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益阳市第六中学2022-2022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从今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阅读,写作,神游世界。从今天起,关心语言和文字,给每一道题每一个空格书写一个珍贵的答案。你有一段旅程,要经过精神支点,倾听历史画外音,直面后人之鉴,漫游文学这片激情的森林……好,下面请微笑着开始这两个半小时的旅程吧!说明:1.本试题答案必须全部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不计分。2.本试题卷共6道大题,18道小题,共8页。时量120分钟,满分150分。第Ⅰ卷基础部分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加点字读音无误的一项是()A.鱼凫(fù)贾(jiǎ)人铮(zhēng)铮恬(tián)然B.飞湍(tuān)迁谪(zhé)饿莩(piǎo)嘲哳(zhā)C.逡(quān)巡钿(tiàn)头迸(bèng)裂扪(mén)参历井D.数罟(gū)暮霭(ǎi)教坊(fáng)崤(yáo)函2、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项是()A.痒序之教侧身西望长资嗟B.转轴拔弦坐中泣下谁最多C.良将劲驽故不积跬步D.虽有稿暴度长契大比权量力3、选出加点词与现代汉语意义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①铁骑突出刀枪鸣 ②暮去朝来颜色故 ③恬然自安④曲终收拨当心画 ⑤整顿衣裳起敛容 ⑥曲罢悯然⑦相逢何必曾相识 ⑧老大嫁作商人妇 ⑨今漂沦憔悴A.①③④⑦B.②⑤⑥⑧C.③⑥⑦⑨D.④⑤⑦⑧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老头儿看见它来到,知道这是一条毫无畏惧而且为所欲为的鲨鱼。 B.只有一次,我在游泳的时候一脚踩在一条海鳐鱼上面,脚后跟给它刺了一下,当时我的小腿就麻木了,痛得忍无可忍。 C.它们甚至不去紧跟着鱼的气味,就并驾齐驱地直朝着小船扑来。 D.他不忍朝死鱼多看一眼,因为它已经给咬得残缺不全了鱼给咬住的时候,他真觉得感同身受。8\n5.下列新闻标题中语意明确的一句是( ) A.政府有关部门明令禁止取缔药品交易市场。 B.真正优秀的教师无一不是道德修养的模范。 C.步步高超市赫山店发生特大火灾之日,许多市民看不上在益阳举行的凤凰传奇演唱会。D.警方对报案人称围观者坐视不管表示愤慨。二、文言文阅读(共24分,其中选择题12分,每小题3分;翻译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6、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奋六世之余烈烈:功业却匈奴七百余里却:击退B.践华为城,因河为池践:削平因:凭借C.隳名城,杀豪杰隳:毁坏销锋镝镝:箭头D.振长策而御宇内策:马鞭子。8\n7、对下列加点词语解说正确的一项是()①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②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③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④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A.两个“以为”意思相同,两个“兵”意思相同。B.两个“以为”意思相同,两个“兵”意思不同。C.两个“以为”意思不同,两个“兵”意思相同。D.两个“以为”意思不同,两个“兵”意思不同。8、下列解说有误的一项是()A.奋六世之余烈六世:指孝公、惠文王、武王、昭襄王、孝文王、庄襄王。B.履至尊而制六合六合:东西南北天地,天地四方。C.南取百越之地百越:古代越族居住在江、浙、闽、粤各地,每个部落都有名称,而统称百越。D.执敲扑而鞭笞天下敲扑:敲击扑杀9、下列加点的词语没有活用现象的一项是()A.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B.以愚黔首。C.以弱天下之民。D.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第Ⅱ卷10、翻译下列语句(12分)⑴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5分)(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4分)(3)“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piǎo)而不知发(3分)8\n三、古代诗歌鉴赏与默写(20分)1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菊郑谷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①枝枝近鬓毛。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②高。画菊③郑思肖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无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注释:①九日,指九月初九重阳节。②瓦松,一种寄生在高大建筑物瓦檐处的植物,形似松。③这首《画菊》是生活在宋元易代之际的南宋诗人在宋亡之后所写。(1)两首咏菊诗分别以菊象征了怎样的品格?(4分)①《菊》:②《画菊》:(2)简要说明《画菊》诗中以下喻体比喻什么。(4分)①百花:②疏篱:③抱香:④北风:12.古诗文默写(12分,每空1分)①、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②、,则知明而行无过矣。③、,塞上风云接地阴。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⑤、《师说》中定义教师职责的句子:。