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铁路实验中学2022—2022学年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二语文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人群不时地会发生踩踏事件,动物在成群结队行动时,即使遇到紧急情况也不会因为惊慌失措而相互碰撞,为什么?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行为生物学家伊恩·库森说,蚂蚁、鱼和鸟有能力在整个群体里传递关于群体的身体动态的信息。比如蚂蚁可以用信息素在蚁群内交流,通过简单的小范围互动能形成复杂的模式。蚂蚁是社会化的生物,而人类是自私的。我们都想节省通行时间,哪怕是以牺牲他人的时间为代价,而蚂蚁是为整个群落而工作。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是最原始的生物。我们没有进化出群体活动时的集体智商,无法超出局部的互动规则。鱼群或迁移的动物在突然行动时,领袖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拥有往何处去的必要的信息,其他同类只要跟着就行了。另一种说法是,许多大型的鸟类如天鹅和塘鹅以V字形梯形编队飞行,这样既能提高飞行效率,又能避免碰撞。阻力能够降低65%,飞行距离可以增加70%,因为每一只鸟都处于前面一只鸟的翼尖涡流造成的上升气流中。只有头鸟得不到这种好处,但鸟群中的其他鸟会轮换当头鸟,以共同承担这种压力。实际上,鸟群的梯形编队很少是完美的V字形,往往是J字形。但无论是哪种形状都可以让所有的鸟获得对前面同类的最佳视野,以便保持安全的距离。飞行时,鸟群中的鸟之所以不会相互碰撞,是因为它们的视觉系统比人类的发达,它们的新陈代谢和肌肉的反应速度也更快。在2022年至2022年,欧盟组织了一个名为“飞行中的椋鸟”的研究,动用了意大利、法国、德国、匈牙利和荷兰等国的七个研究机构,成员中有生物学家、物理学家、计算机科学家,他们不仅要收集数据,还要改进对鸟群的3D模拟,以便帮助人们理解人类的群体行为,如时尚、风潮、金融市场的群体行为。物理学家卡瓦尼亚选择了意大利罗马的马西莫宫,它位于火车站附近一个开阔的广场上,广场四周都是树。冬季的每个下午,椋鸟在罗马郊外觅食后都会回到这里的鸟窝。黄昏时分,这些鸟群会在天空中上演半个多小时的特技表演,它们有时像一股烟雾,有时又像一条摆动的缎带。卡瓦尼亚和他的团队把鸟群的移动做成了3D图像后意外地发现,鸟群中鸟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在鸟群边缘的鸟比中心更密集,就像在一辆拥挤的公交车上,中央的乘客悠闲地聊天,车门附近却很拥挤。更让他们感到有趣的发现是,鸟群中的鸟能看到它附近的15只到16只同类,但它只注意它两侧的六七只鸟的活动。邻近的鸟距离它自己的远近不重要,重要的是同类的数量,它们只根据邻近的同类来改变飞行速度和方向,这就能保证整个鸟群朝同一方向飞行。进化为什么选择了“六”或“七”作为神奇的数字?一种解释是,“七”是鸟类认知能力的极限,它们无法跟踪七个以上的物体的活动;另一种解释是,“七”-17-\n是在群体中传递信息时的最佳数字。你也许以为你沟通的个体越多越好,但如果你跟太多人沟通,你会得到太多嘈杂的不准确的信息。这样的话,如果发生了什么重要的事情,你搞清楚状况之后可能就为时已晚了。(摘编自《三联生活周刊》)1.下列关于成群的动物遇到紧急情况不会相互碰撞的原因,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鸟类的视觉系统比人类的发达,它们的新陈代谢和肌肉的反应速度也更快,飞行时能让它们彼此之间保持安全的距离。B.蚂蚁、鱼和鸟能够运用信息素在群体中交流,传递关于群体的身体动态的信息,通过小范围互动能形成复杂的模式。C.蚂蚁是社会化的生物,它们都是为整个群落而工作,具有群体活动时的集体智商,活动规则不仅仅是局部的互动。D.鱼群或迁移的动物在突然行动时,领袖拥有往何处去的必要信息,它负责带领整个群体,其他同类只要跟着就行。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有人认为,沟通的个体并非越多越好,跟太多人沟通会得到很多不准确的信息,在群体中传递信息时的最佳数字是“七”。B.冬日黄昏罗马马西莫宫上空的椋鸟群特技表演般的飞翔,给科学家研究动物的群体活动而不碰撞提供了很好的材料。C.科学家把鸟群的移动做成3D图像后意外地发现,运动的鸟群中鸟的分布规律与人类活动中人群的分布情况很相像。D.科学家发现鸟群中的鸟能看到它附近15只到16只同类,但它只注意自身两侧的六七只鸟,根据它们来调整飞行。