表现出来的便可视为先人为保江山社稷而不惜一切代价的群体理念和视死如归、杀身成仁的牺牲精神。这两种精神和理念相辅相成,共同支撑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大厦。13.下列有关“象棋”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象棋的胜负只取决于将帅的存亡。只要将帅仍存,全军覆没亦不为输;下象棋的首要任务就是将死对方的将帅。 B.在象棋中,将帅行动迟缓,杀伤力差,最为无能;车乃棋中至宝,地位最高,本领最大,万不可轻弃。 C.本领有限,作用不大,前景黯然,结局惨烈的当属兵卒,是等级社会中处于最底层的士兵命运的生动具体的体现。 D.下象棋要经受折马损炮甚至丢掉爱车的痛苦,一切只为保老帅,这种游戏规则是典型的中国专制思维的折射。 14.下列对“作为典型的中国文化载体,二者以棋盘和棋子折射出中国传统社会的缩影”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棋局小世界,围棋和象棋的棋盘都是阡陌纵横,呈格状分布;棋子以颜色不同构成两方来对垒拼杀。下围棋就是要保有地盘,使地盘连成一片,而要想地盘不失,就必须有城池作为依托,这折射出我国传统农业社会的思维方式。 C.象棋各子之间与生俱来、无从更改的身份差异和为保统帅而不惜耗尽生灵的僵化理念,是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最佳诠释。 D.围棋表明中华文化体系存在民主的精神、平等的理念。象棋则表现出先人的爱国情操和忠君行动,反映先人的群体理念和牺牲精神。15.下列表述完全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围棋中孤立棋子“人”单势薄,作用有限,极易被吃,但联合在一起则所向披靡,势不可当,体现出人类的终极目标和平等价值观念。 B.象棋中马、炮地位相等,开局时炮胜于马,而残局中则马胜于炮。马可纵横驰骋,炮可隔子发威,二者各具威力。 C.围棋弈者主观能动性大,自主性强,以全局形势为依据进行判断胜负。而下象棋只考虑统帅的存活,受限制多,没有主观能动性。 D.围棋和象棋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虽不同,但围棋体现的平等理念、民主精神与象棋体现的群体理念和牺牲精神相辅相成,共同支撑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大厦。五、现代文(文学类)(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断崖(1)石头很小,群山很大,生命繁忙。-10-(2)时间在头顶上云层上空飘逝,断崖坐落在一个地方,从来没有移动过。断崖低着头,望着脚下一去不返的流水,把春天装进冬天,把少女扮成老妪。断崖低着头,望着脚下散乱无章的碎石,被野花一次次覆盖,被风霜一次次凝结。断崖低着头,望着河对岸低矮的土屋,矮门里有不断变幻的人在渐渐陈旧的门里进进出出。屋里的人守着一个村落和一群人,年轻的人。断崖目睹着屋里人的厮守,村子是一堆默默无闻的石头。(3)窗口对着庞大的断崖,年复一年,黑色的山崖在绿色的森林旁边,注视着村里人祖祖辈辈永不停止地做着美好的梦。当梦想在野地里实现,断崖默默地看在眼里;当梦想在路途上破灭,断崖也默默地看在眼里。沉默的断崖,早已在春雨秋风里成了村庄沧桑变幻的见证。(4)我一次次从巨大的断崖下走过,目睹断崖庞大的残缺,我不能面对断崖无动于衷。它随时会让人想起人在生命中不可遏止的颠沛流离,它随时会让人在心里浮现长途跋涉中的一些刻骨铭心的词语:断送、悲壮、逆流、落叶、沧海、黄昏……断崖避开了辉煌与荣光,耸立在所有亭台楼阁的背后,无法与它们的繁忙与奢华比较。但是,断崖也肯定有过花枝与藤叶,那时水丰草茂的山坡、觅食的牛羊、升起的炊烟,让鲜活的生命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力量。不知道在哪一天,山崖溃落了,可谁又能意料这瞬间的溃落,在风雨中一天天泅渡,竟凝成了一种不屈的姿势。路过的人,偶然看见,一晃就过去了,不在乎断崖的诉说与沉默,也不会在石头与泥土之间看出些许寓意。只有心情沉重的人正在经历生命的围困与冲突的人,在他的视野中出现的断崖才随时会给他感悟。是的,这庞大的断崖呈现在面前,肯定会让一些人若有所思。(5)我就是在一次无意漫步时路过那断崖的。山村的沉静与寂寞网一样罩住了我正在挣扎的灵魂和希望,而在我的身边,山是很高很高的,路是很长很长的,风是很凉很凉的。面对断崖,我总会想起历史,想起往事:那大地上的伤口,在风霜年复一年的吹打中,渐渐地长出的暗黑色的苔藓。在阳光的曝晒下,一粒粒小石子从石壁上绽裂开来,最后坠落在谷底,石子与断崖诀离,却又找到了一条新的道路。于是,我每一次面对断崖,总会有不同以往的感想,但始终相同的是:断崖在空旷与落寞之中总是用自己的身影证明自己的存在。(6)朴素的断崖远离了灯火的辉煌,坚强的断崖支撑着深情的凝视。水分很少的断崖把每一棵小草都揽在怀里,虽是绝壁,那横长出来的小树和野花却永不停止地渲染着人迹罕至的地方,把厚重的寓意写在大地上,与高山的伫立彼此映照,最终铸炼成一种寻常人所难具备的品质,沉着、从容、朴实、深厚、忍耐、渴望、崛起、昭示,提醒一切正在沉沦的人,把痛苦与丧失当成身后的历史,在阳光和风雨中挣扎,坚韧地在命运的途中点燃心中即将熄灭的热情与梦想,演绎凤凰涅槃的火焰。(7)我的呼吸在灯光的波纹里,遥遥地望着村庄畔的断崖,断崖仍然在它的世界里。断崖的形象在我的意念中,我为它在我的思维里安排了一个位置,支撑起我的信念,滤得我的目光越来越纯净。