⑥、,;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⑦、,此时无声胜有声。⑧、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犹抱琵琶半遮面。⑨、画图省识春风面,。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四、现代文(文学类)阅读(2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6题。8\n午后的故事一声尖啸刺耳的叫骂声在大街上响起,像平空炸起一颗响雷,撕破了大街的宁静。当时是午后,阳光明亮亮的,没有多少事要去做的人们三五成堆聚在大街两旁侃大山下闲棋,街道上有流水一样的行人。听到这一声叫骂,人们不约而同地伸长脖子睁圆眼睛朝叫骂的地方望去。只见一个壮汉手持一把锋利的菜刀在大街上狂奔,他满脸杀气,一边狂奔一边叫骂。壮汉手中的菜刀在明亮亮的阳光下发出耀眼的光芒,像一道火绳烧灼着人们的眼帘。大街的行人纷纷停下来,像被谁无声指挥着似的一同往街道两旁挤靠。街道两旁的男男女女也都站起来,紧张地往更里面的地方挤靠。一时间街道两旁形成两堵人墙,人们都屏住呼吸茫然地看着大街上那个狂奔的壮汉。壮汉还在叫骂,狂奔。大街上空荡荡的,仿佛静止的流水。在午后,整个大街上只有一个壮汉在狂奔,在叫骂。“站住!放下你的刀!”突然,一声炸雷在大街上炸响,震得两旁的人墙悸动一下,人墙上的一双双眼睛齐刷刷地循声望去。一个老人站立在大街中央像巍然挺立的一棵松,迎面拦住狂奔叫骂的壮汉。壮汉仿佛没有听见老人的喊声,仍然挥舞着菜刀往前狂奔,他手中的菜刀闪着亮光犹如一条吐着毒信的长蛇。“站住!放下你的刀!”老人又大吼一声,声若洪钟。壮汉这次听到了,他一楞怔停下来,狐疑地瞅一眼老人。老人像挺立的一棵松拦住他的去路。但很快壮汉又凶相毕露,狂嚣起来,他疯狂地挥舞着手中的菜刀,像空中无数条毒蛇在吐信。“让开!我要杀林三,不关你的事。”老人岿然不动,威严地吼道:“放下你的刀!”壮汉声嘶力竭地叫道:“你让开!不让开我先杀了你再去杀林三。”老人说:“放下你的刀!我不会让你走过去,除非我倒下。你听着,要是死我已经死过三次了。小鬼子的子弹从我前胸穿过后背钻出,我没有死;红卫兵把我踹下高台,昏迷了三天我没有死;歹徒的刀从我胸前刺进去,鲜血淌了一地我还是没有死。这三次我都没有死,难道还怕再有一次吗?”壮汉无望地说:“不,你让开。”老人说:“放下你的刀!我是一个失去儿子的父亲,我不能再让一个父亲失去儿子。”8\n听到老人这句悲凉的话语,街道两旁的人墙又一阵悸动,像一阵寒风贴着人墙刮过,人们的心都不住地颤抖着。人们都清楚地记得也是这样一个午后,也是男男女女三五成堆聚在大街两旁侃大山下闲棋,街道上行人如流水,三个歹徒在殴打一个年轻人,年轻人就是老人的儿子。当时没有谁出来阻拦,大街上仿佛空无一人,老人的儿子被打倒在地,肠子流出一堆,一个鲜活的生活在午后明亮亮的阳光下,在众目睽睽之下枯萎了。“放下你的刀!”老人又高声吼道。壮汉无力地哀号一声:“不——”可是他拿菜刀的手抽搐起来,剧烈地抖动起来,“哐啷”一声,菜刀落在地上,像一条僵死的蛇。壮汉捧着脸蹲下来,忽然放声痛哭。老人依然站立着,午后的阳光明亮亮地照在老人身上,老人像巍然挺立的一棵松。13、小说的题目是“午后的故事”,文中多次写到午后明亮亮的阳光,作用是什么?(每个要点不超过15个字)(4分)答:14、作品是怎样从正面、侧面表现老人的崇高品格的,请对描写方式和人物性格做出简要的说明。(6分)正面描写:侧面描写:15、文中三次以毒蛇为喻对菜刀进行对比性描写,作用是什么?(4分)答:16、故事的结尾写“壮汉捧着脸蹲下来,忽然放声痛哭”,这一细节表现了壮汉怎样的复杂心情?谈谈你的理解。(至少答四点,每个要点不超过15个字)(8分)答:①②③④六、语言运用17、阅读以下材料,完成后面题目。(9分)8\n校徽的功能主要是为了彰显学校的办学理念和人文精神,校徽的意义在于其作用和价值,是学校形象的标志和灵魂的表征。校徽的象征功能离不开意象的营造,更离不开具体的环境和学校文化背景。校徽中的意象借助于某一具体事物的外在特征,通过隐喻抽象思维的功能,寄寓某种深邃的思想,或表达某种富有特殊意义的事理,能够让人通过意象形象直观地认知学校的独特文化内涵和精神底蕴。参考下图,并结合我校校服上的校徽图案的设色,试分条阐释我校校徽的寓意。8\n七、写作。(60分)18.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2022年4月20日早上8时2分,距离汶川大地震5周年尚不足一月,四川雅安、芦山发生7.0级地震。当天中午13点15分,李克强、汪洋等中央领导乘专机飞抵灾区,冒着强余震带来的危险,亲临救灾一线“坐镇指挥”;各级政府、各部门在第一时间启动紧急预案,筹措调集救灾资金,构建起空中、铁路、公路立体运输“生命线”;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指战员更是首当其冲,义无反顾地奋战在抗震救灾最前线;社会各界救援人员、志愿者也不顾个人安危,不怕任何困难,竭尽全力投入救灾,更多普通人则以捐款、捐赠、献血、倡议等方式助力灾区,……中华大地再次上演了一场快速、高效而又科学的生死大营救,展现了一幅幅全力以赴、共克时艰,不惜一切、抢救生命,骨肉情深、众志成城的动人场景。毫无疑问,灾难考验面前,雅安必将进一步凝聚起强大的力量,克服眼前的困难,迎来夺取抗震救灾斗争的全面胜利,创造更加美好的新雅安。惨烈的震灾,带给中华民族巨大悲伤的同时,再次让伟大的民族精神集中迸发、凝聚升华。它震醒了13亿国人思想深处的高尚情怀和民族认同。那一瞬间,世界触摸到了五千年中华文明的核心,发现了这个国家一次次濒临绝境而不倒的秘密,感受到了一个民族走向复兴最可依托的力量。灾难让民魂凝聚。因为灾难往往会激发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成为民族发展、民族振兴的重要转机。鲁迅先生说过:“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民族魂”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以“民族魂”为话题,自主确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每个错别字扣一分,重复不计。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