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欧盟组织多国多学科的科学家和多家机构,进行“飞行中的椋鸟”的研究,以便帮助人们理解人类在时尚、金融市场等方面的群体行为。B.动物的行为与人的行为既有相似之处,又有很大的不同,研究动物的行为方式,对于了解人类自身、理解人类的群体行为有重要的帮助。C.伊恩·库森认为,人群在遇到紧急情况时会因惊慌失措而发生踩踏事件,而成群的动物却不会,是因为人类在群体活动时没有互动规则。D.有些大型的鸟类如天鹅和塘鹅,以V字形梯形编队飞行,这样既能够避免碰撞,还能够降低飞行阻力,增加飞行距离,提高飞行效率。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祝盟(节选)刘勰① 天地定位,祀遍群神,六宗既禋,三望咸秩,甘雨和风,是生黍稷,兆民所仰,美报兴焉!牺盛惟馨,本于明德,祝史陈信,资乎文辞。-17-\n 昔伊耆始蜡,以祭八神。其辞云∶“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则上皇祝文,爰在兹矣!舜之祠田云∶“荷此长耜,耕彼南亩,四海俱有。”利民之志,颇形于言矣。至于商履,圣敬日跻,玄牡告天,以万方罪己,即郊禋之词也;素车祷旱,以六事责躬,则雩禜之文也。及周之大祝,掌六祝之辞。是以“庶物咸生”,陈于天地之郊;“旁作穆穆”,唱于迎日之拜;“夙兴夜处”,言于祔庙之祝;“多福无疆”,布于少牢之馈;宜社类祃,莫不有文:所以寅虔于神祇,严恭于宗庙也。 自春秋以下,黩祀谄祭,祝币史辞,靡神不至。至于张老贺室,致祷于歌哭之美。蒯聩临战,获祐于筋骨之请:虽造次颠沛,必于祝矣。若夫《楚辞·招魂》,可谓祝辞之组丽者也。汉之群祀,肃其百礼,既总硕儒之义,亦参方士之术。所以秘祝移过,异于成汤之心,侲子驱疫,同乎越巫之祝:礼失之渐也。 至如黄帝有祝邪之文东方朔有骂鬼之书于是后之谴咒务于善骂唯陈思《诘咎》裁以正义矣。若乃礼之祭祝,事止告飨;而中代祭文,兼赞言行。祭而兼赞,盖引伸而作也。又汉代山陵,哀策流文;周丧盛姬,内史执策。然则策本书赠,因哀而为文也。是以义同于诔,而文实告神,诔首而哀末,颂体而视仪,太祝所读,固祝之文者也。凡群言发华,而降神务实,修辞立诚,在于无愧。祈祷之式,必诚以敬;祭奠之楷,宜恭且哀:此其大较也。班固之祀涿山,祈祷之诚敬也;潘岳之祭庾妇,祭奠之恭哀也:举汇而求,昭然可鉴矣。 盟者,明也。骍毛旄白马,珠盘玉敦,陈辞乎方明之下,祝告于神明者也。在昔三王,诅盟不及,时有要誓,结言而退。周衰屡盟,以及要劫,始之以曹沫,终之以毛遂。及秦昭盟夷,设黄龙之诅;汉祖建侯,定山河之誓。然义存则克终,道废则渝始,崇替在人,祝何预焉?若夫臧洪歃辞,气截云蜺;刘琨铁誓,精贯霏霜;而无补于汉晋,反为仇雠。故知信不由衷,盟无益也。 夫盟之大体,必序危机,奖忠孝,共存亡,戮心力,祈幽灵以取鉴,指九天以为正,感激以立诚,切至以敷辞,此其所同也。然非辞之难,处辞为难。后之君子,宜存殷鉴。忠信可矣,无恃神焉。(节选自《文心雕龙·十》,有删改)[注]①刘勰(约公元465——520),字彦和,生活于南北朝时期的南朝梁代,中国历史上的文学理论家、文学批评家。一部《文心雕龙》奠定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和文学批评史上的地位。4.下列对划线句子的划分中正确的一项是(3分)A、至如黄帝/有祝邪之文/东方朔有骂鬼之书/于是后之谴咒/务于善骂/唯陈思《诘咎》/裁以正义矣B、至如/黄帝有祝邪之文/东方朔有骂鬼之书/于是后之/谴咒务于善骂/唯陈思《诘咎》/裁以正义矣C、至如黄帝/有祝邪之文/东方朔有骂鬼之书/于是后之/谴咒务于善骂/唯陈思《诘咎》/裁以正义矣D、至如/黄帝有祝邪之文/东方朔有骂鬼之书/于是后之谴咒/务于善骂/唯陈思《诘咎》/裁以正义矣-17-\n5.下列对文言文中有关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姬”姓,中华上古八大姓之一,得姓始祖为华夏民族的人文初祖——黄帝,黄帝因长居姬水,以姬为姓。B、“六宗”一般指的是古所尊祀的六神,有时也指汉文帝(太宗)、汉武帝(世宗)、汉宣帝(中宗)、汉元帝(高宗)、汉明帝(肃宗)、汉章帝(显宗)。文中指的是尊祀的六神。C、四邻各族(九夷、八狄、七戎、六蛮)的居住区称为“四海”,“五湖四海”也泛指全国各地、天下。D、楚辞是屈原创作的一种新诗体,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集。其经历了屈原的作品始创、屈后仿作、汉初搜集、至刘向辑录等历程。对《楚辞》及其研究史作研究的学科,今称为“楚辞学”。6.下列有关文言文原文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刘勰强调“利民之志”而反对移过于民,不满于向鬼神献媚取宠,或利用鬼神以自欺欺人。最后总结史实,从而认识到兴废在人,鬼神是靠不住的,明确提出“忠信可矣,无恃神焉”,要后人警戒。B、本篇分祝和盟两大部分。