16.根据全文,说说“支撑起我的信念,滤得我的目光越来越纯净”的断崖是怎样的断崖。(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根据下面的要求,回答问题。(6分)(1)第三段中作者为什么说沉默的断崖“在春雨秋风里成了村庄沧桑变幻的见证”?请根据第三段内容,概括回答。(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第四段“也不会在石头与泥土之间看出些许寓意”这句话中的“寓意”指什么?(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18.结合上下文,说明第四段中“断崖也肯定有过花枝与藤叶,那时水丰草茂的山坡、觅食的牛羊、升起的炊烟,让鲜活的生命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力量”这句话的作用。(4分)19.从五、六两段看,断崖引发了作者哪些人生感悟?请分点概括。(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选做题。每题6分,共12分。注意:选做题共3道小题,请任选其中2道作答。20、阅读下面的新闻,然后回答问题。《新京报》2月3日报道,北京731路公交车上,一名外国乘客因其提出违规停车的要求遭到拒绝,而对该车的司机和售票员破口大骂为“中国猪”,司机和售票员笑脸相映,他们严格遵守公交公司的《员工守则》,做到了“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对于司机和售票员的忍让,你持何态度,请写100左右的短评。21.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他母亲的伙伴电灯光下,剧院门口的台阶上,坐着一个面容憔悴的妇人,她手里抱着一个孩子,身旁站着两个。膝盖上放着一叠报纸,紧挨着脚边的一个雪茄盒就搁在人行道上,里面装满了火柴、靴带和骨领扣。一位绅士模样的人,从马路对面的“大理石酒吧间”走了出来。他在人行道上站立片刻,看了看,然后看了看对面的剧院。他穿过大街,在走近人行道的时候,把手伸进了衣袋里。“买报,先生?”一个报童叫道,“来哟,先生,有《新闻》,还有《星》。”但那位“先生”已经注意到了台阶上的妇人,并朝她走去。“买报吧,先生!这里有《星》”孩子嚷着,一下子闪到他跟前,目光很快地从“先生”脸上向卖报的女人,他说:“没关系,先生!都是一样的——她是我母亲……谢谢!”21.小说的标题是《他母亲的伙伴》,请对“伙伴”进行解读。22.长沙市岳麓山脚有一座自卑亭,游客们对“自卑”二字多有不解。自卑亭上有一副楹联:“行远必自迩,登高必自卑。”请运用所学的对联知识简要分析“自卑”二字的含义。作文(60分)23.你对“朋友”有何认识?请以“——,朋友”(横线处可在以下叹词中选择一个:啊、唉、哦、哟、呀、咦)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10-益阳市六中2022年下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一语文答卷时量:150分钟总分:150分命题人:周志鹏审题人:张婉妮一、选择题。(39分)题号123456答案题号789131415答案二、非选择题。10、翻译。(10分)(1)(2)(3)11、古诗。(8分)(1).、.、.(2)12、默写。(10分)(1)、(2)、(3)、(4)16、(4分)17、(1)(3分)(2)(3分)18、(4分)19、(3分)选做题(任选两题)20□21□22□(请在所选择题目后的方框中填涂)1、(6分)-10-2、(6分)-10-益阳市六中高一月考语文答案文言文阅读(22分。选择题12分,每小题3分;翻译题10分)6.答案:C7.答案:A8.答案:C9.答案:C10.略五、现代文(文学类)阅读(17分)18【答案】 ①是在空旷与落寞之中坚韧地用自己的身影证明(或“昭示”)自己存在的断崖。②是坚强、忍耐而默默地支撑着生生不息的新生命的断崖。③是沉着、从容、朴实而又坚韧的断崖。19【答案】 (1)沉默的断崖年复一年①默默注视着村里人祖祖辈辈永不停止地做着美好的梦。②目睹了村里人梦想的实现和破灭。(2)①生命中总会有失败、挫折。②面对意外的挫折,生命可以在艰难中变得更坚韧;或:面对挫折不屈服)。20【答案】 ①通过断崖的过去的繁华与现在的残缺作比较(对比、衬托;突出断崖沉默、坚强而不屈的形象。②为下文由断崖引发的人生感悟作铺垫(或:引发人们对生命的感悟)。21【答案】 ①面对不幸要能从容坚强,莫把不幸当成命中的注定。②逆境可铸炼常人难以具备的沉着、从容、朴实的品质。③坚韧的人经历了磨砺,总会找到新的道路。④人在困境中要能继续自己的热情与梦想。六、选做题。注意:选做题共3道小题,请任选其中2道作答。-10-22.参考:行远自迩,登高自卑”是“四书五经”《中庸》中的一句警世明言,其意思是说,要想走很远的路,到达远大的目标,就必须从近处开始;要想登上高山之颠,极目远眺,一览众山小,就必须从山脚起步。所以“自卑”和今日说的自卑是两回事,是自从卑微、低处之意。这和老子所说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的“不积圭步,无以成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有异曲同工之妙。-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