以论述祝文为主,同时讲了与祝文相近的盟文。祝和盟都是古代“祝告于神明”的文体。C、本文按写作内容来分可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讲祝词的产生及其发展情况,第二部分讲祝词的写作特点,第三部分讲盟文的产生及祝词的流弊,第四部分讲盟文的写作特点。D、祝词的产生,是“兆民”在生产活动中出于对风雨诸神的敬仰,而要有所报答或祈求,这反映了上古人民和自然斗争的淳朴思想。7.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5分)(1)及秦昭盟夷,设黄龙之诅;汉祖建侯,定山河之誓。(5分)(2)素车祷旱,以六事责躬,则雩禜之文也。及周之大祝,掌六祝之辞。(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回答第8-9题。(11分)梦江南[唐]皇甫松兰烬落,屏上暗红蕉。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萧萧。人语驿边桥。望江南[南唐]李煜闲梦远,南国正芳春。船上管弦江面绿,满城飞絮混轻尘。忙杀看花人。8.两首词都写到怎样梦境,这两处“梦”各自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感情?(6分)9.你认为皇甫松在词中是如何处理虚实关系的?请简要分析。(5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每空1分)(1)在《醉翁亭记》中,欧阳修以“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山间的春夏美景,让自己流连忘返。-17-\n(2)杜甫的《登高》一诗中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今常用来表达旧事物终将衰落,历史长河仍将向前之意。(3)南宋诗人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道“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英雄业绩的流风余韵已荡然无存,自己希望像英雄那样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难以实现的惆怅。乙选考题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生命曹德权血色黄昏,硝烟滚滚。日军56师团长驱直入,已彻底切断滇缅国际通道,进占怒江西岸,在惠通桥沿岸同中国军队接火,中日双方几十万部队摆开了决战架势。怒江不保。昆明危在旦夕。整个大后方已感触到战争的迫近。距惠通桥不到50公里的泥泞公路上,开来5辆重型卡车。第一辆车上,坐着一个穿着少校制服的大胡子。两小时前,他接到集团军总部的命令:不惜一切代价,将弹药及食品送上惠通桥南高地。这里,国军耿振华师已到了弹尽粮绝的地步,一个师打到不到一个团的兵力了,全体官兵已有4天没进过一口食物,士兵们连枪都端不起来了,而他们接到的命令是必须再坚守24小时,不惜一兵一卒。惠通桥不保,怒江防线必毁于一旦,后果将不堪设想。卡车在公路上疯狂地弹跳着向前冲去。大胡子少校手提一挺轻机枪,两眼血红。作为带队长官,他明白迟到一个小时的后果是什么。不该发生的事发生了,第一辆卡车扎进炮弹坑里,熄火了。随后的4辆卡车也被迫停下来。前面的路面都布满炮弹坑。押车官兵全部下了车,奔跑着搬石头填炮弹坑,推车,累得气喘吁吁。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四野里聚集来不少饿得皮包骨头的饥民,怯生生地围着卡车转,也不知是谁喊了一声:车里有白馍!顿时,四野里的饥民打了强心针般振奋起来,呼啦啦冲上去钻进车厢,抢吃起馒头来!-17-\n大胡子少校手提轻机枪冲到被抢的车前,嘴角抽搐着,两眼滴血,一咬牙将枪端起来对准饥民,只听一片哗啦啦的枪栓声,全体押车官兵持枪围住了饥民。就在这时,大胡子少校的双眼直直盯着车尾,然后痛苦地闭上了双眼。在车尾,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女孩,饿得双眼深陷,浑身瘦骨骇人地撑着肉皮,一双脏兮兮的手抓住馒头,嘴里还咬着一只馒头,遮住了半张瘦脸,双眼惊骇而哀怜地望着大胡子少校。大胡子少校浑身战栗着,两幅画面在眼前交替晃过:一边,是饿着肚子同鬼子拼命的国军兄弟;一边,是手无寸铁饿得只剩一口气的小女孩!他丢下机枪,面对饥民跪了下去,一拳砸在头上:“乡亲们哪,前面守怒江的弟兄们已经4天没有吃饭了,他们空着肚子在和鬼子拼刺刀啊!你们……”四野霎时一片寂静:所有人如石雕一般。小女孩怯生生地挪到大胡子少校面前,将手里的馒头递到大胡子少校手上,然后取下嘴里的馒头也递上去:“叔叔,我不知道这些馍馍是送到前线去的,这个馍馍我咬了一口,请他们别嫌弃,请他们吃饱了多杀鬼子……好吗?”大胡子一下抱起小女孩,只一个劲点头。他将脸贴着小女孩的脸:“你叫什么名字?”小女孩有气无力地答道:“我叫尤小翠。”大胡子颤声说道:“好妹妹,等我们打败了鬼子,我一定要让你吃上白馍。一定让你吃饱好吗?”小女孩吃力地点点头,脸上露出稚气的笑。所有的饥民们此时都将拿在手里的馒头默默地送回了车上。然后用最后一点力气抱起一块块填弹坑的石头……。车队终于怒吼着向怒江方向冲去……。一周后,大胡子少校和耿振华师长来到陷车的地方,大胡子少校手里提着一小袋馒头,耿师长手里也有一个馒头,一个发黄的有一个缺口的白馍。他们找一个叫尤小翠的小女孩。一个老大娘将他们引到一座新的小坟包面前,老大娘说:“她家7口人,她是最后一个死去的,她在3天前饿死了!”大胡子少校和耿师长咚地跪在新坟前。凄厉的枪声伴着一声嚎叫:“小翠妹,所有的中国军人会为你报仇!——小日本,中国人是不会死绝的!”34年后,一位国军起义将军临终前拿出一个有缺口且发黄的馒头。说:“把这馒头的故事……讲给……小青年们……听。”(选自《微型小说三百篇》)(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当大胡子少校与耿师长拿着那个缺口的馒头来找小翠时,我们可以推想,大胡子少校肯定跟前线战士们讲过这个故事。-17-\nB.“四野里聚来不少饿得皮包骨的饥民”,说他们“皮包骨”是为下面他们抢馒头做铺垫,因为饿所以才抢,这是很正常的。C.大胡子少校见到百姓抢馒头,“嘴里抽搐着,双眼滴血,一咬牙将机关枪用手端起来对准饥民”,这里运用了肖像、动作、心理描写。D.大胡子少校“丢下机枪,面对饥民跪了下去,一拳砸在头上”这些举动表明了他认为自己无能,让百姓挨饿,从而深感愧疚。E.当大胡子少校对小女孩说会让她吃饱时,小女孩吃力地点点头,露出稚气的笑。说明小女孩还小,并不知道大胡子是在骗她。(2)文章结尾:“34年后,一位国军起义将军临终前拿出一个有缺口且发黄的馒头。说:“把这馒头的故事……讲给……小青年们……听。”这个结尾有什么深意?(6分)(3)文章前四段的叙述和描写有什么作用?(6分)(4)文章标题是“生命”,但有人认为以“小翠”做文章标题更合适。请就此问题进行探究。(8分)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2.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张纯如:她用生命点亮历史2022年11月9日,一位年轻的华裔女作家在美国加州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她的突然离去震惊了整个世界。据不完全统计,仅在美国,就有230多家报纸、电台、电视台发布了这一消息,并向这位年轻的华裔女子致以敬意。近年来,还没有哪一位华人的去世在美国引起如此之大的震动。她就是张纯如,《南京暴行——被遗忘的大屠杀》一书的作者,与篮球天才姚明、钢琴家郎朗一起被美国华文媒体誉为“最引人瞩目的在美华人青年”。1968年3月28日,张纯如出生在美国新泽西州普林斯顿的一个华裔移民家庭中。纯如之名出自《论语》:“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纯如,意思是和谐美好,既有父母思念故国的苦涩,也有父母对女儿所寄托的期许。张纯如1989年从伊利诺伊大学新闻系毕业后,开始了专业写作的道路。她的第一本书《蚕丝——中国飞弹之父钱学森》广受好评。1997年12月,南京大屠杀60周年。张纯如在此前用近三年的时间,在世界各地访问了许多幸存者,参阅了大量的历史文献,在各种触目惊心的资料的基础上,撰写、出版了英文版《南京暴行》。此书一经问世,就震惊了西方世界,在随后数年内再版十余次,迄今印数已近百万册。在童年的时候,纯如与父母谈话时,父母经常会提到遥远的1937年,在大洋彼岸一个叫南京的城市里发生了些什么,她的祖父如何逃离那个人间地狱,滔滔长江水如何被鲜血染成了红色……-17-\n1994年12月,张纯如在加州第一次看到南京大屠杀的黑白照片时,更是感到了无比的愤怒。的确有南京,的确存在大屠杀,但是为什么有人否认它?纯如为这一现象震惊了,几乎所有的西方人都知道希特勒的罪行,却无人知晓日本人在中国进行的大屠杀。她为此感到阵阵心悸。对于在美国这样的物质社会来说,一个年轻女孩花几年时间去写一本历史著作,在很多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因为年轻人都要争分夺秒地奋斗赚钱、成家立业。不过,这位当时只有25岁的女孩有一个念头:“这本书能不能赚钱我不管,对我来说,我就是要让世界上所有的人了解1937年南京发生的事情。”为了撰写《南京暴行》,纯如收集了中文、日文、德文和英文的大量资料,以及从未出版的日记、笔记、信函、政府报告的原始材料,她甚至查阅了东京战犯审判记录稿,也通过书信联系日本的二战老兵。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所长王卫星回忆说,1995年7月,张纯如在南京待了25天左右,“她那时才27岁,由于气候不适应,经常感冒,但她的工作一点也不耽误。当时南京的天气很热,她不顾自己的身体,把大部分时间用在采访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寻访日军暴行发生地以及翻阅国内资料上,每天工作时间有10小时以上。”当时担任纯如翻译的杨夏鸣副教授回忆说,“她很认真,更十分严谨,常常用美国材料与中文材料核对事实。她听不大懂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方言,但她全录下来了。她这个人通常会打破砂锅问到底,有时真觉得她有些偏执。”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张纯如最大的收获便是使中国人民找到了“中国的辛德勒”——约翰•拉贝先生,找到了拉贝详细记录南京大屠杀的日记。今天,详细记录了五百多起惨案的《拉贝日记》已经被翻译成中、英、日等多种文字,保存在德、日、美、中等国家的档案馆里,成为历史的见证。在完成《南京暴行》时,纯如有一个心愿,希望“这本书能够唤起其他作家和历史学家的兴趣,使他们都能尽早调查、研究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经历,毕竟,这些来自过去的声音正在逐年减少并终将全部消失。更为重要的是,我希望本书能够唤起日本的良知,接受对这桩事件应负的责任”。年仅36岁的纯如离开了,她死前留下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我曾认真生活,为目标、写作和家人真诚奉献过。”她的墓碑上写有这样的话:“挚爱的妻和母亲,作家、历史学家,人权斗士。”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朱成山与纯如有过多次交往,他一直很钦佩张纯如的执著、知性和追求真相的勇气。他曾对记者说:“对于纯如的父母和孩子,他们失去的是女儿和母亲;对于中国人,他们失去的是一个正直的同胞和朋友;而对于整个世界,他们失去的则是一个勇于说真话并努力让别人相信事实的人。”(文章有删改)(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全文重点记叙了张纯如写作《南京暴行》的经过,真实感人。语言在叙事中充满抒情的张力,使文章更有感染力和可读性。B.许多人不能理解张纯如这样一个年轻女孩花几年时间去写一本历史著作,因为他们认为年轻人就应该争分夺秒地奋斗赚钱、成家立业。-17-\nC.引用一些友人对张纯如的回忆,可以使张纯如的形象更加真实,从侧面客观真实地体现了张纯如的精神面貌。D.张纯如自杀的原因是她在收集图片资料的过程中,对人类在战争中表现的残暴人性的绝望和抑郁让她不能自拔,而且外界的压力使她整日处于惊恐不安之中。E.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张纯如发现了详细记录了五百多起惨案并已经被翻译成中、英、日等多种文字的《拉贝日记》,这本日记成为历史的见证。(2)张纯如在创作过程中表现出了哪些性格特征?结合全文,请简要分析。(6分)[来源:](3)张纯如是一位出色的作家,她写作《南京暴行》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分析。(6分)(4)当今世界仍不太平,恐怖主义和其他暴行仍然存在,人类应该怎样对待过去沉重不堪的杀戮和侵略的历史?请结合本文和现实,谈谈你的看法。(8分)第Ⅱ卷表达题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①挂甲寺地区民间文化 ,群众文化底蕴丰厚,是文化部命名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②东巴文字与中原汉字源头之一的甲骨文可谓 ,尽管我们无法证明其同源,但却关系密切。③翻阅这些资料,一位爱国华侨的情怀 ,记者眼前仿佛呈现出一幅跨越60年的历史画卷。A.异彩纷呈各有千秋跃然纸上B.异彩纷呈 异曲同工 如在目前 C.源远流长 各有千秋 如在目前D.源远流长 异曲同工 跃然纸上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国庆长假期间,出现了路上车满为患、车祸频发,景区人满为患、人败景致等问题,因此有人呼吁,将十月定为国庆月,让各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安排假期。B.碱性的钙剂可以起到中和胃酸的作用,在餐后服用,能够减少胃酸对胃黏膜的刺激,因此建议大家补钙最好每天少量多次效果最好。-17-\nC.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眼镜是从国外传入的舶来品。1972年,江苏赣江甘泉二号汉墓出土了一枚水晶放大镜,经鉴定,属于东汉后期,中国人已在享受眼镜之益了。D.天宫一号成功发射,只是完成了空间站建设的第一步,接下来要做的是交会对接实验,这是两个航天器在空间轨道上会合、并在结构上连成一个整体的关键技术。15.从下面各项中选出一项填入空白处使其衔接成为一个整体,正确的一项是(3分)我需要清静……最好去处是到个庙宇前小河旁边大石头上坐坐,。雨季来时上面长了些绿绒似的苔类。雨季一过,苔已干枯了,在一片未干枯苔上正开着小小蓝花白花,有细脚蜘蛛在旁边爬。A、阳光和雨露把这石头漂白磨光了B、这石头被阳光和雨露漂白磨光了C、阳光和雨露已把这石头漂白磨光了的D、这石头是被阳光和雨露漂白磨光了的16.下图是资源回收的标志,试简要介绍这个标志的构成内容及其所表达的意义,不超过75字。(6分)17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字。(6分)真正的贵族精神,应该有三根重要的支柱。①,抵御物欲主义的诱惑,不以享乐为人生目的,培育高贵的道德情操与文化精神。②,作为社会精英,严于自律,珍惜荣誉,扶助弱势群体,担当起社区与国家的责任。③,有独立的意志,在权力与金钱面前敢于说不。而且具有知性与道德的自主性,能够超越时尚与潮流,不为政治强权与多数人的意见所奴役。六、作文(60分)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从前慢木心记得早先少年时大家诚诚恳恳说一句是一句清早上火车站长街黑暗无行人-17-\n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从前的锁也好看钥匙精美有样子你锁了人家就懂了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17-\n沈阳铁路实验中学2022—2022学年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二语文答题纸7.(1)(5分)(2)(5分)8.(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6分)(1),(2),(3),选考题选择()题作答(请把所选的11题或12题题号填在括号处。)(1)()()(5分)(2).(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座位号:(3).(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n(4).(8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5分)(此处为75字)17.(6分)-17-\n高二语文第一次月考参考答案1.B(范围扩大。将“蚂蚁运用信息素”的特点与能力说成“蚂蚁、鸟、鱼”具有。)2.C(特殊性变普遍性。“人类活动”错,“公交车”只是一个特定的场合。)3.C(绝对化。“没有互动规则”错,原文是说人群没有超出局部互动规则。)4解析A,根据此句话的意思进行选择。5解析B,考查古文化常识,本题着重考查了古代帝王谥号。A项汉明帝谥号为显宗,汉章帝谥号为肃宗。此题难度较大,需要考生长期注重文化积累。6解析C,第三段讲盟文的产生及流弊,B项错误。此题难度适中。7(1)到秦昭襄王和南夷所订盟约,用珍异的“黄龙”表示决不侵犯夷人;汉高祖分封诸王侯的誓辞,用山河不变之意来寄望诸侯保持长久。(5分)(2)商汤还曾驾着毫无装饰的车马,去祷求免于旱灾,列举六种过失来责备自己。这就是他求雨的祝文。到周代的太祝,掌管“顺祝”、“年祝”等六种祝辞。(5分)译文开天辟地以来,各种神灵都受到祭祀。天地诸神既受尊祀,名山大川都按一定次序致祭。于是风调雨顺,各种谷物生长起来。由于亿万民众的仰赖,便对神灵作美好的报答。但供献馨香的祭品,要以光明的道德为根本;祝史陈说诚信,就必须以文辞为凭借。相传古代的神农氏,开始在岁末祭祀有关农事的八种神灵。他的祭辞说:“泥土返回自己的位置吧,水也归还到山壑间去,危害庄稼的昆虫不要兴起,草木归生于薮泽中去(不要生长在良田)!”这就是上古皇帝的祝文了。虞舜在春天的祭田辞中说:“扛着长耜,在南亩农田上努力耕作,四海之人都有穿有吃。”为民谋利的思想,已表现在言辞中了。到了商汤,德行一天一天高起来。他用黑色的牛来祭告上天,把四面八方之人的罪过,都归在自己一人身上。这就是他的祭天之词。商汤还曾驾着毫无装饰的车马,去祷求免于旱灾,列举六种过失来责备自己。这就是他求雨的祝文。到周代的太祝,掌管“顺祝”、“年祝”等六种祝辞,用“万物齐生”等话来祭天祭地;用“光明普照”等话来拜迎日出;用“早起晚睡”等话,祝告于祖孙合庙的祭祀;用“多福无疆”等话,写进祭祖献食的祷辞;此外,即使是出师打仗时的祭天祭地,也没有不用祝文的。这些都是为了对神灵表示虔诚,对祖先表示恭敬。春秋以后,亵黩讨好神灵的祭祀多起来,以致祭礼祝文,无神不至。如晋国大夫张老庆贺赵武建成新房子,有祝他长久安居于此的祷词。卫公子蒯瞶身临战场,还作了请求祖先保佑勿伤筋骨的祈祷。可见即使在十分仓促和困难的情况下,也是要用祝祷的。至于《楚辞•招魂》,可说是祝辞最早讲究文采的作品。到汉代的各种祭祀,对所有的礼仪都很重视。汉代帝王一方面搜集儒家的议论,一方面又采纳方士的办法。于是内宫秘祝,遇有灾变,就祝祷把降罪转移到臣下或百姓身上,和商汤王把万方罪过归于自己的用意完全不同。又如汉代用侲子击鼓驱疫,简直就和越巫骗人的说法相同。春秋以来的祝祀已经变质了。相传黄帝有对白泽兽的“祝邪之文”,东方朔写过“骂鬼之书”,于是后来的谴责咒文,就极力追求善于责骂。只有曹植的《诰咎文》,才是正确的谴责咒文,又如《仪礼》中所讲祭祀死者的祝辞,其内容只是告请死者来享受祭品;到汉魏时的祭文,就同时还要赞美死者生前的言行。祭文中兼用赞辞,是从祭文的意义引伸出来的。此外,汉代的帝王陵墓,还有关于迁移帝王灵柩的哀策文流传下来;周穆王的妃子盛姬死后,有“内史主持策命”的记载。“策”原只是写明送葬之物,为了表达哀伤之情才写成文的。所以,哀策的内容和诔有相同之处,而这种哀文主要是禀告神灵的。它从赞扬死者的事迹开始,最后表达对死者的哀悼;内容上用近于“颂”的文体,却以“祝”-17-\n文的形式来表达。所以,汉代太祝所读的哀策,其实就是同代祝文的发展。各种文章都表现出一定的文采,用于降神的祝文则要求朴实。祝辞的写作必须真诚,要于内心无所惭愧。祈祷文的格式,须诚恳而恭敬;祭奠文的格式,应恭敬而哀伤。这就是写祝祷文的大致要求。如班固的《涿邪山祝文》,就是诚敬的祈祷文;潘岳的《为诸妇祭庾新妇文》,就是恭哀的奠祭文。列举这些同类作品加以研究,其特点是显而易见的。“盟”的意思就是“明”。用赤色的牛、白色的马,盛放在珠玉为饰的祭器中,祝告于神像前的文辞,就是“盟”。早在夏、商、周三代时的帝王,没有盟誓,有时须要约誓,用一定语言约定就分开。到周代衰弱之后,就经常进行盟誓了;其流弊所致,竟出现要挟、强制的手段。开始是鲁国曹沫迫使齐桓公订盟,后来有赵国毛遂要挟楚王订盟。到秦昭襄王和南夷所订盟约,用珍异的“黄龙”表示决不侵犯夷人;汉高祖分封诸王侯的誓辞,用山河不变之意来寄望诸侯保持长久。但任何盟誓,只有坚持道义才能贯彻到底,道义不存,就会改变原来的盟誓。可见国家的盛衰,事在人为,盟祝之辞有何相干?如汉未臧洪在讨伐董卓时的《酸枣盟辞》,真是气断长虹;晋代刘琨的《与段匹磾盟文》,也写得意志坚贞。但他们的誓辞,不仅未能挽救汉、晋的灭亡,当初订盟的双方后来反而成为仇敌。由此可见,信誓之辞如不出自真心诚意,订了盟也是毫无用处的。“盟”这种文体的主要特点,是必须叙述有关危急情况,奖励忠孝的品德,约定同生共死,要求合力同心,请求神灵来监视,指上天来作证,以激动之情来确立诚意,并用恳切的意思来写成盟辞,这就是它的共同点。但“盟”这种文体,不在文辞难写,而难在用实际行动来对待所写之辞。对于后来的盟誓者,这是值得引以为鉴的;讲求忠信就行了,不要依靠神灵!总之,慎重的祭祀基于祭祀者自己的道德,祝史的职责主要是写祝辞。道德的实诚在于严肃,祝盟的文辞必须写得美善。晋代以后更重文饰,祝盟就写得华丽多采。要是真的能感召神灵,应以诚信无愧为贵。8.(6分)皇甫词中,“梦”中的江南梅熟、夜雨吹笛、驿边人语充满欢情,表现了词人梦醒之后孤独与惆怅无由消散的情感;李词中,“梦”中的故园的江水、乐声、飞絮、清尘和看花人一派生机,表现了词人对故国的思念和现实生活的凄楚之感。(答出梦境是怎样的各1分,“梦”表现了什么样感情的,各给2分。)9.(5分)由实及虚,虚实结合。前两句写眼前实景,同时又是以实代虚之笔,暗引出下文的梦境;后三句则虚写梦中景象,但又是江南水乡景色的真实描述。(答出“由实及虚,虚实结合”的,给2分;进行具体分析的,给3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1)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3)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1)答案:A3分,B3分,C1分解析:C项,没有心理描写;D项,并不是他认为自己无能,而是在乞求百姓不要抢馒头,让前线战士吃饱打鬼子;E项,并不是在欺骗她。(2)答案:这位国军起义将军临死前还保存着这个馒头,说明他认为这个馒头的价值非常大,值得留存;他让人把这个故事讲给小青年听,目的是想让人们把这种精神传承下去;这个结尾深化了主题。(每点2分,意思正确即可)(3)答案: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一个黄昏;同时也交待了故事发生的背景:两军交战,形势危急;为下文抢馒头事件的发生做了铺垫。(每点2分,意思正确即可)(4)答案:观点一:“生命”最合适。生命是文章的主要内容:小翠用自己平凡的生命,换来国军的生命,国军用自己的生命换来更多人的生命。生命体现了文章的主旨:小翠用自己的生命换来更多人的生命,这体现了她生命的伟大,也是对生命的讴歌。用“生命”做标题,更有深意,更耐人寻味。-17-\n观点二:“小翠”更合适。小翠是主要人物,文章后半部分的主要内容是围绕小翠展开的,虽然篇幅不长,但前面都是为小翠的出场做铺垫的。文章的主旨也主要是通过小翠体现出来的,这样一个弱小的生命却有着如此伟大的精神,这是值得讴歌的。(观点2分,分析6分,根据回答内容分点给分,每一点2分或3分均可)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2(1)B项,并不是“他们认为”,而是当时的社会现实;D项,写她自杀的原因文中没有提到;E项,《拉贝日记》是在今天被翻译成多种文字的。答案 (1)答A给3分,答C给2分,答B给1分(2)①求真务实。收集了各种版本的原始材料,查阅审判记录稿,书信联系老兵,寻找最原始最真实的证据。②严谨认真。亲自核对事实,把她听不大懂的幸存者的方言全录下来了,打破砂锅问到底,认真到偏执的地步。③勤奋努力。在南京时,不顾气候不适,每天带病工作10小时以上。④淡泊名利。放弃赚钱和事业,为历史的真相写作。⑤勇敢执着。勇敢地追求历史真相,执着写作,揭露法西斯罪行。(每点2分,任答其中的三点给满分)(3)①作为一名南京大屠杀的幸存华裔后代,幼年深受父母的影响。②对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录的稀少,西方人对南京大屠杀的不了解让她震惊。③还原历史的真相,让世界上所有的人了解1937年南京发生的事情,理解中华民族所受的苦难。④揭露战争的罪恶,唤起人民热爱和平的决心。(每点2分,任答其中的三点给满分)(4)观点一:勇敢面对并寻求历史的真相,用实际行动谴责战争,呼唤和平。①张纯如执着追求历史的真实,还原历史的真相。②付出实际行动,努力让人们相信历史的真相。张纯如收集原始材料,多方奔走,写成《南京暴行》一书,呼唤人们记住历史,为真理而战,为和平而战。③以史为鉴,在现实中我们也要像张纯如一样,勇于反对各种暴行,坚决抵制一切宣扬暴行的活动,并且付诸行动,维护和平。观点二:那些杀戮者和侵者要勇于反思改错,不要企图掩盖历史的真相,篡改历史。要用实际行动向过去诚恳道歉,坚守人性的良知。①正视历史,不要掩盖战争的罪恶。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企图掩盖南京大屠杀的罪恶,淡化历史。②为历史负责,对过去的杀戮行为做出最真诚的反省。用实际行动扼杀暴力行为的萌芽。③坚守良知,当今世界和平是人之所盼,是大势所趋。有道德有良知的人,不会拥护邪恶狭隘的杀戮。(8分。观点2分,理由每点2分。若把两种观点糅合在一起回答,亦可。)13.D异彩纷呈:异彩:新奇的,特别的;纷呈:繁多,杂乱。比喻突出的成就或表现纷纷呈现源远流长:基本释义为河流的源头很远,水流很长。常比喻历史悠久,根底深厚。各有千秋:千秋:千年,引申为久远。各有各的存在的价值。比喻在同一层次内各人有各人的长处,各人有各人的特色。异曲同工:工:细致,巧妙;异:不同的。不同的曲调演得同样好。指做法不相同而效果一样好。跃然纸上:跃然:活跃地呈现出来的样子。活跃地显现在纸上。形容刻画、描写得非常生动、逼真。如在眼前:略14.AB杂糅C结构杂糅,成分残缺。“属于东汉后期”前补充“放大镜”,“中国人”前加上“当时”D搭配不当,“这”指的是“交会对接实验”’,不能说成“技术”。15.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语句衔接连贯、得体。从上下句子语境来看,后一个句子是“-17-\n雨季来时上面长了些绿绒似的苔类”,可见前一句子的主语应该是“石头”,由此排除了A和C项。D项用判断动词“是”进一步强调主语为“石头”,因此选D项。16.(1)由四个向内的箭头和四个向外的箭头组成,与汉字“回”相似。(2)这个标志强调人人参与(强调人人动手) ,包含要回收那些可以循环利用的资源的意思。(3)很好地宣传了环保的意义。(每点2分)17.(6分)①一是文化的教养;②二是社会的担当;③三是自由的灵魂。18.【写作提示】在崇尚速度与效率的时代,钢筋水泥丛林里到处是行色匆匆的路人,他们喜欢便捷的速食,追求即时的通讯,更是习惯于文化快餐,“慢”逐渐成为愚蠢、懒惰、落后甚至堕落的代名词。泛黄的旧时光里,失却了顺应四时,将自然的馈赠烹制成传统佳肴的那份精致;失却了“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那份浪漫的想象和“流水淡,碧天长,路茫茫。凭高目断,鸿雁来时,无限思量”的那份绵长的期盼;失却了林黛玉在金陵的暮春黄昏惋惜一朵花凋谢时的那份悲悯;失却了“两句三年得,一吟泪双流”的那份凡事做到极致的认真。然而,所有的这些遗落在尘埃里的“慢”,却是在很多很多人心坎上泛着微痛的美好。-17-